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发(作者:)

(一)名词解释

食品添加剂: 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

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

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抗氧化剂 :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

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酊剂是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在室温下浸提天然香料,并经澄清过滤

后所得的制品。

4. 食品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是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

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

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配与加工

而成。附加剂包括载体、溶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载体有蔗糖、

糊精、阿拉伯树胶等。

食品污染物 :食品污染物指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而是在生产(包括谷物

栽培、动物饲养和兽药使用)、制造、加工、调制、处理、充填、包

装和运输过程中,或是由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质。但不包

括昆虫碎体、动物毛发和其他外来物质。

7. 食品防腐剂

笼统地讲,防腐剂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来杀死或抑制有害微生物

的增殖,从而抑制或延缓食品腐败的物质,也可称之为抗微生物剂或

抗菌剂。按其抗微生物作用的性质,则可具体地分为杀菌剂和防腐

剂。

8. 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是一类能够提高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胶的

食品添加剂。

9. 食品发色剂 :食品发色剂是指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

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如加强或保护)的食品添加剂,也叫护色

剂或呈色剂。

浸膏 :浸膏是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组织的可溶性物质,最后经除

去所用溶剂和水分后所得的固体或半固体膏状制品。

11. 香树脂 :香树脂是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所渗出的带有香成分的

树脂样分泌物,最后经除去所用溶剂和水分的制品。

12. 食品营养强化剂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

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13. ADI值

即日允许摄入量(ADI),是指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

而不会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的

量表示,即mg• Kg

-1

•d

-1

水分保持剂

水分保持剂是指添加于食品中有助于维持食品水分稳定的食

品添加剂。

15. 抗结剂 :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

块,保持其松散或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16. 食品疏松剂

又称为膨松剂、膨胀剂或发粉,是使食品在加工中形成膨松多孔

的结构而制成柔软、酥脆的产品的食品添加剂。

(二)问答题

1. 影响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食品加工中如何合理使

用防腐剂?

影响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有:

(1)pH、(2)染菌情况、(3)溶解与分散、(4)热处理、

(5)防腐剂的协同作用、(6)其他因素。

合理使用防腐剂:(1)针对防治对象合理使用防腐剂;(2)食

品防腐剂的混合使用;(3)食品防腐剂的交替使用;(4)防腐剂与

其他方法相结合。

2. 谈谈选择香精、香料的原则,以及应用时的使用注意事项。

原则:

(1)根据消费趋势的变化,选择适宜或创造新型的香精和香料;

(2)明确需要加香与调香食品的香味成分;

(3)避免食用香精、香料与食品成分之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

(1)香料、香精用于食品中仅限于加香,禁止用于其他目的;

(2)腐烂变质的天然香料不能用于赋香;

(3)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

(4)要有正确的添加顺序;

(5)掌握合适的添加量。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4. 我国食品添加剂按照安全性评价进行分类,分为几类?

根据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我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

(CCFA)将食品添加剂分为A、B、C3类,每类再分为两个子类。具体如

下:

①A类: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JECFA)将食品已经制定

ADI和暂定ADI者。

A(1)类:经过JECFA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经制定出

ADI值或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者。

A(2)类:JECFA已经制定暂定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

善,暂时许可用于食品者。

②B类:JECFA曾经进行过评价,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定ADI

者。

B(1)类:JECFA曾进行过评价,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定ADI

者。

B(2)类:JECFA未进行过评价者。

③C类:JECFA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该严格限制作为

某些食品的特殊用途者。

C(1)类:JECF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

C(2)类:JECFA认为应该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作特殊应用

者。

5. 什么是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

期的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使用时,应该注意:

(1)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

(2)正确掌握抗氧化剂的添加时机;

(3)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复配使用;

(4)选择合适的添加量;

(5)控制影响抗氧化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6. 何为食用色素,配制色素溶液应注意什么?

食用色素指能给食品着色,改善食品色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色素溶液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色素溶液不宜过浓,一般使用的母液浓度为1-10%,过浓则

难于调节色素;

(2)配制时,色素的称量必须准确;

(3)为防止溶液久置后析出沉淀,色素溶液应按每次的用量配

制;

(4)配制色素溶液所用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树脂处

理过的水,或者先将水煮沸,冷却后再用,尽可能避免使用金属器

具;

(5)使用后的剩余溶液保存时应避免日光直射,最好在冷暗处

密封保存。

7. 简述食品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乳化剂能使食品多相体系中各组分相互融合,形成稳定、均匀的

形态,改善内部结构,简化和控制加工过程,提高食品质量。其在食

品加工中的重要应用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乳化作用; (2)对淀粉和蛋白质

的络合作用;

(3)对结晶物质结构的改善; (4)调节黏度的作

用;

(5)发泡作用; (6)破乳作用和消泡

作用;

(7)润湿作用; (8)润滑作用;

(9)增溶作用; (10)抗菌、保鲜作

用。

8.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简述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

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

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主要作用:

(1)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5)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处理,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9. 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有哪些?

作用:

(1)增稠、分散和稳定作用;

(2)胶凝作用;

(3)凝聚澄清作用;

(4)保水作用;

(5)控制结晶;

(6)成膜、保鲜作用。

10. 发色剂应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

(1)一般与发色助剂共同使用;

(2)由于考虑到发色剂安全性问题,应限制发色剂的使用量;

(3)使用时,一定将发色剂与原料混匀,再进行加工;

(4)由于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外观、口味均与食盐相似,所以必

须防止误用而引起中毒。

9. 简述使用防腐剂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应该考虑的因素:

(1)掌握所用食品防腐剂的杀菌和抑菌谱、抑菌浓度及食品中潜

在菌群的分布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地使用;

(2)全面了解所用食品防腐剂本身性状,如溶解性、pH、对光和

热的稳定性等,以便正确使用;

(3)了解食品加工的条件和贮藏的环境、期限等对防腐剂防腐效

果的影响,以便使所用的食品防腐剂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10. 简述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影响因素:

(1)增稠剂的分子结构; (2)温度;

(3)浓度; (4)增稠剂协同效

应;

(5)切变力; (6)增稠剂的分子质

量;

(7)增稠剂凝胶的触变; (8)有机溶剂的增效

效应。

11. 简述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

(1)干扰微生物细胞的遗传机制;

(2)影响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及完整性;

(3)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酶活力;

(4)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而导致微生物无法存活。

12. 简述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答: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如下:

(1)各种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经过适当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2)鉴于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毒性,则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3)应有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贮存等过程,具有保持营养成

分、或防止腐败变质、或改善感官性状和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

(4)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伪造、掺假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

加剂,不得销售和使用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5)专供婴儿的主辅食品除按规定可以加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以

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剂、色素、香精、谷氨酸钠和不适宜的食品添

加剂。

(6)复合食品添加剂中各单项物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各有关

规定。

(7)生产、使用新的食品添加剂,应事先提出卫生评价资料和实

际使用的依据,逐级审批后报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按规定

执行。

(8)进口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品种和质量标准,并按

我国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出口食品添加剂可根据国外要求生产,

但转内销时必须符合我国规定。

13. 漂白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还原性漂白剂的注意事项:

1)现配现用,防止亚硫酸盐不稳定而挥发;2)使用时,不要混

入铁、铜、锡及其它重金属离子,同时为了防止食品或水中原来含有

的这些金属离子,可以同时使用金属螯合剂;3)用亚硫酸盐类漂白的

食品,应该既保证食品中残留过量的二氧化硫,又要保证残留量不得

超过标准;4)亚硫酸不能抑制果胶酶的活性,会有损于果胶的凝聚

力;5)亚硫酸盐能破坏硫胺素,故不易用于鱼类食品;6)亚硫酸盐

易与醛、酮、蛋白质等反应。

氧化性漂白剂的注意事项:

1)使用氧化性漂白剂后必须用水冲洗,或用还原剂将之还原,使

食品内完全干净而没有氧化性漂白剂的残留;2)过氧化氢对于动物血

红素及植物性色素、类胡萝卜素有漂白作用,此性质与亚硫酸盐相

反。过氧化氢常用于鱼肉冻制品,但易残留于食品中,必须彻底清

除。3)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更易残留,在中性条件下则易分解,故

漂白适宜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或稍碱性也可以。

(三)填空题

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机化学防腐剂有:苯甲酸

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脱水醋酸及其盐、丙酸盐、对羟基苯甲酸酯

类、过氧乙酸及其它防腐剂等。杀菌剂分为氧化型杀菌剂和还原型杀

菌剂两大类,其中常用的氧化型杀菌剂包括氯制剂和过氧化物。

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包括化学防腐剂和生物防腐剂。目前常

用的生物防腐剂主要有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壳聚糖、鱼精蛋白

等。

食品抗氧化剂包括油溶性抗氧化剂和水溶性抗氧化剂。其中水溶

性抗氧化剂能够溶于水,主要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色,常用的有抗坏

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盐、植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

等。

油溶性抗氧化剂是指能溶于油脂,对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起到良

好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常用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

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食用天然色素按照其来源不同可分为3类,植物色素,这是天然

色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叶绿素、栀子黄、番茄红、β-胡萝卜素

等。动物色素:如紫胶红、血红素等;微生物色素:红曲红等。

在食用色素,三种基本色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在食品生产

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2种或3种拼成不同的色调和颜色强度。

食用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天然色素。合成色素中,有苋菜红(食用

红色2号)、亮蓝(食用蓝色2号)、胭脂红(大红)、柠檬黄、日落黄、

靛蓝;

食用天然色素按分子结构不同,又可分为6类:即四吡咯衍生物,

如叶绿素、叶绿素铜等;多酚类衍生物,如花青素、萝卜红等;酮类

衍生物,如红曲红、姜黄素等;异戊二烯衍生物,如胡萝卜素、栀子

黄等;醌类衍生物,如紫胶红、胭脂虫红等;其他,如甜菜红、焦糖

色素。

天然食用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可分为2类,即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

素。

按照香料的来源和组成,可将香料分为单体香料和天然香料两大

类。天然香料又可分为动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单体香料

又可分为单离香料和化学合成香料两大类。

天然香料分为动物性天然和植物性天然香料。动物香料的主要品

种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涏香和麝香鼠香五种,动物香料在食品

中应用较少。

合成香料一般不直接用于食品加香,多用于配制食用香精。食品

中直接添加的合成香料只有香兰素、苯甲醛、薄荷脑等少数几种。

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配与加工而

成。附加剂包括载体、溶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分为液体香精和固体香精。液体香精按溶解性不同分为

三类,存在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乳化香精

和水油两用型香精。固体香精又称粉末香精,按制法不同又可分为吸

附型香精和微胶囊香精。

食品增稠剂按来源分为四类。动物性胶主要品种有食用明胶、酪

蛋白酸钠,植物性胶主要有阿拉伯胶、罗望子多糖胶、琼脂、海藻酸

钠、卡拉胶等。微生物胶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在不同的外部

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多糖胶质,又称微生物代谢胶,如黄原胶、β-环

状糊精。

食品增稠剂能有效又经济地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根据其来源

分为四类:动物性胶(如食用明胶、酪蛋白酸钠等)、植物性胶、微

生物胶以及其它增稠剂(如羧甲基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等)。

常用的食品乳化剂有蔗糖脂肪酸酯(蔗糖酯)、甘油单硬脂肪酸

酯(单甘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司盘类乳化剂)、聚氧

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乳化剂(商品名为吐温类乳化剂)等。

乳化剂乳化能力的差别,一般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

示。通常规定亲油性为100%的乳化剂,其HLB为0,亲水性100%者为

20,其间分成20等份。

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用的护色剂是硝酸盐类及亚硝酸盐类,护色

助剂常用的有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烟酰胺等。

食品护色剂除了可以使肉的颜色美观外,还具有其它作用:抑菌

作用和增强风味作用。

漂白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还原性漂白剂和氧化性漂白剂两类。氧

化性漂白剂作用比较强,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这一类的漂白剂

包括过氧化丙酮、过氧化氢、二氧化氯、高锰酸钾、亚氯酸钠、漂白

粉、次氯酸钠、过氧化苯甲酰等。

常用的食品酸味剂有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以及用于可乐中的

磷酸,其它的酸味剂还有酒石酸和富马酸等。

食品甜味剂中,化学合成甜味剂有糖精及糖精钠、甜蜜素、天门

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天然甜味剂糖与糖醇有木糖醇、山

梨糖醇、麦芽糖醇;非糖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素等。

食品鲜味剂按照发展顺序可分为第一代鲜味剂(谷氨酸钠)、第

二代鲜味剂和新型鲜味剂。

在鲜味剂中,第二代鲜味剂包括: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

钠、琥珀酸二钠。

食品疏松剂又称为膨松剂,疏松剂可分为酸性疏松剂、碱性疏松

剂、复合疏松剂和生物疏松剂四大类;其中生物疏松剂主要是酵母。

抗结剂又称为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

保持其松散或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抗结剂有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5种。

食品加工助剂中,常用的消泡剂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

合物(DSA-5)、聚氧丙稀甘油醚等。助滤剂有活性炭、硅藻土、高

岭土等。酸碱调节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被膜剂有紫胶、石

蜡、吗啉脂肪酸酯(果蜡)等。聚乙烯乙酸酯、丁苯橡胶常用来作为

胶姆糖基础剂。

水分保持剂是指添加于食品中有助于维持食品水分稳定的食品添

加剂,主要是磷酸盐类。另外,1999、2000年我国又新增补了乳酸钾

和乳酸钠两种。

食品酶制剂中,来源动物的酶制剂有凝乳酶、胃蛋白酶以及其它

动物酶制剂(如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A)。来源于植物的酶制剂

有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等。微生物酶制剂中,糖

化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a-淀粉酶也叫液化型淀粉酶,它是一种

内切型淀粉酶,它能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键。

维生素是目前在食品中应用最早,也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最多的

一类营养强化剂。其中的维生素C在我国少数具规模的企业生产成本降

到5万元/t以下,产量居世界前茅。

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如在小麦、大米

中还缺乏第二限制氨基酸--色氨酸,因此必须在食品中予以强化。

在氨基酸类营养强化剂中,牛磺酸对促进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童

大脑、身高、视力等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补钙产品中,常用

的钙盐主要有碳酸钙、活性钙、乳酸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