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
多维融合,深拓场景,建立品质服务与
客户体验评测新模型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普及,优质的客户体验已成为产品的核心
竞争力。我公司产品监测存在着单线拨测无法发现新型用户体验投诉场景、复杂
场景下真实用户感知监测困难、无全面有效的综合用户感知闭环提升体系等业务
等诸多问题短板益。基于以上痛点,本文创新开展多维融合,深拓场景,建立了
品质服务与客户体验评测新模型,从而全面采集真实用户感知问题,形成了多维
融合的场景化监测机制,取得了客户投诉与产品整体满意度均有显著改善的目的。
最后对相关优化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多维;场景; 监测;
一、成果形成背景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体验为王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5G全业务新时代的到来,全球手机客户数量迅猛增长的
同时,用户的期望和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当一个手机应用响
应速度很慢时,三分之一的用户会选择去使用其竞争对手的应用。同时,据网络
统计,71%的网民希望手机上网的速度能够赶上甚至超过电脑上网的速度。
由此可见,面对激烈的市场和复杂的行业格局,客户体验已成为当今成功企
业竞争的军备厂,做好用户维系工作和提升用户体验显得极为重要。
经核实,场景时段未在网络高峰期。同时,经使用网络监测工具,监测当前
场景中的网络质量各项指标情况。监测结果显示该场景中的文件下载速率、文件
上传速率网页浏览时延、视频加载时延等各项网络均达标,且优于竞争对手。我
公司将监测表现良好情况反馈至客户,建议客户清理手机内存。但客户清理手机
内存后,上网感知依旧无改善,某产品X(滴滴打车),无法正常打车,加载慢,
体验欠佳。
以上情况说明:单一的监测模式未能覆盖复杂场景下的产品体验。
(三)各级领导就“场景监测”提出明确要求与方向
针对客户体验及服务感知,公司各级领导高瞻远瞩,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
和具体的工作要求:建立客户投诉和产品体验相结合的闭环管理体系,深化场景
化体验监测,强化服务能力提升,重塑服务领先优势。构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深化服务智能化转型、推动关键问题解决。
集团公司也提出了工作思路指导:围绕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全流程,以
“标准制定-质量评测-投诉处理”为着力点,狠抓基础制度建设,筑牢网络质量
生命线,守住客户权益底线,打造服务感知高线,努力实现客户满意度提升。
具体的网络场景化监测要求为:主要针对机场、火车站、交通枢纽(长途汽
车站或公交场站)、地铁、商超、办公区、居民区7个场景开展客户体验感知测
试。
由上可知,全面监测各场景下产品及网络体验感知,建立品质服务与客户体
验评测新模型的工作势在必行。
(五)目标
目前,公司各部门在此问题上的相应责任为:市场部--建立指标体系,
完成问题监测、问题反馈、问题复测等工作;网络部--网络问题优化改善;基地
/专业公司---产品问题优化改善。
经项目团队研判,最终确定的项目目标为:打破壁垒切实提升客户
使用感知。具体子目标为:
1、融合指标体系:根据用户使用行为习惯将产品进行高频次使用场景的有
效划分,建立产品体验指标体系。
2、场景化监测:将产品还原至场景中,进行深度的融合监测,并将各类产
品自动拨测要求应用到场景中,从感官和客观两个维度进行产品分析,真正了解
客户的真实使用感知。
3、综合闭环提升:产品开发部门之间的优化闭环系统,将监测问题及时纳
入系统,提高部门间的协同,高效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并设定KPI,定期通
报考核。
(一)产品与高频次使用场景的划分
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焦点小组了解自有产品用户特征、共性和个性
化的需求、使用情景及使用行为,挖掘与用户习惯和需求最紧密结合的点进行场
景与产品的组合划分。
(二)建立场景式融合监测指标体系
引入“UCD”设计理念(User-Centerd Design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参
考行业巨头标准,建立场景式融合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对产品经理、真实用户和
UE专家的调研,确定影响各产品族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及评价权重。
示例:全流程穿越发现客户使用痛点:
通过全流程穿越、监测组进行4G/5G本网和他网、自有产品和竞品对标,客
户体验活动等方式,以客户的视角,结合相应的监测工具,对产品场景还原和痛
点深挖。具体如下:
1、场景与产品划分: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需求,如在日常使用、办理业务
时的场景、行为和感受,挖掘与用户习惯紧密结合的场景化概念点,目前已经进
行场景与场景的划分。
示例:在某高校宿舍楼对阅读类产品进行产品体验
2、可用性测试:根据关键场景设置的具体测试流程,进行产品的基本操作
使用,并记录在完成具体操作时遇到的障碍点和可改进点,汇总整理信息生成可
用性测试报告。
示例:在某高校宿舍楼对阅读类产品进行书籍搜索,书籍下载,书籍阅读,
书籍收藏等常用功能使用
4、全流程体验:客户视角进行活动全流程穿越,获得对活动现状的真实体
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示例:在某高校宿舍楼对自有阅读类产品进行书籍章节购买,发现存在扣费
与实际购买不符的情况。
(五)推动用户体验协同化闭环提升
围绕监测工作,通过融合流程,实现协同一体化和支撑集中化,加强部门间
的协同能力,提高协作效能。
三、成果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情况
(一)全面采集真实用户感知问题,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经过以上成果实
际应用,用户投诉与整体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正式落实融合监测,采集的用户
体验问题类型更真实、全面,同时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处理效率明显提升。通过
实施融合监测机制,自有业务主要用户投诉率(产品问题以及网络质量)均有不
同程度的下降。
1.提升问题解决率,增加采集的问题类型,综合前后监测情况对比, 2021
年第二季度问题采集的类型比由28%增至61%,增幅为1.5倍。同时2021年前半
年问题解决率上升。通过对2021年问题解决率汇总表解决率分析得出,2021年
前半年问题解决率上升至61.25%,提升幅度明显。
2.提升用户满意度,自有业务产品使用问题投诉率较年初下降315起自有
业务网络质量问题投诉率较年初下降169起,自有业务用户满意度提升1.79PP。
(二)完善多维融合的场景化监测机制,固化一套融合场景监测运作流程和
维系制度,新增8大场景,衍生132项融合指标,固化闭环及考核机制。截至
2021年10月,共形成4大类监测流程和制度模板,可直接应用推广。
1.搭建高频次场景,对每款自有产品流程穿越,体验专业性、可用性、功
能完备性、操作友好性等各项指标不少于20次/月。体验每款竞品专业性、可用
性、功能完备性、操作友好性各项指标不少于10次/月。
2.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派发系统应用手册, 监测流程更加规范化,提升部
门协同系统,构建信息跟踪复测机制 。
(三)打造了多维融合、深拓场景为核心的产品及体验监测新模型
多维融合、深拓场景为核心的产品及体验监测模型,对融合监测场景进行了
分层分级,以多地市模式搭建了高频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感知采集覆盖率。同
时,以精确分析为支撑,结合实际需要搭建客户产品体验感知预警及闭环管理体
系,贴近实际感知需要;还解决了监测在客户维系中的定位问题,从客户的感知、
保有双维度提出了后续场景监测思路。
新增数据四大平台的流程融合,有效促进了多维融合场景式监测服务体系的
建设与实施,提供了全量问题的闭环入口,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提升了客户满
意度与用户综合价值感知。
参考文献:
【1】蔡蕾;李国宏.“流量产品”全生命周期场景式服务管理[J].中国电信
业
【2】余应龙(导师:徐涛).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J].西南大
学硕士论文
【3】吴为民.创新多维质量经营模型,构建品质管理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
与科技.
个人简介:姓名:吴为民(1974年8月)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山
西省永济市
毕业院校:内蒙古财经大学 现供职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
司 职称:高级工程师
学位:经济学学士 研究方向:产品品质管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