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

笛、箫

1、张维良老师简介

张维良:男、1957年11月出生。笛子演奏家 、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笛箫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竹笛学会会长、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副主任。 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比赛笛子组第一名;1983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太湖春》获中国音乐学院首届创作比赛一等奖;1987年获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集体一等奖;1988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六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1995年CD专辑《箫的世界》获中国金唱片奖;2000年舞蹈《庭院深深》获中国电视舞蹈比赛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1年古筝与电子音乐《沧浪秋吟》MTV获中央电视台“新光杯”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2年获北京市“德艺双馨”奖;2003年创作的男子独舞《竹梦》音乐获“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 出版著作《笛子演奏法》、《箫演奏法》等。出版唱片及教学VCD十余辑。自1987年以来,在海内外

成功地举办了数十场独奏音乐会。 出版发表: 著作:笛子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箫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箫曲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笛箫与筝曲谱20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二十世纪笛子名曲16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笛子基础教程(国际文化出版社) 笛子技巧训练——五声音阶快速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笛子技巧训练——圆滑音及装饰音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笛子考级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 论文:中国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台湾音乐时代) 笛子呼吸理论及实践(中国音乐) 冯子存的笛子艺术及风格(中国音乐) 关于艺术院校改革的思考(中国文化报) ——等十余篇 唱片专集:《箫的世界》中国唱片总公司 《张维良的吹管艺术》台湾福茂唱片公司 《花泣》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 《殇》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 《别梦》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 《喜相逢》香港雨果有限公司 《问情》中国正大唱片公司 《天幻箫音》香港雨果有限公司 《问天》香港雨果有限公司 《醉笛》香港雨果有限公司

《茶雨》台湾风潮唱片公司 《红叶》香港龙音制作公司 《茶禅一味》台湾风潮唱片公司

《茶诗》台湾风潮唱片公司 ——教学VCD十余辑

2、罗守诚老师简介

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笛箫演奏家。

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附中,1964年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在校期间他严格系统地学习了西洋音乐理论和钢琴,先后师从金祖礼、陆春龄以及二人台民间艺人等前辈。他还深入各地民间,学习苏南吹打、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融汇吸收了南北各派的演奏精华和风格。1969年七月以优异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即为上海电影乐团独奏演员。他的演奏韵味隽永、大气、典雅感人,音色醇厚、甘美圆润,能准确表达音乐的内涵,显示了很高的艺术修养和出色的音乐感觉,颇受赞誉,得到了许多大作曲家和指挥家的高度评价.由他担任独奏、领奏的影片,如《城南旧事》、《白球恩》、《牧马人》、《雅片战争》、《老人与狗》、《阙里人家》、《济公》、《哪吒闹海》······· 都给人们留下了难望的印象。

他还应邀赴美国与国际著名的录音大师合作在加州一座百年教堂内录制了个人笛子独奏专辑《惊破梅心》和琴箫专辑《云水吟》、《琴箫引》,被音乐界推崇为精品。

他几度出访日本、美国、新加坡、朝鲜及港澳地区,他的名字多次被编入当代名人录·········

3、沈英彪老师简介

1970年生于杭州。从小就表现出非常的音乐天赋,能熟练演奏笛子、口琴、二胡、吉他等乐器。先后师从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罗守诚先生、著名笛箫演奏家陈杭明先生研习笛箫,并得到中国音乐学院张维良教授的指点。他演奏的洞箫音色纯美、韵味隽永、除了继承了传统的洞箫演奏风格以外,更注重和发扬洞箫音乐的严谨性。在虚心向老师学习的同时,他还刻苦钻研洞箫的演奏技巧,并成功运用深厚的气息控制力,将洞箫的音域拓宽至三个八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洞箫的表现力。其论文《浅谈箫的音域》、《走进箫的自由王国》发表在2003年4月期《乐器》杂志及中国民族

音乐在线网。凭着对洞箫艺术的一腔热爱和执着,他不断研习各派特点,取各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含蓄优美,儒雅细腻的演奏的风格及严谨规范、循序渐进的学院式教学体系。他始终将继承发扬中国的洞箫教学事业视为己任,1999年起他先后在杭州西子艺术学校、浙江西湖琴社、浙派琴筝乐府、浙江中医学院、浙江机电职业学院等地任教,培养了数百名笛、箫学生。2002、2004年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评为“优秀考级指导教师”,现任浙江西湖琴社副秘书长。在中国洞箫的演奏和教学理念上,他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西方音乐严谨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总结归纳,探索普及洞箫艺术的道路。为中国洞箫艺术从民间走向学院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并致力于让更多爱好洞箫的同仁,通过学箫、研箫、论箫、品箫、来了解、热爱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共同丰富多彩的人生。

4、马迪老师简介

马迪1956年出生于西安。

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

[1]

九岁开始学习吹奏笛子,1978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元修和先生。1980年又考进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先后受益于谭谓裕及陆春龄等老一辈知名的笛子大师。1982年毕业后,就职

于陕西省歌舞剧院,担任首席笛子独奏演员。现被聘为西安音乐学院笛子导师,西安文理学院音乐系教授、‘马迪笛箫联谊会’创办人和会长。

秦汉的辉煌,隋唐的鼎盛。古城虽盛景不再,然其醇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内涵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马迪——生长在这片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人,在继承传统笛子演奏方法的同时,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先后创作了揉音等许多新技法,进一步丰富了竹笛的表现力。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竹笛的表现力,成为中国西部音乐的代表,无论在演奏技巧上或作品创作以及教学方法上,都形成了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在笛艺界独树一帜。

在马迪先生数十年的艺术生涯里,创作了《塞上风情》、《纺线线》、《望乡》、《春夜喜雨》、《晨曦》、《登幽州台歌》、《山居秋暝》、《赶牲灵》、《秦川抒怀》、《大漠》、《看秧歌》、《远韵》、《跑旱船》等数十首优秀乐曲。其中《秦川抒怀》在海内外影响极广,多次被指定为国内及国际笛子大赛的决赛曲目,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赞扬。马迪先生的“长安乐派”笛子演奏技法及其艺术风格,既有粗犷豪放激越之情,又不失温婉细腻典雅之韵,其精湛的笛艺及科学的教学方法,博得了民乐界广泛的好评,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赞扬,被誉为“西部第一笛”。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马迪逐渐为广大听众所熟悉,并成为中国笛子演奏家中的佼佼者.

马迪先生集演奏、作曲于一身,对笛子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的艺术造诣和才华已臻炉火纯青。他凭一支竹笛弘扬秦风古韵,让世人领略八百里秦川浓郁的西部风情。

获奖情况

1989年:参加“中国首届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进入前八名,获“优秀笛子

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老师(右)

演奏奖”和“优秀作品奖”。

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跨世纪十大青年音乐家,荣获“德艺双馨青年音乐家”称号(由陕西省文联、文化厅联合颁奖)。

2003年:在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活动陕甘宁分赛区获得“优秀园丁奖”。

2004年:在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活动北京决赛区,获得笛子专业组“优秀园丁奖”。辅导的学生分别获得:全国笛子专业组第一名、全国笛子业余组第一名。

演出情况

2001年: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举办了“长安笛韵”笛子演奏会。

2002年:在日本与音乐家东仪秀树联合演出“东方时空”音乐会。

2003年: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举办了“秦川风情”笛子演奏会。

2004年:在香港举办了“西北风情”笛子独奏音乐会。

2005年11月:在台湾台北国家音乐厅与德国长笛演奏家、日本尺八演奏家同台演出“当东方遇见西方”音乐会。

讲学情况

2002年: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了笛子艺术讲座。

2003年:在杭州“中国笛子夏令营”举办了笛子艺术讲

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

座。

2004年:在广东中山市进行了笛子艺术讲座。

2004年:应香港笛子协会之邀,在香港举办了笛子艺术讲座。

2005年:在西安文理学院进行了笛子艺术讲座。

赴福建泉州华韵艺术学校讲学。

2006年:应邀赴台湾讲课教学。

媒介报道

2004年: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专题介绍个人艺术成就。

2004年:西安电视音乐台专题介绍个人艺术成就。

2004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个人电视音乐片“墨竹”。

作品书籍

1、《秦川抒怀》马迪笛子作品演奏CD专辑片,台湾琴园出版发行。

2、《中国笛子基础教程》,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

3、《长安笛韵》中国竹笛名家系列笛子演奏会实况VCD光碟,台湾琴园出版发行。

4、《长安笛韵》笛子独奏曲集,台湾琴园出版发行。

5、《秦川风情》中国竹笛名家系列笛子演奏会实况DVD光碟,台湾琴园出版发行。

6、《箫基础教程》,陕西旅游出版社发行。

古筝

1、王中山·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

现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古筝学会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全国考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演奏家艺术团副团长。兼任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中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古筝演奏方面,王中山先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飘逸洒脱的“王者风范”令人瞩目,被誉为“筝坛圣手”。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中国现代筝演奏新技法的领军人物。

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创造性地运用轮指技法、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丰富和增强了古筝双手演奏技能;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为之一新。目前,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在古筝创作方面,他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创作或改编许多古筝独奏、重奏、合奏乐曲,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中国最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如:

中国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中国音乐家协主办的“金钟奖”等比赛也把他的作品作为这些权威赛事的规定曲目,广为流传。

在古筝教学方面,成果显著,其学生多人在中国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国内及国际顶级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倍受关注。培养出的部分优秀学生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的筝演奏家和教师。

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教学之余,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主办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在数十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古筝考级曲集》(主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古筝考级曲集》(主编)、《中国古筝优秀作品选集》(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考级指导》、《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考级示范》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发行了《汉江韵》《望秦川《岳飞》《孟姜女》等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大力推广古筝艺术。在新加坡、香港、台湾、澳门和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国内外近百个大中型城市,先后举办了一百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他迄今保持着中国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高的纪录。

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音乐>、<乐器>等海内外报刊杂志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

山》、《云岭音画》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他的艺术生平现已被选入《国乐精粹》、《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2、古筝·吉炜简介

吉炜,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音协古筝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委员。

习筝二十载,少年时曾获“全国十佳金童”称誉,十二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连续六年荣取一等奖学金。学绩突出,被免试保送至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大学。2002年本科毕业后,在众多名师优秀学生的激烈竞争中,以外校学生身份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唯一一名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

五岁,启蒙于刘巧君老师。少年时,师从已故中国古筝大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邱大成先生。中学和大学时,师从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研究生时,师从我国著名古筝教育家李萌教授。

吉炜接受完全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已有二十年,其音乐理论,文学历史和演奏功底无不显出中国正统学院派的印记。厚实的规范训练和出众的学习成绩为她形成现在的独特演奏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凝炼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的基础上,吉炜的古筝演奏深具鲜明的灵动气质,筝之灵和曲之灵通过她的演奏有韵律地交织起来,有生命力地跳跃起来。

吉炜努力尝试为古筝这件千年古器注入时代音乐特征、革新演奏技法。并以现代人的视角和理解,突破传统观念,创新性地演绎古今筝曲。并为现代作品的演奏融入奇幻色彩和时尚元素。

她擅于以拓新多变的技法和独特的音乐理解演绎古筝作品。听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不同乐曲中多层次的鲜亮生命动感。承传古韵与纳采前卫的悟性相合,极为细腻的情感渗透和收放自如的技巧运用,使她能够大跨度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感觉。

吉炜曾荣获“全国十佳金童”称号,“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器乐大赛第一名。第一届“刘明源奖学金”。中国音乐学院连续六年一等奖。全国古筝新作品展赛第一名(作品《云岭音画》)。第一届“龙音杯”民族器乐国际比赛古筝青年专业组第三名。第一届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青年专业组铜奖。2001年在北京举办吉炜个人专场音乐会。2002年6月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吉炜古筝独奏协奏音

乐会”,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制并于“国乐飘香”栏目播放。2004年在北京举办“吉炜学生音乐会”。

吉炜多次受邀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电影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她个人古筝独奏已成为现在中央音乐学院国家级外事接待活动的固定节目,代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演奏的最高水平。突出的演绎水平使吉炜为多部著名电影、电视剧录制配乐。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韩国卫视、澳门卫视、湖南卫视等国内外多家传媒机构播放过她的演奏节目和进行专访。因其专业水准和优异成绩,吉炜数次荣幸受邀在国事活动中演出。受到江泽民、李岚清等领导的赞赏,并多次到海外进行艺术交流。吉炜是我国当今筝坛上一名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优秀青年演奏家。

吉炜,2004年6月出版首张个人专辑“白色风的下面”,该专辑作品较为完整的体现了她的个人风格。

曲目为:

白色风的下面﹒雨潇潇/粉红莲/月儿高/长相思/出水莲/西楚霸王/向南﹒萨努鲁的舞姬

3、吴莉个人简介

吴莉,出生于贵州,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国内古筝大赛双料金奖得主。

学习经历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筝硕士。6岁随陈灵芝副教授习筝。1989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师从海木兰副教授。199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大学本科,师从周望副教授。1999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李萌教授。同时随李祥霆研习古琴.2000年荣获台湾"千禧国际古筝独奏大赛"第一名。2001年荣获"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古筝青年专业组"北京赛区金奖、全国总决赛金奖。并为国家首届"中华民族基金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曾授予其学院最高奖励"傅成贤纪念奖",以表彰其突出成绩。2002年7月,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近年来最好专业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论文《让技术在音乐中飞驰--王中山古筝艺术特征研究》得到专家很高评价,并在《中国古筝》创刊号发

表。随后进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执教。

演出经历

作为活跃的青年古筝演奏家,吴莉成功举办和参加了多场古筝音乐会。例如,作为中国古筝演奏家杰出代表,在2002年8月,参加"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专场音乐会"。2002年5月,在北京举办"吴莉古筝独奏音乐会",首演作曲家专为其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体验》,并首创"古筝单手弹按"演奏技术,在中国民族音乐界引起很大反响。2003年11月,受意大利著名国际民族音乐交流组织Folkclub·Ethnosuoni邀请,在意大利成功举办"吴莉古筝·古琴独奏音乐会",成为第一位在意大利举办古筝·古琴专场音乐会的中国演奏家。意大利评论界如此评价:"她的双手宛如蝴蝶的翅膀,在琴弦中舞动,奏出美妙无比的中国之声„„"。

此外,吴莉亦在北京,香港、台湾、法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和参加多场中国民乐音乐会,如"中国民乐经典音乐会","中国民族器乐经典音乐会","中华雅乐组名曲音乐会","敦煌·金奖之夜--李萌、王中山学生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小组赴马来西亚专场音乐会","琴萧埙筝古典名曲音乐会"等。同时,迄今为止多次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电视台的邀请,录制古筝独奏节目,并受邀担任《天下无双》等多部电影音乐的古筝独奏。迄今,诸如中国《华夏时报》、《中国音乐周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日报》,意大利著名的《七日报》、《都灵

SISTEMAMUSICA月刊》,法国国家电视台,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南洋商报》、《THE MALAY MAIL》、《光明日报》,台湾《人间福报》等诸多国内外媒体均对吴莉及相关音乐会进行了专访或报道。

相关信息

除作为杰出的青年演奏家,吴莉同时又是古筝教育及艺术发展的积极推广者。2000年初,作为中国古筝演奏家代表之一,录制《中国筝曲经典》VCD。2001年8月,举办"古筝专家夏令营"。2002年10月,在广州举办"古筝名曲讲座"。2003年3月,在惠州举办"古筝演奏法及名曲赏析"。7月,在沈阳举办"中国经典筝曲讲座"。10月,在广州举办"吴莉筝友见面会"。11月,在意大利录制《吴莉古筝·古琴独奏音乐会》现场版CD。12月,录制《层层水澜·吴莉古筝独奏专辑》。这些活动都体现出吴莉致力于积极推广中国古筝艺术的不懈追求。

获奖记录

2000年8月,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在台湾举行的“千禧国际古筝独奏大赛”,经过六轮角逐,勇夺第一名桂冠。至此完成中央音乐学院包揽台湾四大民族器乐大赛第一名的壮举(之前几年间已先后夺得二胡、琵琶、竹笛大赛第一名)。

2001年7月,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连续夺得“古筝青年专业组”北京赛区金奖、全国总决赛金奖。

2000年10月,获中央音乐学院最高专业奖项“傅成贤纪念奖”。

1997年获全国古筝邀请赛“大风杯”奖。

1996年获首届“中华民族基金奖”。

古筝演奏家吴莉 ,出生于贵州,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国内古筝大赛双料金奖得主。

4、李萌老师简介

古筝演奏家李萌

著名演奏家、古筝专业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东古筝研究会理事、《中国古筝艺术》刊物编委。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曾先后在黄中贤、韩里、吴素华等名家指导下学习小提琴、二胡。1976年开始习筝,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先后师从李婉芬、曹正、项斯华、张燕、何宝泉等名家,并深入民间,广拜民间筝家为师,学习传统筝乐。1987年获中央音乐学院文学硕士。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弹拨教研二室主任。

曾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举办过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1998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古筝演奏家。

出版的个人专辑有《粉蝶采花》、《高山流水》、《春到拉萨》;教学专辑《跟我学——中国古筝教程》、《中国古筝名曲欣赏与演奏》《古筝基础教程》、《古筝演奏与练习》、《学筝三十课》、中国筝曲经典系列《西域随想》、《莲花瑶》、《考级筝曲大全》。世纪名师系列古筝创作乐曲专辑《紫碧螺》:编纂出版的乐谱有《潮州民间筝曲四十首》、《潮州五家筝曲选》、《福建诏安筝曲选》、《广东客家粤乐筝曲选》、《陕西筝曲选》、《传统筝曲大全》(上、中、下),主编民族乐器博览《中国古筝曲谱》(上、中、下)、《中国现代创作筝曲集粹》 创作乐曲有《弦辙》、《黑调》、《鲲鹏赋》、《抒情即兴曲》。

5、曲云老师简介

1959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高自成等先生系统的学习古筝专业,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筝会理事、中国音协陕西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东方古筝研究

会理事。《香山射鼓》就是她结合陕西秦筝音乐风格而创作的乐曲。乐曲由西安古乐传统曲牌《月儿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曲牌联缀而成,描绘了陕西关中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并以深沉、内在、具有浓郁陕西地方风格的旋律,表现了香客们的虔诚和高远空旷虚无飘渺的意境,以及鼓乐阵阵,咏唱轰鸣,进山朝拜的人群熙来攘往的活动盛况。是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此曲荣获了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优秀作品奖及全国民族器乐“山城杯”大赛优秀作品奖。她的表演儒雅大方,端庄洒脱,并不断潜心学习各家各派的筝曲,博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技艺,开阔视野。在不断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她的其它作品《赚·梅花引》、《连理枝》、《柳含烟》等等,已被多家海内外唱片公司制成专辑。在国内外的演出和学术交流中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并博得极大的好评。

古琴

1、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个人简介

赵家珍,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师承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并得到张子谦、龚一、吴文光诸师的精心指教。她的演奏在继承传统中创出新意,深得吴派自然之趣。赵家珍的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

音乐界颇有好评,并且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上有影响的演出活动,曾被评为“世界一流演奏家”。教学之余,她还曾为《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多部影视片录制古琴音乐。

1980年,赵家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古琴专业,主要师承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大师吴景略先生,并长期受到张子谦先生、龚一先生以及吴文光先生的精心指教。19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她博采诸家之长,融汇贯通,成果斐然。她的演奏刚柔并继,极富光彩,对乐曲的演绎出新但合于法度,深得吴派自然之趣。她的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界较有威望,并且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交流活动,曾被著名的纽约《时报》评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

多年来,她曾出访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奥地利、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并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比利时布鲁塞尔国家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澳门中乐团合作演出并录制CD、DVD。

她历年来所教授的学生亦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大奖。在2002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大奖赛”中,她所教授的七名学生获得了一项金奖、三项银奖、三项铜奖的好成绩。

2001年和2002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的“世界名家名琴名曲音乐会”上,三架价值连城的唐宋古琴与五把价值两亿的瓜奈里和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齐聚紫禁城。媒体称“世界上最昂贵的小提琴和目前

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活的音乐艺术中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乐器古琴,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古琴大师上演最精彩的对话”。成为当年音乐界的一大盛事。

她曾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录制古琴音乐,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笑傲江湖》、《火烧圆明园》、《大明宫词》等。并录制有《琴—逸》、《琴思》、《赵家珍古琴独奏精选》、《古琴名家》、《诗之雅韵》、《丝路掠影》、《琴韵缤纷》、《名家名曲》等多张古琴专集。

2、赵晓霞老师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师,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国古琴学会理事,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乐大使”。1983年5月生于四川成都,9岁开始随川籍琴家俞秦琴学习古琴。1995年起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教

授至今。十多年来,幸得恩师悉心培养,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0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2006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攻读古琴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留校任教。被称为连接古典与时尚的“古琴新派天后”。

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专业优秀奖,新生入学奖等各类奖学金。2008年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吴伯超纪念奖学金;2007年获【第二届澳门“金荷杯”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专业组古琴专业金奖,并以全场最高分获大赛最高奖“金荷花杯”奖;2007年获【CCTV――首届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弹拨类中青年组古琴专业第一名;2004年获【中央音乐学院第三届“天天艺术杯”民族器乐观摩赛】最高奖;2006年首张个人独奏专辑《赵晓霞――古琴》获得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制作金奖,销售金奖;先后获得【第一届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及华夏民族器乐大赛总决赛】【第四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第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北京市第二届少儿民族器乐比赛】【北京市第六届少儿民族器乐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2006年公派赴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交流,并于德国汉诺威举办【赵晓霞个人古琴独奏音乐会】,首演了德国作曲家古琴新作品,获得成功。2008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

暨青年局、民政总署等联合主办【中国青年古琴演奏家赵晓霞独奏音乐会】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获得成功,同时也成为第一位在澳门举办古琴个人独奏音乐会的演奏家。

出访过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和学术活动。2005年5月年随国务院吴仪副总理赴日本名古屋参加【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开幕式】演出;同年10月赴瑞士苏黎世参加【瑞士中瑞文化交流会】演出;2006年6月参加【庆祝古琴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太庙古琴音乐会】;同年9月应邀赴日本与东京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参加【东京交响音乐会】演出;同月应邀于日本东京参加中国驻日大使馆【中秋音乐会】演出;同年10月应邀赴美国参加于帕沙迪那剧院举办的【洛杉矶中秋音乐会】演出;同月应邀参加【中国古琴国际艺术节】;2007年应邀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作出演大型原创史诗歌剧《刘邦大帝》全剧古琴独奏;2008年8月第29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应邀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一席以及前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一席演奏古琴,受到好评,并参与录制第29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歌曲;2008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岸四地中秋大型民族音乐会;2009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正月正新春民族音乐会”元宵晚会古琴独奏。

为电影《芳香之旅》电视剧《凤求凰》、《秦直道》话剧《明》等影视剧编配古琴音乐。曾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同一首歌》、《魅力十二》、《幸运52》北京电视台《每日新惊奇》、《每日文娱播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各地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乐器》、《澳

门文娱报》、《澳门日报》、《华侨报》、《巴西环球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腾讯网等媒体多次对其个人进行报道。

2005-2006年由日本皇声唱片公司录制出版合奏专辑《音乐猫》、《MUSICAT MEETS MOZART》。2006年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首张民乐大师――赵晓霞纯独奏发烧专辑《古琴》】。(荣获2006年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制作金奖,销售金奖。)2008年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天弦唱片公司发行琴箫人声合奏专辑《吾·琴·箫》。2009年由福建音像出版社发行《绿绮清声---赵晓霞澳门古琴独奏音乐会》。

互联网评论:“赵晓霞的一曲《流水》,表演的淋漓尽致。从精神、神态,到音乐,气韵昂然。一曲终了,悬指静待余音散去。不仅形象与古琴和谐一致,而且品味高雅,完全是人琴合一的状态。”

二胡

1、 宋飞老师简介

宋飞,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7岁开始从其父宋国生教授学习二胡。1981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吉桂珍老师。 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本科,先后师从该院器乐系安如砺教授和刘明源教授,

学习二胡、板胡、高胡、中胡 、京胡等民族拉弦乐器;另一方面又师从琴家陈重先生、李祥霆教授和老一辈琴家张子谦先生学习古琴,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曾获1982年全国少年儿童民族器乐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银牌奖;1985年北京二胡全国邀请赛二等奖及指定曲目《听松》最佳演奏奖; 1989年4第一届“山城杯”全国部分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二等奖;首届“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青年专业组一等奖。 1991年毕业,获中国音乐学院“学院大奖”。分入中央民族乐团任独奏演员。

1996年发起组建了“华韵九芳”小民乐团,进行民族音乐的推广、研究、演出工作。 200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文化部民族声乐、器乐研究生班”。 2003年获中国“金唱片”奖。 2005年获中国唱片“金碟”奖。 为国内外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大量的音乐节目,出版了《江河云梦》、《长城随想》、《宋飞与爱乐女》、《种子神灯》《胡琴与胡琴》等十余张独奏专辑,和《中国二胡名曲指导》、《中国二胡考级指导》等大量教学VCD,出版了《胡琴家族演奏入门》专著。 自1995年以来,曾多次在全国各地成功地举行了个人独奏音乐会,首演了《竹韵》、《楚魂》、《燕赵春潮》等大量作品,获得一致的好评。 多年来受到张素英、马

光陆、黄日进、等多位名师教诲,继续研习多种胡琴的演奏,并师从王范地教授研习琵琶文曲。曾举办“宋飞弦索十三弄”演奏会,演奏了多种民族拉弦乐器及古琴、琵琶十三种乐器。 曾出访欧、亚、美、非数十国家和地区演出,特别是作为我国音乐家的代表,在纽约卡内基、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柏林爱乐大厅等著名音乐厅演奏中国音乐。她善于吸收古典的、民间的、西洋的音乐营养,对各家各派的精粹勤于钻研。她的演奏刻意于作品的意、情、趣,听起来自然流畅、挥洒自如。

宋飞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理事长、刘天华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999年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并于2003年、2004年成功的举办了《宋飞师生联袂二胡演奏会》、《弓弦情——宋飞师生音乐会》,提出了语言化教学的理念,实施了双语教学的系统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已成为专业院团的业务骨干,并有多名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2、 余红梅老师简介

于红梅性别:女、出生于:1972年11月5日、学历:本科、职务:教师、职称:副教授、机构:民乐系电子邮件: 擅长的乐器:

于红梅,二胡演奏家,二胡艺术硕士,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央民族

乐团客席独奏演员。 2002年2月, 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 成为第一位在此举办独奏会的华人民族器乐演奏家. 2001年5月,荣获在美国纽约举行的Pro Musicis International Award “乐府国际音乐大奖”.1999年,独奏专辑CD《迷胡》荣获在美国举办的“Indie Awards”“世界独立唱片大奖”之“世界民族音乐奖”。这是自此世界瞩目的音乐大奖设立二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华人音乐家获此殊荣。2003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独奏音乐会。另一张独奏专辑CD《红梅随想曲》在1998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一等奖。此外,还曾经在诸多国际、国内的比赛中荣获大奖,如:首届“ART杯”中国民族器乐国际比赛,台北二胡协奏曲大赛等。 2001年10月, 参加 “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由中国爱乐乐团协奏, 演出<第一二胡协奏曲>. 同年9月, 应香港中乐团邀请, 在2001—2002音乐季首场音乐会上演出. 2000年,参加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化美国行”和“法国中国文化季”,其精彩的演奏,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以及广大国外观众的赞誉。还参加了中国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世界和平年会音乐会,德国音乐节,澳门艺术节,国际电脑音乐节等诸多重大演出活动;作为独奏家出访了欧洲、美洲、亚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成功地举办了多场个人专场二胡独奏、协奏音乐会,曾在许多国际著名的音乐厅演出独奏,协奏:纽约的艾弗丽.费

雪 Hall,华盛顿国家音乐厅,芝加哥交响音乐厅,旧金山交响音乐厅,巴黎香榭里舍剧院,等.录制出版了包括四张个人演奏专辑在内的多张激光唱片、磁带。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于红梅二胡独奏专场音乐会”和音乐电视片“绽开的红梅--于红梅演奏专辑”。还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音乐台等录制专题采访,著有《二胡演奏中的力度变化》、《“一枝花”的演奏法》、《“幸福歌儿唱不完”演奏法》等学术文章,并在多所音乐,艺术院校示范,讲学. 八岁开始学习二胡,十岁时以“一枝花”一曲的精彩演奏,在“泉城之秋”音乐会上博得音乐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连续获得两届山东省少年器乐比赛一等奖。1984年至1994年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科,以优异成绩连年获得学院全优三好生奖学金、沈心工奖学金,免试保送攻读本院硕士学位。在学期间得到张韶、苏安国,蓝玉崧、刘长福等教授的精心培育,同时向多位名家学习板胡、高胡、京胡、坠胡等民族弦乐器。 于红梅的演奏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对乐曲的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的同时,与国内外多位作曲家、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大量现代音乐作品。创建并参与了“卿梅静月”---中国民乐演奏家重奏组,致力于当代民族弦乐音乐的发展与创新。作为中国当代乐坛优秀的演奏家正向世界展示她独特的演奏风采和中国音乐

的艺术魅力。于红梅,年轻的二胡演奏家,现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任教。她8岁开始学习二胡,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苏安国。10岁时以《一枝花》一曲精彩的演奏在"泉城之秋"音乐会上获奖,并连续两届获山东省少年器乐比赛一等奖。1984年至199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就读附中、本科,并以优异的成绩连年获得学院设立的全优三好生奖学金、沈心工奖学金、付成贤奖学金,被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学位。在校学习期间,师从著名二胡教育家张韶先生,其间又深得蓝玉菘的指导、于红梅的演奏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对乐曲的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被誉为“体现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精神的演奏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的同时,与国内外多位作曲家、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大量现代音乐作品。创建并参与了“卿梅静月”---中国民族室内乐团,致力于当代民族弦乐音乐的发展与创新。作为中国当代乐坛优秀的演奏家正向世界展示她独特的演奏风采和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