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
维生素C泡腾片处方
设计报告
班级:2013级制药工程
学号:2
姓名:蒲召
摘要:泡腾剂具有携带、使用方便, 水中分布均匀, 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兼具有固体
制剂和液体制剂的特点。但此类制剂的泡腾物料易受外界环境限制。大剂量的维生素C 有
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疾病的预防。但大剂量维生素C 片难以直接吞服, 在胃内崩解时,
局部浓度大, 易损伤胃黏膜。泡腾片加入了天然香精和天然色素, 不仅口感好, 而且形成溶
液后服用, 胃内局部浓度低, 且无刺激性
泡腾片的处方筛选
处方筛选主要解决泡腾片的溶解性、泡腾效果、硬度、口感及粘冲问题。
1.1稀释剂的选择
:根据文献查知以下稀释剂的性质
润滑剂 吸湿性 不溶物 可压性 制粒难易程度
糖粉 ++ - 一般 较难
糖粉/糊精(2:1) + + 一般 较难
糖粉/甘露醇(2:1) + - 一般 较难
糖粉/甘露醇(10:1) - - 好 易
表1
由表1可知: 四种稀释剂中乳糖/甘露醇(10:1)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三种,故选乳糖
坩露醇(10:1)作为稀释剂.
1.2润滑剂的选择:
根据文献查知以下润滑剂的性质
润滑剂 粘冲程度 不溶物 起泡现象 外观
聚乙二醇6000 - - - + +
硬脂酸镁 + + + -
滑石粉 + ++ - +
十二烷基硫酸钠 + - + -
表2
由表2可知:聚乙二醇4000较其他几种润滑剂防粘冲效果好、无不溶物、无起泡现象、
外观光洁,故选择聚乙二醇4000为润滑剂
1.3泡腾剂的选择:根据文献查知以下泡腾剂的性质
泡腾剂 酸度/质量 吸湿性 口感 CO
2
/质量 溶液pH
酒石酸 小 - 差
柠檬酸 较好 ++ 好
酒石酸/柠檬酸(1:1) 较好 + 较好
碳酸钠 差 较高
碳酸氢钠 好 较低
碳酸钠/碳酸氢钠(1:9) 好 较低
表3
由表1可知: 柠檬酸虽然吸湿性较强,但其酸度,质量比较好,而且口感也好,故选柠檬
酸为酸源;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1:9)两项指标基本相同,据报道碳酸钠碳酸氢钠(1:
9)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配伍性,所以选其为二氧化碳源。
1.4处方总结:
泡腾片应该是完全溶于水的, 所以稀释剂的选择范围比较窄。本
设计选择了溶解性较好的乳糖、甘露醇等稀释剂, 而乳糖与甘露醇配合具有较好的可压性。
参考比较发现PEG4000 防粘冲效果好、无不溶物、无起泡现象、外观光洁,故选择PEG4000 为
润滑剂。泡腾剂包括酸源和二氧化碳源, 由于维生素C 本身就是酸源, 酒石酸维生素C 的辅
助酸源, 泡腾力度大, 吸湿性较小, 便于生产操作, 口感也较好, 它们与碳酸氢钠的配合产
气量大, 用作崩解剂, 泡腾崩解效果良好。
1.5维生素c泡腾片处方
:维生素C 2% ,柠檬酸33.3% ,碳酸钠/碳酸氢钠(1:
9)20% ,乳糖坩露醇(10:1)41.7% ,矫味剂及聚乙二醇4000适量。
2.制备工艺
将维生素C、酒石酸、碳酸氢钠、糖精钠、乳糖、甘露醇、PVPk25、甜橙香精、维生素
B2、PEG4000 分别过100 目筛。
按处方称取粉碎过的维生素C 和酒石酸, 混合均匀加入含5% PVP 无水乙醇适量制软材,
20 目尼龙筛网制粒, 45度 烘干( 温度不宜过高, 防止维生素C 变质) ,18 目整粒。
按处方称取粉碎过的碳酸氢钠、乳糖、阿斯帕坦、甘露醇、聚维酮K25, 混合均匀后加
入含5% PVP 无水乙醇制软材( 制软材原则: 轻握成团, 轻按即散) , 20 目尼龙筛网制粒, 45
度 烘干, 18 目整粒。将A、B 二种颗粒按比例称取、合并, 加入处方量的粉末香精、色素
及PEG4000 混合均匀, 颗粒检验, 压片。
3.质量检查
3.1 片重差异
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测定。供试品6片,精密称定总重量后,再分
别精密称定每片重量,计算平均值和RSD值。
表3样片的片重差异及RSD值
样片
1
2
3
4
5
6
片重(mg)
391
401
404
400
396
401
398.8 0.92%
平均片重(mg) RSD值
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限度,片剂的平均质量≥0.3g,片重差异
限度为±5.0%,所以片重差异符合药典标准。
3.2硬度
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测定。硬度采用YD-1A型硬度测定仪,取6片
分别精确测定,计算硬度平均值及RSD值。
表4样片的硬度差异及RSD值
样片
1
2
3
4
5
硬度(kgN)
5.46
5.91
5.30
5.35
6.23
5.74 5.44%
平均硬度(kgN) RSD值
6 6.20
3.3 崩解时限
测定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检验方法,对最佳方案制得的泡腾片
进行崩解时限的测定,取一片放入盛有50mL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崩解,计算平均崩解时限及
RSD值。
表5样片的崩解时限及RSD值
样片
1
2
3
4
5
6
4.含量测定
崩解时限(s)
41
38
42
38
39
42
40 4.71%
平均崩解时限(s) RSD值
4.1 测定方法
[10]
方法:参考文献和预实验,可知维生素C在波长508nm处有最大吸收,故采用紫外分
光光度法于508nm处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4.2溶液的配制
维生素C样品溶液:取10个药片置于研钵中,研成粉末,称取404mg溶于30mL蒸馏水
中,过滤,转入50mL容量瓶,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维生素C标准溶液:准确称量100.2mg维生素C溶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标准液浓度
为2.0mg/mL。
邻二氮菲缓冲液:准确称量1.98g邻二氮菲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成缓冲溶液。
Fe(Ⅲ)溶液:准确称量0.860NH
4
Fe(SO
4
)
2
·12H
2
O,用少量水和1:1H
2
SO
4
溶解后,用蒸馏
水稀释定容至1L。
4.3 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取10mL样品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4mLFe(Ⅲ)标准液,6mL邻二氮菲缓冲液,用1mol/L
HAc定容,用空白蒸馏水作参比对照,测其吸光度。
表6样品及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溶液
维生素C标准溶液
维生素C样品溶液
吸光度(A)
0.320
0.333
浓度(C)
0.400
0.416
则样片中维生素C为0.416*50*5=104mg,与理论值100mg比较,值在±5.0%,符合标
准。
5.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处方6是制备维生素C泡腾片的最佳处方,且制备工艺简单可
行、质量稳定。片子的硬度会影响其泡腾时限,故在保证泡腾时限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片
子的硬度,当片子的硬度在6kgN左右时,其泡腾时限小于1分钟,可以很好的促进Vc的溶
出和吸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M] . 二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70
[2] Wheeler G. L, Jones M. A, Sm irnoff N. The biosynthet ic path way of vit
am in C in high er pl ant s [ J] . Natur e, 1998, 393: 365- 369
[3] 章丽华.口服泡腾片剂及处方设计[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1,
12(2):105 109.
[4] 杨志芳.泡腾片[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5,6(4):234~237.
[5] 马晶,解万翠,周翠兰,等.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J].中国医药工
业杂志,1999,3o(8):355~356.
[6] 温文清,陈斌.中药泡腾片的工艺研[J].中成药,1992,14(5):6.
[7] 李性天,耿立坚,曲春华.维生素C泡腾片的稳定性[J].中国药业,1997,6(2):
21.
[8] 李锦,郭俊华,王锐,等.几种泡腾剂的二氧化碳测定方法比较[J].中成药,1998,
20(6):42~43.
[9] 于雪梅,王俊芬.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工艺[J].生产与技术,2005,21(2).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1] 中国营养学会 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
[12] 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研究室 编著.药用辅料应用技术[M].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1991年12月.
[13] 罗明生 主编.药剂辅料大全[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1月.
[14] 朱盛山 主编.药物新剂型[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8月
[1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三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15:通则101-10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