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

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本附录提供了上机练习,这些练习是衡量学生平时上机成绩

的依据。

附录

A

上机练习

A.1 上机练习要求

上机练习不需要写纸质的实验报告,但要求提交电子版源程序,基本要求如下。

1.分组

学生每5人组成一个小组,最后一组少于5人时既可以合并到其他小组中,也可以单独

作为一组。

开学时每组推荐一个组长,班长或学习委员统计后,在上机点名册的姓名后标注“(组

长)”字样,然后将上机点名册交给实验指导教师一份,班长或学习委员自己保留一份。

上机点名册包含以下信息:组号、组员姓名、上机位置编号、上机记录(多列)。

一旦小组确定后,学期中间不准再自行调整分组。

2.上机练习命名规定

(1)解决方案和项目命名规定

每个学生的所有上机练习都保存到同一个解决方案和项目中,解决方案名称和项目名称

相同,以"A+2位的组号+2位的组内编号+学生姓名拼音缩写"命名。例如,张三雨在第1组,

组内编号为1,则该学生的解决方案名为:。

(2)Areas文件夹下的区域命名规定

要求每个练习题对应一个区域,区域名以“学生姓名拼音缩写+2位的组号+2位的上机

练习题号”命名。例如,第1组张三雨练习1对应的区域名为:zsy0101。

3.学生源程序提交

学生每三周都要向各组组长提交一次本人上机调试的所有源程序,组长将源程序以组为

单位压缩到一个扩展名为.rar的文件中,压缩文件名用“T_2位的组号_组长姓名拼音首字母”

命名。例如:,表示第1组所有成员的全部源程序,该组组长为张三雨。

组长收齐源程序后,复制到实验指导教师提供的U盘上,或者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指导

教师提供的邮箱中。

4.教师指导和抽查

教师要将各组每次提交的电子版源程序完整保存下来,期末一块刻录到光盘中存档。该

存档记录将作为教师给学生平时上机练习的成绩进行打分的依据。

303

MVC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

教师在学生上机练习过程中,可随时抽查学生,让学生当面介绍和演示某个已经练习过

的练习题的调试和运行情况,查看学生提交的成果是否真实。

A.2 上机练习题目

要求每个学生都独立完成本附录列出的所有上机练习题目。

练习1 布局页和主页设计

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实现的所有上机练习编写一个共用的布局页和主页,运行效果如图

A-1所示。

图A-1 主页运行效果

要求布局页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1)上方显示自己的姓名、组号、上机位置、学号、性别等信息。

(2)下方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侧为练习题的导航,右侧为主窗口。

(3)每完成一个上机练习题,都要在左侧导航条中添加一个导航链接,单击该链接,在

主页右侧的主窗口中显示该练习实现的页面。

主页中至少应该包含下面的信息:

(1)每个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上机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练习2 模型和基本操作

本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操作方法的各种返回类型,程序运行效果如图A-2所示。

参考步骤如下。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