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
多路数字式竞赛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班级:测控081
设计人:郭秋艳
学号:
指导老师:关硕 黄俊峰 张玉财
时间:2010年7月14日
1
目录
一.
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3
二.
方案的论证及电路的工作原理……………………………3
1.
方案论证………………………………………………………….. ………...3
2. 工作原理……………………………………………………………………..4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及电路图……………………………………4
1. 抢答器电路„„„„„„„„„„„„„„„„„„„„„„„„„4
2. 定时电路„„„„„„„„„„„„„„„„„„„„„„„„„„6
3 报警电路„„„„„„„„„„„„„„„„„„„„„„„„„„7
4. 时序控制电路„„„„„„„„„„„„„„„„„„„„„„„„7
5计分电路„„„„„„„„„„„„„„„„„„„„„„„„„„8四.元器件的选择„„„„„„„„„„„„„„„„„„„9
1.74LS148„„„„„„„„„„„„„„„„„„„„„„„„„„„„9
2,74LS279/R-S 锁存器…………………………………………………….. …….10
3. 74LS192……………………………………………………………………...11
4.74LS48………………………………………………………………………12
5. 555定时器.......................................................................................................13
6.74ls121„„„„„„„„„„„„„„„„„„„„„„„„„„„14
五,需要的元器件清单„„„„„„„„„„„„„„„„„„„„„„15六.心得体会……………………………………………………………………….16
七.参考文献………………………………………………………………………..16
2
一: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可供6组选手参加比赛的数字式竞赛抢答器。
2、技术要求
(1)抢答器同时供6组选手,分别用6个按钮S0—S5表示。
(2)设置一个系统清零(抢答显示数码管灭灯)和抢答控制开关S,该开关由主持人控制。
(3)抢答器具有第一个抢答信号的鉴别和数据锁存,显示的功能。抢答开始后,若选手按动抢答按钮,锁存相应编号,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该编号,同时扬声器给出声响提示,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4)抢答器具有计分,显示的功能。预置分数可由主持人设定,并显示在每名选手的计分牌上,选手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5)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的功能,抢答时间由主持人设定。当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后,定时器开始减计时,同时扬声器发出短暂的声响,声响持续时间0.5S左右。
(6) 参赛选手在设定时间内抢答有效,抢答有效,定时器停止倒计时,抢答显示器上显示选手的编号,定时显示器上显示剩余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7) 如果抢答定时已到,却没有选手抢答时,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扬声器报警并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选手超时后抢答,时间显示器显示“00”。
(8)抢答器具有犯规提示的功能,对提前抢答和超时抢答的选手,扬声器会发出警示信号,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其编号。
二:方案的论证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1. 方案论证
方案1:采用CD4511芯片作为抢答信号的触发、锁存和译码输出。这样虽然比较简便,但实际在实现锁存功能时比较繁琐难实现。
方案2:采用D触发器和译码器来完成抢答部分。虽然元件较多,但在实现锁存功能时可以简单的实现。
经过对比两方案的优缺点,决定采用抢答信号锁存简单实现的方案2。然后利用软件来进行仿真调试,再进行逐步改进。
2. 工作原理
抢答器由输入电路,判别电路,显示电路,秒脉冲发生器,计时电路和报3
警电路等组成。抢答器在接通电源后,主持人将开关拨到“清除”状态,抢答器处于禁止状态,编号显示器灯灭,定时器显示设定时间;主持人将开关置“开始”,抢答选手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输入电路立即输出一抢答信号,经锁存器等判别电路后,锁存第一抢答者信号,并封锁输入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同时锁存输出信号驱动数码管显示。如果再次抢答必须由主持人再次操作“清除”和“开始”状态开关。计数器选用十进制加/减计数器,计数输入由秒脉冲发生器提供。
数字式抢答器原理框图如下:
抢答按钮
锁存器
编码器
显示驱动器
数码管显示
主持人控制开关
控制电路
计时器
译码显示
秒脉冲产生电路 报警电路
计分电路
译码显示
图1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及电路图
(1) 抢答器电路
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该电路完成两个功能:一是分辨出选手按键的先后,并锁存优先抢答者的编号,同时译码显示电路显示编号;二是禁止其他选手按键操作无效。
工作过程:开关S置于"清除"端时,4个触发器输出置0,使74LS148的输入使能端=0,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当开关S置于"开始"时,抢答器处于等待工作状态,当有选手将键按下时(如按下S5),74LS148的输出
经RS锁存后,1Q=1, =1,74LS148处于工作状态,4Q3Q2Q=101,经译码显示为"5"。此外,1Q=1,使74LS148 =1,处于禁止状态,封锁其他按键的输入。当按键松开即按下时,74LS148的 此时由于仍为1Q=1,使编码器的控制端 =1,所以74LS148仍处于禁止状态,确保不会出二次按键时输入信号,保证了抢答者的优先性。如有再次抢答需由主持人将S开关重新置“清除”,然后再进行下一轮抢答。74LS148为8线-3线优先编码器,表1为其功能表。
4
图2
74LS148的功能真值表:
表1
5
(2)定时电路
图3
由节目主持人根据抢答题的难易程度,设定一次抢答的时间,通过预置时间电路对计数器进行预置,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由秒脉冲电路提供。可预时间的电路选用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74LS192进行设计
(3)报警电路
由555定时器和三极管构成的报警电路如图4所示。其中555构成多谐振荡器,振荡频率fo=1.43/[(R1+2R2)C],其输出信号经三极管推动扬声器。PR为控制信号,当PR为高电平时,多谐振荡器工作,反之,电路停振。
6
图4
(4)时序控制电路
时序控制电路是抢答器设计的关键,它要完成以下三项功能:
①.主持人将控制开关拨到"开始"位置时,扬声器发声,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进人正常抢答工作状态。
②.当参赛选手按动抢答键时,扬声器发声,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停止工作。
③.当设定的抢答时间到,无人抢答时,扬声器发声,同时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停止工作。
图5
根据上面的功能要求,设计的时序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门G1 的作用是控制时钟信号CP的放行与禁止,门G2的作用是控制的74LS148输人使能端 。图5的工作原理是:主持人控制开关从"清除"位置拨到"开始"位置时,来自于图11、2中的74LS279的输出 1Q=0,经G3反相, A=1,则时钟信号CP能够加到74LS192的CPD时钟输入端,定时电路进行递减计时。同时,在定时时间未7
到时,则"定时到信号"为 1,门G2的输出 =0,使 74LS148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功能①的要求。当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按动抢答键时,1Q=1,经 G3反相, A=0,封锁 CP信号,定时器处于保持工作状态;同时,门G2的输出 =1,74LS148处于禁止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功能②的要求。当定时时间到时,则"定时到信号"为0,经反相后为1,74LS148处于禁止工作状态,禁止选手进行抢答。同时, 门G1处于关门状态,封锁 CP信号,使定时电路保持00状态不变,从而实现功能③的要求。
(5)计分电路
计分电路由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运算器电路及显示电路组成。由于每次加分或减分都是10分,故各位总保持为零,只要十位和百位作加或减计数即可。
框图如下:
运 算 器
计 分 显 示 器
译 码 器 计 数 器
加/减分键
四.元器件的选择
1.74LS148
在优先编码器电路中,允许同时输入两个以上编码信号。不过在设计优先编码器时,已经将所有的输入信号按优先顺序排了队。在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时,优先编码器只按优先级高的输入信号编码,优先级低的信号则不起作用。74148是一个八线-三线优先级编码器。
如图所示的是八线-三线编码器74148的惯用符号及管脚图引脚图。
8
74148优先编码器为16脚的集成芯片,除电源脚VCC(16)和GND(8)外,其余输入、输出脚的作用和脚号如图中所标。其中I0—I7为输入信号,A2,A1,A0为三位二进制编码输出信号,IE是使能输入端,OE是使能输出端,GS为片优先编码输出端。
由74148真值表可列输出逻辑方程为:
A2 = (I4+I5+I6+I7)IE A1 = (I2I4I5+I3I4I5+I6+7)·IE
A0 = (I1I2I4I6+I3I4I6+I5I6+I7)·IE
使能输出端OE的逻辑方程为:
OE =I0·I1·I2·I3·I4·I5·67·IE
当使能输入IE=1时,禁止编码、输出(反码): A2,A1,A0为全1。
当使能输入IE=0时,允许编码,在I0~I7输入中,输入I7优先级最高,其余依次为:I6,I5,I4,I3,I2,I0,I0等级排列。
OE为使能输出端,它只在允许编码(IE=0), 而本片又没有编码输入时为0。
扩展片优先编码输出端GS的逻辑方程为:
GS = (I0+I1+I2+I3+I4+I5+I6+I7)·IE
GS为片优先编码输出端,它在允许编码(IE=0),且有编码输入信号时为0;若允许编码而无编码输入信号时为1;在不允许编码(IE=1)时,它也为1
GS = 0表示“电路工作,而且有编码输入”
74148优先编码器真值表
9
2,74LS279/R-S 锁存器
简要说明: 279为四个/R-/S 锁存器,四个锁存器中有 2 个具有 2 个置位端(/SA,/SB)。
当/S 为低电平,/R 为高电平时,输出端 Q 为高电平。当/S 为高电平,/R为低电平时,Q
为低电平。当/S 和/R 均为高电平时,Q 被锁存在已建立的电平。
当/S 和/R 均为低电平时,Q 为不稳定的高电平状态。
对/SA和/SB,/S的低电平表示/SA和/SB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S的高电平表示/SA和/SB均为高电平。
引出端符号:
1Q~4Q 输出端
/1S~/4S 置位端(低电平有效)
/1R~/4R 复位端(低电平有效)
真值表如下:
3. 74LS192
10
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它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下所示:
图7 74LS192的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图中:为置数端,为加计数端,为减计数端,为非同步进位输出端, 为非同步借位输出端,P0、P1、P2、P3为计数器输入端,为清除端,Q0、Q1、Q2、Q3为数据输出端。其功能表如下:
输入
MR
PPPP 输出
QQQQ3 2 1 0 3 2 1 0
1 ×
0 0
0 1
0 1
4.74LS48
是一种常用的七段数码管译码器驱动器,常用在各种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显示系统中。
1
× × × × × × 0 0 0 0
d c b a d c b a
× × × × 加计数
× × × × 减计数
× ×
1
11
5. 555定时器
555定时器,它基本原理是,由于电容C的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定时器的2端电压低触发端为低电平,输出端3为高电平。电源经过R1、R2给电容C充电,当电容的电压充到电源电压的2/3时,555内部的MOS管导通,输出为低电平。接着电容通过R2和已经导通的MOS管放电,当电容的两端电压下降到低于1/3的电源电压时,MOS管截止电容放电停止,此时电源通过R1、R2再次向电容充电,如此反复,形成震荡,从而在3端得到时钟脉冲源输出,根据公式:
周期T=(R1+2R2)×C×ln2=0.7(R1+2R2)C 。
它由3个阻值为5k的电阻组成的分压器、两个电压比较器C1和C2、基本RS触发器、放电BJT以及缓冲器G 组成。
定时器的主要功能取决于比较器的输出控制RS触发器和放电BJT T的状态。图中Rd为复位输入端,当Rd为低电平时,不管其他输入端的状态如何,输出Vo为低电平。因此在正常工作时,应将其接高电平。
12
图7 555结构原理图
由图可知,当5脚悬空时,比较器C1和C2的比较电压分别为2/3Vcc和1/3Vcc。
当VI1>2/3Vcc,VI2>1/3Vcc时,比较器C1输出低电平,比较器C2输出高电平,基本RS触发器被置0,放电三极管T导通,输出端Vo为低电平。
当VI1<2/3Vcc,VI2<1/3Vcc时,比较器C1输出高电平,比较器C2输出输出低电平,基本RS触发器被置1,放电三极管截止,输出端Vo为高电平。
当VI1<2/3Vcc,VI2>1/3Vcc时,基本RS触发器R=1、S=1,触发器状态不变,电路以保持原状态不变。
表4.2 555功能表
阀值输入(VI1)
×
<2/3Vcc
>2/3Vcc
<2/3Vcc
出发输入(VI2)
×
<1/3Vcc
>1/3Vcc
>1/3Vcc
0
1
1
1
复位(Rd) 输出(Vo )
0
1
0
不变
导通
截止
导通
不变
放电管T
6,74ls121
13
74LS121是一种常用的单稳态触发器,常用在各种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显示系统之中,74LS121的输入采用了施密特触发输入结构,所以74LS121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74LS121管脚图和逻辑符号
管脚功能描述:
管脚3(A1)、4(A2)是负边沿触发的输入端;
管脚5(B)是同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对于慢变化的边沿也有效;
管脚10(Cext)和管脚11(Rext/Cext)接外部电容(Cx),电容范围在10pF~10µF之间;
管脚9(Rint)一般与管脚14(VCC,接+5V)相连接;如果管脚11为外部定时电阻端时,应该将管脚9开路,把外接电阻(Rx)接在管脚11和管脚14之间,电阻的范围在2~40kΩ之间。
其他管脚:管脚7(GND)、管脚2、8、13为空脚。
74LS121功能表
14
74LS121单稳态触发电路
74LS121集成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脉冲宽度tw,决定于Cx的充电时间常数,可用tw≈0.7RxCx估算。为了得到高精度的脉冲宽度,可用高质量的外接电容和电阻。
五.需要的元器件清单:
1. 集成电路74LS148 1片,74LS279 1片,74LS48 6片,74LS192 4片, 555
2片,74LS121 1片。
2. 电阻 510Ω 2只,1KΩ 9只,4.7kΩ l只,5.1kΩ l只,100kΩ l只,10kΩ 1只, 15kΩ 1只, 68kΩ l只。
3. 电容 0.1uF 1只,10uf 1只。
4. 三极管 3DG12 1只。
15
5. 其它:发光二极管2只,共阴极显示器1只。
六,心得体会
经过这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我收获了很多。我觉得做课程设计的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实践让我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课程设计对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不仅温习了已学的知识还掌握了其他芯片的功能,真是收获颇多,这也增加了我对电子技术方面的兴趣。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挫折,例如各个元器件的连接,计数器的运用等。但是通过和同学的讨论,老师的帮助我对抢答器的整体电路有了更好的了解。
虽然可能还有些瑕疵,设计不是那么的完美,还请老师见谅,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相信还是能完成基本的要求的。
这是我的第一次课程设计,它给我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在老师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此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七.参考文献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年8月 主编:王义军
2.《电子综合设计实验教程》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主编:元红妍
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1月 主编:
安兵菊
4.《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主编:陈大钦
5.《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 主编:陈大钦
6.《电子技术实验》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年4月 主编:郝国法 梁柏华
1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