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发(作者:)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03116783.7
(22)申请日 2003.05.08
(71)申请人 丁恩明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头道街付20号161室
(72)发明人 丁恩明 马居里 丁镭 丁威
(74)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51)
G06F3/023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10)申请公布号 CN 15271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04.09.08
(54)发明名称
盘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方块字的编码及其
一种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
输入法和键盘,本发明方块字的编码,最
大限度的利用国民已有知识,对拼音,常
用字,偏旁,部首,笔划数等已有资源加
以重组利用,重复利用。本发明的输入法
规则简单,规律性强,大众化,既能输入
常用字,不切换,又能输入疑难字。将常
用重码字的峰值控制在个位,并加入机器
智能,使得输入法好学,好用,易记,不
忘。主要原理:重复利用有标准读音字的
声码;并把已有俗称的偏旁,部首等部
件,特殊部件或难以分解的字,经定义,
另外获得唯一的丁码,也加以重复利用。
用ASCII码方式可方便地录入任一中、
日、韩方块字。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其方法是:
a:取标字输入第一码,即首键:
当确定的标字不是i字或u字时,对标字作以下部件判定:
“对于其含有满旁,左字,头,O,落字,升字之一或以上部件的字,只选取它们
中序列号最小的一个部件的声码或丁码,判定为该字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
取由此判定得到的唯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该标字输入的第一码,同时将产生此码
的部件,从标字中删除,该标字缩减为残1符;
当确定的标字是i字或u字时,再对标字作以下字判定:
“对于u或i字,就将其丁码u或i判定为它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
故输入的第一码就是“i”或“u”,第二,三码见混合输入;
根据上述部件判定和字判定,得出如下总判定:
“任意一个字,有且仅有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
b:取标字输入第二码,即次键:
把残1符当作临时标字,同理,当该残1符不是i字或u字时,取残1符由部件判
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该标字的第二码输入,同时将产生此码的部件,
从残1符中删除,该残1符缩减为残2符;
当残1符是i字或u字时,取残1符由字判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丁氏码i或u,
做为该标字第二码输入,第三码见混合输入。
c:取标字输入第三码,即尾键:
把残2符当作临时标字,同理,取残2符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
丁氏码,做为该标字的第3码输入结束;若有个位内重码字,计算机智能选字上屏,
或者由本专利的-、=、、[、]、;、’、,、.、/十个选择键,人工终选结束;
字内各部件序列号的顺序为:满旁部件的序列号为1、左字的序列号为2、头部件
的序列号为3、0部件的序列号为4、落字的序列号为5、升字的序列号为6;所述
的满旁部件,各对应在计算机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述的左字就对应在
键盘与左字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述的头部件,各对应在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
键位上、所述的0部件,都对应在键盘的0键上、所述的落字就对应在键盘与落字
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述的升字就对应在键盘与升字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述
的丁i或丁u字,各自对应在计算机键盘的i或u键上。
d:方块字的编码:由上述方法及下述混合输入法,或者简易输入法所获得的方块
字输入的ASCII码有序串,其中包含翻页键码和选择键码,都是该方块字的丁氏
编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其混合输入方法是:
a:当确定标字为丁i或u字时,即确定标字输入第一码为i或u时,后续码既可为
该标字双音串码输入,软件智能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也可看屏人工选字或翻
页后人工选字结束。
b:当残1符码为丁i或u字时,即确定标字输入第二码为i或u时,则优先取该确
定标字的声码输入后,软件智能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或者取其残1符声码输
入后,软件智能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
确定标字双音串码或其残1符的声码就对应在键盘的同符键位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其简易输入方法是:
a:取确定标字的若干读音串码,再取确定标字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得到的该确
定标字唯一的一个丁氏码,依次输入后,看屏人工选字结束。
b:取确定标字双音串码为第一、二码输入,再取确定标字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
得到的该确定标字唯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该标字的第三码输入后,软件智能选字
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
c:取确定标字声码为第一码,再取该标字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得到的该确定标
字唯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标字的第二码,该标字双音串尾码做为第三码依次输入
后,软件智能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
读音串或双音串各码,分别对应在键盘的同符键位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满旁部件的确定是:满旁
不是一级汉字,而且不与其它必须有的笔划相交;满旁是字结构上占满了字左侧的
规范偏旁;将大众已约定俗成偏旁名字中的一个字的声码,定为该满旁唯一的丁码,
例如:点水旁氵冫定为d、耳刀旁阝定为e、犬旁犭定为q、针旁和足旁辶廴定
为z、言字旁讠定为y等, 准许特例,例如:牜旁定为n等;输入时,它们各对
应在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左字的确定是:它是字中
最左侧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左字不与其它必须有的笔划相交;左字外必须有且所
有笔划都在左字的右侧;输入时,左字就对应在键盘与它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准
许个例,例如:左字“木”就对应在p键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头部件的确定是:头不是
一级汉字;它位于整个字的顶端,头外有且所有的笔划都在头的下面,头是字中不
与其它笔划相交的规范字首;将a、b、c、e、f、q、分别定为草字头艹、宝盖头宀,
春字头竹字头,方字头亠、
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O部件的确定是:矩形框
部件,即口,或者仅去掉右边竖笔的直角三面框部件,即匚,为标字的外围框;框
外不再有笔划,框内必须有笔划,且框与内含笔划不相交;或标字中有单独写就的
目含字;或田含字;或日含字;或者口含字;且含字中再没有其它的笔划,而含字
外必须有笔划;上述两部件和四个含字,只有含在字中时,不管其是否有标准读音,
再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丁码,就是小写英文字母O;输入时,它们都对应在键盘的
O键上。
,拳字头的丁码;输入时,它们分别对应在键盘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落字的确定是:在前提条
件下,落字是不被其它笔划所阻挡,能够竖向平移出字下边缘的含字,此字外必须
有笔划;落字是若干移出字中笔划最少且不少于n划的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若有
多个笔划相等的命中字时,则最左侧的定为该字唯一的落字;输入时,落字就对应
在与它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准许个例,例如:落字“木”就对应在p键上;n是2
至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升字的确定是:在前提条
件下,升字是不被其它笔划所阻挡,能够竖向平移出字上边缘的含字,此字外必须
有笔划;升字是若干移出字中笔划最少且不少于n划的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若有
多个笔划相等的命中字时,则最左侧的定为该字唯一的升字;输入时,升字就对应
在与它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准许个例,例如:升字“木”就对应在p键上;n是2
至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i字或u字的确定是:i
字或u字本身不含有任何的满旁、左字、头、O、落字、升字;此类字不管其是否
有标准读音,其中笔划数多于m的字,再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丁码u,而笔划数少
于或等于m的字,另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丁码i;输入时,它们都各对应在键盘的
i或u键上;m是2至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汉字为主并包括各种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
技术背景
为了使古老的汉字融入近代信息社会,十几年来,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百姓,为了解
决计算机汉字输入的瓶颈问题,发明了无数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输入方法,成气
候的,在一定范围使用的大约有四五十种。形成规模的有十来种,比如全拼,双拼,
声数码,自然码,五笔字形系列,表型系列,拼音加加,智能狂拼,智能ABC等
等。他们大致可分为:音码,形码,音形意混合码等,形成了字输入,字词输入和
语句级输入等几代产品。
这些输入法主要利用了如下几大资源:
a 声.韵.调(自然音)有标准的拼音资源;
b 笔划,笔划组合(部件形状)少量规范部件资源;
c 偏旁,部首,字的潜在含义资源(语意);
d 笔划顺序资源(笔序);
e 有序字音串共现规律资源(共现概率,语言模型);
这几种资源的单独或某种组合运用,产生了如下的利弊:
1.利用自然音输入:符合国民教育背景,只要有小学的汉语拼音知识就会用,它门
槛低大众化。主要是汉语拼音已经有国家标准,不存在歧意。即使简化为双拼的形
式也只是记熟韵母和键位的对应关系,约30余个记忆点,无需专门训练即可输入。
以26个字母为键元输入的双拼为例,两键组合最多能形成676个键元编码空间,
去掉无理拼音,仅有410余个可用编码空间,即码位。对于GB-2312的6763个字
来说必然产生大量重码,单音节最多重码为120余字,达百位数量级。如扩展到当
前国家强制执行GB-18030标准的27000余字来说,重码字就更难以承受,必须另
辟溪径。再者,对不会读音的疑难字等,则更是一筹莫展。这也就是所谓的“好学
的码,不好用”。
2.利用基本五种笔划及相互组合,即字根输入汉字:以26个英文字母,单字码长3
位至7位为例,这样便可获得最少为1.7万个,最多可获得百万级,千万级的编码
空间,重码字少,它大大节省了选字时间,输入速度快。
这类输入法没有利用已有的标准拼音资源,需要记忆笔划,笔划组合,即字根与键
位的对应关系,拆分规则等百拾余个记忆点,因而学习量,记忆量很大,而且达到
熟练程度的时间长。最为难以掌握的是拆分方法和笔顺,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角
度的歧意,这是此类方法的重症。故此类输入法被称为“好用的码,不好学”。
3.利用音,形,意混合输入汉字:解决了适当的编码空间,但笔划部件与字母的形
似和潜在的含义,对不同使用者来说,都存在着极大的随机性,因而歧意性是该方
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4.语句级输入法:利用了无需学习的标准拼音资源,将字词匹配交给计算机软件解
决,它在有限字域内是很优秀的输入法,智能化程度高,速度也较快。但是对疑难
字和大字符集,非常用字,词的输入仍需用其它的输入法。它没有彻底解决广域字,
词输入的问题,仍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这类输入法离不开其它输入法
的辅助,也无法应用在汉字全领域。
汉字输入法是一个很复杂的多目标决策的系统工程,它由以下主要方面组成:
(1)汉字集H
(2)汉字编码特征信息元集C
(3)键元集K
(4)汉字机内码集M
(5)编码规则S=¢1(H)
(6)智能选择重码字功能IP
(7)人功选择重码字功能OP
(8)键元有序组集E=¢2(S)
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以下简约的数学模型表述:
它们相互间存在着微妙的既互为因果,又多向制约的矛盾。所以,任何单项的最好
值并不一定是整个系统的最佳解,而只有各单项最佳值,才会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
解。
技术方案
本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方块字的编码及其输入法和键盘。针对国家现已强制执行
GB-18030标准,字数达27000余字。这样,上述各项中H,M两项固定。根据人
机工程原理,用计算机三排英文字符键录入汉字最为科学合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和
使用者的体会也得出:键元集K=26为最佳值。本发明的编码规则简单,规律性
强,大众化,最大限度的利用国民已有知识,对拼音,常用字,偏旁,部首等已有
资源加以重组利用,重复利用,既能输入常用字,又能输入疑难字和日、韩字,不
用切换。将常用字重码字数量的峰值控制在个位。使得输入法好学,好用,易记,
不忘。
为使本发明叙述的简明,清楚,不产生歧义和误解,对本专利中使用的术语,特作
如下约定:
1方块字:是指GB-18030(2000)大字符集中的所有文字符号(中.日.韩)。
2常用字:是指GB一2312(80)字符集中的字。即一级字(3755字)和二级字(3008字)
的总和。
3标字:指用输入法欲打出的目标字。
4含字:指字内包含的且不与其它笔划相交的方块字,含字的笔划数必然小于标字
的笔划数。
5部件:部件是字(含残符)内不与其它笔划相交的笔划、笔划组合及含字的统称,
部件的笔划数必然少于字(含残符)的笔划数。
6残符:从字中(含残符)删除部件后,缩减成的文字符号(删除可在默想中完成)。
7判定:判决的规定。
8命中字:符合定义的字。
9字:方块字及残符的统称。
10丁氏码:丁码、左字声码、落字声码或升字声码的统称。
11读音串:以ASCII码标注方块字标准读音的有序串,含单码。
12双音串:有序的双拼两位读音串。
13声码和韵码:读音串或双音串的第一个字母为声码,双音串的第二个字母为韵
码。
14前提条件:原有笔划不断损,相交笔划不拆开,相接笔划可拆离。
15定义:充份必要条件。
16标准读音:指方块字的中、日、韩三种国标读音。
主要原理
重复利用方块字的声码,并把已有俗称的偏旁、部首等部件,特殊部件或难以分解
的字,经定义,另外获得唯一的丁码,也加以重复利用,用ASCII码可方便地录
入任一中、日、韩方块字。
定义和键盘
(一)满旁部件,简称满旁。
A-1定义:
(1)满旁不是一级汉字,而且不与其它必须有的笔划相交。
(2)满旁是占满了字左侧的规范偏旁(指字结构性占满)。
(3)将大众已约定俗成偏旁名字中的一个字的声码,定为该满旁唯一的丁码,例如:
点水旁氵或冫定为d、耳刀旁阝定为e、犬旁犭定为q、走针旁辶定为z、言字旁讠
定为y等,绝大多数俗称就有一个关健字,准许个例,如牜定为n。
(4)将各满旁就对应在计算机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如附图一所示。
A-2定义:满旁的序列号为1
(二)左字部件,简称左字。
B-1定义:
(1)左字是字中最左侧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此字不与其它笔划相交。
(2)左字外必须有且所有笔划都在左字的右侧。
(3)将左字就对应在键盘与其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准许个例,例如:左字“木”对
应在p键上。
B-2定义:左字的序列号为2
(三)头部件,简称头。
C-1定义:
(1)头不是一级汉字,它位于整个字的顶端。
(2)头外有且所有的笔划都在头的下面。
(3)头是字中不与其它笔划相交的规范部件,即字首。
(4)将a、b、c、e、f、q、分别定为草字头(艹、),宝盖头(宀),春字头竹字头(),
方字头(亠、),拳字头的丁码,它们分别对应在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见
附图一。
C-2定义:头的序列号为3
(四)O部件,简称O。
D-1定义:
(1)矩形框部件,即口,或者仅去掉右边竖笔的直角三面框部件,即匚,为字的外
围框,框外不再有笔划,框内必须有笔划,且框与内含笔划不相交;或者字中有单
独写就的“目”含字;或“田”含字;或“日”含字;或者“口”含字,且含字中再没有其
它的笔划,而含字外必须有笔划。缩减时严格按此顺序删除。
(2)上述两部件和四个含字,只有含在字中时,不管其是否有标准读音,再赋予它
们一个共同的丁码,就是小写英文字母O(欧),并且它们都对应在键盘的O(欧)键
上。
D-2定义:O的序列号为4
(五)落字部件,简称落字,即矢量字。
E-1定义:
(1)在前提条件下,落字是不被其它笔划所阻挡,能够竖向平移出字的下边缘的的
含字,含字外必须有笔划。
(2)落字是若干移出字中,笔划最少且不少于n划的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n是2至
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3)若有多个笔划相等的命中字时,则最左侧的定为该字唯一的落字,将该落字对
应在键盘与其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准许个例,例如:落字“木”对应在p键上。
E-2定义:落字的序列号为5
(六)升字部件,简称升字,即矢量字。
F-1定义:
(1)在前提条件下,升字是不被其它笔划所阻挡,能够竖向平移出字的上边缘的含
字,含字外必须有笔划。
(2)升字是若干移出字中,笔划最少且不少于n划的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n是2至
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3)若有多个笔划相等的命中字时,则最左侧的定为该字唯一的升字,将该升字对
应在键盘与其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准许个例,例如:升字“木”对应在p键上。
F-2定义:升字的序列号为6(七)丁“u”或“i”字,简称u字或i字。
G-1定义:
(1)u或i字本身不含有任何的满旁、左字、头、O、落字、升字。
(2)此类字不管其是否有标准读音,其中笔划数多于m的字,再赋予它们一个共同
的丁码u;而笔划数少于或等于m的字,另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丁码i。m是2至
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3)u或i字都各自对应在键盘的u或i键上。
本发明编码及丁氏汉字输入法为:
a:取标字输入第一码,即首键:
当确定的标字不是i字或u字时,对它作以下部件判定:
“对于其含有满旁,左字,头,O,落字,升字之一或以上部件的字,只选取它们
中序列号最小的一个部件的声码或丁码,判定为该字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
取由此判定得到的唯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该确定标字输入的第一码,同时将产生
此码的部件,从确定标字中删除,该确定标字缩减为残1符;
当确定标字是i字或u字时,再对它作以下字判定:
“对于u或i字,就将其丁码u或i判定为它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
故确定标字输入的第一码就是“i”或“u”,第二,三码见混合输入;
根据上述部件判定和字判定,得出如下总判定:
“任意一个字,有且仅有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
b:取标字输入第二码,即次键:
把残1符当作临时标字,同理,当该残1符不是i字或u字时,取残1符由部件判
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该确定标字的第二码输入,同时将产生此码的
部件,从残1符中删除,该残1符缩减为残2符;
当残1符是i字或u字时,取残1符由字判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丁氏码i或u,
做为该确定标字第二码输入,第三码见混合输入。
c:取标字输入第三码,即尾键:
把残2符当作临时标字,同理,取残2符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
丁氏码,做为该确定标字的第3码输入结束;若有个位内重码字,计算机智能选字
上屏,或者由本专利的-、=、、[、]、;、’、,、.、/十个选择键,人工终选结
束;
字内各部件序列号的顺序为:满旁部件的序列号为1、左字的序列号为2、头部件
的序列号为3、O部件的序列号为4、落字的序列号为5、升字的序列号为6;所述
的满旁部件,各对应在计算机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述的左字就对应在
键盘与左字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述的头部件,各对应在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
键位上、所述的O部件,都对应在键盘的O键上、所述的落字就对应在键盘与落
字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述的升字就对应在键盘与升字声码同符号的键位上、所
述的丁i或丁u字,各自对应在计算机键盘的i或u键上。
d:编码:
由上述无韵码输入法、及下述混合输入法或者简易输入法所获得的方块字输入的
ASCII码有序串,其中包含翻页键码和选择键码,都是该方块字的丁氏编码。
本发明其混合输入方法是:
a:当确定标字为丁i或u字时,即确定标字输入第一码为i或u时,后续码既可取
该确定标字双音串码输入,软件智能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也可看屏人工选字
或翻页后人工选字结束。
b:当残1符码为丁i或u字时,即确定标字输入第二码为i或u时,则优先取该确
定确定标字或其残1符的声码输入后,软件智能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或者看
屏人工选字或翻页后人工选字结束。
确定标字或其残1符的声码就对应在键盘的同符键位上。
本发明其简易输入法是:
a:取确定标字的若干读音串码,再取确定标字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得到的该确
定标字唯一的一个丁氏码,依次输入后,看屏人工选字结束。
b:取确定标字双音串码为第一、二码输入,再取确定标字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
得到的该确定标字唯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该确定标字的第三码输入后,软件智能
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
c:取确定标字声码为第一码,再取其由部件判定或字判定所得到的该确定标字唯
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确定标字的第二码,该确定标字双音串尾码做为第三码,依
次输入后,软件智能选字或看屏人工选字结束。
读音串或双音串各码,分别对应在键盘的同符键位上。
本发明其满旁部件的确定是:满旁不是一级汉字,而且不与其它必须有的笔划相交;
满旁是字结构上占满了字左侧的规范偏旁,将大众已约定俗成偏旁名字中的一个字
的声码,定为该满旁唯一的丁码;它们各对应在计算机与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
(见附图一)
本发明其左字的确定是:左字是字中最左侧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它是字中左侧的
规范含字,含字不与其它笔划相交;左字外必须有且所有笔划都在左字的右侧;借
左字的声码将其对应在计算机同符号的键位上。
本发明其头部件的确定是:头不是一级汉字;它位于整个字的顶端,头外有且所有
的笔划都在头的下面,头是字中不与其它笔划相交的规范字首;将a、b、c、e、f、
q、分别定为草字头艹、宝盖头宀,春字头竹字头,方字头亠、拳字头的丁码;
它们分别对应在键盘与其丁码同符号的键位上,见附图一。
本发明其O部件的确定是:矩形框部件(即口),或者仅去掉右边竖笔的直角三面框
部件(即匚),为标字的外围框;框外不再有笔划,框内必须有笔划,且框与内含笔
划不相交;或标字中有单独写就的目含字;或田含字;或日含字;或者口含字,且
含字中再没有其它的笔划,而含字外必须有笔划;上述两部件和四个含字,只有含
在字中时,不管其是否有标准读音,再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丁码,就是小写英文字
母O;它们都对应在计算机的O键上。
本发明其落字的确定是:在前提条件下,落字是能够竖向平移出字的下边缘的含字,
含字外必须有笔划;落字是移出字中笔划最少且不少于n划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
若有一个以上的笔划相等的命中字时,则最左侧的定为该字中唯一的落字;借落字
的声码将其对应在计算机同符号的键位上,n是2至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本发明其升字的确定是:在前提条件下,升字是能够竖向平移出字的上边缘的含字,
含字外必须有笔划;升字是移出字中笔划最少且不少于n划有标准读音的方块字;
若有一个以上的笔划相等的命中字时,则最左侧的定为该字中唯一的升字;借升字
的声码将其对应在计算机同符号的键位上,n是2至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本发明其i字和u字的确定是:i字或u字中不含有任何的满旁、左字、头、O、落
字、升字;此类字不管其是否有标准读音,其中笔划数多于m的字,再赋予它们
一个共同的丁码u,而笔划数少于或等于m的字,另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丁码i;
它们都各对应在键盘的i或u键上,m是2至9中的一个确定整数。
附图说明
图一为满旁部件,头部件与键位对应图;
图二为无韵码输入法表;
图三为混合输入法表;
图四为简易输入法表;
本发明实现方式为:
(一)字的输入码判决规定
1部件判定:对于其含有满旁、左字、头、O、落字、升字之一或以上的字,只选
取其中序列号最小的一个部件的声码或丁码,判定为该字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
码。
2字判定:对于u(或i)字,就将其丁码u(或i),判定为该字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
氏码。
3总判定:综合前两项,判定任何一个字,有且仅有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
(二)选择键的判定
键判定:根据人机工程原理,取各手指击键最佳当量,将字词选择键分别判定给
(一)、(=)、()、([)、(])、(;)、(’)、(,)、(.)、(/)各键。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输入法实现:
1无韵码输入:
a:取标字输入第一码:
当确定的标字不是i字或u字时,取确定标字由部件判定得到的唯一的一个输入码
即丁氏码,做为该确定标字的第一码即首键输入,同时将产生此码的部件,可默想
从标字中删除,该确定标字缩减为残1符,大部份仍是音字;当确定的标字是i字
或u字时,确定标字输入的第一码就是i或u,第二、三码见混合输入。
b:取标字输入第二码:
把残1符当作临时标字,同理,当残1符不是i字或u字时,取残1符由部件判定
得到的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做为该确定标字的第二码即次键输入,同时将
产生此码的部件,从残1符中删除,该残1符缩减为残2符,大部份仍是音字。
当残1符是i字或u字时,该确定标字输入的第二码就是i或u,第三码见混合输
入。
c:取标字输入第三码:
取残2符由总判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输入码即丁氏码,做为该确定标字的第三码
输入结束。
如遇个位内重码字,计算机智能选字上屏,命中标字结束,或者人工终选结束。
2混合输入
d:当确定标字为丁i(u)字时,也即确定标字输入的第一码为i或u时,该标字输入
的第二、三码,则优先取该标字的声码、韵码各一键输入后,软件选字或看屏指示
人工终选结束;当不知标字读音或无音时,再看屏指示翻页或选择结束。
e:类似上款,当残1符为丁i(u)字时,即确定标字输入的第二码为i或u时,则优
先取该确定标字的声码;不知其声时或无音时,再取残1符的声码,或看屏指示以
翻页键码或选择键码做为后续码结束输入。
3简易输入
f:取确定标字的若干读音串码,再取确定标字由总判定所得到的该确定标字唯一
的一个丁氏码,依次输入后,看屏指示人工选字结束。
g:取确定标字声、韵的两码为第一、二码输入,再取由总判定所得到的该标字唯
一的一个丁氏码,做为确定标字的第三码即尾键输入后,软件选字或人工终选结束。
h:取确定标字声码为第一码,再取该标字由总判定所得到的唯一的一个丁氏码,
做为确定标字的第二码即次键,该确定标字韵码做为第三码,依次输入后,软件选
字或人工终选结束。
实施例:
以下例文为中、日、韩汉字混合句,其例字下第一行为汉字编码,亦即输入码为附
图简易输入之a例、或无韵码输入例、或混合输入例;第二行输入码为附图简易输
入之b例;本例是以n=3,m=4,*为翻页码,不分平卷舌为例;详细步骤参见附
图二、三、四。
例句:
本 例 是 中 文、 日 文
benu zongi wenf wenf
bcu lir; sio; zyi wcf; rio wcf;
“図 舘 峠 円” 及 韩 文
oyi*; sbu*= sxi* i*[ hano wenf
↑
(此处上下三字是无韵码输入)(混输) jii[ hfo. wcf;
“韓 國 語” 综 合 例,
oou*] oog= yoi* zongl
zyl; heo; lir;
详 细 步 骤 见 附 图。
xiangy zoum jiani
xhy; xil buz zbm jji fue; tuo
本专利从普通国民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标准读音为基础,只要会一级汉字即3755
个字,即可录入GB-18030国家强制标准的两万七千余中、日、韩所有汉字,以及
更多的汉字。因而它好学,好用,易记,不忘。
本专利将人们极为熟悉的偏旁和部首,标准化后加以分类,同时赋与其唯一的丁码,
使其成为利于编码的准字;首次采用字的笔划数为特征信息元;首次引入方向、笔
划数二阶矢量字,如落字和升字,作为动态的特征信息元,它为解决拆分歧义,起
了关键作用;首次将不同分类的特征信息元,巧妙排序,使整个输入系统达到最佳
效果;首创同一特征信息元,按着规则却能取得不同的输入码;特征信息元的多元
化,挖掘出汉字构成的潜在规律,使规则科学,合理,简单,易懂,使输入法好学,
实用;本专利的汉字编码方式是开放式的,它不但适用于GB-18030,而且还适用
于更大的字符集;本专利的方法使机器智能命中概率成数量级提高;本专利的方法
适用于拼音,注音,日音和韩音,因而全球的汉字计算机信息交流难题得以彻底解
决。
<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