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

.

第三章

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 答: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具有以下好

处: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

务。

(2)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只要这层提供的接口保持不变,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

响 其他屋。 (3)整个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品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容易控

制。 (4)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有精确的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化。

3. 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答: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

划分的原则是: (1) 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

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

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屮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当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

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

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构成表示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依此类推,数据传送到传

输层;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报文);报文

传送到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长报文将被分成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

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网络层的数据服务申i元(分组);网络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

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后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顿数据链路层的巾贞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

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当比特流到达目的结点时,再从物理层开始逐层上传,每层对各

层的控制报头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发送给目的结点的应用

可编辑范本

.

进程。

4.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环境中数据发送过程

1)应用层

当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应用层报头,组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

传送到表示层。

2)表示层

表示层接收到应用层数据单元后,加上表示层报头组成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表

示层按照协议要求对数据进行格式变换和加密处理。

3)会话层

会话层接收到表示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会话层报头组成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传输层。会

话层报头用来协调通信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4)传输层

传输层接收到会话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传输层报头组成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网络层。传

输层协议数据单元成为报文

5)网络层

可编辑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