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

编辑导语:我们每天都会看一写APP,有时候你会觉得一些软件界面的白色很刺

眼,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创作两种主题模式——

明亮和黑暗;本文作者教你如何用UI设计中的暗黑模式。

黑暗模式有一些我们应当遵守的特定规范,使其对用户使用来说会更加合理。

黑暗主题的主要优势是在于:

正因如此,在夜晚及深夜使用数码设备会更加舒适。

使用深色模式可以:

在以下情况下,请避免使用暗黑模式:

这些是深色模式的优缺点。

尽量不要用100%的纯黑色:

当您想开始设计暗黑模式时,你想到的第一件事可能是“直接创建一个黑色背景”。

这应该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Google的Material Design建议使用深灰色,而不是纯黑色;Material Design建

议的深色主题界面颜色为#121212。

考虑把颜色饱和度降低:

黑暗模式应避免使用饱和色,首要原因便是可访问性——饱和色不符合WCAG

(注:Web内容无障碍指南)的标准:即深色背景下的正文文本至少为4.5:1(注:即界

面主色与文字信息的对比度)。

饱和色在深色背景下会产生光学振动(optical vibrations),从而可能会导致眼部

疲劳。

做两个调色板——用于暗黑模式和明亮模式:

在上面的技巧中,我提到过饱和的颜色更适合深色主题。

另一方面,我们都喜欢轻便的用户界面中充满活力的色调。

如何匹配这两个?接下来的答案是给这两种主题创建互补的色板是最佳选择。

记住深色模式下的可访问性:

如果你想使解决方案更易于使用,则有适用于深色主题的特定准则。

最重要的是以下内容:正文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应至少为15.8:1,正因这点,即便

是更高、颜色更浅的层级,可读性也很不错(参见Material Design)。

你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检查对比度:

避免使用阴影:

在一些明亮的界面中,我们往往使用轻微的阴影来表现深度。

正因如此,现在的界面使用起来会更加自然合理(注:可能是界面设计借鉴和引用了

自然的光影效果,所以感觉会比较自然合理)。

然而,阴影在大多数黑暗模式的元素中,并不是那么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不要频繁地使用它们。毕竟还有另外的表现层次的方法。

海拔高度构建层级结构:

如你所知,阴影在黑暗主题中显示效果不好,表达层级结构的更好的方法是使用海拔

的亮暗。

背景层应该是最暗的,放置在其顶部的元素应稍亮一些。

正因如此,界面能够更合理的被用户感知。

遵循平台准则:

设计一套流畅合理的界面是所有平台的使命。

所有主流平台都有制定规范,可以帮助你来实现黑暗主题(或模式)。

专注于内容,在浅色和深色外观中测试你的设计,当你调整对比度和透明度等辅助功

能设置(注:accessibility settings,或称为可访问性设置)时,确保在黑暗模式下的内

容清晰易读(上面讲到的技巧将做到这一点)。

颜色:

图标和图像:

文本:

在明暗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你对界面的看法可能会因主题而异,需要进行测试来验证该主题结构是否合理。

你应在夜间的弱光条件下来测试黑暗模式,同时,你也可以白天在户外检查黑暗主题

的基本元素是否具有足够的可读性。

这样你才能确保用户将得到一款高质量的产品。

可以自由切换:

允许用户在需要时能够从明亮模式切换到黑暗模式,你也可以根据日照条件使其能够

在模式之间自动切换,但它仍应可以手动设置。

切换UI主题在用户眼中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应该始终能由他们自己来控制。

深色主题(或模式)如今非常流行,所有主流平台都开始支持此模式,同时用户也会

要求应用界面存在这一功能。

这可是学习其规范并开始在项目中创建黑暗主题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