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
3.5硬盘常见故障与维修
3.5硬盘常见故障与维修
教学⽬标:
1.具有根据故障现象定位硬盘故障的能⼒;具有维修常见硬盘故障的能⼒
2.了解硬盘结构、类型、性能指标;了解常⽤数据修复软件易我⼯具;了解主要维修设备pc3000、效率源等
3.能利⽤所学知识和经验(灵活性)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教学条件:
场地:计算机维修实训室
⼯具:Pc3000、万⽤表、⼯具箱、⼯具软件、假负载等
教学内容:
⼀、硬盘的结构和⼯作原理
硬盘作为⼀种磁表⾯存储器,是在⾮磁性的合⾦材料表⾯涂上⼀层很薄的磁性材料,通过磁层的磁化来存储信息
⽬前⼤部分电脑上安装的硬盘都是采⽤“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制造的,故称之为“温彻斯特硬盘”,简称“温盘”。温彻斯特
硬盘有如下技术特点:
(1)磁头、盘⽚及运动机构密封;
(2)磁头对盘⽚呈接触式启动停,⼯作时呈飞⾏状态;
(3)由于磁头⼯作时与盘⽚不接触,所以磁头加载较⼩;
(4)磁盘⽚表⾯平整光滑。
硬盘是⼀个贵重的⾼度精密的机电⼀体化产品,由盘⽚、磁头、盘⽚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和缓存
等⼏个部分构成。
硬盘中所有的盘⽚都装在⼀个旋转轴上,每张盘⽚之间是平⾏的,在每个盘⽚的存储⾯上有⼀个磁头,磁头与盘⽚之间的距离
⽐头发丝的直径还⼩,所有的磁头联在⼀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的半径⽅向运
动,加上盘⽚每分钟⼏千转的⾼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的指定位置上进⾏数据的读写操作。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
是其⼤敌,必须完全密封。
1.硬盘的外部结构
(1)接⼝:包括电源插⼝和数据接⼝两部分,其中电源插⼝与主机电源相联,为硬盘⼯作提供电⼒保证。数据接⼝则是硬盘
数据和主板控制器之间进⾏传输交换的纽带,根据联接⽅式的差异,分为EIDE接⼝和SCSI接⼝等。
(2)控制电路板:⼤多采⽤贴⽚式元件焊接,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电路
等。在电路板上还有⼀块⾼效的单⽚机ROM芯⽚,其固化的软件可以进⾏硬盘的初始化,执⾏加电和启动主轴电机,加电初
始寻道、定位以及故障检测等。在电路板上还安装有容量不等的⾼速缓存芯⽚。
(3)固定盖板:就是硬盘的⾯板,标注产品的型号、产地、设置数据等,和底板结合成⼀个密封的整体,保证硬盘盘⽚和机
构的稳定运⾏。固定盖板和盘体侧⾯还设有安装孔,以⽅便安装。
2.硬盘的内部结构
硬盘内部结构由固定⾯板、控制电路板、盘头组件、接⼝及附件等⼏⼤部分组成,⽽盘头组件(HardDiskAssembly,HAD)
是构成硬盘的核⼼,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体内,包括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盘⽚及主轴驱动机构、前置读写控制电路
等。
盘⽚和主轴组件:
(1)浮动磁头组件:由读写磁头、传动⼿臂、传动轴三部分组成。磁头是硬盘技术最
重要和关键的⼀环,实际上是集成⼯艺制成的多个磁头的组合,它采⽤了⾮接触式头、盘结构,加电后在⾼速旋转的磁盘表⾯
飞⾏,飞⾼间隙只有0.1µm~0.3µm,可以获得极⾼的数据传输率。现在转速5400rpm的硬盘飞⾼都低于0.3µm,以利于读取
较⼤的⾼信噪⽐信号,提供数据传输存储的可靠性。
(2)磁头驱动机构:由⾳圈电机和磁头驱动⼩车组成,新型⼤容量硬盘还具有⾼效的防震动机构。⾼精度的轻型磁头驱动机
构能够对磁头进⾏正确的驱动和定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定位系统指令指定的磁道,保证数据读写的可靠性。
(3)盘⽚和主轴组件:盘⽚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现在的盘⽚⼤都采⽤⾦属薄膜磁盘,这种⾦属薄膜较之软磁盘的不连续
颗粒载体具有更⾼的记录密度,同时还具有⾼剩磁和⾼矫顽⼒的特点。主轴组件包括主轴部件如轴⽡和驱动电机等。随着硬盘
容量的扩⼤和速度的提⾼,主轴电机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有⼚商开始采⽤精密机械⼯业的液态轴承电机技术。
(4)前置控制电路:前置放⼤电路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由于磁头读取的信号微
弱,将放⼤电路密封在腔体内可减少外来信号的⼲扰,提⾼操作指令的准确性。
3.硬盘的⼯作原理
概括地说,硬盘的⼯作原理是利⽤特定的磁粒⼦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
脉冲信号,再利⽤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个存储
缓冲区,这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设计的。由于硬盘的结构⽐软盘复杂得多,所以它的格式化⼯作
也⽐软盘要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级格式化,并建⽴⽂件管理系统。
硬盘驱动器加电正常⼯作后,利⽤控制电路中的单⽚机初始化模块进⾏初始化⼯作,此时磁头置于盘⽚中⼼位置,初始化完成
后主轴电机将启动并以⾼速旋转,装载磁头的⼩车机构移动,将浮动磁头置于盘⽚表⾯的00道,处于等待指令的启动状态。
当接⼝电路接收到电脑系统传来的指令信号,通过前置放⼤控制电路,驱动⾳圈电机发出磁信号,根据感应阻值变化的磁头对
盘⽚数据信息进⾏正确定位,并将接收后的数据信息解码,通过放⼤控制电路传输到接⼝电路,反馈给主机系统完成指令操
作。结束操作的硬盘处于断电状态,在反⼒矩弹簧的作⽤下浮动磁头驻留到盘⾯中⼼。
⼆、硬盘的编号
1.希捷(Seagate)硬盘编号
希捷硬盘编号“ST380023AS”,编号含义如表18-1所⽰。
2.迈拓(Maxtor)硬盘编号
迈拓编号为“6Y080M006500A”,硬盘编号含义如表18-2所⽰。表18-2 迈拓硬盘编号
(续表)
3.西部数据(WD)硬盘编号
西部数据的编号为“WD2500JB-00EV A0”,其中“WD”是“Western Digital”的简称,表⽰其为西部数据公司的产品,之后的6位
为硬盘的主编号,其含义如表18-3所⽰。
表18-3 西部数据(WD)硬盘编号
三、硬盘的检修流程
硬盘在电脑的存储设备中使⽤率最⾼,并担负着与内存交换信息的任务。硬盘质量好坏和功能强弱直接影响着电脑系统的快慢
和执⾏软件的能⼒。电脑硬盘与其他部件相⽐显得⼗分“脆弱”,容易出现问题。当发⽣故障时,可以按照如图18-1所⽰硬盘故
障维修流程图进
⾏检修。
四、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1.硬盘常见故障现象
(1)启动电脑时,屏幕提⽰:“Device Error”,“Non-system Disk Or Error, 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不能
启动;
(2)启动电脑时,屏幕提⽰:“No ROM Basic System Halted”,死机;
(3)启动电脑时,屏幕提⽰:“Invalid Partition Table”,不能启动;
(4)启动电脑时,系统提⽰停留很长的时间,最后显⽰提⽰:“HDD Controller Failure”;
(5)异常死机;
(6)正常使⽤电脑时频繁⽆故出现蓝屏等;
(7)电脑⽆法识别硬盘。
2.造成硬盘故障的原因
(1)硬盘坏道
硬盘由于经常⾮法关机或使⽤不当⽽造成坏道,导致电脑系统⽂件损坏或丢失,电脑⽆法启动或死机。
(2)硬盘供电问题
硬盘的供电电路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硬盘不能⼯作。造成硬盘不通电、硬盘检测不到、盘⽚不转、磁头不寻道等故障。
供电电路常出问题的部位是:插座的接线柱、滤波电容、⼆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电感和保险电阻等。
(3)分区表丢失
由于病毒破坏造成硬盘分区表损坏或丢失,将导致系统⽆法启动。
(4)接⼝电路问题
接⼝是硬盘与电脑之间传输数据的通路,接⼝电路如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检测不到硬盘、乱码、参数误认等现象。接⼝电路常
出故障的部位是接⼝芯⽚或与之匹配的晶振损坏、接⼝插针断或虚焊或脏污、接⼝排阻损坏等。
(5)磁头芯⽚损坏
贴装在磁头组件上,⽤于放⼤磁头信号、磁头逻辑分配、处理⾳圈电机反馈信号等,该芯⽚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磁头不能正确
寻道、数据不能写⼊盘⽚、不能识别硬盘、发现异响等故障现象。
(6)电机驱动芯⽚
⽤于驱动硬盘主轴电机和⾳圈电机。现在的硬盘由于转速太⾼导致芯⽚发热量太⼤⽽损坏,据不完全统计,70%左右的硬盘电
路故障是由该芯⽚损坏引起。
(7)其他部件损坏
包括主轴电机、磁头、⾳圈电机和定位卡⼦等损坏,导致硬盘⽆法正常⼯作。
五、硬盘常见故障维修⽅法
1.硬盘软故障维修⽅法
硬盘软故障包括磁道伺服信息出错、系统信息区出错和扇区逻辑错误(⼀般⼜被称为逻辑坏道)等引起的故障。
(1)先进⾏磁盘扫描,⽤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电脑,然后运⾏“Scandisk X:(…X?为…C或D?等)”命令来扫描硬盘,硬
盘如有坏道将⽤字母“B”标注。
(2)如果没有坏道或没有办法扫描磁盘,且在电脑启动时,屏幕出现“Invalid Partition Table (⽆效的分区表)”的错误提
⽰,则故障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这时先⽤杀毒软件进⾏杀毒,然后重新启动电脑;如还不能启动,则可能是病毒破坏了硬盘
分区表,可以⽤以前备份的硬盘分区表进⾏恢复(可以⽤KV3000杀毒软件进⾏备份、恢复硬盘分区表),随后重新启动电
等引起的故障。
硬盘硬故障维修⽅法为:
(1)先进⼊CMOS中,查看是否能检测出硬盘信息。
(2)如能检测到,接着检查是否存在硬件冲突。如果存在多个设备则需检查硬盘之间或硬盘与光驱等设备之间是否存在主从
盘冲突问题。
(3)接着检查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硬盘及主板IDE端⼝是否正常(可⽤“替换法”检测)。
(4)最后检查磁头组件或控制电路是否损坏。
3.⽆法检测到硬盘维修⽅法
⽆法检测到硬盘的故障原因主要有:IDE接⼝与硬盘连接的电缆线未连接好、IDE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电缆线断裂、跳线设
置不当和硬盘硬件损坏等。
维修⽅法:逐⼀排查,找到故障源头,如⽆法修复将更换设备。
4.启动电脑时停留很长时间,最后显⽰提⽰:“HDD Controller Failure”
此类故障⼀般是硬盘线接⼝不良或接线错误所致。
维修⽅法: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状态,再检查数据线的连接状态。
5.频繁的⽆故出现蓝屏维修⽅法
硬盘由于⾮法关机、使⽤不当等原因⽽造成磁盘坏道,会使电脑系统⽆法启动或出现蓝屏,读取某个⽂件或运⾏某个软件时经
常出错,或者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操作成功,其间硬盘不断读盘并发出刺⽿的杂⾳,这种现象意味着硬盘上载有数据的某些扇
区已坏。
维修⽅法:磁盘完全扫描,或⽤硬盘⼯具软件修复.
6.硬盘坏道的维修⽅法
硬盘由于⽼化或使⽤不当会造成坏道,坏道如果不解决,将影响系统运⾏和数据的安全,下⾯介绍⼏种处理坏道的⽅法:
(1)⽤Windows系统中的磁盘扫描⼯具,对硬盘进⾏完全扫描,对于硬盘的坏簇,程序将以⿊底红字的“B”标出。
(2)避开坏道,对于坏道⽐较多且⽐较集中的,分区时可以将坏道划分到⼀个区内,以后不要在此区内存取⽂件即可。
(3)将坏道分区隐藏,⽤Partition Magic 分区软件将坏道分区隐藏,运⾏Partition Magic 分区软件后,单击“Operations
→check”进⾏标注坏簇,然后单击“Operations →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坏簇分成⼀个或多个分区,再⽤“Hide
Partition”将坏簇分区隐藏。最后再单击“Tools →Drive Mapper”收集快捷⽅式和注册表内的相关信息,更新程序中的驱动盘符
参数,可以确保程序的正常运⾏。
六、硬盘数据恢复⽅法
数据损坏或丢失是电脑使⽤过程中时常发⽣的事情,如果重要⽂件丢失或损坏,将会造成很⼤的损失。数据损坏的原因⼀般是
由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感染病毒、硬盘MBR 损坏或丢失、硬盘DBR损坏或丢失、硬盘的物理损坏(电路故障、磁头
故障等)等引起的,下⾯讲解常见的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后的恢复⽅法。
数据损坏或丢失是电脑使⽤过程中时常发⽣的事情,如果重要⽂件丢失或损坏,将会造成很⼤的损失。数据损坏的原因⼀般是
由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感染病毒、硬盘MBR损坏或丢失、硬盘DBR损坏或丢失、硬盘的物理损坏(电路故障、磁头
故障等)等引起的,下⾯讲解常见的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后的恢复⽅法。
(⼀)MBR数据恢复⽅法
1.故障分析
MBR(Main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它是主引导扇区的⼀部分,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1扇区。包括硬
盘主引导记录MBR、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和分区结束标志。
MBR的作⽤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判别哪个分区为可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
引导扇区)调⼊内存加以执⾏。MBR是由分区程序(如)所产⽣的,它不依赖任何操作系统,⽽且硬盘引导程序
也是可以改变的,从⽽实现多系统共存。
MBR损坏后,当启动系统时,往往会出现“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系统盘
或盘出错)”、“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DOS引导记录错误)”或“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
ROM Basic,系统停⽌响应)”等提⽰信息,在⽐较严重的情况下,则不会出现任何信息。
2.数据恢复⽅法
硬盘MBR损坏后,可以使⽤FDISK /MBR或Fixmbr等软件进⾏恢复。
(1)通过FDISK修复MBR
通过FDISK修复MBR的⽅法是:⽤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接着在提⽰符下输⼊“FDISK /mbr”命令,并按Enter键即可完
成修复。
通过“FDISK /mbr”命令修复MBR,能覆盖主引导区记录的代码区,但不重建主分区表。因此只适⽤于主引导区记录被引导区
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下。即在启动到DOS后,输⼊“C:”并按Enter键,看能否读取C
盘的数据;如果C 盘中的数据可以读出的话,那么使⽤FDISK/mbr命令进⾏⽆条件重写主引导区⼀般都能成功,⽽且可以保留
原有的数据。否则⽤“FDISK/mbr”命令⽆法修复。
(2)通过Fixmbr修复MBR
Fixmbr⼯具是专门⽤于重新构造主引导扇区的,该软件只修改主引导区,对其他扇区不进⾏写操作。
Fixmbr修复MBR的⽅法如下:
⾸先⽤启动盘启动系统,然后直接运⾏Fixmbr软件。接着该软件将检查MBR结构,如果发现系统不正常,则会出现是否进⾏
修复的提⽰;接着输⼊“Y es”,软件开始搜索分区;当搜索到相应的分区后,系统会提⽰是否修改MBR,这时输⼊“Y es”,则
开始⾃动修复。
提⽰:
·使⽤Fixmbr修复MBR时,如果不指定设备名,将修复启动设备的MBR。指定设备名的情况如:fixmbr deviceharddisk2。
提⽰:
·默认状态下,Fixmbr能够搜索到所有已经存在的分区,并完成修改操作。如果发现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对,可以运⾏“Fixmbr
/Z”,将修复的结果清空,
然后重新启动,这样就能还原到初始状态了。
(⼆)DBR数据恢复⽅法
1.故障分析
DBR(D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扇区,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1扇区。DBR 是操作系统可直接访问的第1个扇区,
由⾼级格式化程序产⽣。DBR主要包括⼀个引导程序和⼀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在
硬盘中每个逻辑分区都有⼀个DBR,其参数视分区的⼤⼩、操作系统的类别⽽有所不同。
在操作系统引导扇区中,引导程序的主要作⽤是:当MBR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它时,在根⽬录中寻找系统⽂件、
和三个⽂件,如果存在,就把⽂件读⼊内存,并移交控制权予该⽂件。
在操作系统引导扇区中,BPB分区表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录
⼤⼩、FA T个数的分配单元(Allocation Unit)的⼤
⼩等重要参数。
2.数据恢复⽅法
硬盘DBR损坏后,启动时通常会出现“General Fail Reading Drive(分区读取失败)”等分区丢失或损坏的提⽰。DBR损坏
后,可以使⽤Format或Winhex等程序进⾏修复。(1)⽤Format命令修复DBR
如果硬盘中没有重要的数据,可以使⽤Format命令进⾏修复。即⽤Format命令将分区直接格式化即可。但如果硬盘中有重要
的数据,则不能使⽤Format命令进⾏修复。
(2)⽤Winhex软件修复DBR
硬盘DBR损坏,⽽且硬盘中有重要的数据的情况,可以使⽤Winhex磁盘⼯具软件进⾏修复。
使⽤Winhex磁盘软件修复DBR的⽅法如下。
⾸先将问题磁盘作为从盘接到另⼀台电脑中,然后运⾏Winhex磁盘软件进⾏修复,如图18-5所⽰。
图使⽤Winhex软件恢复DBR
(三)⽂件误删除恢复⽅法
1.故障分析
⽂件误删除通常是由于种种原因把⽂件直接删除(按住Shift键删除)或删除⽂件后清空了回收站,⽽造成的数据丢失。这是⼀
种⽐较常见的数据丢失的情况,对于这种数据丢失情况,在数据恢复前不要再向该分区或者磁盘写⼊信息(保存新资料),因
为刚被删除的⽂件被恢复的可能性最⼤,如果向该分区或磁盘写⼊信息就可能将误删除的数据覆盖,⽽造成⽆法恢复。
2.数据恢复⽅法
⽂件删除仅仅是把⽂件的⾸字节改为“E5H”,⽽数据区的内容并不没有被修改,因此⽐较容易恢复。可以使⽤数据恢复软件轻
松地把误删除或意外丢失的⽂件找回来。
在⽂件误删除或丢失时,可以使⽤Easy Recover或FinalData等数据恢复⼯具进⾏恢复。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发现⽂件丢
失后,准备使⽤恢复软件时,不能直接在本机安装这些恢复⼯具,因为软件的安装可能恰恰把刚才丢失的⽂件覆盖掉。最好使
⽤能够从光盘直接运⾏的数据恢复软件,或者把硬盘挂在别的机器上进⾏恢复。
⾯以FinalData数据恢复软件为例讲解⽂件被删除后的数据恢复⽅法。
第1步: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电脑中,从光盘运⾏Final Data软件,打开Final Data软件主
界⾯,如图18-6所⽰。
第2步:接着单击“⽂件→打开”菜单,打开“选择驱动器”对话框,如果要恢复的⽂件在单个驱动器中(如D盘中),先选择“逻辑
驱动器”选项卡,然后再选择要恢复的⽂件的驱动器。如果要对整个硬盘数据进⾏恢复,单击“物理驱动器”,然后单击“硬盘
1”,选好驱动器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8-7所⽰。
第3步:单击“确定”按钮后,接着会弹出“选择查找的扇区范围”对话框,如图18-8所⽰,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查找的开始扇区
和结束扇区,如果不清楚恢复的⽂件所在的扇区,可以不⽤设置。
第4步:接着单击“确定”按钮,开始扫描磁盘,如图18-9所⽰。扫描完成后,将⽣成删除的⽂件和⽬录的列表,其中在窗⼝的
左边区域将会出现7个项⽬,⽽⽬录和⽂件信息将会显⽰在右边窗⼝,如图18-10所⽰。
提⽰:扫描后⽣成的列表中,左边窗⼝中的7项内容的含义如表18-4所⽰。
表18-4 左边窗⼝内容含义
第5步:接着查找想恢复的⽂件,单击“⽂件→查找”菜单,打开查找对话框,如图18-11所⽰,在“⽂件名”框中输⼊要查找的⽂
件的名称,然后单击“查找”按钮开始查找。
第6步:在查找完成后,将在“找到的⽂件”选项中显⽰查找的结果,如图18-12所⽰。
图18-12 显⽰查找的结果
第7步:接着选中要恢复的⽂件,然后单击“⽂件→恢复”菜单,再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恢复⽂件存放的位置,然后单击“恢
复”按钮即可恢复。
(四)磁盘被分区、格式化后的数据恢复⽅法
1.故障分析
当给⼀块硬盘分区、格式化时,并没有将数据从DA TA区直接删除,⽽是利⽤分区软件重新建⽴了硬盘分区表;利⽤格式化软
件重新建⽴了FA T表。所以当硬盘被分区或格式化后,原理上是可以恢复的。当出现硬盘被分区或格式化操作,造成数据丢
失时,不能再对故障硬盘做任何⽆⽤的操作,特别是写操作,否则将导致硬盘中的数据⽆法恢复。
2.数据恢复⽅法
在实际操作中,重新分区并快速格式化(Format不要加U参数)、快速低格等,都不会把数据从物理扇区的数据区中实际抹
去。重新分区和快速格式化只不过是重新构造新的分区表和扇区信息,都不会影响原来的数据在扇区中的物理存在,直到有新
的数据去覆盖它们为⽌。⽽快速低级格式化,是⽤DM等磁盘软件快速重写盘⾯、磁头、柱⾯、扇区等初始化信息,仍然不会
把数据从原来的扇区中抹去。因此可以使⽤数据恢复软件轻松地把误分区或误格式化后丢失的数据找回来。
在硬盘被误分区或误格式化后,可以使⽤Easy Recover或FinalData等数据恢复⼯具进
⾏恢复。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准备使⽤恢复软件时,不能直接在本机安装这些恢复⼯具,因为软件的安装可能恰恰把刚才
丢失的⽂件覆盖掉。最好使⽤能够从光盘直接运⾏的数据恢复软件,或者把硬盘挂在别的机器上进⾏恢复。
⾯以Easy Recover为例讲解分区被格式化后的数据恢复⽅法。
第1步:在EasyRecovery主界⾯中单击选择Data Recovery(数据修复),然后单击选择FormatRecovery(被格式化分区恢
复)选项,如图18-13所⽰。
第2步:单击FormatRecovery(被格式化分区恢复)按钮后,接着进⼊选择分区的对话框,如图18-14所⽰。
第3步:在选择好分区后,单击Next按钮,软件开始扫描所选分区中的⽂件,如图18-15所⽰。
第4步:扫描完成后,在EasyRecovery软件中将显⽰扫描出来的被删除⽂件,其中左边窗⼝显⽰⽂件夹,右边窗⼝显⽰⽂件
夹中的内容,如图18-16所⽰。
第5步:选择要恢复的⽂件,然后单击Back按钮,接着弹出保存恢复⽂件的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单击Y es按钮,如图18-17
所⽰。
提⽰:如果找不到⽂件可以单击Find按钮,查找需要的⽂件。
第6步:单击Y es按钮后,接着打开选择保存路径的对话框,如图18-18所⽰。单击Browse 按钮进⾏设置。
第7步:设置好后接着单击OK按钮,将会将⽂件恢复。
提⽰:如果要从损坏的分区中恢复⽂件,先在主界⾯中选择Data Recovery(数据修复),再选择RA WRecovery(损坏的分
区中恢复),接下来先选择损坏的分区,然后单击Next按钮,开始扫描,如图18-19所⽰。扫描完成后,选择要恢复的⽂件,
进⾏恢复,⽅法同上。
(五)硬盘物理结构损坏后的数据恢复⽅法
1.故障分析
硬盘物理结构损坏是指由于固件损坏、磁头损坏、电路板烧坏、扇区物理性损坏等引起的数据⽆法读取。硬盘物理结构损坏⼀
般会出现CMOS不认硬盘、硬盘有异响、硬盘数据读取困难、硬盘有时能够读取数据有时不能读取数据等类似的不稳定等故
障,这时需要对硬盘进⾏维修,或更换电路板,或开盘维修,或更换盘⽚等需要特殊环境和特殊⼯具的维修。
在硬盘出现故障后,CMOS中检测不到硬盘的情况多数都是硬件⽅⾯的问题,可能是主板的硬盘控制器(包括IDE接⼝断针、
短针、接触不良、虚焊等)故障或硬盘本⾝的故障。
如果故障由电脑主板造成,那么数据不会受到破坏,把硬盘接在别的电脑上就可以正常读出;如果故障是由硬盘造成的,需要
维修硬盘故障以恢复硬盘中的数据。
硬盘的故障⼀般可分为控制电路故障、主轴电机故障、磁臂电机和磁头故障、磁头放⼤器以及盘⽚故障和数据接⼝故障等。对
于硬盘控制电路的故障,可以更换电路板中的故障芯⽚,然后把数据正常读出;对于电机、磁头和盘⽚的故障,⼀般需要在百
万级的超净间环境中,更换磁头或将盘⽚放在专门的设备中读出硬盘中的数据。
2.数据恢复⽅法
由于硬盘物理结构损坏引起的数据丢失的原因较复杂,因此恢复数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故障原因进⾏恢复,具体恢复⽅法如
下。
(1)CMOS不认硬盘,同时伴有硬盘内部异响故障数据恢复
此故障的表现为硬盘⼀加电就“咣咣”响,接⼊主机后,在CMOS中不能发现硬盘,即使使⽤DM等软件也找不到硬盘。造成这
种故障的原因⼀般是硬盘电路板上的寻道电机的控制电路出现故障,造成硬盘在⾃检初始化时,⽆法正常准确定位,因此系统
不能找到硬盘。
出现这种故障的硬盘的盘⾯是好的,数据没有被损坏,只是硬盘⽆法正常寻道。所以此故障数据丢失可以采取寻找同型号的硬
盘,更换硬盘的电路板,然后把损坏硬盘中的数据安全的读出的⽅法进⾏恢复。
(2)硬盘数据读取困难故障数据恢复
此类故障⼀般是硬盘的寻道电机的轴承使⽤时间久后缺油阻⼒增⼤,转动不灵活,造成磁臂寻道出现问题,移动不畅所致。此
故障数据丢失可以采取适当提⾼环境温度,使数据顺利读出的⽅法进⾏恢复。
(3)硬盘有时能读有时不能读,不稳定故障数据恢复
此类故障是因为电路板元器件⽼化,发热量过⼤,造成芯⽚⼯作不稳定。⼀般故障现象为刚开机时硬盘能够正常读取数据,可
是使⽤⼏⼗分钟或⼀两个⼩时后,硬盘突然异响,系统提⽰找不到硬盘,造成系统死机。
此故障数据丢失可以采取强⾏降低硬盘电路板的⼯作温度,并且使⽤脱脂棉蘸⽆⽔酒精对硬盘电路板上发热量最⼤的芯⽚进⾏
降温,同时趁机读取数据进⾏数据恢复的⽅法进⾏恢复。
(4)加电后,硬盘没有任何动静的故障数据恢复
此类故障⼀般是硬盘的供电有问题所致,硬盘中的数据并没有丢失或损坏。此故障数据丢失可以采取修复电路板故障或更换同
型号的电路板进⾏恢复。
七、硬盘常见故障维修实训
开机后屏幕显⽰“Device error”,硬盘不能启动
故障现象:开机后屏幕显⽰“Device error”,硬盘不能启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C:,屏幕显⽰:“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识硬盘。
故障原因:造成该故障的原因⼀般是CMOS中的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解决⽅法:进⼊COM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发现硬盘类型设置错误,将硬盘设置参数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设置参数
不会修改,可⽤出⼚CMOS设置进⾏恢复。
关闭硬盘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没有进⾏任何操作闲置3分钟左右后,听到好似硬盘停⽌转动的声⾳,⽽后再继续使⽤电脑,能听到硬盘开始
转动的声⾳,但感觉电脑运⾏速度明显减慢。
故障原因:出现这样的故障可能是由于电脑的“电源管理”选项中设置了“3分钟后关闭硬盘”。
解决⽅法: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设置→控制⾯板→电源选项”,打开这项设置,然后把“关闭硬盘”⼀项设置为“从不”,然后单
击“确定”按钮即可。
硬件不兼容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使⽤⼀会就会出现找不到硬盘的提⽰,运⾏⼤的游戏会出现死机。
故障原因:造成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硬件故障、硬件接触不良、硬件不兼容或软件不兼容。
解决⽅法:检查硬盘的数据线与数据线的插头连接。运⾏⼤游戏的时候出现死机,应该是硬件不兼容或者软件不兼容造成的,
可以安装主板驱动和显卡驱动,重新插拔内存或更换部件来解决。
硬盘物理坏道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每次读写时,硬盘都会出现“嘎嘎”的响声。
故障原因:硬盘⼀旦出现读写时发出“嘎嘎”响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出现物理坏道。
解决⽅法:低级格式化硬盘,不过这样处理后即使能够暂时恢复正常,硬盘使⽤寿命也不会太久。因此,要备份重要数据防患
于未然。
找不到硬盘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开机时,找不到硬盘,在CMOS中也检测不到硬盘的信息。
故障原因:此故障⼀般由硬盘接触不良、硬盘分区损坏或硬盘损坏造成。
解决⽅法:检查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的连接,如果没有问题,则可能是硬盘分区损坏或硬盘损坏,将硬盘接到别的电脑上,如
能找到硬盘,则重新分区创建新的引导分区即可。
硬盘坏道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不能正常安装Windows系统,即使勉强装上使⽤也不稳定。
故障原因:此故障是由于硬盘坏道所致。
解决⽅法:对于硬盘坏道⽐较集中的硬盘,⽤分区软件将坏道分为⼀个区或⼏个⼩区,然后将该分区删掉即可;对于坏道⽐较
分散的硬盘,⽤Norton 8.0所带的⽂件,擦除有坏道的驱动器再重装软件;除此之外还可⽤DM软件低格硬盘或⽤
Pctools 9.0的Diskfix修复硬盘。
⽆法格式化硬盘故障
故障现象:使⽤FORMA T命令格式化硬盘时,显⽰硬盘有坏道的提⽰,且格式化的速度很慢。
故障原因:硬盘介质损坏。
解决⽅法:重新分区,避开坏道所在区域。
硬盘接触不良故障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法启动,从启动盘启动,也⽆法进⼊C盘,使⽤CMOS中的⾃动监测功能也⽆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原因:此故障原因可能是连接电缆或IDE端⼝上接触不良或硬盘的主从跳线错误,硬盘本⾝故障的可能性不⼤。
解决⽅法: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及电缆等进⾏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
被接受,检查硬盘的主从跳线,如果在⼀条IDE
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要分清主从关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