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发(作者:)

《中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研究》阶段实验报告

省前中《中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研究》课题组

《中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研究》这一课题已深入开展了两年多,其间得

到了上级领导的多次关心和指导,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

性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阶段实验过程

1、领导意识超前,班子建设齐全

“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老师就能办出一个好学校”,学校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首先是校长的领导意识要超前。我校领导早在95年便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

学中的巨大潜力。同年10月加入“江苏省OEH多媒体教育网络实验学校”,为本

课题的准备启动奠定了基础。学校先后投资近30万元专用于多媒体设备的添置(不

包括其它电教设备资金),已经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媒体制作系统和专用教室。学

校虽然经费紧张,但仍准备再投资100万元建设校内INTRANET网和多媒体网络

教室,为本课题今后的研究创造条件。

学校领导不仅有超前的意识,还亲自参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邹校长在上海参

加了七天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感触颇深。回来后马上组织课题组成员专车赴上

海参观学习。分管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组组长,教务处、教科室主任,现代教育

技术组组长都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还包括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骨

干教师,他们既有学科教学特长,又懂得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再加上现代教育技

术组的专家加盟,共同组成了一支齐全的研究队伍。

开展多媒体教育应用研究,必须要有一批肯吃苦、会钻研、乐于奉献的高素质

师资群,本课题中的许多老师都是这样的,他们白天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夜

晚还要做课件、搞研究,有时通宵达旦,忘记吃饭时间,节假日也不休息,他们

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一意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2、深入理论研究,注重联系实际

建构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

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

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

意义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包括四大要素:“情景”、“协商”、“会话”、“意义构建”。

为了学习这些先进的理论,课题组专门在网上下载了几十篇有关多媒体教育

应用方面的文章(包括北师大、上海师大现代教育系系主任),印发给课题组成员。

1

在每次的课题组会议上宣读学习,通过交流会、撰写论文等形式深入理解,经过

一年多的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大有提高。他们认识到在多媒体教育

应用中必须强调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软件的设计思想上要明

确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多媒体软件设计出的应该是学习环境,

而不是教学环境。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而非支持教师的

“教”,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和其他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

探索。这样才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认识水平提高了,先进的教学设计观念便会融入到软件开发的实践中去。比

如:《全球构造理论》这一软件在设置交互性时,便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既可

以一直按“继续”钮,从头学到尾,也可以点按超文本节点跳至相应的学习内容。

这样灵活的操作交互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这就是“人——机——人”的

交互设计思想。再如:《病梅馆记》中的片头、界面及配乐朗读的设计目标便是创

设这节课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二年多来,我们课题组共开发课件四十几个,基本上已

遍及各个学科,这些课件经过反复修改,经常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通过教学效果

调查和质量评价,证明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参加省市多媒体课件评比,多

次获奖。

3、以技术攻关为重点,体现研究特色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它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而技术

又是多媒体软件开发的关键。没有技术,就不会开发,再好的创意设计都实现不

了。所以本课题确立了技术攻关作为研究重点。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技术,总结

出一套适合中学实际的软件开展系统。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多媒体技术攻关小

组,聘请有技术专长的教师和专家来校讲课,小组成员每周活动一次,以沙龙的

形式畅谈交流自己的创作心得。购买书籍、资料,系统地学习多媒体技术知识,

跟踪国内外最新多媒体技术和软件。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多媒体技术一直处于国

内领先地位。

回顾两年来,课题组在软件开展模式的研究上经历了多媒体集成——多媒体

素材制作——网络多媒体三个阶段。

多媒体集成是把各种媒体组合在一起,集成的关键是各种媒体的数字化。我

们早期研究便主要进行集成研究,研究如何数字化常规媒体信息,如何进行简单

的组合和控制,主要使用的是Authorware和VB等,现在看来,这种研究还是低

层次的实用研究,还谈不上模式。

第二阶段便是强调多媒体素材制作。主要研究各种数字化媒体信息如何加工、

处理、压缩、还原、转化等方面,同时对集成的处理更多地考虑交互性,以及多

媒体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这段时期涉及到的工具软件也比较多,工作量较大,

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