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

《小儿按摩经》 四明陈氏著 穴法不详注针卷考之甚详。夫小儿之疾并无七情所干

不在肝经则在脾经不在脾经则在肝经其疾多在肝、脾两脏此要诀也。急惊风属肝木

风邪有余之症治宜清凉苦寒、泻气化痰。其候或闻木声而惊或遇禽兽驴马之吼以致

面青口噤或声嘶啼哭而厥。发过则容色如常良久复作其身热面赤因引口鼻中气热大

便赤黄色惺惺不睡。盖热甚则生痰痰盛则生风偶因惊而发耳。内服镇惊清痰之剂外

用掐揉按穴之法无有不愈之理。至于慢惊属脾土中气不足之症治宜中和用甘温补中

之剂。其候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泻泄日久中气太虚而致发搐发则无休止其身冷

面黄不渴口鼻中气寒大小便青白昏睡露睛目上视手足螈筋脉拘挛。盖脾虚则生风风

盛则筋急俗名天吊风者即此候也。宜补中为主仍以掐揉按穴之法细心运用可保十全

矣。又有吐泻未成慢惊者急用健脾养胃之剂外以手法按掐对症经穴脉络调和庶不致

变慢惊风也。如有他症穴法详开于后临期选择焉。 手法歌 心经有热作痰迷天河水

过作洪池肝经有病儿多闷推动脾土病即除。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受

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肾经有病小便涩推动肾水即救得小肠有病气来攻板门横

门推可通。用心记此精宁穴看来危症快如风。胆经有病口作苦好将妙法推脾土大肠

有病泄泻多脾土大肠久搓摩。膀胱有病作淋疴肾水八卦运天河胃经有病呕逆多脾土

肺经推即和?H褂病寒热魔天河过水莫蹉跎。命门有病元气亏脾土大肠八卦推仙师

授我真口诀愿把婴儿寿命培。五脏六腑受病源须凭手法推即痊俱有下数不可乱肺经

病掐肺经边。心经病掐天河水泻掐大肠脾土全呕掐肺经推三关目昏须掐肾水添。再

有横纹数十次天河兼之功必完头痛推取三关穴再掐横纹天河连。又将天心揉数次其

功效在片时间齿痛须揉肾水穴颊车推之自然安。鼻塞伤风天心穴总筋脾土推七百耳

聋多因肾水亏掐取肾水天河穴。阳池兼行九百功后掐耳珠旁下侧。咳嗽频频受风寒

先要汗出沾手边次掐肺经横纹内乾位须要运周环。心经有热运天河六腑有热推本科

饮食不进推脾土小水短少掐肾多。大肠作泻运多移大肠脾土病即除次取天门入虎口

揉脐龟尾七百奇。肚痛多因寒气攻多推三关运横纹脐中可揉数十下天门虎口法皆同。

一去火眼推三关一百二十数相连六腑退之四百下再推肾水四百完兼取天河五百遍终

补脾土一百全。口传笔记推摩诀付与人间用意参。 观形察色法 凡看小儿病先观形

色切脉次之。盖面部气色总见五位色青者惊积不散欲发风候五位色红者痰积壅盛惊

悸不宁五位色黄者食积伤疳候痞癖五位色白者肺气不实滑泄吐利五位色黑者脏腑欲

绝为疾危。面青眼青肝之病面赤心之病面黄脾之病面白肺之病面黑肾之病。先别五

脏各有所主次探表里虚实病之由。肝病主风实则目直大叫项急烦闷虚则切牙呵欠气

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心病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手足动摇虚则困卧惊悸不安。

脾病主困实则困睡身热不思乳食虚则吐泻生风。肺病主喘实则喘乱喘促有饮水者不

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短喘息。肾病主虚无实目无精光畏明体骨重痘疹黑陷。以上

之症更当别其虚实症候假如肺病又见肝症切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虚不能胜肺故也。若

目直大叫哭项急烦闷难治。盖肺久病则虚冷肝强实而胜肺也。视病之虚实虚则补其

母实则泻其子也 论色歌 眼内赤者心实热淡红色者虚之说青者肝热浅淡虚黄者脾热

无他说白面混者肺热侵目无精光肾虚诀。儿子人中青多因果子生色若人中紫果食积

为痞。人中现黄色宿乳蓄胃成。龙角青筋起皆因四足惊。若然虎角黑水扑是其形。

赤色印堂上其惊必是人。眉间赤黑紫急救莫沉吟。红赤眉毛下分明死不生。 认筋法

歌 囟门八字甚非常筋透三关命必亡初关乍入或进退次部相侵亦何妨。赤筋只是因膈

食筋青端被水风伤筋连大指是阴症筋若生花定不祥此有祸祟之筋。筋带悬针主吐泻

筋纹关外命难当四肢痰染腹膨胀吐乳却因乳食伤。鱼口鸦声并气急犬吠人自惊张诸

风惊症宜推早如若延迟命必亡神仙留下真奇法后学能通第一强。凡看鼻梁上筋直插

天心一世惊。初生时一关有白谨防三朝。二关有白谨防五日之内。三关有白谨防一

年之外。凡筋在坎上者即死坎下者三年。又有四季本色之筋虽有无害。青者是风白

者是水红者是热赤者乳食所伤。凡慢惊将危不能言先灸三阴交二泥丸三颊车四少商

五少海穴看病势大小或三壮、五壮、一壮、至七七壮、辨男女右左十有十活。如急

惊、天吊惊掐手上青筋脐上下掐两耳又掐总心穴。内吊惊掐天心穴。慢惊不省人事

亦掐总心穴。急惊如死掐两手筋。眼闭瞳子瘳泻。牙关紧颊车泻。口眼俱闭迎香泻。

以上数法乃以手代针之神术也。亦分补泻。 面部五位歌 面上之症额为心鼻为脾土

是其真左腮为肝右为肺承浆属肾居下唇。 命门部位歌 中庭与天庭司空及印堂额角

方广处有病定存亡。青黑惊风恶体和润泽光不可陷兼损唇黑最难当。青甚须忧急昏

暗亦堪伤此是命门地医师妙较量。面眼青肝病赤心黄脾白肺黑肾病也。 阳掌图各穴

手法仙诀 一、掐心经二掐劳宫推上三关发热出汗用之。如汗不来再将二扇门揉之掐

之手心微汗出乃止。 一、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

面黄四肢一、掐大肠倒推入虎口止水泻痢疾肚膨胀用之。红痢补肾水白多推三关。

一、掐肺经二掐离宫起至干宫止当中轻两头重咳嗽化痰昏迷呕吐用之。 一、掐肾经

二掐小横纹退六腑治大便不通小便赤色涩滞肚作膨胀气急人事昏迷粪黄者退凉用

之。 一、推四横纹和上下之气血人事瘦弱奶乳不思手足常掣头偏左右肠胃湿热眼目

翻白者用之。 一、掐总筋过天河水能清心经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夜间啼哭四肢常掣去

三焦六腑五心潮热病。 一、运水入土因水盛土枯五谷不化用之。运土入水脾土太旺

水火不能即济用之。如儿眼红能食则是火燥土也。宜运水入土土润而火自克矣。若

口干眼翻白小便赤涩则是土盛水枯运土入水以使之平也。 一、掐小天心天吊惊风眼

翻白偏左右及肾水不通用之。 一、分阴阳止泄泻痢疾遍身寒热往来肚膨呕逆用之。

一、运八卦除胸肚膨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 一、运五经动五脏之气肚胀上下

气血不和四肢掣寒热往来去风除腹响。 一、揉板门除气促气攻气吼气痛呕胀用之。

一、揉劳宫动心中之火热发汗用之不可轻动。 一、推横门向板门止呕吐板门推向横

门止泻。如喉中响大指掐之。 一、总位者诸经之祖诸症掐效。嗽甚掐中指一节。痰

多掐手背一节。手指甲筋之余掐内止吐掐外止泻。 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自掌至天

河穴为上自天河穴至指头为下。 一、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

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 一、掐二人上马能补肾清

神顺气苏醒沉性温和。 一、掐外劳宫和脏腑之热气遍身潮热肚起青筋揉之效。 一、

掐一窝风治肚疼唇白眼白一哭一死者除风去热。 一、掐五指节伤风被水吓四肢常掣

面带青色用之。 一、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 一、掐威灵穴治急惊暴死。

掐此处有声可治无声难治。 一、掐阳池止头痛清补肾水大小便闭塞或赤黄眼翻白又

能发汗。 一、推外关间使穴能止转筋吐泻。 外八卦通一身之气血开脏腑之秘结穴

络平和而荡荡也。 小儿 针用毫针艾炷如小麦或雀粪大《宝鉴》曰∶急慢惊风灸前

项。若不愈灸攒竹人中各三壮。或谓急惊属肝慢惊属脾《宝鉴》不分。灸前顶攒竹

二穴俱太阳、督脉未详其小儿慢惊风灸尺泽各七壮。初生小儿脐风撮口灸然谷三壮

或针三分不见血立效。小儿癫痫、瘕、脊强互相引灸长强三十壮。小儿癫痫惊风目

眩灸神庭一穴七壮。小儿风痫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直发际宛宛中三壮。小

儿惊痫先惊怖啼叫乃发灸后顶上旋毛中三壮两耳后青丝脉。小儿癖气久不消灸章门

各七壮脐后脊中灸二七壮。小儿胁下满泻痢体重四肢不收癖积聚腹痛不嗜食疟寒热

又治腹胀引背食饮多渐渐黄瘦灸十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七壮。小儿黄胆灸三

壮。小儿疳瘦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方不瘥灸尾闾骨上三寸陷中三壮兼三伏内用

杨汤水浴之正午时灸。自灸之后用帛子拭见有疳虫随汗出此法神效。小儿身羸瘦贲

豚腹胀四肢懈惰肩背不举灸章门。小儿吐乳汁灸中庭一壮。小儿脱肛泻血秋深不效

灸龟尾一壮。脱肛灸脐中三壮《千金》云∶随年壮。脱肛久不瘥及风痫中风角弓反

张多哭语言不择发无时节甚则吐涎沫灸百会七壮。 戒逆针灸 无病而先针灸曰逆小

儿新生无病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善成痫。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儿

喜成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分南北灸之

多害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得无横夭也。 初生调护 怀娠 怀娠之后必须饮

食有常起居自若使神全气和则胎常安生子必伟。最忌食热毒等物庶生儿免有脐突疮

痈。 初诞 婴儿在胎必借胎液以滋养之。初离母体口有液毒啼声未出急用软绵裹大

人指拭儿口中恶汁得免痘疮之患。或有时气侵染只出肤疮易为调理。 回气 俗谓草

迷初生气欲绝不能啼者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急以绵絮包裹抱怀中未可断脐且将胞

衣置炭火炉中烧之仍作大纸捻蘸清油点着于脐带上往来遍燎之。盖脐带得火气由脐

入腹更以热醋汤洗脐带须臾气回啼声如常方可浴洗毕断脐带。 便结 小儿初生大小

便不通腹胀欲绝者急令大人以温水漱了口吸咂儿前后心并脐下手足心共七处每处咂

三五次每次要漱口以红赤为度须臾自通。 浴儿 浴儿用猪胆一枚投汤中免生疮疥。

浴时看汤冷热无令儿惊而成疾也。 断脐 断脐不可用刀剪须隔单衣咬断后将暖气呵

七遍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附上当留六寸长则伤肌短则中寒令儿肚中不调或成内

吊。若先断后浴恐水入脐中令儿腹痛。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者宜急剔去不然虫自入

腹成疾。断脐之后宜用热艾浓裹包用白绵。若浴儿将水入脐中或尿在裙包之内湿气

伤脐或解脱裙包为风冷邪气所侵皆令儿脐肿多啼不乳即成脐风。 脐风 儿初生六七

日患脐风百无一活。用青绢包大人指蘸温水于儿上下牙根上将如粟米大红泡子拭破

即愈。 剃头 小儿月满剃头须就温暖避风处。剃后以杏仁三枚去皮尖研碎入薄荷三

叶同研却入生麻油三四滴腻粉拌和头上拭以避风伤免生疮疥热毒。 护养 小儿脾胃

嫩弱父母或以口物饲之不能克化必致成疾。小儿于天气和暖宜抱出日中嬉戏频见风

日则血凝、气刚、肉坚可耐风寒不致疾病。抱小儿勿泣恐泪入儿眼令眼枯。小儿夜

啼用灯心烧灰涂乳上与吃即止。小儿腹胀用韭菜根捣汁和猪脂煎服。小儿头疮用生

芝麻口中嚼烂涂之切忌不可搽药。小儿患秋痢与枣食之良或与柿饼子食。小儿宜以

菊花为枕则清头目。小儿入夏令缝囊盛杏仁七个去皮尖佩之闻雷声不俱。小儿一期

之内衣服宜以故帛、故绵为之。用新太暖令肌内缓弱蒸热成病。不可裹足复顶致阳

气不出多发热。小儿不宜食肉太早伤及脾胃免致虫积、疳积鸡肉能生蛔虫宜忌之非

三岁以上忍三分寒吃七分饱多揉肚少洗澡。小儿不可令就瓢及瓶饮水语言多讷。小

儿勿令入神庙之中恐精神闪灼生怖畏。 面色图歌 额印堂、山根 额红大热燥青色有

肝风印堂青色见人惊火则红山根青隐隐惊遭是两重若还斯处赤泻燥定相攻。 年寿

年上微黄为正色若平更陷夭难禁急因痢疾黑危候霍乱吐泻黄色深。 鼻准、人中 鼻

准微黄赤白平深黄燥黑死难生人中短缩吐因痢唇反黑候蛔必倾。 正口 正口常红号

曰平燥干脾热积黄生白主失血黑绕口青黑惊风尽死形。 承浆、两眉 承浆青色食时

惊黄多吐逆痢红形烦躁夜啼青色吉久病眉红死症真。 两眼 白睛赤色有肝风若是黄

时有积攻或见黑睛黄色现伤寒病症此其踪。 风池、气池、两颐 风气二池黄吐逆躁

烦啼叫色鲜红更有两颐胚样赤肺家客热此非空。 两太阳 太阳青色惊方始红色赤淋

萌孽起要知死症是何如青色从兹生入耳。 两脸 两脸黄为痰实咽青色客忤红风热伤

寒赤色红主淋二色请详分两颊。 两颐金匮、风门 吐虫青色滞颐黄一色颐间两自详

风门黑疝青惊水纹青金匮主惊狂。 辨小儿五色受病症 面黄青者痛也。色红者热也。

色黄者脾气弱也。色白者寒也。色黑者肾气败哭者病在肝也。汗者主心笑者主脾而

多痰啼者主肺有风睡者主肾有亏。 察色验病生死诀 面上紫心气绝五日死。面赤目

陷肝气绝三日死。面黄四肢重脾气绝九日死。面白鼻入奇论肺气绝三日死。胸如黄

熟豆骨气绝一日死。面黑耳黄呻吟肾气绝四日死。口张唇青毛枯肺绝五日死。大凡

病儿足跗肿身重大小便不禁目无转睛皆死。若病将愈者面黄目黄有生意。痢疾眉头

皱惊风面颊红渴来唇带赤吐泻面浮黄。热甚眼朦胧青色是惊风白色是泄泻伤寒色紫

红。 汤氏歌 山根若见脉横青此病明知两度惊赤黑因疲时吐泻色红啼夜不曾停。青

脉生于左太阳须惊一度见推详赤是伤寒微燥热黑青知是乳多伤。右边赤脉不须多有

则频惊怎奈何红赤为风抽眼目黑沉三日见阎罗。指甲青兼黑暗多唇青恶逆病将瘥忽

将鸦声心气急此病端的命难过。蛔虫退场门有三般口鼻中来大不堪如或白虫兼黑色

此病端的命难延。四肢疮痛不为祥下气冲心兼滑肠气喘汗流身不热手拿胸膈定遭殃。

内八段锦 红净为安不用惊若逢红黑便难宁更加红乱青尤甚取下风痰病立轻。赤色微

轻是外惊若如米粒势难轻红散多因乘怒乱更加搐搦实难平。小儿初诞月腹病两眉颦

号作盘肠泣时啼哭又呻吟急宜施法行功作。小儿初诞日肌体瘦羸秃发毛稀少元因是

鬼胎。 外八段锦 先望孩儿眼色青次看背上冷如冰阳男搐左无防事搐右令人甚可惊。

女搐右边犹可治若逢搐左疾非轻歪邪口眼终无害纵有仙丹也莫平。囟门肿起定为风

此候应知是必凶忽陷成坑如盏足未过七日命须终。鼻门青燥渴难禁面黑唇青命莫存

肚大青筋俱恶候更兼腹肚有青纹。忽见眉间紫带青看来立便见风生青红碎杂风将起

必见疳膈气形。乱纹交错紫兼青急急求医免命倾盛紫再加身体热须知脏腑恶风生。

紫少红多六畜惊紫红相等即疳成紫黑有红如米粒伤风夹食症堪评。紫散风传脾脏间

紫青口渴是风痫紫隐深沉难疗治风痰祛散命须还。黑轻可治死还生红赤浮寒痰积停

赤青皮受风邪症青黑脾风作慢惊。红赤连兮风热轻必然乳母不相应两手忽然无脉见

定知冲恶犯神灵。 入门歌 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安若逢中指热必定见伤寒。中指独

自冷麻痘症相传女右男分左分明仔细看。儿心热跳是着唬热而不跳伤风说凉而翻眼

是水惊此是入门探候诀。 三关 三关者手食指三节也。初节为风关寅位二节为气关

卯位三节为命关辰位。夫小儿初生五脏血气未定呼吸至数太过必辨虎口色脉方可察

病之的要男以左手验之女以右手验之。盖取左手属阳男以阳为主右手属阴女以阴为

主。然男女一身均具此阴阳左右两手亦须参看左手之纹应心、肝右手之纹应脾、肺

于此消息又得变通之意。初交病纹出虎口或在初关多是红色传至中关色赤而紫看病

又传过其色紫青病热深重其色青黑青而纹乱者病势益重若见纯黑危恶不治。凡在初

关易治过中关难治直透三关不治。古人所谓初得风关病犹可传入气命定难陈是也。

色红者风热轻亦者风热盛紫者惊热青者惊积。青赤相半惊积风热俱有主急惊风。青

而淡紫伸缩来去主慢惊风。紫丝青丝或黑丝隐隐相杂似出不出主慢惊风。若四足惊

三关必青。水惊三关必黑。人惊三关必赤。雷惊必黄。或青或红有纹如线一直者是

乳食伤脾及发热惊。左右一样者是惊与积齐发。有三叉或散是肺生风痰。或似声有

青是伤寒及嗽。如红火是泻有黑相兼加渴不虚虎口脉纹乱乃气不和也。盖脉纹见有

五色黄、红、紫、青、黑、黄红有色无形即安宁脉也。有形即病脉由其病盛色脉加

变黄盛作红红盛作紫紫盛作青青盛作黑至纯黑则难治又当辨其形如∶ 流珠——。只

一点红色。主膈热三焦不和饮食所伤欲吐泻肠鸣自利烦躁啼哭。宜消食补脾胃。环

珠——○较流珠差大。主脾虚停食胸腹胀满烦渴发热。宜健脾胃消食调气。 长珠——

一头大一头尖。主脾伤饮食积滞腹痛寒热不食。宜消食健胃。来蛇——下头粗大。

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是疳邪内作。宜克食健补脾胃。 去蛇——上头粗大。

主脾虚冷积吐泻烦渴气短神困多睡不食。宜健脾胃消积先止吐泻。弓反里弯向中指

C——主感寒热邪气头目皆重心神惊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咳嗽吐逆。宜发汗逐

惊退心火推脾摩肺。弓反外弯向大指——主痰热心神恍惚作热夹惊夹食风痫。凡纹

向内者吉向外者凶。枪形——主风热发痰作搐。针形——│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顿

闷困倦不食痰盛发搐。又曰∶悬针主泻痢。鱼骨形——主惊痰发热甚则痰盛发搐或

不食乃肝盛克脾宜逐惊。或吐痰下痰再补脾制脾。 鱼刺——初关主惊气关主疳命关

主虚难治。水字形—主惊风食积烦躁顿闷少食夜啼痰盛口噤搐搦此脾虚积滞木克土

也。又曰∶水字肺疾也谓惊风入肺也。乙字——初关主肝惊二关主急惊三关主慢惊

脾风。曲虫——肝病甚也。 如环——肾有毒也。曲向里——C主气疳。曲向外——gt

主风疳。斜向右——主伤寒。斜向左——/主伤风。勾脉——主伤寒。长虫——主伤

冷。虬文——心虫动也。透关射指——向里为射指。主惊风痰热聚于胸膈乃脾肺损

伤痰邪乘聚。宜清脾肺化痰涎。透关射甲——向外为射甲。主惊风恶症受惊传于经

络。风热发生十死一生。青白紫筋上无名指三关难治上中指三关易治。 要诀 三关

出汗行经络发汗行气此为先倒推大肠到虎口止泻止痢断根源。脾土曲补直为推饮食

不进此为魁疟痢疲羸并水泻心胸痞痛也能祛。掐肺一节与离经推离干中间轻冒风咳

嗽并吐逆此经神效抵千金。肾水一纹是后溪推下为补上清之小便秘涩清之妙肾虚便

补为经奇。六筋专治脾肺热遍身湿热大便结人事昏沉总可推去病浑如汤泼雪。总筋

天河水除热口中热气并拉舌心经积热火眼攻推之方知真妙诀四横纹和上下气吼气腹

疼皆可止。五经纹动脏腑气八卦开胸化痰最阴阳能除寒与热二便不通并水泻。人事

昏沉痢疾攻救人要诀须当竭天门虎口揉斗肘生血顺气皆妙手。一掐五指爪节时有风

被吓宜须究小天心能生肾水肾水虚少须用意。板门专治气促攻扇门发热汗宣通一窝

风能除肚痛阳池专一止头疼精宁穴能治气吼小肠诸病快如风。 手诀 三关凡做此法

先掐心经点劳宫男推上三关退寒加暖属热女反此退下为热也。退下六腑凡做此法先

掐心经点劳宫。男退下六腑退热加凉属凉女反此推上为凉。 手法治病诀 水底捞月

最为良止热清心此是强飞经走气能通气赤凤摇头助气长。黄蜂出洞最为热阴症白痢

并水泻发汗不出后用之顿教孔窍皆通泄。按弦走搓摩动气化痰多二龙戏珠法温和可

用他。凤凰单展翅虚浮热能除猿猴摘果势化痰能动气。 黄蜂出洞 ∶大热。做法∶

先掐心经次掐劳宫先开三关后以左右二大指从阴阳处起一撮一上至关中离坎上掐

穴。发汗用之。 水底捞月 ∶大寒。做法∶先清天河水后五指皆跪中指向前跪四指

随后右运劳宫以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