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浅谈小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秋香

来源:《教育界》2010年第17期

当代少年儿童,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当代的“小皇帝”,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设备的

现代化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心只读ABc,两耳

不闻窗外事”的习惯,十分缺乏自治自理能力。为了使这一代少年儿童成为下一世纪合格的接

班人,在近几年跟班教学中,我除了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革命理想、各种素质

外,还培养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毛遂自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精心组织自治自理机构

班委是班级的自治自理机构,由班干部组成,因此。选择好的班干部、组织好自治自理机

构,是实行自治自理的前提。所以,每学期开学,我把选择班干部、建立班委会作为首要任务

来抓。班干部的选择,为师者决不能包办指定,要把毛遂自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班干部在班

必须享有威望,才能发挥其自治自理的作用;另外,在选择班干部时,还注意不能只注重学习

成绩和工作能力,还要选有特长,能任其职,有责任心和热心而乐意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学生。

每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召开班务会,让学生毛遂自荐,畅所欲官地发表“假如我当选为班干

部,我是这样管理班的……”演讲,然后再让同学们根据各人的演讲以及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时

论,举手投票,以票数多者为当选者,选出他们所信任的带头人,组成班委会。最后再召开班

委会,再根据各班干部的特长,具体分工分担不同职务,分管各项工作。这样,就形成了班级

的自治自理机构。机构产生后,我大胆地放手让班干部各行其职,我只充当他们的“高参”和

“顾问”。另外,每学期的班干部,除班长兼任中队长外,其他都不兼职,正副组长、正副小队

长等都由别的同学兼任,并实行轮换,这样使大家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培养自治自理

能力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努力创造自治自理气氛,从思想上强化教育

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自治自理,为师者要努力去创造自治自理的气氛,对学生思想

进行自治自理的强化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个自治自理的概念,才可能产生自治自理的

行动。我这几年一直是跟班教学,从学生一入学,我就教育学生,这个班集体,就是你们的

“家”,每个人都要热爱这个“家”,都应为建设好这个“家”出点子,献力气。从二年级开始,我

龙源期刊网

便在教室里张贴“培养自治自理能力,学习当家做主精神”的大字,制造气氛,然后设立班级小

信箱,鼓励学生为建设班集体提意见和建议,每一学期开学,我都要求学生给我写一篇题为

“老师,我悄悄地对您说……”或“老师。我想……”的书面作文,把对老师平时教学工作的意

见,应如何改进,对班级管理的看法,好的建议以及自己心中的想法、要求等写出来,然后可

以记名或不记名的交给我或投递班级信箱,班委会和我同阅后,再在班务会上与全班同学见

面。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批评意见,表示接受改正;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及时吸收、采纳;

对于一些同学提出的正当要求,给予答复、支持;对于一些同学的误解予以说明、解释。如张

南同学在给我的书面对话中建议,“同学们一下课,无聊时互相追逐、打闹,往往有时不注意

导致骂架、打架、闹不团结,我建议班中办个图书角,这既可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可以使

同学们在互相教学中增进团结”。这一建议很好,我马上采纳了。实践证明,这一建议的确使

同学们受益匪浅。又如有位女同学叫李华,她在给我的悄悄话中说:“老师,我很早就有一个

愿望,我考虑了很久,现在我悄悄地对您说,我盼望当一名组长,我知道,我本身存在某些缺

点,但我一定努力改正,请您相信我,并给个机会让我试试……”悄悄话中还写了假如她当了

组长,那她将怎样治理这个组等想法,我和班委会阅后,在选举组长会上,让她把这悄悄话读

给同学们听,经过讨论,她当选为组长,果然,她管理的小组很有特色。还有些同学对某老师

上课常拖堂提出批评,对某老师作业过多提出意见以及对班主任提出应该多些开展少先队活动

以活跃同学们身心健康,丰富学习生活和怎样开展班组竞赛等。这些,我们都及时地接受、改

正和采纳了。

此外,一学期中,我们还举行各种对话会,有班主任与学生对话会、班委会与学生对话

会、学生与学生对话会。通过对话,大家互相提出表扬、批评,从而达到互相沟通理解,促进

自治自理,同时还开展“比一比,谁的进步快”的同桌“一对红”活动和“看一看,哪组红旗多”的

小组竞赛活动,促使每个同学都参与竞争,都为集体争荣誉出力。这样,多方面多层次地创造

自治自理气氛,进行强化教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了自治自理活动。

三、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学生不能只进行宏观大道理大目标教育,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把大目标分解成一

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引导学生在每一天每一件事中都有一种进取向上的追求。这种小目标

要根据每个学生学习和纪律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因材施教。对于自制力差、特别散

漫的学生,还不能性急,不能一下子要求他尽善尽美,必须耐住性子,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开

导。我班里有个宋博同学,上课总愿意接老师的话,爱动,有时是不由自主的。我经多次教育

后,降低对他的要求,给他定个小目标,只要他忍住一天就行,这一天目标实现,我进而提出

三天的要求。三天做好了,又提出一周、一个月的要求,最终将他这个毛病克服了。

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