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高一信息技 术教案 篇一

1、巩固掌握创建数据库、数据表的方法,及建立表间联系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创建和运行查询,对数据进行查找、筛选和排序,体验数据

检查的基本过程,加深对数据查询原理的理解。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法。

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任

务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进行归纳总

结。教师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操作实践的同时,

教师适时进行演示和指导,对常见错误进行纠正,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

反馈和评价。

采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实验室上课,教师机具有广播功能和文件发送功

能。

1课时

导入

通过前几节课的模拟操作练习,同学们是否归纳出上机考试中最常出现的

是题型?

学生可能回答不知道,可能回答创建数据库。

没错,通过模拟练习,我们发现在上机考试的第一题一般是让我们创建数

据库,并建立相关数据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视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

操作实践

任务1:在d盘的access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

的数据库,并在该数据库中新建名为“参赛选手”和“参赛学校”的数据表,

表的结构设置如下:

参赛选手表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

选手编号文本是

姓名文本否

学校名称文本否

电子邮箱文本否

参赛学校表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主键

学校名称文本是

地址文本否

电子邮箱文本否

请某个同学操作演示。

学生一起看操作演示。

适时讲评,如果学生操作中出现错误,则指出;如果操作完全正确,则表

扬。

容易出错的地方:保存的目录是否正确

数据库名、数据表名、字段名是否正确

主键设置是否正确:主键的设置有几种方法?

讲授

access数据库是多个数据表的集合,我们可以在这些数据表之间建立一种

联系,从而将各表中的数据关联起来,实施多个相关表之间的数据连接。

操作实践

任务2:建立参赛选手表和参赛作品表之间的联系。

请某个同学上来操作演示一下。

学生一起看操作演示。

讲授

适时讲评,如果学生操作中出现错误,则指出;如果操作完全正确,则表

扬。

access中,利用“工具”菜单中的“关系”菜单项来建立表与表之间的

联系。用来关联的两个字段的数据名通常是相同的,而参照完整性是用来保证

数据的完整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示操作,由其他学生判断做对与否,教师点评,指出

易错处,加深学生对此类题的理解。

讲授

在数据库的操作中,数据的检索是日常工作中很大的一部分,对单个表,

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筛选、排序来进行数据检索。

演示:用“筛选”的功能在“参赛作品表”中查找“网页设计”作品。

任务3:在“参赛作品表”中,用“筛选”的功能查找小学组的“网页设

计”作品。

任务4:查找小学组的“网页设计”和中学组“电子报刊”作品。

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适时演示和指导。

讲授

在“准则”中,两个条件若在同一行,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nd(与)

即这些条件要同时满足;若在不同行,则它们的关系是or(或),即这些条件

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可以了。比如说,要查找网页设计和电脑动画作品;查找

布心小学的网页设计作品;查找一等奖和二等奖作品。

教材分析 篇二

本课节选自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五章第一小节节选内容,教材

中涉及的内容有计算机病毒、防火墙等相关知识,课本理论性质比较重,实践

性的欠缺,需要我们教师转换教学设计思路,变直接理论学习为“实践出真

3 7

知”,这样不仅学生理解的深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及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 篇三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

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 篇四

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

学习,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生:第一次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第三次造纸和印刷术的发

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电子计算机的

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师:在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

存储技术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

动。

说明:建议以2~3人为一组(同桌),根据分析表完成活动。

活动安排 篇五

l 活动主题:分析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各个历

史阶段的特点

l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完成分析表。

l 活动步骤:

1)在课堂中完成分组,并确立组长和组员的分工

2)每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查询方式(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

查找)查找相关资料

3)整理并交流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4 7

1、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2、理解信息集成的含义

3、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

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4、选择适当的信息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述与演示,让学生认识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和有效地利用网

络进行信息交流。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培养学生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素材的选择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文本,表格,还有做课件的演示文稿PPT

表达方式都比较简单,本章的学习就是对加工后的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集

成的形式就是做一个网页。

二、新课讲述

1、信息集成

概念:信息集成的过程主要指将文本、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

材,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在一起,为表达某一主题服务。

信息集成的过程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举出一至两个实

例来进行分析)

①选题立意价段

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定要表达的主题和设计的目标,并用一个贴切而

有特色的名字来表达。

归纳主题:

提问:平时上网浏览哪些网站?

教师带领学生浏览网站

②设计规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主题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并收

集、整理和选择作品中需要使用的素材。

1、设计作品的内容和结构

总体设计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作品的总体框架,把握所要表达的主体内容。

教师演示:打开“心系奥运”网站,展示五个模块

主页,我和奥运,奥运动态,主题班会,奥运金牌

详细设计

从微观上勾画出每个页面的布局,需要展现的内容、各页面之间的超级链

接方式。

超级链接:实现从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目标的连接,另一个目标可以是一个

网页,也可以是图象、动画、视频,甚至可以是一个程序。

2、素材的选择

文字、图象、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都是素材。

/

③开发制作阶段

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

1基于页面的工具

Word,WPS,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

2、基于图标的工具

Authorware,方正奥思

3、基于时间的工具

6 7

Flash,Director

网页三剑客

Dreamweaver

Firework

Flash

④评估测试价段

看网站是否达到你预计的效果;

检查内容是否有错误;

检查各处链接是否正确等。

小结:信息集成的目的是使信息能被合理、清晰、有效地组织起来以表达

主题,因些在集成时,应根据主题需求和各种素材的特色做到取舍有度、选择

有方。

实践:

请同学们自愿组成一个小组(2-3人),各组确定一个组长,分工收集相关

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然后制作网站。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头,我就明确提出了接下去几节课的目标要求,就是要让学生

完成一个网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生在平时上网只是浏览

别人的网站,现在有机会自己尝试,还是很感兴趣的,我还没说完,有学生就

迫不及待动手要做,在接下来的讲解中,由于今天是网站制作中的第一课,所

以理论的东西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学生的反映开始有点冷淡,我就在

讲解概念时在中间给大家展示几个范例网站,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制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