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

中学地理知识点:从复活节岛的兴衰看人口与发展

人口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诸如地球上的资源短

缺、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都与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

分布以及人口结构等问题息息相关,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

展,人类应自觉地建立人口调控机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使

人口规模和需求稳定在资源环境容量之内。

问题一:复活节岛是怎样由兴到衰的?

复活节岛以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居民起源的神秘性、巨大的“毛艾”石像以及岛上

文明的兴衰等,一直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神秘岛屿。近些年考古学、孢粉分析和古生物学

的研究进展为破译复活节岛的兴衰奠定了基础。

资料1:复活节岛的兴衰

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南纬28°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20平方千米,现属

智利。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距离最近的有

人居住的岛屿皮特凯恩岛也有1600公里之遥,岛上现有居民约2000人。

考古发掘表明,复活节岛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岛上先民来自波利尼西亚。从12具

古代复活节岛人骨骼中提取的DNA鉴定结果证明,这些先民是波利尼西亚人。此外,他

们的语言源自波利尼西亚语。考古学家陆续考察和发掘了岛上众多的古代先民遗址。通过

碳14年代测定,证明岛上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公元400-700年,石像建造的年代大

约在公元1200-1500年,最繁盛时期岛上总人口曾达到7000人。

复活节岛上沿岸分布有200处石头平台,700多尊已经完工的石像,它们被弃置在采

石场和道路旁。当地人称这些石像为“毛艾”。每座石像高度一般在5-6米,小的3-4米,

最大的一个高21.8米。重约10吨。那么,巨大的“毛艾”石像是如何制成的呢?如何运输?

如何竖立起来呢?又是谁为什么建造了这么多毛艾石像呢?建造巨大石像的社会必定人口众

多,资源充足,高度组织化。那么这个社会到哪里去了呢?专家们用20名当地岛民做了一

个模拟实验,结果证明只用石凿等原始工具,就能在一年内雕刻成一尊巨大的“毛艾”石

像。几百人使用圆木和植物纤维就能拖动一尊石像,然后只用圆木作杠杆便能竖立起石像,

将其安置到石头基座上。

可是,现在岛上找不到高大树木和足够的有韧性的植物纤维,那么这些原料又来自何

处呢?这个问题已由植物孢粉分析专家解答了。新西兰科学家弗兰利和英国教授萨拉金对岛

上的孢粉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在人类到达复活节岛之前,岛上遍布亚热带森林,树下生

长着茂密的灌木和草丛。最常见的高大树木是棕榈。这种景观完全不同于今天人们见到的

草地景观。全岛现在有47种本地植物,大多数是草、芦苇、蕨类,只有两种矮树,两种

灌木。

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岛上先民遗址中的动物遗骨研究发现,最早到达该岛的先民以海产

品为主食,包括鱼类、海豚、海豹和几十种海鸟。这从侧面证明最初的移民具有很高超的

航海技术,不同于后来困守孤岛,缺乏远航技术,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流的居民。

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专家大卫·斯泰德综合了有关复活节岛的各方面研究证据,为人们

勾画了复活节岛近1000多年的兴衰图景。

大约在公元40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东部群岛有一群波利尼西亚人驾船出海,跨越千

里大洋,登上复活节岛。经过一段时间的开荒种植和海上捕捞,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