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大学学生使用“花呗”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王妍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1期
龙源期刊网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迅速兴起,“花呗”凭借其使
用门槛低、使用便捷等优势深受经济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欢迎。但是花呗在为大学生提供资金便
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和隐患,造成不良后果。文章以大连某民办高校大三在读生为研究
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使用花呗的情况,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大学生使用花呗的原
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风险的举措加以应对,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花呗;使用现状;对策
龙源期刊网
一、“花呗”概述
“花呗”的全称是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用户申请开通后将获得
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就可以在淘宝、亚马逊、苏宁、美团、大众点评等电商和消费
平台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这样的消费模式深受当代年轻人的青睐。为了更好地
服务消费者,花呗更是打破了购物平台的限制,将服务扩展至更多的线上线下消费领域。
此外,花呗具有开通简捷、借贷门槛低、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用户只要拥有支付宝软
件,且满足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年龄在18-60岁之间大陆实名认证的公民即可使用。在使用
方面,只要通过手機支付宝即可支付,还款时也可分期支付,只要在免息期内还款不需要付利
息和其它手续费,因此,花呗比传统信用卡消费借贷更有优势,更受广大学生的追捧。
二、当前大学生使用“花呗”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花呗推出后深受没有固定收入而又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大学生群体欢迎。文章通过对504名
在读大学生使用花呗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使用花呗的现状和使用花呗的原因,为挖掘大
学生使用花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生使用“花呗”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使用花呗的比例
在参与调查的504名学生中,高达97%的学生都知道蚂蚁花呗。问卷结果显示:使用花呗
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77.78%,仅有22.22%的学生并未使用花呗(如图1),由此可见花呗在
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非常高。
(2)大学生花呗的使用额度
问卷的数据显示,41.47%的学生花呗使用额度为1000元,2000元以上仅占总人数的
13.49(如图2),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使用花呗的额度总体偏低。
(二)大学生使用花呗的还款情况
问卷的数据显示,有95%的学生能够做到每月按时还款,仍有5%的学生不能按时还款
(如图3)。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调查的504名大学生中,甚至有27.38%的学生未考虑过
不能按时还款的后果,这也体现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这给其它校园贷平台和不法分子可
乘之机,其存在的隐患值得我们注意。
(三)大学生使用“花呗”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花呗给超前消费创造极大的便利,因
此分析大学生使用花呗的原因是十分有必要的。
(1)花呗使用便捷、可应急
大学生生活费用的来源主要依靠父母,调查结果显示除去除去正常的开销,花呗“透支”可
帮助学生应急。此外,大学生是使用手机最大的群体之一,只要手机安装支付宝并开通了花
呗,学生就可以在淘宝、饿了么、当当、美团等平台上消费,学生还可以借助花呗充缴话费和
办理网上转账等业务,操作简单便利,不需要各种证件、现金和复杂的手续,花呗的适用范围
较广(如图4)。
(2)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观
受多元化消费影响,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追求更加
丰富的生活状态,这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养成提前消费、享乐、攀比跟风的消费心理。数据显示
除了满足生活上的需要,学生使用花呗最大的支出是服饰鞋帽,其次是各类娱乐活动和高档电
子产品,用于学习的支出仅占5.56%远低于其它支出(如图5)。由此可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
确的消费观十分重要。
二、大学生使用“花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花呗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不少隐患和
危机,鉴于此深入挖掘大学生使用花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使用“花呗”存在的问题
(1)畸形的消费观引发学生心理危机。大学生易被新鲜事物吸引,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
和服务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也在不断提升,提前消费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消费观念。在这
种情况下大学生使用花呗这种透支性网络信贷平台可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优越感。大学生尚未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盲目攀比、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的额度远超过偿还能力,他们要
通过省吃俭用压缩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做兼职或者通过其它借贷平台借更多的钱来“拆了西墙
补东墙”,长此以往陷入死循环,巨大的还款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发育,部分学生甚至“校
园贷”、“裸贷”,走上了违法的道路,或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去逃避债务,严重阻碍了他们
的成长与成才。
(2)还款能力不足,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花呗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一时之需,原本受经济
限制限制买不起的东西因为花呗的开通得以实现,而频繁的使用则可能产生对花呗的依赖和过
度消费。但是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还款能力不足,对于依靠家长获取经济来源的学生
来说,当他们无法按时偿还欠款走投无路时,最终都会向他们的父母寻求帮助,还款的压力就
龙源期刊网
落到父母身上。父母除了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外,父母还需要为学生预先支付的“透支金”
买单,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
担。
(3)个人信息泄露,产生信用危机。花呗开通和支付十分便捷,大学生被花呗“无门槛、
无利息、随点随用”等特征诱导进行超前消费以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冲动消费的大学
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忽略掉不能按时偿还花呗欠款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事实上,
花呗与芝麻信用分挂钩,支付宝定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上传客户的花呗
记录。对于逾期客户,除了收取相应的手续费,还将冻结个人花呗的使用,降低芝麻信用评
分,进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信用危机。与此同时,开通花呗要求 用户授权部分个人信
息,其中涵盖了个人身份信息、电话号码、通话记录等信息,这就在无形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一旦他们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被诈骗的风险
极大。
(二)大学生使用花呗存在问题的对策
结合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针对大学生使用花呗可能造成的心理危机、给家庭带来的还款
压力以及影响个人信用等问题,文章从学生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1)大学生要提高警惕意识,培养理性消费观。大学生通常消费意识淡薄,尚未形成理
性的消费观,因此可以从端正自己学习态度、养成理性消费观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三个方面做
起。
第一,端正学习态度。学习仍然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尽管大学可自由支配空间较大,
但是大学生应该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第二,养成理性消费观。大学生应对自己的经济条件有明确的定位和认识,结合自身家庭
经济情况和实际需要,不攀比不炫耀,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体谅父
母挣钱的不容易,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费用,
第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独自在外学习生活,应掌握一些金融法律知识,明辨网
络信息的真伪,提高自身防范和保护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与
此同时,学生也要加强对个人身份、家人及家庭情况、学校等信息的保护,
(2)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发挥家校和家庭的合力作用
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与生活场所,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专业班级例会和网络媒体
等渠道向学生讲解网络金融、网络贷款方面的专题教育,普及相关常识和注意事项,通过通过
龙源期刊网
引用全国各高校的具体案例引导并教育学生养成理性、健康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家长对学生有
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盲目消费,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给予学生生活费,
经常痛学生沟通,对学生每月的花费有整体的把控,并让学生知晓生活的不容易,让学生学会
感恩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此外,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创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一旦学
校或是家长一方发现学生陷入网络贷款或不良消费行为时,互相交换信息,破除地域限制形成
共同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合力,为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保驾护航。
(3)社会强化监管机制,完善法律体系。政府和各类网络平台应根据我国国情、大学生
群体的实际消费能力和层出不穷的网贷乱象,强化监管机制,完善法律体系,出台相应的法律
法规规范和限制网络贷款行为,消除借贷乱象,规范市场秩序,减少大学生网贷风险。尤其是
对那些罔顾法律底线、对学生成长造成威胁的不良网贷平台,加强法律惩治力度。
此外,以花呗为代表的金融平台应加强行业自律,严格把好风控关合理运营,不蓄意诱导
大学生消费。与此同时,也应努力提高自身技术,减少信息泄露和不法分子犯罪的可能性。
三、结语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新媒体的传播和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以花呗为代表的网络金融信
贷平台也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带来许多隐患。因
此,充分分析当前大学生使用花呗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对培养新时代全
面发展的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姚媛媛,黄诗玮.當代大学生校园贷消费研究[J].山西农经,2019(02).
[2] 王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思考大学生网贷问题[N].教育论坛,2019-01-29.
[3] 张玉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4] 钟敏容,苏可云,张鹏.广东省在校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现状及问题分析[J].金融经济,
2016(12).
[5] 杜晨旭,王钊鹏,彭银财.浅析透支性网络信贷消费平台在大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以“蚂蚁花呗”为例[J].金融观察,2018(1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