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

关于盗版问题的一些看法

最近卡巴斯基公司大面积的封杀网上的注册号,其官方解释为大量相同序列号的用户同时在线升级致使服务器压力很大,同时也损害了正版用户的利益。联想到之前微软公司发布正版验证程序,盗版产业化,正版化(比如藏经阁就是著名的盗版中的正版)等现象,既而对盗版产生了兴趣,就此做一些探讨。

在中国没有一台电脑里是没有盗版的,对大多数人(尤其是非专业的个人用户)而言,除了预装的系统,机子里就没有正版。那为何盗版如此普遍?

1. 产品的同质性和可替代性。正版软件较之盗版对于普通用户区别有限,甚至没有盗版人性化。就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例,正版提供安全升级服务、正版增值工具、以及咨询之类的售后服务;而盗版,我以番茄花园(又是一盗版中的正版)为代表,他没有以上服务,但预装有个性的主题,以及一些实用软件,方便用户,颇受欢迎。对于一般用户正版增值工具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换言之,即没有增加他们的效用;当系统故障时,多数消费者倾向于找朋友帮忙,也就是该服务有极大的替代性;升级服务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升级包下载,一些正版用户发布这些升级包以套利(例如《电脑爱好者》杂志每期光盘中附有系统升级包),所以这项服务也可以找到替代品。

2. 价格的差距。还是windows XP系统,盗版的价格为5至10元不等,跟老板熟了还能讲价,有时还能问朋友借,网上亦有大量下载。正版却要800元左右,需到大型电脑买卖中心才有购买。

3. 厂商的放任甚至是鼓励。正版厂商与盗版厂商之间的博弈是一个囚徒困境。

如下表

(正版厂商,盗版厂商)

放任盗版

打击盗版

做盗版

(5,7)

(3,3)

不做盗版

(7,3)

(6,7)

由图可见盗版和放任盗版组合是一个纳什均衡,盗版可以帮助正版厂商制造知名度和普及度,却也减少了自己的利润,在这个博弈中存在帕累托改善,也就是打击盗版和不做盗版(6,7)的组合,这样两者都会更好,但他们却没有激励离开原来的策略。

需要补充的是过去盗版片的光碟质量很差,一般是D等碟刻录的,常有坏道和刮痕,如今光碟质量有极大的提高,已与正版无异。

综上,正版系统完全可以由盗版所替代,并且消费者的效用更高,作为一个理性人必然会选择盗版。

盗版看似如此优越,那么他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剩余吗?

从生产商角度而言,软件的开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公共物品的提供,给大众带来了正外部性,同时也刺激了搭便车的行为。盗版就是这样一种搭便车的行为。正如前面分析的一样,正版厂商与盗版厂商之间的博弈是一个囚徒困境,存在帕累托改善。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就以上的分析,似乎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其实不尽然。

短期而言的确如此,由于盗版品的存在,原来不能购买的消费者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盗版品,从而增加消费者福利。有人戏称中国人的电脑是世界上最豪华的电脑,因为外国人根本买不起那么多昂贵的软件,由此可见消费者剩余确实增加了;而原来使用正版品的消费者也增加了改用盗版品的选择,因盗版品的低价格而给买主带来更

大的消费者剩余;即使是对使用正版品痴心不改的消费者,也能够在盗版品的冲击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正版品。

但在长期中情况就复杂的多。第一种可能是正版厂商在盗版的打击挤压下倒闭,这样盗版商也面临无车可搭,无版可盗的尴尬境地,至此,正版厂商、盗版厂商、消费者三方的福利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第二种可能是正版厂商改进技术,降低技术开发成本,使自己的价格更具竞争力,自己的服务更加人性、到位而无可替代,这样盗版商将不复存在,而消费者的福利也得到了提升。第三种可能是双方势均力敌,守住自己的市场,井水不犯河水,保持自己现有的利润水平,那么消费者的福利也不会发生改变。

可以发现就社会总福利而言,盗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很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盗版阻碍了新技术的发展,减弱了人们创新的激励,这对整个社会是很不利的。

盗版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技术这样一种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除了常规的税收、政府管制、建立价值观等解决方法,我想是不是有一种更特别的方法。改造整个行业的结构,正版商专注于技术开发,并不生产软件,而把开发出来的技术买给软件生产商(即原来的盗版商)软件生产商负责生产光盘,但不以此为利润点,而以服务咨询维护取胜,因为服务是无法盗版的,而盗版只会增加软件商的客户。这样就把两个竞争的行业整合成一条供应链上的上下游行业,无形中也使盗版真正的正版化了,因为利润点不同,故而打破了囚徒困境。这个想法还不成熟,有很多漏洞,有待完善。

国际经济与贸易

张祺晟

200612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