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p2p_百度百科

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p2p

进入词条搜索词条

帮助设置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添加到搜藏

p2p

目录

[隐藏]

释义

概述

横空出世——P2P 身为何物?

分类

生机勃勃——窥探P2P的发展历程

p2p-作用在互联网

珠联璧合——P2P,BT,Usenet

风生水起——P2P是盗版者最好的温床?

编辑词条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371757 次

编辑次数:3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9-11-27

创建者:

电脑坏了找我

×îж¯Ì¬

°Ù¿Æ»î¶¯:

释义

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因为,2 和to在英文里同音),又

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

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

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

点对点)的简称。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

度越快,但缺点是对你的

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就是对

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

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

概述

BoBoUse

[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Ù¿Æй¦ÄÜ:

°Ù¿ÆĿ¼ģ°å¹¦ÄܽéÉÜ

бà¼Ä£¿é¹¦ÄܽéÉÜ

德国互联网调研机构ipoque称,P2P已经彻底统治了当今的互联网,其中50-90%的总流量都来自P2P程序。

在P2P程序里,BitTorrent已经超过

eDonkey(含eMule),占了P2P流量的50~70%,而后者根据地区不同份额为5~

50%,不过在某些地方,eDonkey仍是P2P首选。

另外有趣的是,虽然

Skype对带宽需求并不敏感,但在一些地方的带宽占用率最高也能达到2%。

Ellacoya Networks在6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北美网络流量中只有37%来自P2P,

HTTP依然高达46%,而

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以上源于YouTube等视频分享网站。

虽然统计数字有差异,但ipoque和Ellacoya Networks都认为视频已经成为当今网民的一大需求,也正是各种各样

的分享视频和高清视频占据了大量的网络带宽,ISP应当尽快部署新技术,满足网民需求,而不是一味将P2P视为

洪水猛兽.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

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

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

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

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

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

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

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

/view/[2009-12-7 21:35:00]

p2p_百度百科

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

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

email为例,互联网上

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

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

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

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Q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

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

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

Napster这

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

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但P2P并非纯粹的点对点技术,实为解作群对群(Peer

-to-Peer)。在虚拟私人网络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中,也有P2P这个名称,它才是真正解作点对点(Point-t

o-Point)。

下面试图用三句话来揭示P2P的影响:

对等联网:是只读的网络的终结(Peer-to-peer is the end of the read-only Web)

对等联网:使你重新参与互联网(Peer-to-peer allows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 again)

对等联网:使网络远离电视(Peer-to-peer steering the Internet away from 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个新思想

,从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个最初创建互联网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不妨花时间作一点回顾。

横空出世——P2P 身为何物?

互联网能够发展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布建的任何一根血脉都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设置的。而现在能够引起

很少人不知道P2P的概念了,即便您没有深入探究,但您每日在互联网间进行的活动几乎没有不沾P2P技术的。

味着什么呢?关于P2P技术的两种解释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互联网震动的,无非也只有交流方式的变革本身。 如今,在基于网络的各种技术充斥于我们周围之时,恐怕只有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你使用QQ尽情聊天之时,实际上就享受着P2P技术给你带来的快感与兴奋。P2P技术究竟意

一种解释是,P2P即peer-to-peer。而peer在英语里是“(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的意思。这样

些。反正交流也都是人的交流。

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我甚至觉得解释成为person-to-person更好一

BoBoUse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而另一种解释是,P2P就是一种思想,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的思想。客观讲,单从技术角度而言,P2

P并未激发出任何重大的创新,而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对因特网的理解与认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IBM早就宣称

P2P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现象。

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P2P是直接将人们联系了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它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

容易、更直接,真正地消除中间环节。这听起来仿佛全新的概念,但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每天见面,或

者通过电话直接交流都是P2P最直接的例子。而这个时候你有没有从电话的发展的历史中隐约感觉到,P2P必将

在互联网时代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他可以改变现在的Internet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

把权力交还给用户,让我们的语言影像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到对方身边。它最符合互联网络设计者的初衷,给了

人们一个完全自主的超级网络资源库。现在在业界,比较认同的P2P计算应用系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1.信息、服务的共享与管理

2.协作

3.构建充当基层架构的互联系统

P2P,即

person to person.

分类

/view/[2009-12-7 2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