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微信泄密专项整顿行动 整治报告
微信泄露整顿工作总结主要内容:
1、结合自己及身边的实际案例反思整理个人信息在网络泄露的途径以及如
何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降低最低的预防措施。2、同步实操自我检查当前自己还
存在哪些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逐一清理,并将清理过程整理记录。
3.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危害。
一、个人信息泄的途径(线上)及信息泄露风险降低的预防措施。
途径一:通过社交媒体软件聊天互动泄露个人信息。
在与网络陌生人聊天的过程中,随着聊天时间次数增加会降低个人预防能力,
有些人会轻易相信别人没有一点提防心。殊不知无意中就会被有心之人套取个人
信息。如果别人和你一样的原因和目地聊聊也可能不会发生什么。但当你遇到图
谋不轨和有意想诈骗的人的时候,你绝对防不胜防。
与陌生人聊天的原因:1.无聊+好奇+打发时间。
2.有共同点:共同爱好兴趣比如一起玩某款游戏,一起讨论如何养狗等。
3.发泄:与不熟悉的人聊以抒发压力或情绪。比如和家人吵架、家庭出现
变故、生活中有压力、家庭出现矛盾等现文生活中没有很好的沟通解决,导致感
到不满,无助等。
预防措施:
1)最根本的方式是不加陌生人不和陌生人聊天。要发泄要吐槽找生活中的
朋友,亲人,不要觉得网络可以肆无忌惮发泄,也可能会让你遇到一个深渊。
2)如果加了后聊天过程中不要透漏姓名,住址,单位名等任何个人信息。
不要将个人照片视频发给对方,或者带着真实生活中的朋友,亲人,不要觉得网
络可以肆无忌惮发泄,也可能会让你遇到一个深渊。
3)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对于对方有意识拉近关系,各种夸赞时一定要注
意警惕。(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加任何陌生人,不与任何陌生人聊天)
途径二:社交媒体软件( QQ 微信等)、信息视频传播软件(微博抖音等)、
门户论坛、游戏等。
1.在使用社交媒体软件时不注意保护隐私,随意添加不熟悉的好友、群友,
在聊天时不自觉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也有的将上
述内容在 QQ 、微信群中进行标注(常见于做业务推广的人比如微信群里常见
XX 负责人+手机号
2.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火车票、登机牌、出游地、美食,无意中泄露了
个人信息。
3.在网上发布自己、朋友同事,家人及孩子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泄露了孩
子的相貌和姓名,而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作骗、绑架等(思及甚恐)。
4.在微博抖音知乎等。发微博,抖音视频,知乎文章想法时,无意中带有
个人信息。(如入职 XX几周年, XX 岁生日等)
5.现在很多软件(比如支付宝,知乎等)都有私信,私聊功能,收到陌生
人的私聊私信信息时警惕。
预防措施:
1.将加好友的方式设置成验证模式,在 QQ 、微信等社交软件中采用昵
称加自己为好友的,一定要询问对方的真实姓名,拒绝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不
主动添加不明身份网络好友。如果工作需要办完工作事情后如果非长期需要联系
及时清理好友。
2.不在 QQ 、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中,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
暴寓自己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子女情况等信息。
3.不拉自己的好友进入陌生群(特别是非积极正向的群如游戏),朋友拉自
己进入陌生群时也不要参加。在与陌生人聊天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说出个人
的信息(包括年龄,感情状况,家庭状况等等,对方很可能就是在等猎物上门,
无意中套取你的信息)
4.不随便扫二维码。不随便接收来历不明的文件,点来历不明的链接。
途径三:各种网页网站问卷及各类 APP 。
1.不要随便在网上填写各种各样的调音问卷。特别是涉及到个人信息的部
分更不要轻易填写。
2.不要贪小便宣。对于注册下载某个 APP 就能得到一些精美的小礼品的
活动,干万要慎重,因为一旦注册个人信息就会有泄露的风险,下载注册的 APP
越多,风险越大。
3.还有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
动,一般要求填写个人姓名、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遇到这类情
况,必须要運慎。
预防措施:
1)非必要的坚决不填写
2)如果确实必须的填写的填写假的信息。
3)下载手机应用程序要去正规的应用软件网站,不桜装使用来历不明的软
件。要定期做好手机软件的安全防护。(不用的 APP 及时注销,定期清理检查
常用 App 的授权及隐私设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