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发(作者:)

PCI-E 3.0标准规范

早在2007年上半年PCI-E 2.0版规范刚刚公布的时候,PCI Express技术

标准组织PCI-SIG就准备用两年多的时间将其快速进化到第三代,但是谁也没想

到PCI-E 3.0的酝酿过程会如此一波三折,直到3年半以后才最终修成正果。

PCI-SIG主席兼总裁几乎泪流满面:“PCI-SIG始终致力于I/O创新,我们也很

骄傲地向我们的成员发布PCI-E 3.0规范。PCI-E 3.0架构从细节上对前两代

PCI-E规范进行了极大地改进,为我们的成员在各自领域继续创新提供了所必需

的性能和功能。”

在对可制造性、成本、功耗、复杂性、兼容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之后,

PCI-E 3.0规范将数据传输率提升到8GHz|8GT/s(最初也预想过10GHz),并保持

了对PCI-E 2.x/1.x的向下兼容,继续支持2.5GHz、5GHz信号机制。基于此,

PCI-E 3.0架构单信道(x1)单向带宽即可接近1GB/s,十六信道(x16)双向带宽更

是可达32GB/s。

PCI-E 3.0同时还特别增加了128b/130b解码机制,可以确保几乎100%的传输效

率,相比此前版本的8b/10b机制提升了25%,从而促成了传输带宽的翻番,延

续了PCI-E规范的一贯传统。

新规范在信号和软件层的其他增强之处还有数据复用指示、原子操作、动态电源

调整机制、延迟容许报告、宽松传输排序、基地址寄存器(BAR)大小调整、I/O

页面错误等等,从而全方位提升平台效率、软件模型弹性、架构伸缩性。

PCI-E 3.0规范完整文档现已向PCI-SIG组织成员公布其中详细描述了PCI-E架

构、互联属性、结构管理、编程接口等等,但没有公开发表。2012年1月9日,

世界上首块PCI-E 3.0显卡Radeon HD 7970问世。

主板上的高速铁路,PCI-E 3.0技术及发展一览

2011-7-28 18:01 | 作者:bolvar | 关键字:PCI-E

3.0,5GT/s,8GT/s,PCI,PCI Express

PCI-E作为电脑中的系统总线,不仅是显卡的数据要通过它,就连我们使用最多的USB、

SATA等其他接口的数据最终都是通过PCI-E总线才与送到CPU中处理的。 目前的主流

标准是PCI-E 2.0,不过速度更快的PCI-E 3.0已经箭在弦上,只待主板、CPU和显卡支持到

位,那么PCI-E 3.0高达8GHz的速率、32GB/s的带宽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电影《功夫》里的终极BOSS火云邪神说过一句话:“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功夫再高也怕被人一招秒杀。这说明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速度都是决定性因素,对速度有

着极度渴求的还有电脑上的系统总线(System Bus)。

系统总线是“是用来连接微处理器与其他部件的一束信号线, 通过系统总线架起了微

处理器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通道。”,它的历史悠久,三十年前个人电脑(PC)

刚刚问世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但是相比PC部件中的CPU、显卡1-2年就要换一代的发展速

度,系统总线的发展可谓龟速,自从IBM于1982主导制定了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以来,只有ISA、92年发布的PCI和2001年发布的PCI Express

(以下简称PCI-E)三种标准规范,基本上每隔10年才更换一次架构,目前的主流是PCI-E

2.0,我们能见到的主板上大都会有一个PCI-E 2.0插槽。

PCI-E总线在显卡上应用的如此成功,以至于一提到PCI-E,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显卡,实际上PCI-E更多地是作为系统总线存在的,不仅是显卡的数据要通过它,就连我

们使用最多的USB、SATA等其他接口的数据最终都是通过PCI-E总线才与送到CPU中处

理的。

正因为此,主板上PCI-E通道数量的多寡往往成为衡量主板性能等级的重要指标,别看

有些主板提供了三条或者四条显卡插槽,但是由于芯片组(或处理器)提供的PCI-E通道不

足,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