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

192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mal

Vol 23,No.3,2009 

心理卫生评估・ 

同性恋的角色区分及其对伴侣的角色要求 

郑丽军郑涌。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通信作者Email:zhengy@swn.edu.cn) 

【摘要】目的:了解同性恋角色区分及对伴侣角色要求的现状与特点,同时考察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 

的关系。方法:通过网络调查了来自全国l11个城市的220名男同性恋和217名女同性恋,对象从“纯O/ 

P”(单一的女性角色)到“纯1/T”(单一的男性角色)5个分类中评定了自己的角色和对伴侣的角色要 

求,并测量了Bern性别角色量表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质。结果:同性恋角色可以分为被动型、两可型和主 

动型3类,其中男同性恋被动型(34.7%)多于主动型(27.4%),女同性恋正好相反(21.2%,58,1%)。 

在性别角色类型上,被动型中女性化明显多于男性化(男同性恋女性化和男性化分别为31.6%、6.6%;女 

同性恋分别为28.3%、8.7%),主动型中男性化明显多于女性化(男同性恋男性化和女性化分别为25.0%、 

13.3%;女同性恋分别为27.8%、11.9%)。在对伴侣角色要求上,男女同性恋有角色偏向者对伴侣要求分 

别为:互补型占65.2%和70.2%,均可型占34.8%和29.8%。结论:同性恋的角色可以划分为被动型、两 

可型和主动型3类;角色的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个体的男性化、女性化特质;有角色偏向的同性恋对伴 

侣的角色要求大部分为互补型,少部分对角色没有明确要求。 

【关键词】 同性恋;角色区分;性别角色;伴侣;横断面调查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3.0l 1 

中图分类号:R167,C91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 l2009)003—0192—04 

Role Distinguish and Demand in Partners Role in Homosexual 

ZHENG Li—Jun。ZHENG Yong。 

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Corresponding Author,ZHENG Yong,Email:zhengy@swu.edu.c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le distinguish and demand in ho・ 

mosexual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le distinguish and gender role.Methods:The sample consisted of 

437 participants from 1 1 1 cities in China-including 220 gay men and 217 lesbians,who were recruited on the inter- 

net.All participants answered questions on role distinguish and demand in partners"role from”only bottom”(only 

male ̄role)to”only top”(only femateg role),the participants also completed the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traits 

of Bern Sex Role Inventory(BSRI).Results:The olre of homosexual could be divided into hrtee types:”passive”, 

vesatrile”and”active”.The number of”passive”(34.7%)was more hatn”active”(27.4%)in gay men, 

it was just opposite for lesbians(21.2%passive,58.1%altive).On gender role,femininity were more than maseu・ 

linity in”passive”(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were 31.6%and 6.6%in gay men,respectively;28.3%and 8.7% 

in lesbians),masculinity were more than femininity in”active”(masculiniyt and femininity were 25.O%and 

13.3%in gay men。respectively;27.8%and 11.9%in lesbians).On demand in partnesr role,65.2%role-oirent— 

ated gay men and 70.2%lesbians required their partners to be”complementary”。while 34.8%role—orientated gay 

men and 29.8%lesbins had no clear requiarements.Conclusion:Roles in homosexual can be divided into tI1ree 

types:”passive”。”versatile”and”active”.Role distinguish is based on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to some ex- 

tent.In role-orientated homosexuals,most of them requie rheitr partners to be”eomplemenlary”,and a small number 

of them have no clear requirements. 

【Key words】homosexual;role distinguish;gender role;partner;CoSSr—sectional survey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一般项目“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与性健康对策研究”(05JAXLX010)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23卷第3期 

受异性恋模式的影响,刻板印象中人们认为同性 

恋按性行为角色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研究表明,在同性恋的性行为角色中,有人扮演支配 

的、施予的、主动的角色,有人扮演服从的、接受 

的、被动的角色,但也有同性恋在同性性行为中并不 

是固定地扮演某个角色,有时扮演主动角色,有时扮 

演被动角色…。在中国同性恋亚文化中,男同性恋 

性行为中扮演主动角色者称为“1”,扮演被动角色 

者称为“0”,二者都可以扮演者称为“0.5”;在女 

同性恋亚文化中则分别称之为“T”、“P”和“H”。 

T为英文“Tomboy”(字面意思假小子)的缩写;P 

则是老婆“中婆”(PO)的缩写;H是日文“变态” 

的罗马读音“Hentai”的缩写,在女同性恋中指不区 

分角色者。李银河调查发现中国同性恋中典型的主动 

角色和被动角色者都很少,大多数均为角色互换 

者 。 

Bailey等 研究了同性恋择偶偏好的特点,结 

果表明同性恋更喜欢典型性特征的同性伴侣;具体而 

言,男同性恋更喜欢男性化的同性伴侣,女同性恋更 

喜欢看起来更有女人味的同性伴侣。正是因为不同同 

性恋个体偏好不同,所以才区分出了不同的角色。但 

在伴侣选择过程中不同角色之间以一种什么样的规则 

完成,尚未看到相关研究报告。 

同性恋的角色表面上看是基于性行为中不同角色 

而区分的,而且独立于性别角色认同中男性、女性这 

两种角色…;但这种角色体现的是两种相对的男性 

化角色和女性化角色,这两种角色可能和个体的男性 

化、女性化特质相关。Terman和Miles比较了男同性 

恋中“被动”和“主动”两种类型的同性恋在男性 

化、女性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主动型在男性化上高 

于被动型,被动型则在女性化上高于主动型 。因 

此,同性恋中不同的角色区分可能是基于个体某些心 

理特质(如男性化、女性化)。性别角色是由一定的 

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时还 

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的态度和情 

感 J。如果同性恋中不同角色区分只是一种性偏好 

的话,则不会和性别角色有必然的关系,如果这种角 

色区分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心理因素的话,势必与性别 

角色有某种对应关系。本研究将从心理学角度进一步 

了解同性恋角色区分的特点,着重从角色区分来了解 

同性恋对伴侣角色要求的情况,同时考察角色类型与 

性别角色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93 

鉴于同性恋人群的隐密性,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 

的方法。调查对象通过专门的同性恋网站、聊天室、 

QQ群等宣传招募。将问卷以附件形式发到意愿者留 

下电子邮箱里,待调查对象完成后将填好的问卷发到 

问卷上注明的指定邮箱。最后,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受 

试。 

从2007年7月到1 1月,收回来自全国111个大 

中小城市447份问卷,有效问卷437份。其中男同性 

恋220(50.3%)人,女同性恋217(49.7%)人。 

年龄l3~46岁。男同性恋中有1人<16岁,考虑到 

其性取向尚不稳定,故剔除。在436名同性恋中,在 

校学生占42%,从事各种职业者占58%。受教育程 

度:初中及以下l0(2%)人,高中64(14.7%) 

人,大专或本科323(74.3%)人,研究生及以上39 

(9%)人。知道自己是同性恋时的平均年龄为(18 

±4)岁,开始接触同性恋时(包括网络接触)的年 

龄为(21±4)岁。已经接触同性恋(如通过网络结 

交同性恋朋友等)的年数平均为(3.1±2.5)年。 

1.2工具 

1.2.1自我认定的角色区分 

通过文献及预先的访谈了解到,同性恋在同性关 

系中的角色并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某个角色,而大部分 

同性恋者都只是一种角色偏向。为了方便同性恋者作 

答也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本研究角色名称采用同 

性恋亚文化中同性恋者熟悉的代号,将同性恋角色从 

“纯0/P(单一女性角色)”到“纯1/T”(单一男性 

角色)划分为5种。具体问题为:在同性关系中你 

扮演的角色是——。(A)纯0/P;(B)偏0/P; 

(C)0.5/H;(D)偏1/T;(E)纯1/T。 

虽然有的调查对象可能从来没有过同性恋人或没 

有过同性性经历,但其仍然会自我认定为某一角色。 

在同性恋亚文化中这种角色区分似乎已是一种潜规 

则,即使刚接触者也会受其影响而进行自我角色认 

定。为了便于分析,参照文献中对同性恋角色的提 

法” ,将自我认定为“纯0/P”和“偏0/P”的同 

性恋均归为“被动型”一在同性关系中主要扮演女 

性角色,将自我认定为“纯1/T”和“偏1/T”的同 

性恋均归为“主动型”一在同性关系中主要扮演男 

性角色,将自我认定为“0.5/H”的同性恋归为“两 

可型”一在同性关系中既可以扮演男性角色也可以 

扮演女性角色。 

1.2.2对同性伴侣的角色要求 

本研究中的伴侣是指类似异性恋之间的男朋友、 

女朋友的感情伴侣,而非单纯的性伴侣。具体问题 

194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Vol 23,No.3,2009 

为:你对你同性伴侣的角色要求是:——

偏1/T;(D)都可以。 

(可多 

对较多。 

表1同性恋自我认定的角色类型,n(%) 

选)。(A)O/P或偏O/P;(B)0.5/H;(C)1/T或 

为了明确同性恋自我认定角色与对同性伴侣角色 

要求的关系,归类如下: “被动型”选“B或c或 

BC”的和“主动型”选“A或B或AB”的通归为 

“互补型”;“被动型”选“A或AB”的和“主动型” 

选“C或BC”的通归为“相同型”;无论“被动型” 

或“主动型”,对伴侣角色类型要求选“D”的均归 

为“均可型”。由于“两可型”选任何一种类型都可 

归类后同性恋角色结果见表2。表2显示,男同 

性恋在3种类型上差异不显著,女同性恋中“主动 

型”占58.1%,显著多于其他两种类型。 

表2同性恋自我认定的角色归类,rg(%) 

以理解为互补,所以没有对其进行归类。 

1.2.3基本情况调查表 

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所在 

的城市、知道自己是同性恋的年龄、开始接触同性恋 

的年龄以及已经接触同性恋的时间(包括网络接 

触)。 

1.2.4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 

BSRI) 

2.2不同角色类型同性恋在性别角色类型上的分布 

按照Bem的双性化模式,根据受试在量表上的 

得分将其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4种 

该表由Bem于1974编制。包括男性化和女性化 

维度各20题目,采用7级评分法,1代表从来或几 

乎不符合,7代表总是或几乎总是符合。分别计算男 

性化题目和女性化题目的平均数来得到男性化、女性 

化的得分。研究表明该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良好 J。 

性别角色类型。根据本文全体受试得分,分别求得男 

性化、女性化得分的中位数均为4.95,按中位数对 

受试进行性别角色分类,其中男性化或女性化1种得 

分高于其中位数(不含中位数)为男性化或女性化, 

2种得分均高于其中位数为双性化,2种得分均低于 

其中位数为未分化。 

表3显示,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性别角色中均为 

双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较多,男同性恋中女性化类型多 

于男性化类型,女同性恋中男性化类型多于女性化类 

型。不同角色类型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差异较大,无论 

是男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被动型中女性化类型多于 

男性化类型,主动型中男性化类型多于女性化类型, 

两可型中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本研究中男性化、女性化及总体的信度系数分别为 

0.86、0.78和0.85。 

1.3统计方法 

对不同角色类型和性别角色类型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同性恋自我认定的角色类型 

表1显示,男同性恋自我认定的单一角色(纯 

0、纯1)较少;女同性恋自我认定的单一被动角色 

(纯P)较少,自我认定的单一主动角色(纯T)相 

表3不同角色类型同性恋的性别角色类型,n(%)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23卷第3期 195 

2.3同性恋对同性伴侣的角色要求 

所有受试中只有5名为相同型,可能是由于受试 

在作答时不认真或者笔误造成,不符合常理因此没有 

进行分析。互补型和均可型的分布情况见表4。表4 

显示不论是男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对伴侣角色要求上 

互补型大于均可型。 

表4同性恋对伴侣的角色要求类型,n(%) 

能只是角色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许这种角色区分除了 

性行为之外,在其他日常交往的细节方面也有体现,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两可型由于既可以扮演主动型也可以扮演被动 

型,所以在对伴侣要求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本研究结 

果表明主动型和被动型对同性伴侣角色的要求可以分 

为互补型和均可型两种。在本研究中平均67.7% 

(男65.2%、女70.2%)的角色偏向型(主动型和 

被动型)同性恋对伴侣的角色要求与自己的角色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同性关系中角色区分主要有被动 

型、两可型、主动型3种类型,单一的角色类型很 

少。对于男同性恋,被动型多于主动型,而对于女同 

性恋,主动型多于被动型。这可能和同性恋在性格的 

异性偏向有关。Lippa研究表明男同性恋在一定程度 

上偏向于女性化,所以男同性恋被动型多于主动型; 

女同性恋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男性化,故女同性恋主 

动型多于被动型 引。这也说明同性关系中角色的区 

分可能和心理的男性化、女性化程度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性别角色类型上双性化和未分 

化类型较多,这与有些以异性恋为被试的研究结 

果 。。一致。同性恋不同角色类型在性别角色类型上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角色区分不仅仅是基于性行 

为的一种区分,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心理成分。被动 

型扮演女性的角色,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女性化明显多 

于男性化。主动型扮演男性角色,在性别角色类型上 

男性化明显多于女性化。同性恋在角色区分上,可能 

和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关,在同性恋团体中,如果一个 

个体在团体中男性化较高,可能扮演主动型角色类 

型;如果女性化比较高,则可能扮演被动型角色类 

型。 

虽然同性恋角色区分表面上看是根据性行为中不 

同角色而划分,但仅仅性行为中的角色区分不会表现 

出其在性别角色类型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可是由于 

角色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个体的一些心理特质如 

男性化、女性化等,个体可能根据自己偏于男性化或 

女性化而选择自己的角色,而性行为中的角色类型可 

“互补”,而32.3%(男34.8%、女29.8%)则对伴 

侣角色没有明确的要求。可能大多数的同性恋还是受 

异性恋模式的影响,在选择同性伴侣上也要求“互 

补”。也可能是由于角色“互补”的同性在一起,性 

行为会比较和谐且彼此都可以得到生理及心理上的满 

足。而少部分均可型的同性恋可能更看重的是两个人 

在一起的感情,而角色问题不是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161—176. 

[2]Bailey JM,Kim PY,Hills A,et a1.Bush,femme,or 

straight acting

'?Part

ner preferences of gay men and lesbians 

[J].J Pers Soc Psychol,1997,73:960—973. 

[3] Sandfort TG.M.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Stereotypes 

and beyond[J].Arch Sexual Behav,2005,34:595— 

6l1. 

[4]Kazdin AE.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430—457. 

[5]Robinson JP,Shaver PR,Wrightsman KS.性格与社会心 

理测量总揽.下册[M].王丹宇,王登峰.译.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743—756. 

[6]Peng T.Consturct Validation fo the Bem Sex Role Inventory 

in Taiwan[J].Sex Roles,2006,55:843—851. 

[7]Lippa RA.Sexual orientation and personality[J].Ann 

Rev Sex Res,2005,16:119—153. 

[8]Lippa RA.Sex diferences and sexual orientation diferences 

in eprsonaliyt:Findings from hte BBC internet survey[J]. 

Arch Sexual Behav,2008,37:173—187. 

[9]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 

[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642— 

651. 

[10]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63:24—27. 

责任编辑:胜利 

2008—07—29收稿,2008一l1—21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