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百度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袁怡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

球定位系统)不断更新和升级,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以鲁教版高中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为例,探讨了百度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百度地图;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百度地图

就是这一趋势发展的代表之一。百度地图是为用户提供包括智能路线规划、智能导航(驾车、

步行、骑行)、实时路况等出行服务的平台,拥有强大的交通导航功能,其中街景高清4K地

图还原真实道路,3D地图三维立体呈现复杂道路环境,让地理教学可视化,更贴近学生生

活。

“城市空间结构”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上一节把城市作为一个

点,从宏观上讲解城市的区位因素,而本节则把城市看作一个区域,从微观上剖析城市的内部

结构。课标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一是学生要学会分析城市

的空间结构,能够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

种分布的特点。二是学生会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三是学生会使用实例进行分

析,说明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成因。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

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此外,借助课程以外的媒体,学生能经常接触到城

市的具体知识。居住在城市中的学生还具有对城市的体验性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以具体城

市的形象孤立存在的。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在学生已有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

建立对城市的理性思考,并通过认识城市的特征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本文就以“城市空间结构”教学内容为例,具体说明百度地图在本节课中的应用。

环节一:情境导入

导入: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姓李,毕业之后去了国外发展,目前小有成就,我们暂且称他

为小李。前几天,小李给我打电话,电话中的他满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说想回张店做一笔投

资(目前有三个意向:商场投资、房地产投资、工厂投资)。让我给他参考一下,看看这几项

投资布局在哪里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涉及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让我

们大家一块帮他选择合适的投资布局吧。

龙源期刊网

设计意图:整体设计一条主线,帮助“海归”小李解决投资选址问题,从而将本节课的知识

串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环节二:学习目标

掌握城市主要的功能分区及特点,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能够举例说明影响城市功能

分区的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认识到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

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

设计意图: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掌握城市的主要功能分区及特点,

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环节三:城市功能区

为了给小李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我专门制作了一副张店区城市空间结构图,请大家根据

这幅图,给小李具体讲一讲城市主要功能区的面积大小、形态及分布位置。

设计意图:在分析城市基本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时,结合学生所在城市(张店区),利用

百度地图绘制一幅张店区城市空间结构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总结三类主要功能区(住宅

区、商业区、工业区)的面积大小、形态及分布位置。通过百度地图,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将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环节四: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经济因素)

了解了张店区主要功能区的分布,接下来就要对投资项目进行考察。

情境:小李远道而来,非常想来咱学校看一看。我就建议他乘坐157路公交车来学校,顺

便沿途观察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地租水平的变化。对于他有意向投资的三个项目,到底选择哪

个项目,选在哪里最合适,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这就涉及各类土地利用的最佳布局问题。

下面大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此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第一步是探讨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

第二步是对商业、住宅、工业这三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百度地图展示

“张店157路公交车路线图”,同时利用百度地图的街景功能,还原真实的道路环境,引导学生

绘制出157路公交车沿途的地租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成因,总结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再利

用“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通过黑板画图展示,讲解分析各类功能区的最

佳布局范围及原因。教师在此环节应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从学生生活出发,完成从感性认识到

理性认识的过渡,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龙源期刊网

环节五: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其他因素)

解决了这个问题,小王又提出疑问:人民公园位于市中心,如果只考虑经济因素,在这个

地方布局商业区最合理,但这里却布局为绿化风景区,那么影响人民公园布局的因素是什么

呢?小王在乘车时经过一个叫“回民新村”的小区,小区居民90%以上是回民,影响回民小区建

设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百度地图展示列举张店区的实例,如淄博人民公园的布局、回民小区的建

设等问题,从而总结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案例的选取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更有

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把握。

环节六:达标练习

设计达标练习,学生当堂完成,小组讨论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达标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

环节七:创意小结(你的理想城市)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组成要素众多,如大型商场、居民住宅、学校、公园等。据不完

全统计,组成城市的要素达1万多种。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想象与需求并结合现

实,规划一幅由众多因素组成的理想城市简图,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出本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并

讲解。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课堂总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总体来讲,本节课符合新课标理念,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了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学生生活在城市中,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学生来说,与现实生活、社会现状联系紧密,

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和主观性非常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分析城市功能分区成因的经济因

素,这部分主要通过小组展示,以黑板画图的形式,激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再加上教师的点

拨引导,层层设问,由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其中,利用百度地图的交通导航和街景

功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示出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突破了

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

对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得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邓琼冰.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苑教育,2017(20):17.

龙源期刊网

[2]黄海波,罗瑛.谷歌地球屏幕覆盖图层制作方法与地理教学应用[J].地理教学,2017

(18):47-50.

[3]岳平.利用谷歌地球促进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6):35-36.

[4]于铁成.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9):68.

[5]胡宝珍.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浅谈Google Earth软件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5(85):137.

[6]李森林.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5,

(10):82.

[7]于秀玲.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5(9):165-

166.

[8]张少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138-139.

作者简介:袁怡(1984— ),女,山东淄博人,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地

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责任编辑:闵 婕 周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