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发(作者:)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80~82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天然产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进展 

杨爱娟 ,李宏光 ,谭济才 ,鲍政 ,张勤 

(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郴州市烟草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综述了来自植物、微生物、动物和海藻的天然产物抗烟苹花叶病毒(TMV)的效果,并对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不同来 

源的天然产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天然产物;烟草花叶病毒(TMV);防效 

中图分类号:¥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2)03—0080—03 

Research Progress in Natural Products Resistant to Tobacco Mosaic Virus(TMV) 

YANG Ai—juan ,LI Hong—guang ,TAN Ji—cai ,BAO Zheng ,ZHANG Qin 

(1.College of Bio—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2.Tobacco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Chenzhou Tobacco Company of Hunan Province,Chenzhou 423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nti—TMV effects of natural products from plants。microorganisms,animals and marine a1. 

ga.and prospected the control of TMV by using various natural products in production practice. 

Key words:Natural product:Tobacco mosaic virus(TMV);Control effect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从最初 

发现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由其引 的烟草花叶病在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尤其是南方植烟区,烟草花 

质。根据功能差异,植物抗病毒蛋白主要分为可抑制蛋 

白质合成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和与植物诱导抗病性相关的 

蛋白两大类。 

叶病是一种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病害。目前,虽 

然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和深入了,但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 

RIPs)可以特异性地破坏核糖体,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不 

随着人们对生态、健康和安全等问题的Et益重视,化学农 

药、转基因等手段在生产中的使用正受到一定的限制,而 

利用天然产物防治烟草花叶病逐渐成为新的研究 

执占: 

可逆的抑制,具有广谱抗植物病毒活性 。核糖体失活 

蛋白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迄今为止已在大戟科、忍 

冬科、蚕豆科、紫茉莉、美洲商陆、菠菜、康乃馨、玉米、大 

麦等科属植物中发现了有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存在 。 

林毅等 从绞股蓝(Fiveleafgynostemma Herb)茎叶中分 

离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对TMV的抑制率超过9o%。 

植物诱导抗性(Induced resistance)是指利用物理、 

化学以及生物的方法,预先处理植物,诱导植物启动自身 

的防御机制,增强对后续病原物的抵抗力。Prasad,et 

al 从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中分离出两种蛋白 

质,两者均可在较低浓度下诱导烟草对TMV的系统 

抗性。 

1植物源类抗烟草花叶病毒物质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植物源活性物质抗烟草花叶病 

毒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抑制病毒侵染、抑制病毒增殖以 

及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等。植物源活性物质根据其分子 

量大小又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1大分子物质 

1.1.1 多糖类多糖作为生物中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是构成生命体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从苍耳幼苗中提取 

的不同醇沉级分的苍耳多糖对TM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 ,当浓度为1.0 mg/mL时,乙醇浓度为30%的条件 

下获得的多糖对TMV的抑制率为48.36%。牛蒡低聚果 

糖处理可诱导烟叶中抗病相关基因(包括PR—la、PR一 

2、PR一3、 一1、P/一2和 

1.1.2蛋白质类

)在烟草局部叶和系统叶 

除RIPs和与植物诱导抗府J生相关的蛋白以外,还存 

在其他类型的植物抗病毒蛋白,Baranwal,et al’ 还从鸡 

冠花(Celosia cristata L.)叶片中提取到一种糖蛋白,接种 

TMV前用该蛋白处理 C,nt烟,可抑制病毒的侵染。 

1.2小分子物质作为天然产物重要来源的植物中具 

有多种抑制烟草花叶病毒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有黄酮类、 

生物碱类、挥发油等。常见的植物源抗TMV有效小分子 

物质如表1所示。 

中大量表达,从而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产生抗性 。 

植物源的蛋白类抑制物是抗烟草花 

叶病毒物质研究中发现最早、研究最深入的一类活性物 

收稿日期:2012~01—08 

基金项目:郴州烟一稻轮作区浓香型有机烟叶研究与开发(SZBCW2011);尢公害烟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160502)。 

作者简介:杨爱娟(I987~),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保护。 通讯作者:谭济才。 

3期 杨爱娟等:天然产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进展 81 

0.2 mg/mL的1一苯基一1,3,5一三庚炔具有显著的 黄酮甙对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 。马齿苋中VFB抑制 

抗TMV活性,明显抑制烟草体内TMV外壳蛋白基因的 病毒侵染导致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增强SOD、CAT、13— 

表达 。大蒜挥发油可以通过对巯基的氧化而使蛋白 1,3一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细胞防御酶活性,同时与抗 

质变陛,使部分病毒粒体断裂,因而对TMV具有一定的 

病性相关脯氨酸和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显著提高 , 

体外抑制作用 。黄酮甙对TMV体外钝化作用明显,但 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增强烟草对TMV侵染的抵抗 

对烟草体内病毒复制无显著的抑制效果;透析或萃取可 

能力。 

解离黄酮甙与TMV外壳蛋白结合,使病毒恢复侵染力; 

表1植物源抗烟草花叶病毒小分子物质 

2微生物源类抗烟草花叶病毒物质 

草芽孢杆菌W—Qx一1的发酵液中提取了碱性蛋白酶, 

2.1真菌我国食用菌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近年来, 

发现该酶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明显,并且该酶对 

从食用菌中发现了多种抗植物病毒的蛋白,而且它们表 

TMV的初侵染和体内复制增殖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现出很强的抗病毒活性。付鸣佳等 从金针菇 

3动物和海藻源类抗烟草花叶病毒物质 

(Flammulina velutip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的子实 

3.1动物源类物质壳寡糖也叫几丁聚糖,昆虫、海洋 

体中分别分离出抑制TMV的活性蛋白 100 mL花 

软体动物以及虾蟹壳中都含有壳寡糖成分,壳聚糖再降 

脸蘑(Lepista sordida)子实体的蛋白粗提液诱导烟草抗 

解制得氨基寡糖素,氨基寡糖素不仅可以诱导烟草产生 

TMV的侵染枯斑抑制率可达83.97% 

对病毒的系统获得抗病性 ,而且还能直接钝化烟草花 

食用菌的子实体尽管可以作为开发抗烟草花叶病 

叶病毒,使病毒的侵染性降低 。马镝等 。。研究发现, 

毒制剂的材料,但这样会大大提高成本和延长生产周期。 

壳寡糖对烟草还具有一定的体外保护作用,用浓度为40 

卢娜等。刀 测定了黑平菇(Pleurottt ̄ostreatus)菌株菌丝体 

g/mL的壳寡糖对烟草进行处理,对心叶烟的枯斑抑制 

的PBS提取液、胞内粗多糖和发酵滤液对烟草花叶病毒 

率为78.0%;对普通烟NC89的防治效果为32.4%,与对 

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6.54%、83.39%和54.3%。吴 

照药剂的效果相当。 

艳兵等 发现毛头鬼伞中的多糖CCP60a对TMV外壳 

褐藻酸钠寡糖激发子诱导烟草抗TMV活性的测定 

蛋白的体外聚合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病毒制剂对病 

结果表明:褐藻酸钠寡糖具有诱抗活性,最佳诱抗浓度为 

毒外壳蛋白的聚合过程有干扰作用,对后续的组装步骤 

25 I ̄g/mL,是壳聚糖最佳诱抗浓度的一半 。 

产生影响,进而对病毒在寄主体内的远距离传播和病毒 

3.2海藻源类物质李凌绪 采用半叶法对8种海藻 

的侵染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粗提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铁 

植株体内防御酶系的变化对植物体产生诱导抗性 

钉菜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相、羊栖菜水萃取相对TMV 

起到了很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平菇蛋白粗提液能 

体外抑制作用均达到90%以上;此外铁钉菜石油醚萃取 

够提高烟草叶片内防御酶的活性,从而诱导烟草抗TMV 

物还可以提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刘振 

的活性升高 。吴惠惠等 报道1种细菌蛋白CZ可 

宇 从海藻类孔石莼中提取纯化得到一个对TMV侵染 

以提高被处理烟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 

具有抑制作用的碱性蛋白,当浓度为50 g/mL时,该碱 

酶(POD)的活性,电镜下观察到该细菌蛋白能打破TMV 

性蛋白在心叶烟上对TMV侵染的抑制率达85.6%。从 

粒体的规则排列,与TMV粒体不可逆地结合,从而降低 

铜藻、裙带、海带和昆布中提取的褐藻酸钠在烟草花叶病 

病毒的侵染力。 

发病初期喷洒,也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 

2.2细菌有学者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植物病毒外壳 

4展望 

蛋白防治植物病毒病,王伟伟等 从产碱性蛋白酶的枯 从上述不同来源的天然产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的 

82 江西农业学报 24卷 

效果来看,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主要因 

为植物资源广泛,而且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 

[8 J陈启建,欧阳明安,吴祖建,等.金鸡菊(Coreopsis drumnunMii) 

的抗TMV活性物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15(5): 

621—625. 

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2(】万种,其中不乏对植 

物病毒病有效的成分,从植物宝库中发掘具有高效抗 

TMV的活性物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当前研 

[9]陈启建,刘国坤,吴祖建,等.大蒜挥发油抗烟草花叶病毒机理 

[J].福建农业学报,2006,21(1):24—27. 

[1O]陈启建,刘国坤,吴祖建,等.26种植物提取物抗烟草花叶病 

毒的括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 

3【x】一3o3. 

究中,植物源天然产物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如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是以植物粗提物为研究对象的,其 

成分和作用机制复杂;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对植物源天 

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抑制病毒机理等基础研究缺乏 

[1 1]马晓东,陈珊珊,李重九.丙酰紫草素对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 

白的钝化作用研究初探[J].分析测试学报,2008,27(S):76 

应有的深度。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主要是一些蛋白 

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诸如抗病毒蛋白的分离纯化比较 

困难,而且病毒抑制剂绝大多数是病毒侵染抑制物,在实 

际使用中存在有效期短、受环境影响大等缺点。有关动 

物及海藻类天然产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的报道较少,造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可用的动物较少,藻类资 

源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现阶段,一些天然产物已开发为产品并广泛应用于 

生产实践中,如以壳聚糖为有效成分的施特灵、2.0%氨 

基寡糖素水剂等,在烟草苗期或病毒病发病初期每隔7 d 

连续喷施2.0%氨基寡糖素3~4次,防效可达72.4%~ 

77.9% 。另外有效成分为0.5%的菇类蛋白多糖的抗 

毒剂1号、抗毒丰、菌毒宁具有预防性抗病毒病作用,并 

能促进植物生长,而且对人、畜低毒安全。随着萃取技术 

和现代生物发酵新工艺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天然 

产物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这对我国农业和环境的 

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玉娟,范素素,齐文静,等.苍耳多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 

作用及对烟草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0,41(4):485—488. 

[2]王凤德,陈靠山.牛蒡低聚果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 

性[J].中国生物防治,2010,26(1):53—59. 

[3]Peunmns w J,Hao Q,Van Damme E J M.Ribosome—inactiva— 

ting proteins from plants:more than RNA N—glyeosidases?[J]. 

The FASEB Journal,2001,15:1493—1506. 

[4]Au T K,Collins R A,Lain T L,et a1.The plant ribosome inacti— 

vating proteins luffin and sapofin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HIV一1 

integrase[J].FEBS Letters,2000,471(2):169—172. 

[5]林毅,陈国强,吴祖建,等.绞股蓝抗TMV蛋白的分离及编码 

基因的序列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11(4):365 

369. 

[6]Prasad V,Srivastava S,Verma H N.Two basic proteins isolated 

from Clerodendrum inerme Gaertn.are inducers of systemic anti— 

viral resistance in susceptible plants[J].Plant Science,1995, 

l10(1):73—82. 

[7]Baranwal V K,Verma H N.Characteristics of a virus inhibitor 

from the leaf extract of Celosia cr ̄tata l J].Plant Pathology, 

1997.46:523—529. 

79. 

[12]陈启建,刘国坤,吴祖建,等.三叶鬼针草巾黄酮 对烟草花 

叶病毒的抑制作用[J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2(2):181—184. 

[13]IJi Y M,Jia Y T,Zhang Z K,et a1.Puriifcation and character— 

ization of a new 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 from Cinchonagly— 

coside C—treated tobacco leaves 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7,49(9):1327—1333. 

[14]Yan X H,Chen J,Di Y T,et a1.Anti—tobaccn mosaic virus 

(_rMV)quassinnids from Brucea /)anic(/(L.)Merr.[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0,58(3):1572 

1577. 

[15]陈启建,欧阳明安,谢联辉,等.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 

rll,s)中抗TMV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活性测定[J].激光生物学 

报,2008,17(4):544—548. 

[16]Wang Y H,Zhang Z K,Yang F M.Ben ylphenethylamine alka— 

loids from Hosta plantaginea with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o— 

bacco mosaic virus and acetvlch01inesterase J].The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7,70(9):1458—1461. 

[17]刘国坤,陈启建,吴祖建,等.丹皮酚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 

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1):17 

2O. 

[18]刘国坤,谢联辉,林奇英,等.15种植物的单宁提取物对烟草 

花叶病毒(TMV)的抑制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2003,33 

(3):,79—283. 

[19]马志卿,李威,王海鹏,等.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对烟草抗 

烟草花叶病毒的诱导作用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10,40 

f41:419—425. 

[20]付鸣佳,吴祖建,林奇英,等.金针菇中一种抗病毒蚩白的纯 

化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3,32(1):81—85. 

[21]付鸣佳,林健清,吴祖健,等.杏鲍菇抗烟草花叶病毒蛋白的 

筛选[J].微生物学报,2003,43(1):29—34. 

[22]马凤金,燕继晔,严红,等.花脸蘑(Lepista sordi& ̄)蛋白粗提 

液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 

32(6):92—96. 

[23]卢娜,李兴红,周莹,等.八个平菇品种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 

制活性[J].中国生物防治,2009,25(3):267—270. 

[24]吴艳兵,谢荔岩,谢联辉,等.毛头鬼伞多糖CCP60a对TMV 

外壳蛋白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7(3):63 

66. 

(下转第84页) 

84 江西农业学报 24卷 

96.56%、95.48%和93.95%;最差的为25%灭幼脲Ⅲ号 

悬浮剂1500倍液,防效仅64.27%。药后10 d防治效果 

言不是很好,但10 cl后的防治效果也分别达到97.42% 

和93.40%,说明这种生物农药速效性不太好,但持效性 

还比较好。选用生物农药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天敌 

的杀伤,有利于林间生物之间的平衡及相互抑制,相对化 

学农药也更能预防主要害虫或次要害虫的大暴发。 

3、5、10 d后的防效:1.8%阿维菌素乳油与48%毒 

死蜱乳油500倍液、1000倍液之间没有差异,但与48% 

最好的为16000 U/mg B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达 

98.29%;其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防效达 

98.27%;然后是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25%灭幼脲 

Ⅲ号悬浮剂5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 

防效分别达97.24%、97.12%和96.82%;最差的为25% 

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倍液,防效仅72.49%。 

表1几种药剂处理对柳蓝叶甲幼虫的防治效果% 

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间有明显差异;BT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与1000倍液及1500倍液间有明显差异。25%灭幼 

脲Ⅲ号悬浮剂500倍液、1000倍液及1500倍液相互之间 

均有明显差异。 

经观察,几种药剂中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500倍 

液和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对成虫有明显的防治效 

果。所有药剂对低龄幼虫的防治效果要高于对高龄幼虫 

的防治效果,但差异不大,其中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 

500倍液、1000倍液对卵也能产生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柳蓝叶甲幼虫进行防治时应首先选 

用16000 U/mg B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5%灭幼脲Ⅲ 

号悬浮剂1000倍液,适当提前施药进行预防;在发生盛 

注:同列数据不同字母表不在o.05水平上差异显著(Duncan法)。 

期再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48%毒死蜱 

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这样进行综合防治能降低竹 

柳的柳蓝叶甲危害率50%以上。 

参考文献: 

[1]田成连.柳蓝叶甲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察[J].黄山学院 

3小结与讨论 

每种药剂随着浓度增高杀虫效果依次增强,其中 

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48%毒死蜱乳油1000 

倍液3 d后的防治效果为90%以上,且10 d后的防治效 

果仍能保持在94.15%以上。说明这两种农药对柳蓝叶 

甲幼虫速效性强、持效性长,是防治柳蓝叶甲幼虫的理想 

农药。 

学报,2011,13(3):53—55. 

[2]罗雁婕,吴文伟,浦恩堂,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 

菌素杀螨活性比较[J].西南农业学报,2010(1):107—109. 

[3]刘雄兰,佘德松.柳蓝叶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J].浙 

江林业科技,2010,30(4):73—75. 

[4]朱毅,王新艳.柳蓝叶甲对杞柳的危害与防治[J].安徽农业科 

学,2006,34(12):2780. 

本试验选用生物农药中16000 U/mg BT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3 d后的防治效果为90%以上,且10 d后的防 

治效果高达98.29%;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500倍液和 

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000倍液3 d的防治效果相对而 

(上接第82页) 

[25]朱琳,燕继哗,钟鸣,等.平菇蛋白粗提液诱导烟草对TMV的 

抗性与细胞中防御酶活性的关系[J].植物保护,2009,35 

(6):56—59. 

[30]马镝,赵秀香,吴元华.壳寡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及 

其对烟草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8,24(2):154 

158. 

[31]卢航,赵小明,刘启顺,等.两种寡糖类激发子诱导烟草抗烟 

草花叶病毒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5):113—115. 

[32]李凌绪.海藻提取物的制备与抗病活性[D].福州:福建农林 

大学,2004. 

[26]吴惠惠,王凤龙,申莉莉,等.一种细菌蛋白cz控制烟草花叶 

病毒(TMV)的作用机理初探[J].植物保护,2008,34(3):74 

77. 

[27]王伟伟,郭志波,安德荣,等.枯草芽孢杆菌w—Qx一1碱性 

蛋白酶的性质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初步研究[J].西北 

农业学报,2008,17(5):187—192. 

[33]刘振宇.海藻中两种与植物抗病相关铜结合蛋白的分离、特 

性和基因特征[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4. 

[34]王松.褐藻寡糖的制备及诱导烟草抗性研究[D].青岛:中国 

海洋大学,2003. 

[28]商文静,吴云锋,赵小明,等.壳寡糖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 

毒的超微结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1):56—61. 

[29]商文静,吴云锋,商鸿生,等.壳寡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外 

钝化作用[J].病毒学报,2008,24(1):76—78. 

[35]苏小记,贾丽娜.2.0%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 

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05(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