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发(作者:)
(一)名词解释
食品添加剂: 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
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
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抗氧化剂 :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
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酊剂是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在室温下浸提天然香料,并经澄清过滤
后所得的制品。
4. 食品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是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
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
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配与加工
而成。附加剂包括载体、溶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载体有蔗糖、
糊精、阿拉伯树胶等。
食品污染物 :食品污染物指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而是在生产(包括谷物
栽培、动物饲养和兽药使用)、制造、加工、调制、处理、充填、包
装和运输过程中,或是由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质。但不包
括昆虫碎体、动物毛发和其他外来物质。
7. 食品防腐剂
笼统地讲,防腐剂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来杀死或抑制有害微生物
的增殖,从而抑制或延缓食品腐败的物质,也可称之为抗微生物剂或
抗菌剂。按其抗微生物作用的性质,则可具体地分为杀菌剂和防腐
剂。
8. 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是一类能够提高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胶的
食品添加剂。
9. 食品发色剂 :食品发色剂是指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
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如加强或保护)的食品添加剂,也叫护色
剂或呈色剂。
浸膏 :浸膏是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组织的可溶性物质,最后经除
去所用溶剂和水分后所得的固体或半固体膏状制品。
11. 香树脂 :香树脂是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所渗出的带有香成分的
树脂样分泌物,最后经除去所用溶剂和水分的制品。
12. 食品营养强化剂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
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13. ADI值
即日允许摄入量(ADI),是指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
而不会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的
量表示,即mg• Kg
-1
•d
-1
。
水分保持剂
水分保持剂是指添加于食品中有助于维持食品水分稳定的食
品添加剂。
15. 抗结剂 :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
块,保持其松散或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16. 食品疏松剂
又称为膨松剂、膨胀剂或发粉,是使食品在加工中形成膨松多孔
的结构而制成柔软、酥脆的产品的食品添加剂。
(二)问答题
1. 影响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食品加工中如何合理使
用防腐剂?
影响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有:
(1)pH、(2)染菌情况、(3)溶解与分散、(4)热处理、
(5)防腐剂的协同作用、(6)其他因素。
合理使用防腐剂:(1)针对防治对象合理使用防腐剂;(2)食
品防腐剂的混合使用;(3)食品防腐剂的交替使用;(4)防腐剂与
其他方法相结合。
2. 谈谈选择香精、香料的原则,以及应用时的使用注意事项。
原则:
(1)根据消费趋势的变化,选择适宜或创造新型的香精和香料;
(2)明确需要加香与调香食品的香味成分;
(3)避免食用香精、香料与食品成分之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
(1)香料、香精用于食品中仅限于加香,禁止用于其他目的;
(2)腐烂变质的天然香料不能用于赋香;
(3)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
(4)要有正确的添加顺序;
(5)掌握合适的添加量。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4. 我国食品添加剂按照安全性评价进行分类,分为几类?
根据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我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
(CCFA)将食品添加剂分为A、B、C3类,每类再分为两个子类。具体如
下:
①A类: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JECFA)将食品已经制定
ADI和暂定ADI者。
A(1)类:经过JECFA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经制定出
ADI值或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者。
A(2)类:JECFA已经制定暂定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
善,暂时许可用于食品者。
②B类:JECFA曾经进行过评价,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定ADI
者。
B(1)类:JECFA曾进行过评价,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定ADI
者。
B(2)类:JECFA未进行过评价者。
③C类:JECFA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该严格限制作为
某些食品的特殊用途者。
C(1)类:JECF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
C(2)类:JECFA认为应该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作特殊应用
者。
5. 什么是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
期的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使用时,应该注意:
(1)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
(2)正确掌握抗氧化剂的添加时机;
(3)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复配使用;
(4)选择合适的添加量;
(5)控制影响抗氧化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6. 何为食用色素,配制色素溶液应注意什么?
食用色素指能给食品着色,改善食品色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色素溶液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色素溶液不宜过浓,一般使用的母液浓度为1-10%,过浓则
难于调节色素;
(2)配制时,色素的称量必须准确;
(3)为防止溶液久置后析出沉淀,色素溶液应按每次的用量配
制;
(4)配制色素溶液所用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树脂处
理过的水,或者先将水煮沸,冷却后再用,尽可能避免使用金属器
具;
(5)使用后的剩余溶液保存时应避免日光直射,最好在冷暗处
密封保存。
7. 简述食品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乳化剂能使食品多相体系中各组分相互融合,形成稳定、均匀的
形态,改善内部结构,简化和控制加工过程,提高食品质量。其在食
品加工中的重要应用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乳化作用; (2)对淀粉和蛋白质
的络合作用;
(3)对结晶物质结构的改善; (4)调节黏度的作
用;
(5)发泡作用; (6)破乳作用和消泡
作用;
(7)润湿作用; (8)润滑作用;
(9)增溶作用; (10)抗菌、保鲜作
用。
8.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简述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
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
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主要作用:
(1)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5)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处理,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9. 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有哪些?
作用:
(1)增稠、分散和稳定作用;
(2)胶凝作用;
(3)凝聚澄清作用;
(4)保水作用;
(5)控制结晶;
(6)成膜、保鲜作用。
10. 发色剂应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
(1)一般与发色助剂共同使用;
(2)由于考虑到发色剂安全性问题,应限制发色剂的使用量;
(3)使用时,一定将发色剂与原料混匀,再进行加工;
(4)由于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外观、口味均与食盐相似,所以必
须防止误用而引起中毒。
9. 简述使用防腐剂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应该考虑的因素:
(1)掌握所用食品防腐剂的杀菌和抑菌谱、抑菌浓度及食品中潜
在菌群的分布情况,做到有针对性地使用;
(2)全面了解所用食品防腐剂本身性状,如溶解性、pH、对光和
热的稳定性等,以便正确使用;
(3)了解食品加工的条件和贮藏的环境、期限等对防腐剂防腐效
果的影响,以便使所用的食品防腐剂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10. 简述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影响因素:
(1)增稠剂的分子结构; (2)温度;
(3)浓度; (4)增稠剂协同效
应;
(5)切变力; (6)增稠剂的分子质
量;
(7)增稠剂凝胶的触变; (8)有机溶剂的增效
效应。
11. 简述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
(1)干扰微生物细胞的遗传机制;
(2)影响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及完整性;
(3)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酶活力;
(4)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而导致微生物无法存活。
12. 简述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答: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如下:
(1)各种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经过适当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2)鉴于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毒性,则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3)应有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贮存等过程,具有保持营养成
分、或防止腐败变质、或改善感官性状和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
(4)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伪造、掺假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
加剂,不得销售和使用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5)专供婴儿的主辅食品除按规定可以加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以
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剂、色素、香精、谷氨酸钠和不适宜的食品添
加剂。
(6)复合食品添加剂中各单项物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各有关
规定。
(7)生产、使用新的食品添加剂,应事先提出卫生评价资料和实
际使用的依据,逐级审批后报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按规定
执行。
(8)进口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品种和质量标准,并按
我国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出口食品添加剂可根据国外要求生产,
但转内销时必须符合我国规定。
13. 漂白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还原性漂白剂的注意事项:
1)现配现用,防止亚硫酸盐不稳定而挥发;2)使用时,不要混
入铁、铜、锡及其它重金属离子,同时为了防止食品或水中原来含有
的这些金属离子,可以同时使用金属螯合剂;3)用亚硫酸盐类漂白的
食品,应该既保证食品中残留过量的二氧化硫,又要保证残留量不得
超过标准;4)亚硫酸不能抑制果胶酶的活性,会有损于果胶的凝聚
力;5)亚硫酸盐能破坏硫胺素,故不易用于鱼类食品;6)亚硫酸盐
易与醛、酮、蛋白质等反应。
氧化性漂白剂的注意事项:
1)使用氧化性漂白剂后必须用水冲洗,或用还原剂将之还原,使
食品内完全干净而没有氧化性漂白剂的残留;2)过氧化氢对于动物血
红素及植物性色素、类胡萝卜素有漂白作用,此性质与亚硫酸盐相
反。过氧化氢常用于鱼肉冻制品,但易残留于食品中,必须彻底清
除。3)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更易残留,在中性条件下则易分解,故
漂白适宜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或稍碱性也可以。
(三)填空题
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机化学防腐剂有:苯甲酸
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脱水醋酸及其盐、丙酸盐、对羟基苯甲酸酯
类、过氧乙酸及其它防腐剂等。杀菌剂分为氧化型杀菌剂和还原型杀
菌剂两大类,其中常用的氧化型杀菌剂包括氯制剂和过氧化物。
食品防腐剂的种类很多,包括化学防腐剂和生物防腐剂。目前常
用的生物防腐剂主要有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壳聚糖、鱼精蛋白
等。
食品抗氧化剂包括油溶性抗氧化剂和水溶性抗氧化剂。其中水溶
性抗氧化剂能够溶于水,主要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色,常用的有抗坏
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盐、植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
等。
油溶性抗氧化剂是指能溶于油脂,对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起到良
好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常用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
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食用天然色素按照其来源不同可分为3类,植物色素,这是天然
色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叶绿素、栀子黄、番茄红、β-胡萝卜素
等。动物色素:如紫胶红、血红素等;微生物色素:红曲红等。
在食用色素,三种基本色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在食品生产
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2种或3种拼成不同的色调和颜色强度。
食用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天然色素。合成色素中,有苋菜红(食用
红色2号)、亮蓝(食用蓝色2号)、胭脂红(大红)、柠檬黄、日落黄、
靛蓝;
食用天然色素按分子结构不同,又可分为6类:即四吡咯衍生物,
如叶绿素、叶绿素铜等;多酚类衍生物,如花青素、萝卜红等;酮类
衍生物,如红曲红、姜黄素等;异戊二烯衍生物,如胡萝卜素、栀子
黄等;醌类衍生物,如紫胶红、胭脂虫红等;其他,如甜菜红、焦糖
色素。
天然食用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可分为2类,即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
素。
按照香料的来源和组成,可将香料分为单体香料和天然香料两大
类。天然香料又可分为动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单体香料
又可分为单离香料和化学合成香料两大类。
天然香料分为动物性天然和植物性天然香料。动物香料的主要品
种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涏香和麝香鼠香五种,动物香料在食品
中应用较少。
合成香料一般不直接用于食品加香,多用于配制食用香精。食品
中直接添加的合成香料只有香兰素、苯甲醛、薄荷脑等少数几种。
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配与加工而
成。附加剂包括载体、溶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分为液体香精和固体香精。液体香精按溶解性不同分为
三类,存在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乳化香精
和水油两用型香精。固体香精又称粉末香精,按制法不同又可分为吸
附型香精和微胶囊香精。
食品增稠剂按来源分为四类。动物性胶主要品种有食用明胶、酪
蛋白酸钠,植物性胶主要有阿拉伯胶、罗望子多糖胶、琼脂、海藻酸
钠、卡拉胶等。微生物胶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在不同的外部
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多糖胶质,又称微生物代谢胶,如黄原胶、β-环
状糊精。
食品增稠剂能有效又经济地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根据其来源
分为四类:动物性胶(如食用明胶、酪蛋白酸钠等)、植物性胶、微
生物胶以及其它增稠剂(如羧甲基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等)。
常用的食品乳化剂有蔗糖脂肪酸酯(蔗糖酯)、甘油单硬脂肪酸
酯(单甘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司盘类乳化剂)、聚氧
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乳化剂(商品名为吐温类乳化剂)等。
乳化剂乳化能力的差别,一般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
示。通常规定亲油性为100%的乳化剂,其HLB为0,亲水性100%者为
20,其间分成20等份。
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用的护色剂是硝酸盐类及亚硝酸盐类,护色
助剂常用的有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烟酰胺等。
食品护色剂除了可以使肉的颜色美观外,还具有其它作用:抑菌
作用和增强风味作用。
漂白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还原性漂白剂和氧化性漂白剂两类。氧
化性漂白剂作用比较强,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这一类的漂白剂
包括过氧化丙酮、过氧化氢、二氧化氯、高锰酸钾、亚氯酸钠、漂白
粉、次氯酸钠、过氧化苯甲酰等。
常用的食品酸味剂有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以及用于可乐中的
磷酸,其它的酸味剂还有酒石酸和富马酸等。
食品甜味剂中,化学合成甜味剂有糖精及糖精钠、甜蜜素、天门
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天然甜味剂糖与糖醇有木糖醇、山
梨糖醇、麦芽糖醇;非糖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素等。
食品鲜味剂按照发展顺序可分为第一代鲜味剂(谷氨酸钠)、第
二代鲜味剂和新型鲜味剂。
在鲜味剂中,第二代鲜味剂包括: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
钠、琥珀酸二钠。
食品疏松剂又称为膨松剂,疏松剂可分为酸性疏松剂、碱性疏松
剂、复合疏松剂和生物疏松剂四大类;其中生物疏松剂主要是酵母。
抗结剂又称为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
保持其松散或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抗结剂有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5种。
食品加工助剂中,常用的消泡剂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
合物(DSA-5)、聚氧丙稀甘油醚等。助滤剂有活性炭、硅藻土、高
岭土等。酸碱调节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被膜剂有紫胶、石
蜡、吗啉脂肪酸酯(果蜡)等。聚乙烯乙酸酯、丁苯橡胶常用来作为
胶姆糖基础剂。
水分保持剂是指添加于食品中有助于维持食品水分稳定的食品添
加剂,主要是磷酸盐类。另外,1999、2000年我国又新增补了乳酸钾
和乳酸钠两种。
食品酶制剂中,来源动物的酶制剂有凝乳酶、胃蛋白酶以及其它
动物酶制剂(如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A)。来源于植物的酶制剂
有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等。微生物酶制剂中,糖
化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a-淀粉酶也叫液化型淀粉酶,它是一种
内切型淀粉酶,它能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键。
维生素是目前在食品中应用最早,也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最多的
一类营养强化剂。其中的维生素C在我国少数具规模的企业生产成本降
到5万元/t以下,产量居世界前茅。
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如在小麦、大米
中还缺乏第二限制氨基酸--色氨酸,因此必须在食品中予以强化。
在氨基酸类营养强化剂中,牛磺酸对促进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童
大脑、身高、视力等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补钙产品中,常用
的钙盐主要有碳酸钙、活性钙、乳酸钙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