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什么是光圈、主光轴、光心、焦点、物距、像距、

景深?

一、什么是光圈?

1、光圈的结构

照相机镜头中间有一通光的孔,一般称为“通光孔径”或称“入射光瞳”

俗称“光圈”。光圈是由光圈叶片组成一个可以改变孔径大小的部件,

调节镜头的光圈调节环,可以改变光圈孔径的大小。光圈叶片都是用

金属薄片组成,光圈叶片一般由一片、两片、三片,最多乃至六、七

片组成。见图1。

图1 光圈的结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光圈的功能

照相机镜头有一个光孔,叫“通光孔径”也叫入射光瞳,俗称“光圈”。

镜头的通光孔径与通光量以及影像的明亮程度成正比关系。镜头的孔

径越大,通过的光线(光通量)越多,在焦平面上影像就越亮。通光

孔径与光通量成正比关系。

(1)镜头的有效孔径

推荐精选

所谓镜头的有效孔径实际就是该镜头的最大一级光圈,它是“入射光

瞳与焦距之比

推荐精选

”,通俗的说法就是:通过镜头前镜片光束的直径与焦距之比。广

角镜头例外,因广角镜头前镜片与焦距不成比例的大。鱼眼镜头的前

镜片又凸又大,球面弧度很大,不能按此计算。见下图。

图2 摄影镜头的有效孔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有效孔径的大小决定焦平面上影像的明暗程度,有效孔径越大,焦

平面上的影像就越亮。焦平面上影像的明暗程度与镜头通光孔径的平

方(也就是镜头的通光力)成正比关系。摄影镜头的孔径每增大一倍,

射入镜头光束的截面积和光通量就要增大四倍,见图3。

图3 通光孔径的透光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推荐精选

(2)镜头的相对孔径

所谓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各级光圈光通量多少相比较的孔径。镜头

的透光力必须由通光孔径和焦距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其中任何单独

一项都不能作为衡量镜头通光能力的强弱标准。相对孔径和有效孔径

都是用“f”表示的,光圈的孔径越大,f数值越小。这是因为通光孔径与

焦距之比的缘故。例如:50mm焦距镜头,f 4的光圈,那就是说在5

0mm的长度中有4个f 4的光圈,(50÷4=12.5),f 4光圈的直径

是12.5mm。同样是50mm焦距镜头,使用的是f 16的光圈,这样

在50mm的长度中就有16个f 16的光圈直径的长度。(50÷16=3.1

25),f 16光圈的直径是3.125mm。由此可见f 4的光圈直径是12.

5mm,而f 16的光圈直径是3.125mm,f 4的光圈要比f 16的光圈

孔径大得多。所以说的f数值越大,光圈的孔径越小。见下页图4。

推荐精选

图4 摄影镜头的相对孔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光圈系数的排列

光圈系数的代表符号是“f”,或写成“F”。例如:有效孔径(也就是最

大一级光圈)是f 1.4,则写成f/1.4、f:1.4、f=1.4、1:1.4等。

现在生产的照相机基本上都是使用英国制排列的,具体的排列方

法:见下图。

图5 光圈的排列方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光圈系数排列于下:1.4、2.0、2.8、4、5.6、8、11、16、22、3

推荐精选

2 ……

推荐精选

光圈每差一级,光孔的面积要差一倍,通光量也差一倍,在摄影实

践中,两个相邻的光圈是相差一级曝光量的。

4、光圈的作用

(1)控制和调节镜头的通光量,使感光胶片得到准确的曝光。

(2)根据创作的需要,可以利用光圈的大小来控制景深。光圈与

景深的关系是:光圈小、景深长;光圈大、景深短,光圈与景深成反

比例关系。

(3)在拍摄时用小光圈,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镜头残存的某些像差。

二、什么是主光轴?

透镜一般多是由两个以上的凸凹圆形透明体组成,每个透明体均有

两个曲率半径和两个球心,连接两个球面的中心就是主光轴。通俗的

说法是:通过透镜两侧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所谓曲

率半径就是球面的半径,也就是从圆的中心至边缘的长度。见图6。

三、 什么是光心?

透镜的主轴有一个特殊点,射入的光线通过这一点时射出,光线不

改变原来射入的方向。也就是说射入透镜的光线与射出透镜的光线保

持平行,不改变方向,这一特殊点就是透镜的光心。光线折射时总是

向厚的一侧折射,凸透镜是中心部位厚,边缘薄,光线只能向中心部

位折射,两球面最厚的一点就是中心点,而周围全是薄的,当光线通

过这一点时,不能向薄的部位折射,只能直线通过,而不发生折射,

推荐精选

这就是光心的通俗解释。见下图

推荐精选

6。

图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什么是前焦点、前焦平面、后焦点、后焦平

面?

前焦点就是被摄体所在地,前焦平面就是被摄体在同等距离的平面

叫前焦点平面,简称前焦平面;

后焦点就是镜头成像最清晰点,后焦平面就是胶片所在的平面叫后

焦点平面,简称后焦平面。

什么是物距、像距?

从被摄体到透镜前节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前焦点距离”,简称为“前焦

距”,也就是“物距”。

从透镜的后节点到后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后焦点距离”。简称“后焦

距”,也就是“像距”。镜头的焦距是按像距计算和确定的。见下图。

图7 焦点、焦平面和焦距图

推荐精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五、什么是景深?

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焦点只有一个,只有把焦点调到目标上,才能

使在焦平面上的感光胶片结成清晰图像。一般情况下被摄景物离镜头有

远有近,我们把镜头的焦点到其中的一点上,这一点无疑是清晰的,能

在焦平面位置上的感光胶片结成清晰图像的,这清晰点就是焦点。但是,

在这清晰点(焦点)的前后各有一段清晰区,焦点的前清晰区叫前景深;

焦点的后清晰区叫后景深,这前后景深加起来就是全部景深。

前清晰区的最前点是“景深的前界线”;后清晰区的最后点是“景深的后

界线”。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和焦点的关系看来:“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

深的”,这前后景深的比例是:1∶2,也就是:假如前景深是1米的话,

后景深则是2米。这是毫无疑问的,请见下图是把焦点调到5米上,景

深的近界线是4米,远界线是7米。

推荐精选

根据景深这一原理:假如我们拍摄大型团体照时,人物站成10排,

我们就毫无疑问的把焦点调向前边第四排,用小光圈就能保证这10排

人物全都清晰,这就是充分利用景深的实例。 见下图8。

说明一点:

前后景深的比例是以标准镜头和中、长焦镜为例,广角镜头和鱼眼镜

除外,特别是鱼眼镜头,全部都是景深,如尼康的8mm镜头,视角是

180,从镜头前10mm到无限远全是景深,所以不能按理论。

图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8 10:37:51编辑过]

推荐精选

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

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

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

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

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

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

调整。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