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

钢筋混凝土基础 - 简介

钢筋混凝土基础是指地基有钢筋混凝土造的。指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

混凝土独立基础。这类基础的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

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情况下使用。与无筋基础相比,其基础高度较小,因此更适

宜在基础埋置深度较小时使用。可分为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

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当不设地下室时,框架柱下通常

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各类基础中较为简单的基础。在上

部结构承受的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基础底面面积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

的高度由柱与基础交接处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变阶处的高度由基础变阶处的受冲

切承载力确定;基础底板的配筋由抗弯计算确定。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

钢筋混凝土基础 - 方法

所以,目前在工程界,对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配

筋有四种做法:

(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0.15%(m

m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h为基础高度(mm)。

(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z×0.15%

(mm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hz为基础截面的折算高度(mm),公式见规

范附录S。

(3)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1×0.15%(mm

2)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h1为阶形独立基础第一阶的高度(图3),以mm计。

阶形独立基础每阶的高度为300~500mm;当h≤500mm时为一阶;500mm900mm时

为三阶。

(4)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φ10@200的较大

值。上述四种配筋做法中,笔者认为第一种做法过于安全;第二种做法也有一定道理;第

四种配筋做法与配筋率无关,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其最低配筋要求是:受力钢筋的最小直

径宜≥10mm,间距宜≤200mm。

钢筋混凝土基础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