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发(作者:)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教科书第

38—39页“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

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图形的放大和

缩小要利用比例的知识,同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又是教学比例的现实

素材。教材在这部分的编写,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和

缩小》与“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相融合,数形结合,有助

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学生情况:1、学生已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

具有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本知识。

2、学生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的感性认识,认为图形由小到

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

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

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

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

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

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流程1:谈话导入

流程2:教学例1a

流程3:教学例1b

流程4:教学例1c

流程5:教学例1d

流程6:完成练习九第1题a

流程7:完成练习九第1题b

流程8:完成练习九第1题c

流程9:教学例2a

流程10:教学例2b

流程11:教学例2c

流程12:教学“试一试”a

流程13:教学“试一试”b

流程14:完成“练一练”a

流程15:完成“练一练”b

流程16:课堂总结

流程17:布置作业

流程1: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玩电脑吗?以前上过电脑课吗?老师电脑里有

一张照片,大家都认识,谁能将它放大吗?

出示word中图片指名学生上台拖动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