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发(作者:)
《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
64
课程负责人:
参编人员: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分:
3
一、课程定位
简介课程定位与完成课程后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
《图像处理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的专业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定位在以培养从事网页美工、
U1
界面设计、
网站管理等岗位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PhOtOShOPCC
软件的操作及图像处理的常用手段,理解常用平面设
计对图像的要求,掌握图像处理技巧,提高学生的图像处理和创作能力,拓展
Photoshop
的应用能力。
(S)
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美工》、《
UI
设计》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处理图形图像的
能力和创新创意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方面的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以工作需求为目标原则,本课程采用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
学模式。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基于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表述课程设
计思路,可以以流程图表示。
例如:
第一步:岗位需求调研;
第二步:确定课程的学习领域;
第三步:根据学习领域设计课程的规定项目(或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第四步:子学习领域分解;
第五步:根据子学习领域,将项目分解为课程的学习任务。
三、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需涵盖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三个层次的要求,围绕这三个方面
的要求进行阐述。
(一)能力目标
1 .
具备图形图像处理的能力
2 .
具备图形图像设计制作的能力
3 .
具备色彩搭配的能力
4 .
能进行创新创意设计图形图像
(二)知识目标
1 .
掌握图像选取与变换的操作
2 .
掌握图层、图像绘制与修饰的操作
3 .
掌握蒙版、通道、路径的操作
4 .
掌握图像调整
5 .
掌握滤镜的使用
6 .
掌握综合案例的实操
(三)素质目标
1 .
国际、国内软件设计标准
2 .
网络安全法
3 .
岗位协作素质
4 .
综合素质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每周
4
课时,教学周共
12
周,总学时为
48
学时。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和
操作练习穿插进行。讲授时数为
16
学时,操作时数为
32
学时,教学内容详细、教学时数分配表见表
1:
表
1
课程内容分解表
学习情境
或
子情境或子项目
学习内容或具体工作任务
成果形式
学时数
讲
实
项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