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

多维融合,深拓场景,建立品质服务与

客户体验评测新模型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普及,优质的客户体验已成为产品的核心

竞争力。我公司产品监测存在着单线拨测无法发现新型用户体验投诉场景、复杂

场景下真实用户感知监测困难、无全面有效的综合用户感知闭环提升体系等业务

等诸多问题短板益。基于以上痛点,本文创新开展多维融合,深拓场景,建立了

品质服务与客户体验评测新模型,从而全面采集真实用户感知问题,形成了多维

融合的场景化监测机制,取得了客户投诉与产品整体满意度均有显著改善的目的。

最后对相关优化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多维;场景; 监测;

一、成果形成背景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体验为王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5G全业务新时代的到来,全球手机客户数量迅猛增长的

同时,用户的期望和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当一个手机应用响

应速度很慢时,三分之一的用户会选择去使用其竞争对手的应用。同时,据网络

统计,71%的网民希望手机上网的速度能够赶上甚至超过电脑上网的速度。

由此可见,面对激烈的市场和复杂的行业格局,客户体验已成为当今成功企

业竞争的军备厂,做好用户维系工作和提升用户体验显得极为重要。

经核实,场景时段未在网络高峰期。同时,经使用网络监测工具,监测当前

场景中的网络质量各项指标情况。监测结果显示该场景中的文件下载速率、文件

上传速率网页浏览时延、视频加载时延等各项网络均达标,且优于竞争对手。我

公司将监测表现良好情况反馈至客户,建议客户清理手机内存。但客户清理手机

内存后,上网感知依旧无改善,某产品X(滴滴打车),无法正常打车,加载慢,

体验欠佳。

以上情况说明:单一的监测模式未能覆盖复杂场景下的产品体验。

(三)各级领导就“场景监测”提出明确要求与方向

针对客户体验及服务感知,公司各级领导高瞻远瞩,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

和具体的工作要求:建立客户投诉和产品体验相结合的闭环管理体系,深化场景

化体验监测,强化服务能力提升,重塑服务领先优势。构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深化服务智能化转型、推动关键问题解决。

集团公司也提出了工作思路指导:围绕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全流程,以

“标准制定-质量评测-投诉处理”为着力点,狠抓基础制度建设,筑牢网络质量

生命线,守住客户权益底线,打造服务感知高线,努力实现客户满意度提升。

具体的网络场景化监测要求为:主要针对机场、火车站、交通枢纽(长途汽

车站或公交场站)、地铁、商超、办公区、居民区7个场景开展客户体验感知测

试。

由上可知,全面监测各场景下产品及网络体验感知,建立品质服务与客户体

验评测新模型的工作势在必行。

(五)目标

目前,公司各部门在此问题上的相应责任为:市场部--建立指标体系,

完成问题监测、问题反馈、问题复测等工作;网络部--网络问题优化改善;基地

/专业公司---产品问题优化改善。

经项目团队研判,最终确定的项目目标为:打破壁垒切实提升客户

使用感知。具体子目标为:

1、融合指标体系:根据用户使用行为习惯将产品进行高频次使用场景的有

效划分,建立产品体验指标体系。

2、场景化监测:将产品还原至场景中,进行深度的融合监测,并将各类产

品自动拨测要求应用到场景中,从感官和客观两个维度进行产品分析,真正了解

客户的真实使用感知。

3、综合闭环提升:产品开发部门之间的优化闭环系统,将监测问题及时纳

入系统,提高部门间的协同,高效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并设定KPI,定期通

报考核。

(一)产品与高频次使用场景的划分

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焦点小组了解自有产品用户特征、共性和个性

化的需求、使用情景及使用行为,挖掘与用户习惯和需求最紧密结合的点进行场

景与产品的组合划分。

(二)建立场景式融合监测指标体系

引入“UCD”设计理念(User-Centerd Design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参

考行业巨头标准,建立场景式融合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对产品经理、真实用户和

UE专家的调研,确定影响各产品族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及评价权重。

示例:全流程穿越发现客户使用痛点:

通过全流程穿越、监测组进行4G/5G本网和他网、自有产品和竞品对标,客

户体验活动等方式,以客户的视角,结合相应的监测工具,对产品场景还原和痛

点深挖。具体如下:

1、场景与产品划分: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需求,如在日常使用、办理业务

时的场景、行为和感受,挖掘与用户习惯紧密结合的场景化概念点,目前已经进

行场景与场景的划分。

示例:在某高校宿舍楼对阅读类产品进行产品体验

2、可用性测试:根据关键场景设置的具体测试流程,进行产品的基本操作

使用,并记录在完成具体操作时遇到的障碍点和可改进点,汇总整理信息生成可

用性测试报告。

示例:在某高校宿舍楼对阅读类产品进行书籍搜索,书籍下载,书籍阅读,

书籍收藏等常用功能使用

4、全流程体验:客户视角进行活动全流程穿越,获得对活动现状的真实体

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示例:在某高校宿舍楼对自有阅读类产品进行书籍章节购买,发现存在扣费

与实际购买不符的情况。

(五)推动用户体验协同化闭环提升

围绕监测工作,通过融合流程,实现协同一体化和支撑集中化,加强部门间

的协同能力,提高协作效能。

三、成果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情况

(一)全面采集真实用户感知问题,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经过以上成果实

际应用,用户投诉与整体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正式落实融合监测,采集的用户

体验问题类型更真实、全面,同时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处理效率明显提升。通过

实施融合监测机制,自有业务主要用户投诉率(产品问题以及网络质量)均有不

同程度的下降。

1.提升问题解决率,增加采集的问题类型,综合前后监测情况对比, 2021

年第二季度问题采集的类型比由28%增至61%,增幅为1.5倍。同时2021年前半

年问题解决率上升。通过对2021年问题解决率汇总表解决率分析得出,2021

前半年问题解决率上升至61.25%,提升幅度明显。

2.提升用户满意度,自有业务产品使用问题投诉率较年初下降315起自有

业务网络质量问题投诉率较年初下降169起,自有业务用户满意度提升1.79PP

(二)完善多维融合的场景化监测机制,固化一套融合场景监测运作流程和

维系制度,新增8大场景,衍生132项融合指标,固化闭环及考核机制。截至

202110月,共形成4大类监测流程和制度模板,可直接应用推广。

1.搭建高频次场景,对每款自有产品流程穿越,体验专业性、可用性、功

能完备性、操作友好性等各项指标不少于20/月。体验每款竞品专业性、可用

性、功能完备性、操作友好性各项指标不少于10/月。

2.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派发系统应用手册, 监测流程更加规范化,提升部

门协同系统,构建信息跟踪复测机制

(三)打造了多维融合、深拓场景为核心的产品及体验监测新模型

多维融合、深拓场景为核心的产品及体验监测模型,对融合监测场景进行了

分层分级,以多地市模式搭建了高频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感知采集覆盖率。同

时,以精确分析为支撑,结合实际需要搭建客户产品体验感知预警及闭环管理体

系,贴近实际感知需要;还解决了监测在客户维系中的定位问题,从客户的感知、

保有双维度提出了后续场景监测思路。

新增数据四大平台的流程融合,有效促进了多维融合场景式监测服务体系的

建设与实施,提供了全量问题的闭环入口,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提升了客户满

意度与用户综合价值感知。

参考文献:

1】蔡蕾;李国宏.“流量产品”全生命周期场景式服务管理[J].中国电信

2】余应龙(导师:徐涛).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J].西南大

学硕士论文

3】吴为民.创新多维质量经营模型,构建品质管理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

与科技.

个人简介:姓名:吴为民(19748月)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山

西省永济市

毕业院校:内蒙古财经大学 现供职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

职称:高级工程师

学位:经济学学士 研究方向:产品品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