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

IP,⼦⽹掩码,默认⽹关

IP地址:

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个32bit地址。

地址有两部分组成,⼀部分为⽹络地址,另⼀部分为主机地址。

IP地址分为ABCDE 5类。常⽤的是BC两类。

⽹络地址的位数直接决定了可以分配的⽹络数;

主机地址的位数则决定了⽹络中最⼤的主机数。

A类地址: ⽹络位87)位+主机位24位,0****************************

IP范围:1.0.0.0--126.255.255.255

127⽹络位是本地测试地址,不能⽤于数据通讯。

IP范围:127.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络位1614)位+主机位16位,10***************************

IP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络位2421)位+主机位8位,110**************************

IP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D224.0.0.0——239.255.255.255

E240.0.0.0——255.255.255.255

⼦⽹掩码:

互联⽹是由许多⼩型⽹络构成的,每个⽹络上都有许多主机,

这样便构成了⼀个有层次的结构。

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

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 IP地址的⽹络号和主机号各是多少位呢?

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络号、

哪些是主机号,这就需要通过⼦⽹掩码来实现。

什么是⼦⽹掩码 ⼦⽹掩码不能单独存在,

它必须结合IP地址⼀起使⽤。⼦⽹掩码只有⼀个作⽤,

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

⼦⽹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络位,⽤⼆进制数字“1”表⽰;

右边是主机位,⽤⼆进制数字“0”表⽰。例如IP地址为“192.168.1.1”

和⼦⽹掩码为“255.255.255.0”

其中,“1”24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24位是⽹络号;

“0”8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8位是主机号。

这样,⼦⽹掩码就确定了⼀个IP地址的32位⼆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络号、

哪些是主机号。这对于采⽤TCP/IP协议的⽹络来说⾮常重要,

只有通过⼦⽹掩码,才能表明⼀台主机所在的⼦⽹与其他⼦⽹的关系,

使⽹络正常⼯作。常⽤的⼦⽹掩码⼦⽹掩码有数百种,

这⾥只介绍最常⽤的两种⼦⽹掩码,

它们分别是“255.255.255.0”“255.255.0.0”

1. ⼦⽹掩码是“255.255.255.0”的⽹络:

最后⾯⼀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

因此可以提供256IP地址。

但是实际可⽤的IP地址数量是256-2,即254个,

因为主机号不能全是“0”或全是“1”

2. ⼦⽹掩码是“255.255.0.0”的⽹络:

后⾯两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

可以提供255IP地址。

2

但是实际可⽤的IP地址数量是255

2

-2,即65023个。

IP地址的⼦⽹掩码设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将⼦⽹掩码设置过⼤,

也就是说⼦⽹范围扩⼤,那么,根据⼦⽹寻径规则,

很可能发往和本地机不在同⼀⼦⽹内的⽬的机的数据,

会因为错误的判断⽽认为⽬的机是在同⼀⼦⽹内,那么,

数据包将在本⼦⽹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

使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的机,导致⽹络传输错误;

如果将⼦⽹掩码设置得过⼩,

那么就会将本来属于同⼀⼦⽹内的机器之间的通信

当做是跨⼦⽹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关处理,

这样势必增加缺省⽹关的负担,造成⽹络效率下降。

因此,⼦⽹掩码应该根据⽹络的规模进⾏设置。

如果⼀个⽹络的规模不超过254台电脑,

采⽤“255.255.255.0”作为⼦⽹掩码就可以了,

现在⼤多数局域⽹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

因此“255.255.255.0”是最常⽤的IP地址⼦⽹掩码;

笔者见到的最⼤规模的中⼩学校园⽹具有1500多台电脑,

这种规模的局域⽹可以使⽤“255.255.0.0”

默认⼦⽹掩码 Windows 2000 Server中,如果给⼀个⽹卡指定IP地址,

系统会⾃动填⼊⼀个默认的⼦⽹掩码。

这是Windows 2000 Server为了节省⽤户输⼊时间⾃动产⽣的⼦⽹掩码。

⽐如,局域⽹最常使⽤的IP地址“”

默认的⼦⽹掩码是“255.255.255.0”。⼀般情况下,

IP地址使⽤默认⼦⽹掩码就可以了。

默认⽹关:

什么是默认⽹关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关也有很多种。

TCP/IP协议⾥的⽹关是最常⽤的,在这⾥我们

所讲的⽹关均指TCP/IP协议下的⽹关。

那么⽹关到底是什么呢?

⽹关实质上是⼀个⽹络通向其他⽹络的IP地址。

⽐如有⽹络A和⽹络B

⽹络A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168.1.254”

⼦⽹掩码为255.255.255.0

⽹络B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168.2.254”

⼦⽹掩码为255.255.255.0

在没有路由器的情况下,两个⽹络之间是不能进⾏TCP/IP通信的,

即使是两个⽹络连接在同⼀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

TCP/IP协议也会根据⼦⽹掩码(255.255.255.0

判定两个⽹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络⾥。

⽽要实现这两个⽹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关。

如果⽹络A中的主机发现数据包的⽬的主机不在本地⽹络中,

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的⽹关,再由⽹关转发给⽹络B的⽹关,

⽹络B的⽹关再转发给⽹络B的某个主机(如附图所⽰)。

⽹络B向⽹络A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也是如此。

所以说,只有设置好⽹关的所以说,IP地址,

TCP/IP协议才能实现不同⽹络之间的相互通信。

那么这个IP地址是哪台机器的IP地址呢?

⽹关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的IP地址,

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有路由器、启⽤了路由协议的服务器

(实质上相当于⼀台路由器)、

代理服务器(也相当于⼀台路由器)。

如果搞清了什么是⽹关,默认⽹关也就好理解了。

就好像⼀个房间可以有多扇门⼀样,

⼀台主机可以有多个⽹关。

默认⽹关的意思是⼀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的⽹关,

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关,由这个⽹关来处理数据包。

现在主机使⽤的⽹关,⼀般指的是默认⽹关。

意思是:所有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都经过默认⽹关的IP(接⼝)

发送出去,当然返回也是从那⾥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