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

第37卷第5期 

2013年10月 

物探与化探 

Vol_37.No.5 

Oct..2013 

GEOPHYSICAL&GEOCHEMICAL EXPLORATION 

DOI:10.11720/j.issn.1000—8918.2013.5.22 

日照市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王存龙 ,蔡青 ,张祖陆 ,郑伟军 ,刘广波 ,喻超 

(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2.山东省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 

南250014;3.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通过对日照市绿茶产区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的系统分析,认为地形、地貌、土壤理化性质和元素含量等对茶 

叶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土壤元素全量与茶叶的相关性并不好,但其有效含量的丰缺情况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当土壤中速效N、SiO:含量较高时,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灰分含量也会比较高,茶叶品质相对较好;当土 

壤pH值及Ca、Mg有效含量较高时,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灰分、黄酮的含量反而会较低,从而降低茶叶的 

生化品质。该研究成果为日照绿茶产地规划与南茶北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球化学;生态环境;Et照绿茶;品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3)05—0876—07 

土壤、气候、水文、光照、地貌等是重要的农业生 

态环境要素,土壤理化性质及元素组成,灌溉水质、 

农药、化肥等对植物生长、农产品品质有重要影响。 

茶园面积l2万亩,年产茶叶1 500 t,占山东省的 

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 

多年列全省第一,素称“北方第一茶”。笔者通过系 

统采集的13照茶叶产地土壤、水、茶树根、茎、叶样 

品,分析研究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对茶叶品质的影 

响,为农业绿色基地选区及名优特产区提供地球化 

学依据。 

除各种人为因素外,土壤化学成分是影响农产品品 

质的重要因素。土壤主要成分约90%来自于基岩 

风化物或成土母质,营养元素与基岩、成土母质的关 

系尤为密切¨I4 J。茶叶、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非 

酒精类饮料,其中茶叶的历史最为悠久。在世界卫 

生组织推荐的六大健康饮料中,绿茶居于首位,绿茶 

的生产和推广饮用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关注的问 

题 。日照市自1966年“南茶北移”成功后,现有 

1研究区概况 

日照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属暖温带 

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山地丘陵 

图1 日照市交通位置 

收稿日期:2012—10—1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土地质量调查与污染防治专项调查项目(1212010511206) 

5期 王存龙等:日照市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土壤呈微酸性,属黄棕壤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 

量元素。Et照独特的沿海气候和无工业污染地理条 

件,孕育了日照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 

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的独特优良品质。日 

照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 

于内含物的积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 

体有用的微量元素,经专家鉴定,黄酮、游离氨基酸 

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 

维尔纳茨基多次指出,有机体化学元素和地壳的 

化学元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生物的出现不 

是地壳外部的偶然现象,而是地壳发展的必然产物。 

被有机体同化了的矿物质的量变,必然导致积累这 

些元素的有机体的质变。因此,有机体引起的生物 

环境的化学变化,必然导致有机体的质变,促进生物 

的进化。具体而言,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在宏观上决 

定了该区地貌框架、地层岩石组合布局,从而也决定 

了地球化学元素区域分布特征。它们从总体上制约 

着该区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大农业生产总体格 

局。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分布是绝对非均一的,也 

就是说,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场是不一样的,它 

们对生物影响不同,造成了生物体的地区性生物反 

应,轻则影响产量、品质、健康,重则致病畸变甚至死 

亡。要研究地质环境中的化学元素,特别是那些与 

生物密切相关的特征元素在母岩一土壤一生物系统 

中存在的种类、数量和形态、迁移、转化、富集的条 

2研究方法 

选择日照市东港区北叶青、北垛春和碧波山庄 

3个代表性的茶园。采集茶叶根系土壤样品39件, 

采集土壤剖面样品25件,地表灌溉水样9件,岩石 

样9件,采集根、茎、枝、叶27株,采摘春茶样品29 

件。分析测试了cr、Cu、Mn、P、K、Na、Zn、S、Si、A1、 

Ca、Fe、Mg、V、B、Cd、Pb、Ni、Mo、As、Hg、Se、Mo、F、 

N、pH和有机质27项指标,检测了茶叶法定检测项 

目:含水量、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和日照绿茶中 

含量较为特殊的黄酮、游离氨基酸、总灰分三个因 

子,共计7项生化成分。 

件,影响生物体的机理,还要研究元素之间的协和或 

拮抗关系,等等-o 。 

3.1岩石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各类样品中,无机元素主要委托山东省地质科 

学实验研究院来测定,茶叶生化成分由山东农业大 

学茶学系测定。本次无机元素和生化测试项目均依 

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测试,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研究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以中酸性岩浆岩中的花 

岗岩为主,又可分为二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中 

粒二长花岗岩、混合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角闪 

二长花岗岩等。 

3研究区环境介质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与其生存的地质环境统一进行研究的思想 

在20世纪初即已萌发。1910年,A・R・华莱士指 

出,地壳变动是生物进化的诱因和冲动力,其中化学 

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根本的动因。1916年起,B・M 

作为岩石的风化产物,土壤的化学组成基本继 

承了母质、岩石的特点。农业地质研究的大量成果 

案例表明,岩石、土壤、农作物之间关系密切。区域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形成土壤化学成分特征的基本 

因素,也就直接影响到种植的茶叶品质。 

由表1可知,各类岩石样品主要地球化学元素 

表1 日照市主要岩石类型的化学元素含量 

注:N、K、Ca、Mg、Fe、Mn的含量单位为10一 ;Hg的含量单位为10一;其余元素为10一。 

878・ 物探与化探 37卷 

含量的特征如下:除少数类岩石外,N、K两种营养 标准,研究区的土壤共涵盖棕壤、褐土、风沙土、石质 

元素含量在全区各类岩石中普遍高于世界酸性岩石 土、

均值,但P均低于酸性岩均值;重金属元素中,cr含 

N P K 

粗骨土等9个土类,

壤、棕壤性土等15个亚类。研究区内土壤的分布面 

№=呈 F 

分属棕壤、白浆化棕壤、

№ M 

潮棕 

量较高,均达到酸性岩平均值的2—4倍,Pb含量也 积以棕壤、粗骨土和潮土为主,其中,大面积的山丘 

都略高于酸陛岩平均值,而其他重金属元素Hg、cu、 上部均分布着棕壤性土,下部及坡麓处为厚层的普 

m m :: Ⅲ¨ 

zn等则略低于平均值;各类花岗岩se含量虽低,但 通棕壤。 

都高于酸性岩均值。 本次研究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的表层土壤样 

3.2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特征 

一 一

品作为土壤环境背景值统计的样品,采用正态分布 

 一一 ¨ , 

土壤是地质环境与生物之间联系的桥梁,地质 法求得各检测项目的平均值,作为区域表层土壤的 

环境中的许多性状都是通过土壤传递给植物,然后 

7 

背景值。由表2可见,

9 

∞O船6 7 H m :合 加 ” H 

研究区表层土壤pH值的变 

m 2 m m ” "∞盯 肿 m 

再通过食物链由植物依次传递给动物和人类的。诚 化范围为4.62~8.58,变异系数仅为0.14,pH值 

如著名土壤学家威廉士所说,土壤把无机界和有机 空间分布较为均匀;浅层土壤pH值的背景值为5.

界联系起来,把非生物界和生物界联系起来 J。依 87,普遍呈弱酸性。这说明研究区种植土普遍适宜 

2 扔 2 4 盯 4 鹏 孤 =g j●》●& 如  . ●

 

昭  

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分类系统》的划分 茶树种植。 

表2 日照市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O O O O O O 0 3 1 O O O O O 0 O 

指标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离差 变异系数 研究区背景值 日照市背景值全国土壤丰度值 

M 

研Ii 嘶m ∞ m m 姗 m 

鹏 

● 

 

∞4 7m㈣ 矧 B H川  加 B ㈣n Ⅲ  

∞加 ∞ 印 ∞锯m 铜6 4 m 2 2 2 6。 ∞ 

 一O O 0 l O O O O O 0 0 0 0 0 0 

一l %盯卯 8昌卯% 盯 " 盯虬 

1 l l 0 O O O O O O 0 O 1 l O 0 O O 1 

勰∞ 辨 ∞ ∞ " 矾 鲫 

注:K =研究区土壤背景值/日照市背景值,K2=研究区土壤背景值/全国土壤丰度 

变异系数超过1的元素有Cd、Hg,分别为1. 

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大部 

97、3.85,说明这两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很不均 分检测项目均含量偏低,说明研究区土壤受人为重 

匀,在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局部的污染超标现象。 

金属的污染影响较小。 

研究区背景值与全国土壤丰度值的比值 在 

3.3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0.001—7895.834之间,说明各元素的背景水平差 

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及茶园灌溉的地表水地球 

异相对较大。较富集的元素主要有Cd、P、Pb、N、K 

化学与水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由 

共5种,较贫乏的元素主要有c0、Cu、F、Mo、Ni、Zn、 

表可见:从pH值来看,碧波山庄茶园的pH值大于 

se、TFe,0 、Mg共9种,说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大部 

7,水体呈弱碱性;北垛春茶园的pH值为6.95,呈中 

分元素的背景值和全国相比差别较大,变化范围超 

性偏酸性;北叶青茶园的pH值为6.82,呈弱酸性。 

过50%的检测项目中研究区相对富集的有s、OrgC、 

3个茶园的阳离子主要为K 、Na 、ca“、M ,且 

ca,贫缺的有As、Cr、Hg。由此可见,研究区土壤的 

Na 和ca 含量较高,二者在3个茶园中共占阳离 

5期 王存龙等:日照市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表3 日照市茶园地表水地球化学化学特征 

酸、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 

相关关系,同时茶叶中有益元素丰富,重金属元素含 

量较低对茶叶品质有利。 

4.1茶叶中主要生化指标评价 

日照绿茶以浓郁、甘甜、清爽著称,主要与日照 

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等 

生化成分的含量有关。表4给出了中国名茶浙江龙 

井的5种绿茶样品的生化指标 J。与本次研究所检 

测的29件绿茶样品的生化指标(图5)相比,从茶多 

酚含量来看,龙井长叶和龙井43两个样品中含量较 

低,迎霜偏高,而浙农113和浙农117中等,与日照 

茶园春茶样品近似;从氨基酸含量来看,龙井长叶和 

龙井43与日照茶园春茶样品近似,而其余3件茶叶 

样品含量则相对较低;从咖啡碱含量来看,两个地区 

相差不大,含量较为中等;浙江龙井春茶样品水浸出 

物的含量比日照茶园春茶样品普遍偏低,说明前者 

注:COD为化学需氧量;电导率单位为} ̄s/cm,pH无量纲,其余 

指标单位为mg/L。 

茶叶内容物质不如后者丰富。 

从表5来看,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的生化成分, 

如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咖啡碱等,其含量基本呈 

现出鸠坑>福鼎大白>黄山群体的规律;而与茶叶 

品质呈负相关的生化成分,如含水量、总灰分等,则 

子总量的87.73%、86.25%、86.10%;阴离子主要 

为C1一、SO 一、HCO;、F一、NO;、NO ̄,但浓度占优势 

的阴离子略有不同,碧波山庄和北垛春茶园占优势 

的阴离子为SO 一、HCO3-,而北叶青茶园占优势的阴 

离子为HC03-、SO 一、C1一,表明了3个茶园的灌溉水 

水质差异。总体上看出,本研究区地表水质比较好, 

属I类水质,适宜于茶园灌溉。 

基本呈现鸠坑<福鼎大白<黄山群体的规律。据此 

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仅从茶叶品种来考虑,鸠坑 

的茶叶品质最优,福鼎大白次之,黄山群体最差。 

表4浙江龙井春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 

4茶叶品质评价 

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姚国坤 

等资料,中国茶叶水浸出物一般含量为35%~ 

40%,咖啡碱为3%~5%,茶多酚为20%~35%,游 

离氨基酸为1%~4%。一般而言,茶叶中游离氨基 

注:k=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 

表5 日照市绿茶茶叶样品生化成分检测结果 % 

注:测定时每个茶样均设置三次重复。a、b表示样品重复性较好,c、d表示样品重复性相对较差。 

根据茶园与茶树对应的表层土壤(茶树根系土 

壤)39件样品的数据,应用SPSS软件求出对茶叶品 

质起显著作用的生化成分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以 

及在研究区含量较高的黄酮和总灰分与土壤中有益 

营养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其他生化成分则 

只计算出它们与土壤中各有益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 

880・ 物探与化探 37卷 

系数(表6)。 

4.1.1茶叶游离氨基酸与根系土壤有效元素的关系 

N、Mo、SiO 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具有极大的正 

相关性,表明Et照绿茶氨基酸含量较高,与土壤中的 

N、SiO:含量较高具有密切关系。Mg、Se、Ca、pH与 

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具有较大的负相关性。其 

他元素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相关性都不是很明显。 

4.1.2茶叶茶多酚与根系土壤有效元素的关系 

除有机质含量与茶多酚含量具有一定的负相关 

外,其他元素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相关性均不很 

明显,且Se、SiO:、Cu、Mg、S、Fe、B与茶叶中茶多酚 

的含量几乎无相关性。可见土壤中没有哪一种元素 

对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能起到显著影响的作用,是土 

壤中各有效元素的综合效应。 

4.1.3 茶叶黄酮与根系土壤有效元素的关系 

茶叶中黄酮与土壤中各元素相关性不是太显 

著,其中黄酮与SiO:、K、Cu等呈正相关,与Se、B、 

Mg、Ca等呈负相关,与其余元素的相关性都不是很 

明显。研究区茶叶中黄酮含量较高,除与当地的气 

候条件有关外,还与土壤中速效K及有效SiO 的含 

量有密切关系。 

4.1.4茶叶总灰分与根系土壤有效元素的关系 

茶叶中的总灰分与SiO N等呈较明显的正相 

关,与ca、Se、Mg等有非常大的负相关性,特别是与 

ca的负相关性的相关系数绝对值竟达到0.915,呈 

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区茶叶中总灰分含量较 

高,除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外,还与土壤中速效N 

及有效SiO 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4.1.5其他生化成分与根系土壤有效元素的关系 

由表6可知,茶叶中含水量与土壤中有效Mn 

的相关性较大,与其他元素相关性较差,特别是与 

N、P、K几乎无相关性。茶叶中水浸出物与土壤中 

大部分有效元素相关性比较明显,其中与Se、Mg、 

Ca、pH等呈较大的正相关,相关性均在0.72以上; 

与Mo、N、SiO 等呈较大的负相关,相关性的绝对值 

都在0.62以上。咖啡碱与SiO:、Mo、N等呈较明显 

的正相关,与Se、Mg、Ca、Mn等较明显的负相关。 

4.2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根据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NY 5244.2004,本次 

采样的27株老叶和29件新茶样品的重金属分析结 

果显示,除1株老叶中Pb含量为5.54×10~,超出 

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外,其余均在标准限差内。 

4.2.1茶树根系土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重金属一般通过含重金属的污水灌溉、降尘,矿 

物磷肥、工业废渣肥、垃圾堆肥、农药制剂等途径进 

入土壤。土壤中重金属不能降解,故土壤一旦受重 

金属污染则很难消除 。 

根据茶园39件根系土壤样品的数据统计,各种 

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的单因子评价结果见表7。就 

3个茶园而言,个别取样点Cd的含量偏高,单因子 

指数甚至大于2,污染相对较重;有的样品Cu含量 

也偏高,因为茶叶是多年生植物,农民为防治茶叶病 

虫害,经常喷洒波尔多液等农药,可能使Cu在土壤 

中累积;其他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指数小于1,表明尚 

未造成污染,处于安全状态。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 

法,对3个茶园土壤样品中各种重金属污染情况进 

行计算,最终得到综合指数为1.477,说明3个茶园 

总体上尚属于未污染。根据3个茶园土壤重金属评 

价结果与全区重金属元素的状况分析,研究区茶树 

种植过程也已造成了表层土壤中一定程度的重金属 

富集,形成轻微污染。 

表7 日照市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 

元素 Cu Pb Zn As 

指数范围0.14~1.39 0.09—0.16 0.23~0.78 0.08—0.22 

平均值 0.44 0.11 0.39 0.14 

污染等级 无污染 无污染 无污染 无污染 

元素 Cd Hg Cr Ni 

指数范围0.07~2.07 0.03—0.18 0.27~0.53 0.29~0.83 

平均值0.40 0.06 0.37 0.51 

污染等级 无污染 无污染 无污染 塑 

4.2.2茶树中重金属元素与根系土壤的相关分析 

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的重金属元素有cu、zn、cd、 

Pb、Hg、Cr,应用SPSS软件对茶树根、茎、叶含量与 

土壤中的含量进行对比及相关系数计算,分析了土 

5期 王存龙等:日照市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表8 日照市茶树根系土壤与茶树各部位之间的相关系数 

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茶树元素含量的相关 

性,所得的茶树各部位之间,以及茶树各部位与根系 

土壤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8所示。结果表明:茶叶 

与土壤中cu、Pb的含量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与zn 

的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性,与Hg、Cd、Cr没有明显 

的相关性。 

综合以上资料,总结出影响茶叶的因素(表9)。 

表9 日照绿茶品质主要影响因素 

注:土壤环境质量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示。 

土壤中速效N、SiO:含量较高时,对茶叶的品 

因素,但当土壤中pH值较高,Ca、Mg的有效含量较 

高时,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灰分、黄酮的含 

质会有较大的影响,生长在其上的茶叶中游离氨基 

酸、咖啡碱、总灰分的含量也会比较高,品质相对较 

好,而茶叶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则可能会相对较 

少,但茶叶中的含水量不受此影响。当土壤中pH 

值较高,Ca、Mg的有效含量较高时,茶叶中游离氨 

基酸、咖啡碱、总灰分、黄酮的含量反而会较低,会降 

低茶叶的生化品质。 

量反而会较低,会降低茶叶的生化品质。这说明生 

长在ca、Mg有效含量低、富速效N和SiO 含量高 

的酸性土壤中的茶叶品质就好,反之亦然,这为茶园 

选址规划与统畴灌溉施肥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朱立新,任天祥,周国华,等.区域化探资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 

根据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海拔高度在200~ 

300 m,坡度小于5。,坡向0。~360。的向阳坡,地势 

平坦地形,冬季风速小于2.5 m/s,一月平均温度大 

上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4,18(4):241—250. 

[2]周国华,朱立新,马生明,等.区域化探资料用于作物增产的开 

发技术[J].地质与勘探,1998,34(1):45—49. 

[3] 朱立新,任天祥,周国华,等.微量元素在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 

于一0.5℃,相对湿度大于70%的产地所生长的绿 

茶品质优良。 

上的试验应用成果[J].物探与化探,1993,17(5):374—379. 

[4] 王存龙,刘华峰,夏学齐,等.沾化冬枣产地土壤元素分布特征 

及其对冬枣品质的影响[J].物探与化探,2012,36(4):374— 

379. 

5结论 

(1)对Et照茶叶生产基地的绿茶品质进行了检 

测分析与评价,从日照市南茶北移的绿茶品种来看, 

[5] 韩吟文,方楚凝,等.地质地球化学特性对四川名优茶品质的 

影响[J].地球与环境,2OlO,38(4):462—469. 

[6]亦云.地质科学创新领域——生物地质环境学[N/OL].中国 

科普博览,2004—11—05.http://www.biotech.org.cn/news/ 

news/show.php?id=18540. 

鸠坑的茶叶品质最优,福鼎大白次之,黄山群体最 

差,为优化引种和扩大优质品种的引种面积提供依 

据。 

(2)土壤元素全量与茶叶的相关性并不好,但 

其有效含量的丰缺对茶叶品质会有较大的影响,尤 

其是土壤速效N、SiO:含量较高时,生长在其上的 

茶叶,其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总灰分量也会比较高, 

品质相对较好。 

(3)土壤的理化环境也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 

[7]姚国坤,陈佩芳.饮茶健身全典[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5:32—33. 

[8] 刘家红,尹旭敏,皮竟,等.四川名山引种浙江良种绿茶化学成 

分的变化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086—1089. 

[9] 余涛,杨忠芳,唐金荣,等.湖南洞庭湖区土壤酸化及其对土壤 

质量的影响[J].地学前缘,2006,13(1):98—104. 

882・ 物探与化探 37卷 

THE INFLUENCE oF ECoGEoCHEMICAL ENVIRoNMENT 

ON THE QUALITY oF GREEN TEA IN RIZHAO CITY 

WANG Cun.1ong ,CAI Qing ,ZHANG Zu.1u ,ZHENG Wei—jun ,LIU Guang—bo。,YU Chao 

(1.Shandong Institute ofGeological Survey,Jinan 250013,China;2.College of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China;3.Shandong Institute ofSurveying and Mapping ofGeology,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of Rizhao tea—producing area,the authors hold 

that terrain,geomorphology,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lements content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tea quality.The cor。 

relation between total soil elements quantity and tea quality is not obvious.but the abundance and deficiency of effective elements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tea quality.When the content of the available N,Si02 is relatively high,he content of free amino acids,caffeine 

and total ash in the tea will be higher,and the tea quality will be also higher.When the pH value of the soil and the effective content 

0f Ca,Mg are comparatively high,the content of free amino acids,caffeine and total ash,and flavonoids in the tea will decrease,and 

the 0ualitv of the tea will also decreas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extracts and most effective elements is relatively obvious.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authors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ogramming of Rizhao green tea producing area and south—to—north tea transfer. 

Key words:geochemistry;ecological environment;Rizhao green tea;quality influence 

作者简介:王存龙(1962一),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球化学勘查及生态地球调查与评价工作。E-mail:WCL598@163.com。 

上接875页 

A STUDY oF VECToR WELL PATTERN oF 

THIN INTERBEDDED SANDToNE oIL RESERVoIR 

SUN Zhi—xue ,DING Sheng-jun ,ZHANG Wen—zhe 

(1.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266580,China;2.Baikouquan Oil Production Plant,Xinjiang Oil Field 

Company,PetroChina,Karamay 834000,China;3.Well Test Department,Western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Karamay 834000,China) 

Abstract:Thin interbedded sandstoBe reservoir ha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great thickness,small monolayer control reserves and strong 

heterogeneitv.If the conventional areal well pattern is used.the reservoir will have a poor overall development effect characterized by low 

resen es control degree.seri0us c0ntradiction between layers.1ow recovery rate and poor economic feasibility.According to the sedimen— 

tologic features of the 0il—bearing sand body,the method of vector well pattern placement in single sand body scale is established based 

0n porous media seepage theory,and a well spacing design formula of vector well pattern for single sand body with areal heterogeneity is 

pmvided.0n the basis 0f physical model developed by the provided well spacing design formula,the water/oil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0n D1anar models is launched.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rvoir scale vector well pattern placement by reservo r numerical simulation,a 

speciifc devel0pment strategY 0f series of strata assemblage and well placement for superimposed area and non superimposed area ot n。 

terhedded sandstone reservoir is establishe& 

l【ey w。rds:thin interbed。il reseⅣ。ir;vect。r well pattern;physics experiment;。il resenr。ir digital simulati。n 

作者简介:孙致学(1979一),男,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要从事油藏描述和油藏工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