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

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电闪雷鸣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提高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

2、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及危害,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重点: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了解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教学难点: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教师制作的幻灯片,《班得瑞轻音乐》三段。

3、事先排好情景和做好所需要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1、哦,宝贝们,夏天到了,外边的风景很美,开起我们的汽车出去玩玩吧!

(师带幼儿双手做握汽车方向盘样,开车出发,,师一路上提示学生到站的站名)

2、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分辨:什么声音在响?引出主题。(ppt第一张下雨了)

3、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了解雷的形成原因。

1、讨论:你看到的雷电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

3、请学生分组用肢体语言模仿打雷的声音和闪电的景象。

4、欣赏动态的、带声效的ppt打雷闪电图,深入了解电闪雷鸣。

5、教师点击ppt中的超级链接,播放动画,帮助学生认识下雨时雷电的形

成。

6、师生共同总结:夏天打雷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以及打雷闪电的形成原因。

三、讨论:雷电有何危害。

1、观看ppt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了解雷电的危害。

2、雷电有时会伤害到我们,那么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躲在什

么地方是安全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

3、学生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四、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些是正确的避雷方法。

1、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有人在大树下躲雨。

雷雨天,在打伞在空旷的地方踩水玩耍。

雷雨天,有人在雷雨中打电话。

雷雨天,在家用太阳能水洗澡?

2、欣赏视频《怎样防雷电》。

3、师生共同的总结避雷的正确方法:

雷雨天气时,尽量在室内,关好门窗,离室内的墙壁远、一点,不要再室内

看电视、玩电脑,打电话,及时切断室内的各类电源,不能在打雷时沐浴等等。

如果正在雨中,尽快找到躲雨的地方,不要躲在树下,屋檐下,高大的建筑物下,

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雨中狂奔玩耍,万一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可以双腿并拢,双

手抱头,原地下蹲。

五、情景游戏:《下雷雨了》。进一步的加深学生的自我保护经验和意识。

1、请一名学生扮演太阳笑眯眯的进场。

2、把学生分组做不同的行为和动作。比如:看电视、玩电脑、雨中踩水、

在池塘游泳、打电话、大声说话、一路狂奔、在家洗澡、钓鱼、躲在大楼边等等

角色。

3、四名学生做乌云,入场。

4、四名学生扮演的雷公电母边走边边嘴里发出打雷(轰隆隆、轰隆隆)、闪

电(咔擦咔擦)入场。

5、当发现太阳被四名学生扮演的乌云,四位雷公电母遮挡并听到电闪雷鸣

时,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反应。如迅速的躲进家里看书,关好门窗,拔掉电源插头、

不要靠近家中的墙壁、离开大树下、停止钓鱼,停止雨中的玩耍、踩水,在家里

玩积木,或是原地双腿并拢下蹲避雷等等。

3、师总结学生在游戏中的正确反应,在轻松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何预防雷击灾害

1、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

2、雷雨天气时,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

3、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关闭手机,更

不能接打电话。

4、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5、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6、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

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

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

7、如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

发生雷击,应赶紧按上一条要求,做好防雷击动作,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

8、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

9、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10、不要停留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

旁边。

11、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

12、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锄头等。

13、应立即停止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14、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15、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

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