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发(作者:)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英雄是时代的标杆,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回望历史,一代代革命先烈秉承为中国
.
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赴汤蹈火。他们坦荡如砥、不折不挠,他们
............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凝聚起亿万人民
共创未来的强大力量。
英勇无畏的抗日战士是英雄,他们视死如归、矢志不渝;一心为国的科学家是英雄,
.
他们孜孜不倦、为国铸魂;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英雄,却有着同
....
样的家国情怀、同样的报国之心,这就是时代的英雄。
中华民族是英雄
bèi
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
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
bó
力量。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bèi
出
磅
bó
承
矢
志不渝
秉
..
(2)
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
.赴汤蹈火
B
.坦荡如砥
C
.不折不挠
D
.孜孜不倦
(3)
结合语境,仿照例句,完成句子。
英勇无畏的抗日战士是英雄,他们视死如归、矢志不渝;一心为国的科学家是英雄,
他们孜孜不倦、为国铸魂;
。
二、选择题
2
.下列解说错误
的一项是(
)
..
A
.白杨礼赞
安塞腰鼓
苏州园林
梦回繁华
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不完全相同。
B
.
“
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这个句子的
主干是
“
我看见背影
”
,
“
在晶莹的泪光中
”
是定语。
C
.
“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与
“
不准践踏草坪!
”
两句都是祈使句。句式判断正确。
D
.
“
英雄是时代的标杆,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
这句话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试卷第1页,共10页
三、名句名篇默写
3
.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文中有万千风情。面对大江,崔颢吟出
“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① ”
(崔颢《黄
鹤楼》);行至大漠,王维吟诵
“
大漠孤烟直,
① ”
(王维《使至塞上》);远离荆门,
李白回眸
“①
,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晏殊在夕阳中轻轻感叹
“
无
可奈何花落去,
① ”
(晏殊《浣溪沙》);人生暮年,曹操坚守着
“①
,
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的信念;陶渊明隐居南山,得自然之趣,缓缓而道
“
此中
有真意,
① ”
(陶渊明《饮酒》);李贺在家国危难之时,下定了誓死报效国家的
决心
“①
,
① ”
。(李贺《雁门太守行》)
四、综合性学习
4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
利。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本校八年级开展了以
“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
为
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我议网络用语
(1)
网络语言被现代年轻人广泛使用。同一语意既可用网络语言表达,也可用古诗词来表
达。请参照示例,为下面的网络语言配一句合适的古诗词。
示例:网络语言:主要看气质。
古诗:请君莫羡解花语,腹有诗书气自华。
网络语言:约饭吧。
古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网络语言:真是悲催
。
古诗:
(2)
对比上述网络语言与古诗词,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请说明理由。
活动二:我为护遗出力
(3)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同学们通过采访和网络调查,得出了下列调查
报告。请根据下表中的统计结果,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分别设计一个问题。
....
八年级学生
“
身边的文化遗产知多少
”
调查报告
从身边长者处听
了解的方式
图书杂志
广告宣传
说
所占人数比
10%
重
参与的方式
从未参与校园文化活家乡文化节日
为完成作业被动参
30%
45%
15%
学校社团课程
试卷第2页,共10页
过
所占人数比
26%
重
采访校长的问题:
采访同学的问题:
动
与
20%
16%
38%
五、选择题
5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在散文中,线索可使文章形散而神聚。如《昆明的雨》,始终贯串着一条情感线
索
——
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描绘出一个
“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
昆明
雨季;又如《灯笼》一文则以灯笼为明线,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
族的重要意义。
B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这本书为西汉的司马迁所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C
.《永久的生命》作者严文井,这篇散文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揭示了个体生命有
限,人类生命不朽的道理,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
充实自己,拼搏奋斗,无私奉献,以全部热情去回报社会。
D
.《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家,文章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抒发作者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
梁文学家,文章描绘了富阳到桐庐一带富春江上的雄奇秀丽的景致,表现作者对祖
国河山的热爱。
六、名著阅读
6
.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电子阅读渐渐深入生活。小语和小文通过资料收集等方式就
“
中
学生与名著视频化阅读
”
进行了探究。
(1)
他们发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陆续出现了
“
几分钟读完一本书
”
之类的视频,请根据相
关要求完成下表。
人名
解说词
或昆
虫名
性格或习性
试卷第3页,共10页
①
小帅的特
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早年往帅是
点有(联系整
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
本书):
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红星照耀中国》)
①
小
美是
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就
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
动时,它从未停止过歌唱。(《昆虫记》)
(2)
小语和小文打开评论区,发现网友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请帮助他们完成填
空。
网友
A
:我发现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人物时叙事角度有点奇怪,大部分
用第三人称讲述,但介绍
①
时(填一个相应的人物),以第一人称
“
我
”
的角度讲述
他自己的生平,看起来不像新闻,倒像一篇人物自传呢!(《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小语:是啊,这样确实符合传记
①
的特点。
网友
B
:听说《红星照耀中国》又译作《西行漫记》。我更喜欢
“
西行漫记
”
,因为
作品真实描述了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中国的大西北,进
行实地访谈、对话,展示出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共产党和红军的
真实情况。
小文:我更喜欢
“
红星照耀中国
”
,因为
①
。
(3)
小语和小文也打算留言讨论《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的价值。请从左图中任选一
系整本书):
性特点有(联
①
小美的习
①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
①
小
..
②这个正在歌唱的叫小美,它正在筱悬木的柔枝上,和伴侣
..
个关键词,联系其中一部名著留言。
七、填空题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试卷第4页,共10页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
①
杳
②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
③
年最少。窣地春袍
④
,嫩色
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
①
墅:田庐、圃墅。
①
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①
庾郎:庾信是南朝梁代
文士,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
①
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这
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
景物描写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
①
雨后江天晓。
场作铺垫。
①
日光渐暗、暮霭沉沉、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凄凉萧条
画面特点
作用
为下文意气风发的
“
少年
”
出
八、文言文阅读
世言晋王
①
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
.
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②
以一少牢
③
告庙,请其矢,盛
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函
.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
.
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
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
.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新五代史
•
伶官传》,有删改)
【注释】
①
晋王:即李克用,
“
庄宗
”
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所杀。
①
从事:
一般属官。
①
少牢:古代祭祀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①
组:这里指绳索。
①
函:用匣
子装。
①
仇雠(
chóu
):仇敌。
8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
吾有三遗恨
.
①
负
而前驱
.
①
及
凯旋而纳之
.
①
朝政皆
废
.
9
.请用斜线(
/
)给下面句子断句。
试卷第5页,共10页
⑥
④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