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发(作者:)

--

一、 录播系统技术方案

1. 系统背景

 设计背景

根据目前教育精品课堂录播教室建设的需求,为解决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整合,推进基于

课程的互动教学、课程内容建设,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实时录播系统,从而减轻教师课程建设强

度,加强互动交流,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录播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音

视频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遵循TCP/IP标准,构成具有广泛应用、支持网络的广播、

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专业构建音视频多功能系统

方案设计

一、 设计原则

1)标准化、规范性

采用标准网络通信协议,选择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工程实施遵照国家

相关实施标准进行。录播输出的音频图像格式符合网络视频标准,录播系统设备操作使用规

范;

2)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又要注意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系统

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放在首位,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并符合未

来的发展方向。项目中所用的设备及软件平台,应该选择与网络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的、先

进的、有技术保证的产品。

3)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

应用平台应是一个开放的且符合业界主流技术标准的系统平台,对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

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之间的依赖小。

4)可靠性、稳定性和容错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

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5)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

为适应应用不断拓展的需要,系统软硬件须有良好的平滑可扩充性。数据交换平台具备

与国内、外的相关应用系统或信息平台相互兼容和交流的条件和能力。

6)安全性和保密性

既要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更要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

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用户安全性、数据安全性、运行安全性等。

要求对数据库提供灵活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恢复,不会受到影响。

7)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为了便于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要求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另外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还包括对平台的自身。

8) 实用性:一切以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出发点,科学地、合理地、实事求是地组建一个实用

系统。

9)性价比:在满足系统性能、功能以及考虑到在可预见期间内仍不失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尽

量使得整个系统所需投资合理。

二、 执行标准

JGJ46 - 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50198 - 94 《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YJ25 - 86 《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

--

GB4959 - 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T4197 - 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T4197 - 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联机器的优选配置》

GB/15644 - 95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15859 - 1995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优选配接值》

GB12060 - 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JGJ/T16 - 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222 - 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ITU-T H.320 基于链路交换网连接

ITU-T H.323 基于 TCP/IP 的分组交换网(以太网、局域网)

ITU-T H.120 音频和视频的兼容性

ITU-T G.722 、 G.711 、 G.728 音频信号传输标准

ITU-T H.263 、 H.264 视频编码推荐的标准

2. 系统概述

录播教室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常规多媒体教室子系统(如讲台、中控、展台、笔记本、

投影机(或互动平板一体机)等);外部环境(灯光系统、吸音处理)子系统;录播子系统等;

其中录播系统通常由教室场景图像采集、声音采集、VGA课件采集、图像自动跟踪、

图像控制切换、信号数字化处理、记录、直播、扩声等单元组成一套完整的录播系统。其过

程是通过图像、声音、电脑VGA信号的采集,把捕捉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进行

记录、网络实时直播、B/S架构点播和现场扩声。见图:

3. 高清录播教室建设

根据精品课堂录播教室设计的设备分布配置图 见图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