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
网络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讲到个人隐私,可能有的人就会说了,网络是个自由的世界,我不说我是谁,谁知道
我是谁啊?头几年不是流传一个段子吗,大概意思是说,你可能都不知道网络另一端和你
聊天的是一只狗,或者你以为是跟美女在聊天,其实是抠脚大汉。那么,网络真的是自由
的吗?
有人可能注意到,当你浏览网页的时候,在屏幕上总是会出现些广告,而且广告的内
容很巧合的与你前一阵子搜索过的东西是相关的,甚至就是你搜索过浏览过的东西。这事
儿如果出现个一次两次的还算是巧合,如果总是发生呢?实际上,这个叫做精确定位广告
投放,你浏览过网页之后我们的cookie、IP就会被搜集起来,同时你的一些浏览习惯搜索
历史等数据都会被记录下来的,然后这些数据可能会被卖给广告公司,或者被各个公司转
卖。好一点的情况是在浏览特定网站时,针对你投放广告,恶劣一点的,不管你看什么网
页都有针对性的广告。网购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过,有可能你在网购过一次东西以后,发现
最近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什么的比以前多了。
当然,这不算什么大事,那去酒店开房,算比较隐私的了吧?头几天成都一个男司机
暴打女司机的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后来这个女司机在酒店的开房记录都被人公开了。按
说,只有警察有权力能查这个,实际上现在网络上什么如家、汉庭这些酒店客人住店记录
的数据库比比皆是。
有人可能会说,我说的这些都是一些个别现象,影响不大,那么新华网的这篇《盘点
2014年网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我简单列出几条来。
2014年初在人事考试中心官方网站报名参加职称英语考试的很多人,在报名第二天,
1
就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短信和电话。这些短信电话都在兜售当年职称英语考试“真题”和答
案,一天之内多达十几次。甚至接到一些推销电话,接通后对方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还知
道自己的考试类别和工作单位。
5月13日晚间,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泄露,涉及用户约800万,小米数据库已在网
上公开传播下载,与小米官方数据吻合。泄露数据带有大量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
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讯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
机及删除信息等。
8月12日,多家快递网站因存在漏洞遭黑客入侵,有1400万条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
层层转卖。这些个人隐私仅花费1000余元就能买到。
10月31日考研报名结束后不久,网络上就公然出售考生信息。全部名单(包括手机
号码、毕业学校等)只要15000元,真的是物美价廉。
12月2日东方航空大量用户订单信息泄露,其中包括旅客姓名、手机号以及航班信息
等资料,而且后续也有根据这些信息对旅客进行诈骗的新闻报道。
12月3日,智联招聘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其中包括用户姓名、地址、身份证号、
户口等在内的私密信息。
什么原因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多发?究其原因是由于此类犯罪成本低、“市场需求”大,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各样的商业主体都需要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所以不法分子为追逐
不法利益,利用互联网,通过窃取、倒卖等不法手段获得个人信息。另外,由于有利可图,
一些“内鬼”将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给不法商
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