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发(作者:)

课 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

用具

浮力 课型 观察课、探究课 课时 一课时

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

能够根据结构性的材料探究质量、体积对物体沉浮状态的影响。

能够做A4纸在水中承载硬币的实验,更好的体验浮力的大小。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感知浮力并初步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通过结构性的材料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讲授法、谈话法

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师材料:

教学课件

本课紧紧围绕浮力展开,中间穿插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为初中进一步研究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铺垫。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概念,感知

浮力。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状态,引出浮力概念;活动二,研究下

教材

分析

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暗含可利用测力计测出浮力,同时纠正学生头脑中一些错误

的前概念。第二部分,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通过结构性的材料,选择体积

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以及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对比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

物体的沉浮状态。第三部分是综合应用,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综合应用浮力知识,

做A4纸在水中承载硬币的活动,这是实践层面;活动二,阅读曹冲称象的故事,解释

其中的科学道理,这是理论层面。

四年级学生知识的积累已经比较丰富,根据生活经验,他们知道一般物体放入水中哪

些会上浮,哪些会下沉;知道物体的浮沉与大小,轻重都有关系,这对于教学的展开

学情

分析

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课程标准中的两个学习要求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上面的第三个实践活动。但学生的条理性不够,概况、

归纳能力也不强,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但他们对活动有很大的兴趣,喜欢发言,可塑

性强,只要引导得法,进步会很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让学生讲述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提问:球

掉进树洞里,文彦博是怎么取球的?

一、观察物体沉浮现象

1、将下列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哪些会像小球

一样漂浮上来,哪些会沉下去?

物体:小木块、苹果块、铁夹、塑料尺、羽毛、

石块、蜡烛等

2、实验操作

①先预测沉浮情况

②拿起物体轻轻的接触水面,然后松手,观察沉浮

现象,并做好观察记录。

③实验后取出物体擦净放回原处。

3、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或“↓”

表示。

学生活动

回答:灌水取

设计意图

由故事导入,激

发学习兴趣

观察物体沉浮现

象,解释物体漂

浮原因,引出浮

力科学概念。

让学生知道水中

的物体,不论沉

浮,都受到水的

浮力。

认识物体

在老师指导下

实验操作,观

察沉浮现象

完成“活动手

册”

4、讨论

①哪些是和预想的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②当时为什么会这么想? 讨论

5、物体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呢?

用手把泡沫块压入水中,手有什么感觉? 体验

明确:

用手指去按压浮在水面的泡沫,能够感受到一

种向上的力,那就是浮力。

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1、如果沉在水里的石块不受浮力,那么测力计的

读数是什么样的?如果沉在水里的石块受到浮力,猜测回答

读数会发生变化吗?

2、实验操作

①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

②再测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 实验验证

提醒:

注意正确使用测力计。

3、实验证明: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比在空气中测

提起石块的力小,说明下沉的石块受到浮力。

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

三、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一)问题1

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吗?

1、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假设。

归纳;

体积相同的物体,轻重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同

体积的物体,重的沉,轻的浮.

2、实验材料

空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

3、实验设计

①给三个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 1、

2、3。

②1 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 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

3 号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③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4、实验现象与结论

作出假设

认识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

结论:在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

(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一样

吗?

1、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

归纳;

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同

质量的物体,体积小的沉,体积大的浮。

2、实验材料

空心塑料球、橡皮泥、天平、一盆水

3、演示实验 看教师演示实

①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 1、2、3。 验,观察现象

②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

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质量相同。

③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4、实验现象与结论

回答实验现

象,总结实验

结论:在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沉,体积大的结论

物体浮。

5、小结: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

的沉浮状态? 归纳交流

归纳:

①同样大小的物体,质量越轻的越容易浮。

②同样质量的物体,体积越大的越容易浮。

实验探究得知:

在体积相同时,

重的物体沉,轻

的物体浮。

实验探究中得

知:在质量相同

时,体积小的物

体沉,体积大的

物体浮。

四、让A4纸承载更多硬币

1、想什么办法让一张A4 纸能在水中承载更多的

硬币?

提醒:

纸的质量不能改变,就是一张A4纸。

实验结果表明:

改变纸的形状,与水接触面越大,承载的硬币

就越多。

2、一块铁球很容易沉入水底,万吨巨轮为什么能

浮在水面上?

明确:

同样重的物体, 改变它们的形状,将它的体

积适当变大,排开更多的水 ,就会浮在水面,就

能承载更多的物体。

五、科学阅读

阅读曹冲称象回答:

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曹冲称象有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三国时代,没有可以为大象称重的称,所以曹冲

先把大象放到船上,在船身水面的位置做个记号;然

后,把大象赶下来,换上石头放到船上,等到水面到达

刚才的记号时,就称一下所有石头的重量,这就是大

象的重量。

根据浮力定律,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出的

水量就正好等于船的总重量;装大象和装石头两次

水位一样,则排出的水量相同,而船本身的重量不会

改变,那么石头与大象的重量就一样了。

六、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因为有______,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2、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3、质量相同,体积越大浮力______。

4、体积相同,质量越轻浮力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是( )

A、改变自身重量

B、改变物体体积

C、改变物体颜色

2、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 )竖直向上托举

的力。

A、空气

B、水

C、拉力

七、拓展提高:打捞铁牛

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

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

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

牛浮上来了。

讨论实验

交流

阅读资料交流

做练习

能够做A4纸承载

硬币的实验,更

好地体验浮力的

大小。

能够运用所学的

知识去解释曹冲

称象的科学道

理。

课堂知识检测

思考:

铁牛怎么捞上来的?你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

理吗?

归纳:

两只大木船装满泥沙,增加了木船的重量,使

船身向水中沉了一大截,排开的水增多了,受到的

水的浮力也就增大了。两只船拴在一起,又使水的

浮力增加了一倍。用绳子把船和铁牛牢牢地拴住,

就使它们成为一体了。这是,它们的重量与它们共

同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相等。当水手们把船上的泥

沙向河里铲时,船和铁牛这一共同体的重量就会减

轻些,浮力就比它们的重量大,船和铁牛就会在浮

力的作用下向上浮一点。水手们不断地把泥沙铲到

河里,船和铁牛就会不断地向上浮……人们便将大

铁牛一个个地从河底的淤泥中打捞上来了。

八、作业布置

曹冲称象和打捞铁牛有什相似的科学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课堂小结

阅读思考

为了跟曹冲称象

比较

巩固课堂知识

总结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

都受到水的浮力。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根据有结构

的材料探究质量、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能够

做A4纸承载硬币的实验,更好地体验浮力的大小;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板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