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发(作者:)

第11卷第1期

2020年01月

Vol.11 No.1

January 2020

浅谈影视特效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王 倩 杨 斌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63)

摘 要: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纪录片的故事题材内容,对影视特效的体现也

有一定的要求。一部部优秀的中国纪录片,正在逐渐争夺属于中国的国际传播话语权。通过对影视特

效的各种应用,可以展现纪录片语言的独特魅力,为影视传播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纪录片;影视特效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影视传播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于物质生

活的同时,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电视影片的真实性,对影

片展示的内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纪录片作为电

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的一个类别,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

材料,着重于通过一定的艺术过程展示真实的人和真

实的事物,然后激发人们的思维。影视特效在纪录片

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合理使用影视特

效,能丰富纪录片的画面效果,更好地吸引观者,使影

片更具冲击力。

[1]

一、纪录片

纪录片,顾名思义,以记录为主要呈现内容。纪录

片一词最早由英国电影导演John Grierson(约翰·格里

尔逊)提出。电影一出现,就展示了其独特的录制功

能。实际上,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是一部纪录片。

[2]

国最早的纪录片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

部纪录片是1905年的《定军山》,根据《三国演义》的

第70、71回拍摄。这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且记录在案

的黑白电影结束了中国国产电影的空缺,标志着中国

电影的产生。《定军山》是一部只用一架手摇木壳制

摄影机摄制的无声电影,其与国粹京剧的完美结合,具

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虽然目前《定军山》已无拷

贝可观,但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在世界各国影视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

抢占时机、在海外争夺国际传播的话语权?随着中国

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于2012年

成立。《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在中央电视

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上首播。截至目前,《舌

尖上的中国》在各电视频道、手机客户端、互联网等平

台已连续播出了3季。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这部食物纪

录片聚焦于中国人对食物和生活的美好追求,并通过

一系列特定的人物故事,讲述中国各地的食物生态。

《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就十分火爆,每集大约

50分钟的纪录主线,采用碎片式剪辑方式,通过对山南

至海北不同地区相同食材的灵活组合嫁接,运用简朴

的记录形式,用滋味勾勒出一幅幅真实活泼的人间画

面。这部纪录片从故事选择到设备都进行了大胆的创

新,除了传统的高清摄像头外,还使用了索尼F3拍摄

设备,并使用了很多景深镜头,从微观角度更好地展示

中国菜,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3]

二、影视特效

影视特效(Film Special Effects)作为电影中至关

重要的元素之一,为电影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换言之,影视特效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及意义是不

容小觑的。在电影中,影视特效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21-02

视觉效果(Visual Effects,简称“视效”)和声音效果

简称“声效”)。

(一)关于视觉特效

在胶片电影时代,视觉效果主要体现在化妆技术、

场景构建、烟花效果、早期胶片电影效果等方面。例如

在央视1986版的《西游记》中,在天宫戏中利用大量

干冰造物,孙悟空吞云吐雾的特效是在拍摄前先大吸

一口烟草,随后在拍摄时缓缓吐出,营造逼真的效果

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幕布抠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电

影、电视剧、综艺以及纪录片等各种影视作品中。

在影视特效亟须满足观者对影片的要求的时候,

就需要运用CG特效(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图形

学)。为了通过计算机设计达到特殊效果要求,CG特

效主要分为三维特殊效果(简称“三维特效”)和复

合特殊效果(简称“合成特效”)。

三维特效涉及的内容:

1.三维模型的设计与搭建。三维模型的设计与搭

建可以通过建模软件实现,如Maya(玛雅)、3D Max(三

维模型制作软件)、Rhino(犀牛)等。

2.模型材质的选择及灯光的设置。模型材质的

选择及灯光的设置可以通过渲染软件实现,如Blender

、Maya(玛雅)、3D Max(三维模型制作软件)、

Houdini(电影特效魔术师)、Substance Painter(纹理

贴图制作软件)等。

3.动画渲染与合成。动画渲染与合成可以通过

影视合成渲染软件实现,如Marmoset Toolbag(八猴渲

染器)、Adobe After Effects(影视特技软件)、Adobe

Premiere(数码视频编辑软件)等。

合成特效主要包括键控、拓印、混色、构图和场景。

这些效果的合成通多Adobe公司旗下的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Premiere即可实现,这些软件入门容易

且操作方便,在教学及影视商业化制作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

(二)关于声音特效

为增强影视画面的真实感,影视后期制作者往往

会使用声音制造效果,烘托画面气氛。通过不同音域

的合成,数字音效、环境音效及MP3音效共同组成声音

特效。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声音特效的

运用主要体现在人物独白上,与20多首音乐伴奏共同

烘托影片节奏氛围。在影视中,声音分为真实音与艺

术音。真实音是没有经过特效处理的声音,例如演员

独白、街道上的环境声音等。艺术音是通过对声音素

材的凝练提取,根据影片需要后期调制而成的。在纪

121

(Sound Effects,

(布兰德)

影视动漫

录片及其他影视作品中,必要条件下也会使用音效效

果器优化处理声音。

三、影视特效的制作方法与应用

抠像技术与三维特效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有

以下几个步骤:

(一)抠像技术

第一,将背景较干净、纯一、均匀的提前拍摄好的

素材导入Adobe After Effects中;

第二,选择菜单栏“效果—抠像—Keylight(轮廓

键)”,点击“Screen Colour”(屏幕颜色)的吸管按钮,

吸取纯色背景;

第三,选择“View”(视野)模式为“Screen Matte”

(屏幕蒙版),均衡调整“Clip Black”(黑调)与“Clip

White”(白调)的参数,去除半透明状态,优化蒙版细节;

第四,把“View”(视野)模式改为“Final Result”

(最终结果),加入影片所需的效果素材视频或图片,放

在最底层,预览效果。

完成上述操作后,可放大仔细观看寻找“穿帮”

的细节,人物边缘轮廓粗糙或出现杂色时,可修改

“Screen Softness”(屏幕柔和)的参数值,羽化所抠物

象边缘,与背景更加融合。

(二)三维特效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模型,导入渲染贴图绘制

(上接第56页)

虚拟交互方向、影视后期方向,并根据培

[3]

软件,添加质料,调整灯光效果,在渲染软件中,调整摄

像机位置及镜头效果,最终合成影片。

四、结语

在201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关于加快发展纪录片产业的若干意见》。政

策与市场共同形成了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两个

“轮子”。中国纪录片已经从事业发展逐渐转向产业发

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影视特效在纪录片

中的合理运用,能够为纪录片的呈现提供举足轻重的

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丽.“我从非洲来”——记导演和丹[J].世界文化,

2018(7):10-12.

[2] 房佳.新媒体时代下微纪录片的发展[J].视听,2017

(9):54-55.

[3] 唐昆.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法探析——以《舌尖上的中

国》为例[J].视听,2017(7):100-101.

作者简介:王倩(1997—),女,河南三门峡人,南昌航空大学艺

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动画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动画设计。

 杨斌(1985—),男,山东肥城人,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养方向设置了相对应的课程。

其中,三维动画游戏设计方向的职业岗位要求

具备以下专业知识:第一,游戏架构设计的内容。第

二,游戏开发中概念设计、原型设计、规则设计、情节

设计、关卡设计的原则,主要支撑课程是造型基础、设

计色彩、原画设计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游戏

设计基础。该职业的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具备以下几

点:第一,各类三维造型及动画软件的运用,如3DMax,

Maya。第二,各类游戏角色设计的相关二维软件的运

用。第三,各类游戏后期集成制作软件的运用。第四,

对运动规律有较好的认识,主要支撑课程是角色与场

景设计、三维软件基础、三维模型制作。

虚拟交互设计方向的职业岗位要求具备以下专业

知识:第一,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第二,虚

拟现实交互系统的构成及交互技术的类型;第三,虚拟

现实技术的建模、绘制等技术,主要支撑课程是虚拟现

实应用设计、数字媒体展示设计、交互设计、信息可视

化设计。该职业的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各类交互设计软件的运用,如Sketch、Axture、

UE4、Unity3d;第二,各类三维软件的运用,如3DMax,

Maya软件,主要支撑课程是计算机编程基础、交互产

品开发、数字媒体展示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影视设计方向的职业岗位要求具备以下专业知

识:第一,影视语言、视听语言、声画结合的基本原理与

技术;第二,影视剪辑中应包含的基本观念;第三,基本

摄影的原理和摄影器材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支撑课

程是视听语言、造型基础、世界电影史、数字视音频处

理、动态图形设计。该职业的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具备

以下几点:第一,动态摄影技巧和摄像技能;第二,镜头

的构成及分镜头台本的设计;第三,各类后期合成及剪

辑软件,如AE、Premiere、AU、Nuke,主要支撑课程

122

是影视摄像及编辑、分镜头台本设计、影视特效、中国

画基础、世界电影史、动画短片制作。

四、安徽三联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还需注

意的问题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新专业的建设初期,大多会面临师资匮乏、教师知

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种情况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体现将会更加明显。如何做好教师们的思想工作,善

加利用已有的条件,根据办学需求及时调整自我知识

结构,是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问题。

(二)加强校企合作

全媒体时代下,设计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无时

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相对于市场的变化,书本中的知识

是相对滞后的,高校只有鼓励师生勇于走出课堂、走向

企业,才能够更大限度地贴合市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推动了我国数字艺术及媒体

行业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

求。高校只有勇于创新、擅于改革,将专业建设与时代

的发展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

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03):

82-83.

[2] 徐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辽宁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4):67-69.

[3] 伏晓姝.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理念与

方法创新[J].艺术科技,2017,30(10):28.

作者简介:张策(1986—),安徽阜阳人,硕士,于安徽三联学

院执教数字媒体艺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