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

维普资讯

CN43—1 258/TP 

ISSN 1007—130X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OMPUTER ENGINEERING&SCIENCE 

2007年第29卷第5期 

Vo1.29。No.5。2007 

文章编号:1007-130X(2007)05—0066-03 

种基于遗传算法的FFT Snake模型图像分割方法 

A FFT—Snake Model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陈勤,刘茵,王涛 

CHEN Qin,LIU Yin,WANG Tao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School of Computer ciSence,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摘要:本文针对Snake模型用于轮廓跟踪时存在抗噪性能差、易于从弱边界溢出的不足,对其能量函数进行改进,提 

出一种新的FFTSnake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并将FFT Snake模型的解作为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利用 

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性能,有效地克服了Snake轮廓局部极小化的缺陷,从而可得到对目标更精确的分割。实验结果表 

明,该方法分割效果十分理想。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FFT Snake model by improving the energy of the Snake Model,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Snake Model which has a bad anti-noise ability and tends tO overflow from the weak edges when applied to con— 

tour tracking。Then it considers the solution of the FFT Snake Model as a searching space and avoids local minima by mak— 

ing use of the global optimal ability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and obtains more precise segmentation.The experimental re— 

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the segmentation is idea1. 

关键词:Snake模型;FFT Snake模型;图像分割;遗传算法 

Key wolds:Snake model;FFT Snake model;image segmentation;genetic algorithm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法,对改进模型的解进行全局优化,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分割 

1 引言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从处理到 

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至今还没有一种适合各种图像的通 

用分割方法。 

效果。 

2基本Snake模型 

Kass等提出的原始Snake模型由一组控制点: 

目前,图像分割常见的有基于参数和基于几何特性的 

两种模型。Snake模型口 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参数的模型, 

它最早由Kass等人于1987年提出,被用于跟踪人脸的嘴 

( )一Ex(s), (s)],S∈E0,13 (1) 

组成,这些点首尾以直线相连构成轮廓线。其中,z( )和Y 

(s)分别表示每个控制点在图像中的坐标位置,s是以傅立 

叶变换形式描述边界的自变量。在Snake的控制点上定义 

能量函数如下: 

r 

部运动。Snake模型在图像感兴趣区域(R0I)附近定义了 

条带有能量的样条曲线,在曲线自身的内力和图像信息 

产生的外力共同作用下不断运动,最后收敛到目标边缘,此 

时能量处于最小。Snake模型已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轮廓 

探测模型,但传统Snake模型存在一些不足,如容易收敛到 

局部极值,抗噪性能不理想,易于从弱边界溢出等。 

针对传统模型的这些缺点,本文通过改进能量函数提 

E r=J f I I + I I + ( ( ) )ds(2) 

式中第一项称为弹性能量,是 的一阶导数的模;第二项称 

为弯曲能量,是 的二阶导数的模;第三项是外部能量(外 

部力),也称图像力,通常直接取Snake节点或连线所在位 

出一种改进的FFT Snake模型[ ,并有机地结合遗传算 

置的图像梯度。弹性能量和弯曲能量合称内部能量(内部 

收稿日期:2006-06-28;修订日期:2006—1-16 

作者简介:陈勤(1962一),男,浙江义乌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识别和信息安全;刘茵,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智能识别和信息安全; 

王涛,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智能识别和信息安全。 

通讯地址:310018浙江省杭州市电子科技大学下沙校区0528#信箱Tel:1395712360O;E_mai1:liuyin_.626@163.com 

Address:Mail Box 0528,Xiasha Campu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8,P.R.China 

66 

维普资讯

力),用于控制轮廓线的弹性形变。选取适当的参数a和 , 

将能量函数E 极小化,所对应的 ( )就是对物体的分 

(1)局部差d一∑(rj一,,1)!。局部差本质上是rJ( 一 

割。能量函数极小化过程中,弹性能量迅速把轮廓线压缩 

成一个光滑的圆;弯曲能量驱使轮廓线成为光滑曲线或直 

线,而图像力使轮廓线向图像的高梯度位置靠拢。基本 

Snake模型就是在这三个力的联合作用下工作的。 

1,…. )的方差,它标识了ro周围点的不均匀程度,可用来 

刻画ro的属性。 

(2)极差 :ITIaX rj—rain t J。 

这两种信息均可用来增强边缘, 抑制噪声的能力比 

强,但 捕捉弱边缘的能力要强。基于这两种信息构造新 

的外部力: 

3 FFT Snake模型 

基本Snake模型用于轮廓跟踪时,对于噪声过于敏感, 

抗噪性能不够理想且易于从弱边界溢出。针对这些问题, 

F 一 [1.0一exp(~ ・ 一 ] 

式中, 的是一个经验参数,用来对局部差进行拉伸。与基 

于梯度的外部力相比, 和 都比梯度对弱边缘敏感,使得 

本文对Snake模型的内部力和外部力进行了改进,提出了 

FFT Snake模型。改进模型能减少噪声的影响,在弱边界 

的地方可有效阻止曲线溢出边界。 

3.1对内部力的改进 

Snake模型的内部力起到平滑和收缩曲线的作用,但 

实际运算中都是对B样条曲线的控制点作一阶和二阶运 

算,只有控制点很密才能保证曲线的平滑效果;其次,一阶 

导数最小化的结果是使曲线收缩。这样Snake模型就无法 

膨胀,对未包含在曲线内部的图形将失效,这种内部力在数 

学形式上较完美,但会限制最终算法的优化。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缺陷,保证Snake轮廓线 

的平滑,抑制曲线收缩,可以采用滤波的方法。由于傅立叶 

变换[4 具有良好的去噪性能,而且实现简单、速度快,故本 

文对Snake模型做出了一个重要调整,将傅立叶变换引人 

该模型,用傅立叶变换滤波代替一次和二次切曲线,作为内 

部力来对Snake轮廓线进行平滑去噪。记Snake模型的轮 

廓线是由控制点Q一(Q , ) 生成的 次B样条曲线『5]: 

rcs 一(B B )・Q,。< <L cs 4 

其中,B(s)是 次B样条的基函数。对曲线r( )作傅立叶 

变换,得到频谱为FFT(r)。滤除高频分量后通过反变换, 

得到新的曲线r ( ),从而达到平滑曲线的目的。示例如图 

1和图2所示,图1中曲线r( )的低频段频谱表示为图2, 

中频一般是很小的值,高频是一些强烈的杂波,滤掉高频波 

段的新曲线就是图1中的r ( )。 

r( )的基频分量表示曲线中心所在位置,一次分量表 

示曲线的大小,以后的高次分量是在其上叠加的变换,频率 

越高对应的变换越剧烈。通过滤除高频杂波,可使曲线变 

得光滑,从而达到内部力的作用。傅立叶变换滤波是对整 

个曲线平滑且不会收缩,计算也更方便。 

3.2对外部力的改进 

由于存在弱边缘溢出问题,使Snake轮廓不能反映目 

标的基本形状。改进办法之一就是增强弱边缘。本文构造 

了两种局部信息增强边缘,并构造了相应的外部力 。 

与原有外部力相比,F’舢能更好地捕捉弱边缘。 

记图像中一点r0,其包含 个像素点的邻域为n, 个 

1 

像素点记为rf, 一1,…, , = ∑r

1 

i(为了减少记号,0 

亦用来表示该点的灰度值,以下假设对图像作了归一化处 

理),则构造局部信息: 

能更好地捕捉弱边缘。 

J 

f. 

f 

】 

lj 

} 

l 

—‘ ‘。 ~

_ 

) 

r ) 

图l r(s)经滤波平滑为r (s) 

5.0 …. 

4 5 

4.0 

3 5}’ 

2.0} 

l 5 

1.0f 

0.5i 

0 

图2曲线r(s)的低频段频谱 

基于遗传算法的FFT Snake模型 

图像分割法 

遗传算法 q 是模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遗传和进化 

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自适应全局优化算法,即一种宏观意义 

下的仿生算法。由于它是通过模拟达尔文“优胜劣汰、适者 

生存”原理来鼓励产生好的结构,并通过模仿孟德尔遗传变 

异理论,在迭代过程中保持已有的结构,同时寻找更好的结 

构,因此算法具有很好的全局优化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遗传算法应用于FFT Snake模型解的优化,利 

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可以克服Snake轮廓局部极小 

化的缺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深度凹陷区域分割不理想的 

问题,从而可达到更精确的分割效果。具体实现过程描述 

如下。 

4.1初始种群的构造 

FFr Snake算法运行结束后,可得到接近真实边缘的 

Snake轮廓,将该Snake轮廓分别进行小量的收缩和膨胀, 

得到内、外两个Snake轮廓,真实边缘应落在这两个轮廓之 

间。由于内、外Snake轮廓的间距已非常小,即遗传算法的 

搜索空间已足够小,故其中任意一条初始Snake轮廓的能 

量已接近极小值。为简化运算起见,本文采用随机设定初 

始种群而不借助先验知识的方法。构造初始种群包括以下 

67 

维普资讯

几个步骤: 

(1)计算由FFTSnake模型所得的内(或外)Snake轮廓的近似 

几何中心o。方法如下:做一与原图大小相同的二值图像,对应于 

Snake轮廓内部像素点的灰度值取1,其余取0。几何中心坐标定 

义为o( , ),其中: 

}n n 

27一

∑∑xf(x,y)/∑∑f(x, ) 

ln ¨ ln n 

y一∑∑yf(x,y)/∑∑f(x, ) 

上式中,f(x, )为兰磕豳像灰度函薮, 为图像大小。 

(2)从几何中心0向外按一定的角度间隔顺时针做射线一周, 

如图3a所示。每条射线位于搜索空间中的部分为一线段,在其上 

选择一定数量的像素(如搜索空间带状区域的平均宽度所占的像 

素数),如图3a、图3b所示。其中,图3b为图3a中方框部分的放 

大示意。 

(3)在步骤(2)得到的每条线段上所取的像素中,随机选取一 

个点,所有点(连成的曲线)就构成一个染色体。 

(4)重复步骤(3)K次,即得到由K个染色体X (i—l,…,K) 

构成的初始种群,每一染色体(Snake)所含结点数相同。 

间 

a遗传算法搜索空间 b图3a方块区放大 

图3初始种群的构造 

4.2 目标函数和适应度函数 

目标函数选用Snake能量函数B ,优化目标是寻找 

适当的Snake曲线,并使能量达到最小。 

>:( 州('Ui—l, , 汁1)+(1一 )E (Vi))(4) 

其中,Vi( 一0,1,…,N一1)是Snake曲线上的全部离散点。 

VN一 , l— t。 为权重系数, ∈Eo,13,一般由目标 

边缘的光滑性和梯度大小确定。为简单起见,实验中取 

一1/2。内部能量取 二阶差分形式,以保持Snake轮廓 

的弹性和光滑性;外部能量 取与图像梯度有关的函数, 

以保证Snake曲线趋于目标边界,即: 

c~ … ( ) 

E = ll△J("Ui)ll 

适应度函数定义为: 

f一1/ (5) 

4.3选择方法与染色体编码 

选择操作采用轮盘赌法,并将其中最优的5 的个体 

保留到下一代。 

每一条染色体由Snake曲线的离散点按顺序对其横坐 

标 和纵坐标Y 进行实数编码,如X 一( yo tYt… 一1 

yN 1)。 

4.4遗传算子的构造 

(1)交叉算子。按交叉概率 进行算术交叉。假设在 

两个个体 ”、 之间进行算术交叉,则交叉运算后所产 

生的两个新个体是: 

fx ”一让IX +(1一 )x 

{x;斗1)一让IX r +(1一 )x r) ‘… 6’ 

其中,W为取定的常数。 

68 

(2)变异算子。按变异概率P 选取变异染色体,即先 

在其上随机选取一变异点,然后将其变异为其法线方向上 

与之相邻的一点,如图3b所示。 

4.5终止准则 

遗传运算达到一定的代数t后终止。 

般情况下,遗传参数设定为:种群数M为5O~lOO, 

交叉概率P 为o.4~O.9,变异概率P 为o.ooo 1~O.Ol, 

终止代数t为5O~500。 

5实验结果与分析 

利用上述的分割方法,采用Visual C++6.0进行了实 

验,使用两幅不同的256色灰度图像进行测试,并与传统 

Snake模型的分割效果作了比较。 

分割实验时,取FFT Snake模型的参数Ot一1,口一1。 

其中,对于本文的方法。取遗传参数为:初始种群数M一 

5O,交叉概率P 一O.4,变异概率P 一0.01,算术交叉中W 

一1/3,遗传代数为lOO;而对传统Snake模型,取参数Ot一 

1, 一1。图4为原始图像;图5为传统Snake模型的分割 

效果;图6为FFT Snake模型的分割效果;图7为基于遗传 

算法的FFT Snake模型的分割效果。 

始 

模 

模 

图7基于本文所述方法的分割效果 

(下转第8O页) 

维普资讯

现在数据Cache失效周期减少),但由于GCC中的别名分 

析、软流水调度没有完整实现,使得指令并行没有得到充分 

的开发。 

言lllIll三巴 IllIllI1¨乏(1 l】ll 一】 

由UE2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其非停顿周期(Un— 

ouCnters for Bottleneck Analysis[EB/OL].http://wⅥ gc— 

lato.org/pdf/Performance counters fina1.pdf,2002—03. 

(上接第68页) 

stalled Cycles)下降了1O.4 ,数据Cache失效周期(D- 

仔细比对图5、图6和图7可以看出,基于本文所述分 

H n n H 

cache Stalls)减少了39.6%,总的执行时间减少了6.9 。 

图2指数函数内联前后程序执行时的指令周期分布 

5相关工作 

Tang ̄ 对指数函数的表驱动算法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并给出了相应的表,但由于发表时间比较早,只给出了通用 

的解决方案,没有针对IA-64平台进行优化。Harrison J【2 

和Story S[ 对IA-64平台的主要超越函数实现和优化进 

行了简单介绍。在GCC中有了函数内联的框架,但没有实 

现超越函数的内联。 

6结束语 

本文采用表驱动算法,利用IA-64体系结构特点,在 

GCC编译器中实现了指数函数的内联扩展,对部分科学计 

算与模拟程序有明显的优化效果。预期GCC中的别名分 

析和软流水调度等编译优化完整实现后,效果将更为明显。 

指数函数内联扩展的实现方法,可推广到其它超越函数,为 

在以IA-64为代表的显式并行指令计算体系结构上进行高 

性能计算提供了一种编译优化手段。 

参考文献: 

[1]Tang P T P.Table-Driven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onen— 

tial Function in IEEE Floating-Point Arithmetic[J].ACM 

Trans on Mathematical Software,1989,15(2):144—157. 

[2]Harirson J,Kubaska T,Story S,et a1.The Computation of 

Transcendental Functions on the IA一64 Architeetur[J3.Intel 

Technology Journal,4th Quarter,1999. 

[33 Story S,Tang P T New Algorithms for Improved Tran— 

scendental Functions on IA_64[A].Proc of the 14th IGRE 

Symp on oCmputer Aritmhetic[M].1999. 

[4]赵克佳,杨灿群,曾丽芳,等.GNU GCC的解剖与移植[R]. 

技术报告,国防科技大学,1997. 

[53 Intel Itanium 2 Processor Reference aMnual for oSftware De- 

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M].Intel oCrporation,2003. 

[63刘杰,胡庆丰,韩国兴,等.分布式存储环境下非平衡剐性方 

程组的数值并行计算I-J].计算物理,2002,19(1):86-88. 

[73 Jarp s A Methodology ofr Usign the Itanium 2 Performance 

8O 

割法所得的分割效果明显比基于传统Snake模型或是FFT 

Snake模型所得的分割效果好,尤其是处理存在噪声和大 

量弱边缘的复杂图像时效果更明显。当处理目标和背景较 

分明的一般图像时,如图4所示的Lenna图像(左图),基于 

本文所述分割方法和基于传统Snake模型以及FFT Snake 

模型所得的分割效果相差不大,但本文方法所得的分割效 

果仍有一定的提高。图7(左图)中Lenna的面部轮廓显然 

比图5(左图)和图6(左图)中的要清晰,边缘更平滑。而处 

理存在噪声和大量弱边缘且图形凹凸变化强烈的复杂图像 

时,效果的提高就十分明显。如图4所示的Country图像 

(右图),本文所述方法所得效果就比传统方法提高很大,图 

7(右图)中人的轮廓和路边的栅栏都清晰可见。这些在图 

6(右图)中依稀可见,而在图5(右图)中根本不可见。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图像分割法,一定程度上 

较好地克服了噪音干扰,对弱边界溢出有一定抑制作用,达 

到了比较理想的图像分割效果。 

6结束语 

针对基本Snake模型用于轮廓跟踪时存在抗噪性能不 

够理想、易于从弱边界溢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FFF Snake 

模型,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利用遗传算法的全 

局优化能力,有效地克服了Snake轮廓局部极小化的缺陷, 

定程度上解决了图像深度凹陷区域分割不理想的问题, 

可得到十分理想的分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天庆,张毅,刘志,等.Snake模型综述[J].计算机工程, 

2005,31(9):21—23. 

[2]Radeva P,Serrat J,Marti E.A Snake for Model—Based Seg— 

mentation[A].Proc of the 5th Int’l oCnf on oCmputer Ver— 

sion[c1.1995.818—821. 

[3] I I Tianqing,ZHANG Yi,YAO Danya,et a1.FFT Snake:A 

Robust and Efifcient Method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Arbi— 

trarily Shaped Objects in Iamge Sequences[A].Proc of the 

17th Int’l oCnf on Pattern Recognition[c].2004.116一¨9. 

[4]Boggess A,Narocwich F J.A First oCurse in Wavelets with 

Fourier Analysis[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 Kim D-K.B-Spline Representation of Active oCntours[J]. 

Proe of the 5th Int’l Symp on Signal Processing and Its Ap- 

plication[c].1999.813—816. 

[6]陈允杰,张建伟.遗传算法在Snake模型中的应用口].计算机 

应用,2004,24(5):80—84. 

[7]Wang ChumBai,Zhao IMo-Jun,He Pei—Kun.Adaptive Seg— 

mentafion Method aBsed on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J].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04,2(33) 178—180. 

[8]周明,孙树栋.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