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发(作者:)

尧山秀绿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与示范推广

覃秀菊;邱勇娟;罗小梅;陈佳;邓慧群;黄婷婷

【摘 要】"YaoShanXiuLv" has been bred from sexual tea garden of

Zhejiang "JiuKeng cuhivar"by system selection since 1995. Through 3

years'early-stage determination,h is15 days earlier than parents in 1-bud

&1-leaf period,and It has also exceeded parents in yield,quality and

resistance. Through 5 years Varieties Comparison Experiment,It is 30 days

earlier than National variety"Lingyun Baihao tea" (CK) in 1-bud&1-

leaf period,and it has also exceeded CK in yield,quality and resistance.

Through 6 years national tea regional test,It is 4-8 days earlier than

National variety "Fudingdabai tea" (CK)in 1-bud&1-leaf period, and i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 K in yield, close to CK in quality, exceeded CK

in resistance. "YaoShanXiuLv"has been assessed as national green tea

variety, It is fit to plant in Guangxi, Hunan, Sichuan and other agro-climatic

similarity area.%尧山秀绿于1995年从引进的浙江鸠坑种有性系茶园中采用系统

选育法育成,历经3年的早期鉴定,一芽一叶期比亲本早15d,产量、品质、抗逆性均

超过亲本。历经5年的品比试验,一芽一叶期比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种(CK)早

36d,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超过CK。历经6年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一芽一叶

期比国家标准对照种(CK)福鼎大白早4-8d,产量显著高于CK,品质与CK相当,抗

逆性超过CK。2010年8月评为国家级绿茶良种,适宜在广西、湖北、四川及气候

相似的茶区推广种植。

【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

【年(卷),期】2012(027)001

【总页数】4页(P31-34)

【关键词】尧山秀绿;选育;鉴定

【作 者】覃秀菊;邱勇娟;罗小梅;陈佳;邓慧群;黄婷婷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市541004;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桂林市541004;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市541004;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

所,桂林市541004;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市541004;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

究所,桂林市54100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71.1

尧山秀绿于1995年从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30多hm2共15万株国家级良种“鸠

坑种”有性系茶园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

广西由于新育成的茶树品种较少,因此广西茶区推广种植的茶树品种80%是引种

外省品种,导致同类产品多,产品供过于求,缺乏竞争力。广西属于亚热带地区,

春季气温回升快,选育早芽和特早芽的茶树新品种可提早收获,抢早上市,提前占

领国内市场,对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选育者于1995年春季,在该所30多hm2“鸠坑种”有性系群体茶园中,发现一

株萌芽期特早的单株。经3年连续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该单株在发芽期、单

株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表现优良并超过亲本,制作的产品外形细嫩、墨绿,

汤色碧绿,香气有花香,叶底绿亮成朵,滋味鲜醇,故命名为尧山秀绿。

1998年将尧山秀绿株系采用短穗扦插繁育苗木,并于1999~2003年布置品比试

验,参试的品系共10个(含CK),CK为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种,试验区设

3个重复,小区长10m,株行距为0.33m×1.5m,种植规格为双行双株。种植第

一、第二年调查成活率及记录修剪枝叶生物重量,第三至第五年调查物候期、鲜叶

产量、适制性、抗逆性等。2003年夏季扦插育苗,并申报参加全国第三轮(2003

年12月~2009年12月)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与国家级标准对照种福鼎大白进行

物候期、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的系统鉴定,地点设在四川省茶科所、

福建省茶科所和湖北省茶科所,并在杭州中国茶叶研究所进行品质鉴定。

尧山秀绿易于种植,扦插后15d即可发根,成活率达99.5%,比CK高13.9%。

种植第一年尧山秀绿的成活率为100%,CK为95.0%,种植成活率比CK高5.0%。

试验结果表明:一芽一叶期尧山秀绿比CK提早36d,一芽三叶期比CK提早38d。

见表1。

试验结果表明:尧山秀绿的修剪枝叶重量超过CK 289.0%,鲜叶产量超过CK

153.2%。经方差分析,鲜叶产量极显著超过CK。见表2。

测试结果表明:尧山秀绿的氨基酸比CK高,水浸出物及茶多酚含量与CK相当,

茶多酚含量比CK低,制作绿茶的鲜甜度比CK好。见表3。

烘青绿茶品质鉴定。见表4。

审评结果表明:尧山秀绿色、香、味、形均优于CK,特别是香气、滋味的花香明

显,评分比CK高5.7分。

鉴定结果表明:尧山秀绿的抗高温干旱(于2003年持续17d35~36℃高温,一

直无雨天气调查)、抗寒性、抗虫性受害率均为0,抗性强于CK。见表5。

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四川2个区试点的成活率与CK相当,分别高于CK 0.6%

和低于CK 1.2%,福建区试点低于CK 11.5%,树高稍低于CK 8.4~16.7cm,树

幅大于CK 2.6~6.1cm,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三叶期在三个区试点均早于CK 1~8d

和1~5d。见表6。

试验结果表明:抗寒、抗旱性在3个区试点均强于CK或与CK相同,抗虫性在3

个区试点均与CK相同,分别为中抗和高抗。见表7。

试验结果表明:3个区试点的发芽密度均大于CK 6.1~28个,鲜叶产量在武汉、

四川区试点分别极显著超过CK和显著超过CK,福建区试点低于CK。见表8。

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四川及福建区试点因加工原因分别造成外形松散,香气、滋

味均出现高火,汤色泛红,叶底青绿,对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品质与CK相当。见

表9。

尧山秀绿是从国家级良种“鸠坑种”有性系群体中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的优良

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在桂林一芽一叶期平均为2月22日,比

CK早36d,一芽三叶期平均在3月2日,比CK早38d。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

叶片半上斜着生,叶面积为34.9cm2,叶呈卵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平滑,

叶缘直,叶身稍内折,叶尖钝尖,叶齿中、浅、钝,叶质中,芽叶翠绿,茸毛少,

一芽三叶长5.9cm,百芽重54.0g,育芽能力强,发芽密度平均135个/1

109cm2。扦插成活率达98.4%,比CK高12.8%,种植成活率达100%,比CK

高5.0%。产量较高,第3~5年平均每667m2产鲜叶528.5kg,比CK增产

153.2%,芽叶生化成分含量较高,其中茶多酚23.4%、氨基酸3.8%、水浸出物

46.5%,茶多酚含量低于CK,水浸出物与CK相当,氨基酸比CK高0.5%,适制

绿茶,制作的绿茶品质比CK高5.7分。抗高温干旱、抗寒、抗虫性分数均为5分,

3项指标均强于CK。

种植成活率在武汉、四川区试点与CK相当,达97.6%,在福建区试点稍低于CK。

树高平均稍低于CK,树幅平均大于CK或相当,一芽一叶期在三个区试点中三年

平均分别比CK早1d、4d、8d,一芽三叶期分别比CK早1d、5d、5d,发芽密

度平均分别比CK多6.1个、10.3个、28个。鲜叶产量在武汉及四川2个区试点

显著超过CK,在福建区试点低于CK。制茶品质在武汉和四川区试点三年平均与

CK相当(低0.8~0.9分),在福建区试点平均比CK高0.3分。在中茶所平均比

CK高0.2分,品质与CK相当。抗寒、抗旱能力在武汉、四川、福建区试点三年

平均比CK强或相当。抗虫能力在三个区试点均与CK相同,抗虫性属中抗或高抗。

5.3.1 用该品种原料制作的松针茶于2004、2006、2008年连续三届获广西“桂

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而且名列榜首,2006年获广西昭平“茶王节”名优茶

评比银奖,2008年获广西首届“春茶节”名优茶评比金奖。

5.3.2 该品种2005年获广西科技成果登记证书,2010年6月获广西农作物品种

登记证书,2010年8月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全国茶树品种鉴定

委员会鉴定评为国家级绿茶良种。

尧山秀绿的育成经历了15年的时间,其主要特点是特早芽、产量高、品质优、抗

逆性强,扦插极易成活,成园快,适制高档绿茶的国家级良种,适于在广西、武汉、

四川、福建及相似地区推广种植。近年来在广西武宣、乐业、柳城、鹿寨、龙州、

平南、龙胜等县示范推广种植尧山秀绿66.7hm2,每667m2产值超万元,市场

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