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发(作者:)

官方网站:

只讲考试概率高的题

基础知识真题训练(社会心理学)(二)

一、单选题

(2010.11二级—35)1、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

A、社会动机 B、社会心理 C、社交情绪 D、社会需要

(2010.11二级—38)2、正常人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后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理想自我 C、心理自我 D、生理自我

(2010.11二级—39)3、( )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自信 B、自我 C、自尊 D、本我

(2010.11二级—41)4、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这是( )的观点。

A、詹姆士 B、艾尔乌德 C、马斯洛 D、塔尔德

(2010.11二级—42)5、犯错误效应指( )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她们的

吸引力。

A、有激情 B、外貌好 C、有才能 D、人品好

(2011.5二级—34)6、在态度的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成分。

A、外显行为 B、情感 C、行为倾向 D、认知

(2011.5二级—37)7、时间会影响归因,人们会对过去许久的事情,倾向于解释为( )

的原因。

A、图形 B、刺激客体 C、背景 D、行为主体

(2011.5二级—38)8、一般情况下,最让人反感的人格品质是( )。

A、自私 B、虚伪 C、古怪 D、粗鲁

(2011.5二级—40)9、体语不包括( )。

A、身体接触 B、社会距离 C、装束打扮 D、人际距离

(2011.5二级—41)10、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A、抱负水平 B、成败的主观概率 C、出生顺序 D、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2011.11二级—30)11、下列属于生物学概念的是( )。

A、性别 B、性 C、性别角色 D、性别角色社会化

(2011.11二级—66)12、沙赫特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体在家庭中的排行影响亲合动机,

一般是( )。

A、排行靠前的孩子合群倾向较明显 B、排行靠后的孩子合群倾向较明显

C、排行靠中的孩子合群倾向较明显 D、排行靠中的孩子独立倾向比较明显

(2012.5二级—35)13、个体社会化从掌握( )开始。

A、社会规范 B、社会角色 C、道德准则 D、语言

(2012.5二级—36)14、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人群,被称为( )。

A、概化他人 B、一般他人 C、抽象他人 D、重要他人

(2012.5二级—37)15、看球赛时足球流氓扮演的社会角色属于( )。

A、规定性角色 B、自觉性角色 C、功利性角色 D、开放性角色

(2012.5二级—38)16、容易导致归因变得越来越具有情境性的因素是( )

A、社会角色改变 B、时间推移 C、自我服务倾向 D、观察位置

(2012.5二级—39)17、同事之间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如QQ软件)进行的沟通属于( )。

A、虚拟沟通 B、现实沟通 C、大众沟通 D、媒体沟通

(2012.5二级—40)18、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 )。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C、发展和教学应齐头并进 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2012.5二级—41)19、自我意识比真实的自我对人的影响更大,这是( )观点。

A、米德 B、罗杰斯 C、詹姆士 D、马斯洛

(2012.5二级—50)20、幼儿体验高自尊会导致其以后( )。

A、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B、出现压抑和不良情绪

C、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D、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高

(2012.11二级—34)21、正常情况下,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1

官方网站:

只讲考试概率高的题

A、事业成败 B、人际关系 C、财富水平 D、学历水平

(2012.11二级—35)22、关于暗示,正确的说法是( )。

A、男人比女人容易被暗示 B、独立性强的人容易被暗示

C、成年人比小孩容易被暗示 D、自尊水平低的人容易被暗示

(2012.11二级—36)23、发现一个人有非常恶劣的品质,于是他的优点人们就看不见

了,或者看到优点也朝坏处想,这种现象称为( )。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2012.11二级—37)24、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之间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复杂相关

(2012.11二级—38)25、在海德的P-O-X模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个体会尽

可能少地改变( )的关系而维持态度平衡。

A、 P-X B、O-X C、 P-O D、X-O

(2012.11二级—40)26、关于分心对说服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分心消弱说服效果 B、分心促进态度转变 C、彼此没有影响 D、其影响很复杂

(2012.11二级—43)27、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高尔顿 C、华生 D、皮亚杰

(2010.5三级—49)28、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 B、学派阶段 C、实证分析阶段 D、经验描述阶段

(2010.5三级—69)29、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2010.5三级—70)30、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中。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2010.5三级—71)31、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理论。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性 D、平衡

(2010.11三级—35)32、B=f(P,E)中的B代表( )。

A、社会行为 B、个体特点 C、个体所处情境 D、行为倾向

(2010.11三级—36)33、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A、学校 B、家庭 C、电视 D、医院

(2010.11三级—37)34、性属于( )概念。

A、生物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人类学

(2010.11三级—38)35、他人的判断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

A、本我 B、客我 C、镜我 D、超我

(2010.11三级—39)36、出工不出力是一种( )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

(2010.11三级—41)37、由于社会急剧变化,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 )。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去社会化 D、反社会化

(2010.11三级—42)38、正常情况下,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A、爱情 B、喜欢 C、亲合 D、接近

(2010.11三级—43)39、模仿的意义不包括( )。

A、具有适应作用 B、是学习的基础

C、影响他人的方式会促进群体形成 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

(2011.5三级—30)40、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

A、心理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

(2011.5三级—34)41、在吃大锅饭的单位,最容易产生的现象是( )。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观众效应 D、社会懈怠

(2011.5三级—35)42、在一项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

的次数不同。结果发现,照片呈现的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引受( )

的影响。

A、熟悉 B、相似 C、邻近 D、外貌

2

官方网站:

只讲考试概率高的题

(2011.11三级—30)43、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W.詹姆士 B、F.奥尔波特 C、W.麦独孤 D、C.达尔文

(2011.11三级—31)44、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作( )。

A、内归因 B、情境归因 C、外归因 D、运气归因

(2011.11三级—33)45、鼓励老年人适当地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的沟通,

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能( )。

A、获得信息 B、改善人际关系 C、交流思想 D、维持心理平衡

(2011.11三级—34)46、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塔尔德所

称的( )。

A、上升律 B、先内后外律 C、下降律 D、先外后内律

(2011.11三级—61)47、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点,以使他人对自己形成良好的印

象,这叫( )。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首因效应 D、印象管理

(2011.11三级—62)48、 在海德的P-O-X模型中,两种关系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

( )。

A、不平衡状态 B、平衡状态 C、强平衡状态 D、弱平衡状态

(2011.11三级—63)49、 一般来说,最能表现个体真实心态的身体语言是( )。

A、面部表情 B、目光 C、身体运动 D、妆饰

(2012.5三级—35)50、根据印度学者古普塔的研究,由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婚后( )

年,彼此爱的情感开始不断减少。

A、3 B、5 C、7 D、9

(2012.5三级—36)51、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 ( )现象。

A、社会懈怠 B、优势反应强化 C、结伴效应 D、社会促进

(2012.5三级—37)52、随大流是一种( )现象。

A、服从 B、从众 C、参照 D、模仿

(2012.5三级—38)53、态度测量一般使用( )的方法。

A、实验 B、间接 C、观察 D、直接

(2012.5三级—39)54、喜欢与交往频率的关系是( )。

A、线性曲线 B、双曲线 C、倒U曲线 D、U曲线

(2012.5三级—40)55、一般来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降低时,侵犯性会( )。

A、迅速下降 B、提高 C、缓慢下降 D、不变

(2012.5三级—41)56、有才的人偶尔犯点小错误,反而会增加其对周围人的吸引力,

其原因是( )。

A、让人觉得与其相似 B、对他易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评价

C、让人觉得与其互补 D、对他人的社会比较压力减小

(2012.5三级—42)57、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A、友谊 B、爱情 C、喜欢 D、亲情

(2012.5三级—43)58、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应该是( )。

A、公众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 D、亲密距离

(2012.11三级—34)59、麦独孤用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概念是( )。

A、模仿 B、社会学习 C、强化 D、本能

(2012.11三级—35)60、继续社会化指个体从( )一直到老年的社会化过程。

A、出生 B、青春期 C、幼儿 D、成年

(2012.11三级—37)61、当态度三成分不协调时,占主导地位的成分是( )。

A、价值观 B、认知 C、行为倾向 D、情感

(2012.11三级—38)62、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把过去很久的事情解释为( )的原因。

A、图像 B、行为主体 C、背景 D、刺激客体

(2012.11三级—40)63、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因为存在(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光环效应 D、首因效应

3

官方网站:

只讲考试概率高的题

(2012.11三级—41)64、关于人性的争论,最早出现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 )阶段。

A、经验描述 B、哲学思辨 C、实证分析 D、正式确立

(2010.5二级—29)65、根据美国学者安德森的研究,个体最令人喜欢的品质是( )。

A、善良 B、热情 C、真诚 D、聪明

(2010.5二级—51)66、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 )。

A、主观体验 B、社会意识 C、客观需要 D、社会动机

(2010.5二级—28)67、关于羞耻,正确的说法是( )。

A、是一种负罪的情绪体验 B、公共场所会易化羞耻感

C、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D、羞耻者往往有良心上的自我谴责

(2010.5二级—32)68、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不包括( )。

A、量表法 B、投射法 C、实验法 D、行为反应测量法

(2010.5二级—46)69、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的情绪状态一般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感

(2010.5二级—49)70、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二、多选题

(2010.11二级—92)1、关于血亲和姻亲的关系,正确的说法包括( )。

A、传统社会,血亲>姻亲 B、现代社会,血亲<姻亲

C、传统社会,血亲<姻亲 D、现代社会,血亲>姻亲

(2010.11二级—9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幼儿也有爱情体验 B、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C、爱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D、动物没有爱情

(2010.11二级—94)3、一般来说,下面说法中合理的包括( )。

A、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 B、年龄越大越容易接受暗示

C、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暗示 D、经济实力强的人比较容易接受暗示

(2010.11二级—95)4、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包括( )。

A、成就角色 B、功利性角色 C、表现性角色 D、规定性角色

(2011.5二级—91)5、失败时人们往往外归因,这属于一种( )。

A、自我障碍 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C、自我防卫 D、动机性归因偏差

(2011.5二级—93)6、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一般应

该包括( )。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原则 C、交换性原则 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2011.5二级—94)7、能使人变得更有吸引力的特点包括( )。

A、俊俏或帅气的外貌 B、为人真诚、热情 C、有才但偶犯小错误D、有才但自视过高

(2011.5二级—95)8、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包括( )。

A、道德水平 B、去个性化 C、社会角色 D、环境

(2011.11二级—91)9、关于从众,正确的说法包括( )。

A、个体在高凝聚力的群体中容易从众 B、女性比男性容易从众

C、个体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从众 D、依赖性强的人容易从众

(2011.11二级—92)10、一般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 )。

A、亲子关系 B、亲密朋友关系 C、夫妻关系 D、同乡关系

(2011.11二级—109)11、关于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正确的说法包括( )。

A、个体道德感越强,侵犯性越小 B、社会角色影响个体的侵犯性

C、去个性化会导致个体侵犯性降低 D、在群体活动时,个体侵犯性倾向于增加

(2011.11二级—110)12、一般情况下,婚姻的动机包括(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