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发(作者:)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准备工作

1、 服务器:HPE DL360 GEN10(4块硬盘)

2、 安装介质盘或镜像文件(ISO):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 x64(英文版)

iLO的设置和使用

iLO是Integrated Ligths-out的简称,是HP服务器上集成的远程管理端口,它是一组芯片

内部集成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统,通过一个标准RJ45接口连接到工作环境的交换机。只

要将服务器接入网络并且没有断开服务器的电源,不管HP服务器的处于何种状态(开机、

关机、重启),都可以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管理。简单来说,iLO是高级别的远程KVM

系统,可以将服务器的显示信息显示在本地,并且使用本地的键盘鼠标控制、操作服务器,

并可以将本地的光盘镜像、文件夹作为虚拟光驱映射并加载到服务器中。使用iLO,可以完

成低层的BIOS设置、磁盘RAID配置、操作系统的安装等底层的工作,并且可以在完成系

统安装后实现系统的远程控制与管理。

iLO有自己的处理器、存储和网卡,默认网卡的配置是DHCP。管理员可以在HP服务器刚

开始启动的时候进入iLO界面修改IP、添加或修改管理用户名与密码。

1、在服务器启动过程中按F9,进入HPE服务器系统实用工具的配置界面。

2018/7/10 1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2、选择系统配置进入。

3、在系统配置中选择iLO5配置程序。

4、选择网络选项进入进行网络配置

2018/7/10 2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5、关闭默认设置的DHCP,根据服务器所处的网络环境配置相应的IP地址,确保可以从网

络内的其他电脑访问到该IP。设置完成后按F10保存变更。

6、返回到上一界面,选择用户管理。

7、服务器出厂默认只有一个administrator用户,初始密码在服务器前面板左侧的一个吊牌

中,将其拉出就可以看到初始的用户名(Administrator)与初始密码。用户可以自行修改管

理员的密码或另行创建一个管理员用户,以便使用iLO登录管理该服务器。选择新建用户选

项。

2018/7/10 3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8、根据需求选择新用户的权限,创建用户的登录名以及登录密码。

9、创建完成后可以按F12进行保存并退出配置界面。

10、保存完毕后系统会重启并使之前的变更生效。此时用户就可以在网络内其他电脑上通过

配置好的iLO地址访问并管理此服务器。

2018/7/10 4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11、在用户电脑中打开IE并输入之前在服务器上设置好的IP地址,在登陆页面中输入添加

好的用户名和密码。

12、iLO在默认情况下是不支持图形界面的远程管理的,用户需要从HP经销商处购买iLO

的License号码,并在“Administrator→Licensing”处输入该License号,才能实现图形界面的

远程管理功能。如图所示。

13、如果服务器死机,或者服务器没有开机,用户可以直接在管理页面的右上角找到电源的

图标,点击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选项进行服务器的开机、关机或重启等操作。

2018/7/10 5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如果是iLO4的话,这该功能可以在左侧栏的Power Management下找到

14、在“Remote Console→Remote Console”中,可以实现远程KVM功能,一种是使用“.NET

Integrated Remote Console”,另一种是使用“Java Integrated Remote Console”,前者使用

需要.NET Framework的支持,使用后者需要安装JAVA运行环境。

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在登录到远程控制台之后,可以直接显示服务器的当前状态,不管服务

器是处于自检、启动中还是启动后,都能看到服务器的显示界面,和直接在服务器前查看服

务器的控制台是一样的效果。并且在远程控制中,可以将本地文件夹、镜像文件、URL地址

镜像映射到服务器中作光驱使用,相关控制如图所示。

2018/7/10 6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在“Power Switch”菜单中还可以更改服务器的电源状态,在“Keyboard”中发送Ctrl+Alt+Del

之后,使用本地键盘,输入管理员帐户、密码就可以登录到服务器了。此时使用本地的键盘、

鼠标就可以操作远程的服务器。

RAID的概念及设置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

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

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

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

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 的两个关键目标是提高数据可靠性和 I/O 性能。磁盘阵列中,数据分散在多个磁盘中,

然而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就像一个单独的磁盘。通过把相同数据同时写入到多块磁盘(典

型地如镜像),或者将计算的校验数据写入阵列中来获得冗余能力,当单块磁盘出现故障时

可以保证不会导致数据丢失。有些 RAID 等级允许更多地 磁盘同时发生故障,比如 RAID6 ,

可以是两块磁盘同时损坏。在这样的冗余机制下,可以用新磁盘替换故障磁盘, RAID 会自

2018/7/10 7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动根据剩余磁盘中的数据和校验数据重建丢失的数据,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分散

保存在 RAID 中的多个不同磁盘上,并发数据读写要大大优于单个磁盘,因此可以获得更高

的聚合 I/O 带宽。当然,磁盘阵列会减少全体磁盘的总可用存储空间,牺牲空间换取更高

的可靠性和性能。比如, RAID1 存储空间利用率仅有 50% , RAID5 会损失其中一个磁盘

的存储容量,空间利用率为 (n-1)/n 。

磁盘阵列可以在部分磁盘(单块或多块,根据实现而论)损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系统不中

断地连续运行。在重建故障磁盘数据至新磁盘的过程中,系统可以继续正常运行,但是性能

方面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一些磁盘阵列在添加或删除磁盘时必须停机,而有些则支持热

交换 ( Hot Swapping ),允许不停机下替换磁盘驱动器。这种高端磁盘阵列主要用于要求

高可能性的应用系统,系统不能停机或尽可能少的停机时间。一般来说, RAID 不可作为数

据备份的替代方案,它对非磁盘故障等造成的数据丢失无能为力,比如病毒、人为破坏、意

外删除等情形。此时的数据丢失是相对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卷管理器或者应用系统来说的,

对于 RAID 系统来身,数据都是完好的,没有发生丢失。所以,数据备份、灾 备等数据保

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与 RAID 相辅相成,保护数据在不同层次的安全性,防止发生数据丢

失。

RAID 中主要有三个关键概念和技术:镜像( Mirroring )、数据条带( Data Stripping )和

数据校验( Data parity )。

镜像,将数据复制到多个磁盘,一方面可以提高可靠性,另一方面可并发从两个或多个副本

读取数据来提高读性能。显而易见,镜像的写性能要稍低,确保数据正确地写到多个磁盘需

要更多的时间消耗。

数据条带,将数据分片保存在多个不同的磁盘,多个数据分片共同组成一个完整数据副本,

这与镜像的多个副本是不同的,它通常用于性能考虑。数据条带具有更高的并发粒度,当访

问数据时,可以同时对位于不同磁盘上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从而获得非常可观的I/O性能提

升 。

数据校验,利用冗余数据进行数据错误检测和修复,冗余数据通常采用海明码、异或操作等

算法来计算获得。利用校验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磁盘阵列的可靠性、鲁棒性和容错能

力。不过,数据校验需要从多处读取数据并进行计算和对比,会影响系统性能。

不同等级的 RAID 采用一个或多个以上的三种技术,来获得不同的数据可靠性、可用性和

I/O 性能。至于设计何种 RAID (甚至新的等级或类型)或采用何种模式的 RAID ,需要在

深入理解系统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选择,综合评估可靠性、性能和成本来进行折中的选择。

常用的RAID分级以及优缺点

RAID0

RAID0 是一种简单的、无数据校验的数据条带化技术。实际上不是一种真正的 RAID ,因

为它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冗余策略。 RAID0 将所在磁盘条带化后组成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2018/7/10 8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将数据分散存储在所有磁盘中,以独立访问方式实现多块磁盘的并读访问。由于可以并发执

行 I/O 操作,总线带宽得到充分利用。再加上不需要进行数据校验,RAID0 的性能在所有

RAID 等级中是最高的。理论上讲,一个由 n 块磁盘组成的 RAID0 ,它的读写性能是单个

磁盘性能的 n 倍,但由于总线带宽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实际的性能提升低于理论值。

RAID0 具有低成本、高读写性能、 100% 的高存储空间利用率等优点,但是它不提供数据冗

余保护,一旦数据损坏,将无法恢复。 因此, RAID0 一般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严格但对数据

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的应用,如视频、音频存储、临时数据缓存空间等。

RAID1

RAID1称为镜像,它将数据完全一致地分别写到工作磁盘和镜像磁盘,它的磁盘空间利用率

为 50% 。 RAID1在数据写入时,响应时间会有所影响,但是读数据的时候没有影响。 RAID1

提供了最佳的数据保护,一旦工作磁盘发生故障,系统自动从镜像磁盘读取数据,不会影响

用户工作。

RAID1 与 RAID0 刚好相反,是为了增强数据安全性使两块 磁盘数据呈现完全镜像,从而

达到安全性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 RAID1 拥有完全容错的能力,但实现成本高。 RAID1

应用于对顺序读写性能要求高以及对数据保护极为重视的应用,如对邮件系统的数据保护。

2018/7/10 9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RAID2

RAID2称为纠错海明码磁盘阵列,其设计思想是利用海明码实现数据校验冗余。海明码是一

种在原始数据中加入若干校验码来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的编码技术,其中第 2n 位( 1, 2,

4, 8, … )是校验码,其他位置是数据码。因此在 RAID2 中,数据按位存储,每块磁盘存储

一位数据编码,磁盘数量取决于所设定的数据存储宽度,可由用户设定。下图所示的为数据

宽度为4 的 RAID2,它需要4块数据磁盘和3块校验磁盘。如果是64位数据宽度,则需要

64块数据磁盘和7块校验磁盘。可见,RAID2的数据宽度越大,存储空间利用率越高,但

同时需要的磁盘数量也越多。

海明码自身具备纠错能力,因此 RAID2 可以在数据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对纠正错误,保证数

据的安全性。它的数据传输性能相当高,设计复杂性要低于后面介绍的 RAID3 、 RAID4 和

RAID5 。

但是,海明码的数据冗余开销太大,而且 RAID2 的数据输出性能受阵列中最慢磁盘驱动器

的限制。再者,海明码是按位运算,RAID2数据重建非常耗时。由于这些显著的缺陷,再加

上大部分磁盘驱动器本身都具备了纠错功能,因此RAID2在实际中很少应用,没有形成商

业产品,目前主流存储磁盘阵列均不提供RAID2支持。

RAID3

RAID3是使用专用校验盘的并行访问阵列,它采用一个专用的磁盘作为校验盘,其余磁盘作

为数据盘,数据按位可字节的方式交叉存储到各个数据盘中。RAID3至少需要三块磁盘,不

同磁盘上同一带区的数据作XOR校验,校验值写入校验盘中。RAID3完好时读性能与RAID0

完全一致,并行从多个磁盘条带读取数据,性能非常高,同时还提供了数据容错能力。向

RAID3写入数据时,必须计算与所有同条带的校验值,并将新校验值写入校验盘中。一次写

操作包含了写数据块、读取同条带的数据块、计算校验值、写入校验值等多个操作,系统开

销非常大,性能较低。

2018/7/10 10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如果RAID3中某一磁盘出现故障,不会影响数据读取,可以借助校验数据和其他完好数据

来重建数据。假如所要读取的数据块正好位于失效磁盘,则系统需要读取所有同一条带的数

据块,并根据校验值重建丢失的数据,系统性能将受到影响。当故障磁盘被更换后,系统按

相同的方式重建故障盘中的数据至新磁盘。

RAID3只需要一个校验盘,阵列的存储空间利用率高,再加上并行访问的特征,能够为高带

宽的大量读写提供高性能,适用大容量数据的顺序访问应用,如影像处理、流媒体服务等。

目前, RAID5算法不断改进,在大数据量读取时能够模拟RAID3,而且RAID3在出现坏盘

时性能会大幅下降,因此常使用RAID5替代RAID3来运行具有持续性、高带宽、大量读写

特征的应用。

RAID4

RAID4与RAID3的原理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条带化的方式不同。 RAID4按照块的方式来组

织数据,写操作只涉及当前数据盘和校验盘两个盘,多个I/O请求可以同时得到处理,提高

了系统性能。RAID4按块存储可以保证单块的完整性,可以避免受到其他磁盘上同条带产生

的不利影响。

RAID4在不同磁盘上的同级数据块同样使用XOR校验,结果存储在校验盘中。写入数据时,

RAID4按这种方式把各磁盘上的同级数据的校验值写入校验盘,读取时进行即时校验。因此,

当某块磁盘的数据块损坏, RAID4可以通过校验值以及其他磁盘上的同级数据块进行数据

重建。

RAID4提供了非常好的读性能,但单一的校验盘往往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对于写操作,

2018/7/10 11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RAID4只能一个磁盘一个磁盘地写,并且还要写入校验数据,因此写性能比较差。而且随着

成员磁盘数量的增加,校验盘的系统瓶颈将更加突出。正是如上这些限制和不足,RAID4在

实际应用中很少见,主流存储产品也很少使用RAID4保护。

RAID5

RAID5应该是目前最常见的RAID等级,它的原理与RAID4相似,区别在于校验数据分布在

阵列中的所有磁盘上,而没有采用专门的校验磁盘。对于数据和校验数据,它们的写操作可

以同时发生在完全不同的磁盘上。因此,RAID5不存在RAID4中的并发写操作时的校验盘

性能瓶颈问题。另外,RAID5还具备很好的扩展性。当阵列磁盘数量增加时,并行操作量的

能力也随之增长,可比RAID4支持更多的磁盘,从而拥有更高的容量以及更高的性能。

RAID5的磁盘上同时存储数据和校验数据,数据块和对应的校验信息存保存在不同的磁盘

上,当一个数据盘损坏时,系统可以根据同一条带的其他数据块和对应的校验数据来重建损

坏的数据。与其他 RAID 等级一样,重建数据时,RAID5的性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RAID5兼顾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它可以理解为RAID0 和RAID1

的折中方案,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RAID5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存

储应用需求,数据中心大多采用它作为应用数据的保护方案。

RAID 6

前面所述的各个RAID等级都只能保护因单个磁盘失效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如果两个磁盘同

时发生故障,数据将无法恢复。RAID6引入双重校验的概念,它可以保护阵列中同时出现两

个磁盘失效时,阵列仍能够继续工作,不会发生数据丢失。RAID6等级是在RAID5的基础上

为了进一步增强数据保护而设计的一种RAID方式,它可以看作是一种扩展的RAID5等级。

2018/7/10 12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RAID6不仅要支持数据的恢复,还要支持校验数据的恢复,因此实现代价很高,控制器的设

计也比其他等级更复杂、更昂贵。RAID6思想最常见的实现方式是采用两个独立的校验算法,

假设称为P和Q,校验数据可以分别存储在两个不同的校验盘上,或者分散存储在所有成员

磁盘中。当两个磁盘同时失效时,即可通过求解两元方程来重建两个磁盘上的数据。

RAID6具有快速的读取性能、更高的容错能力。但是,它的成本要高于RAID5许多,写性能

也较差,并有设计和实施非常复杂。因此,RAID6很少得到实际应用,主要用于对数据安全

等级要求非常高的场合。它一般是替代RAID10方案的经济性选择。

RAID01 和 RAID10

RAID01是先做条带化再作镜像,本质是对物理磁盘实现镜像;而RAID10是先做镜像再作

条带化,是对虚拟磁盘实现镜像。

RAID 0+1是先做两个RAID 0,然后再做RAID 1,因此RAID 0+1允许坏多个盘,但只能在

坏在同一个RAID 0中,不允许两个RAID0都有坏盘。假设RAID0+1坏了1块盘,则该盘所

在的RAID 0组就彻底失效了。如果另一组也坏了1块,则此时整个RAID都彻底失效。

RAID 1+0是先做RAID 1,然后再做RAID 0,因此RAID 1+0允许坏多个盘,只要不是一对

磁盘坏就可以啦。如果RAID1+0坏了1块盘,则该盘所在的RAID 1组仍然能够运行。如果

另一组也坏了1块,则此时整个RAID也仍然保持运行。

类似地,当坏了一块盘,使用新盘替换后,阵列恢复的过程,RAID1+0也会更快更简单。

RAID 0+1比较缺乏安全性,且故障时难以恢复,实际应用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RAID 1+0

速度较快,故障容易恢复。因此说RAID1+0比RAID0+1安全得多,因为在同一对磁盘中,

两块磁盘都坏掉的概率很低。

2018/7/10 13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RAID0+1和RAID1+0内部都含有RAID1模式,因此整体磁盘利用率均仅为50% 。

RAID的设置

1、在启动过程中按下F10,进入Intelligent Provisioning界面

2、选择“Smart Storage Administrator”

2018/7/10 14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3、选择阵列卡Smart Array Controllers,选中当前使用的阵列卡后在右侧的Actions中选择

Configure

4、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界面后在Actions中选择Create Array来创建新的阵列

2018/7/10 15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5、选择要创建阵列的磁盘,可以是服务其中的所有磁盘,也可以是部分磁盘。本文中要创

建的是RAID1+0,至少需要4块磁盘,因此选中所有磁盘。

6、点击Yes继续

2018/7/10 16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7、RAID Level选择RAID1+0,其余选项默认即可

8、阵列创建完成,由于RAID1+0的特性,磁盘利用率为50%

2018/7/10 17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9、可以在配置页面查看该阵列的设置信息

重启系统使系统配置生效。

操作系统的安装

1、在启动过程中按下F10,进入Intelligent Provisioning界面,然后选择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2018/7/10 18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2、第一次进入时会有一个设置向导

3、可以进行语言、时区的设置

2018/7/10 19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4、相应条款的接受

5、服务器的设置,默认即可

2018/7/10 20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6、保存变更

7、重启系统使设置生效

2018/7/10 21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8、在随后的界面中选择EXPRESS OS INSTALL进行操作系统的快速安装,如果还要进行硬

件的维护设置可以选择PERFORM MAINTENANCE

9、安装的选项,默认即可

注意这里的安装来源是选用DVD-ROM Media,如果服务器没有光驱或者没有安装介质光

盘,可以在iLO中映射光盘镜像(ISO)为虚拟光驱进行系统安装。

2018/7/10 22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a.在工具栏中选择Virtual Drivers,在下拉菜单中选择Image File CD-ROM/DVD

b.选择需要的安装镜像介质文件加载,本文中选择安装的是Windows Server 2012R2

Standard x64 英文版

2018/7/10 23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10、验证安装介质

11、选择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 x64 Edition,时区选择(GMT

+08:00)Beijing,Chongqing,Hong Kong SAR,Urumqi

2018/7/10 24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12、确认安装设置

13、显示当前已有的任务,可以执行或者添加其他任务,在这里我们选择执行快速的系统安

装任务

2018/7/10 25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14、进行安装文件的复制

15、安装进程中

2018/7/10 26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16、系统完成安装后,会要求设置Administrator用户的登录密码,设置完成后就会显示登

录界面,用户可以登录系统

2018/7/10 27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系统的设置

分区的设置

由于HPE G10系列服务器的F10功能限制,用户在系统安装过程中不能自定义系统分区的

大小,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调整。

第一种方法:通过Windows系统自带的压缩卷功能,进入磁盘管理界面,选中C盘后点

击鼠标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压缩卷减小C盘的空间,将另一部分空间分出来即可。这

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将一个分区分为两个分区,且C盘最多只能压缩一半的空间。

2018/7/10 28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第二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三方的磁盘管理工具进行磁盘分区大小的调整,如DiskGenius

等。本文中使用的是PartAssist这个绿色程序,相对程序的体积较小。运行程序后对分区

大小按需求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执行应用并重启服务器使设置生效。

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不想使用的话,就不能使用F10工具进行系统的安装,而是直接使用

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安装盘进行引导安装工作,驱动程序需要自行下载安装。

主板:

/hpsc/swd/public/detail?=1010093150&swItemId=MTX_60

975814fdd1441b9381158d7c&swEnvOid=4184

显卡:

/hpsc/swd/public/detail?=1010093150&swItemId=MTX_3d

7e2c0bf04f4e3a83bb5ea9e7&swEnvOid=4184

阵列卡驱动:如果系统安装时无法识别到硬盘,请将此驱动提取出来的文件复制到U盘中

2018/7/10 29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进行驱动加载即可

/hpsc/swd/public/detail?=1010093150&swItemId=MTX_0e

32097fd9854926a0e0076c7a&swEnvOid=4184

331网卡:

/hpsc/swd/public/detail?=1010093150&swItemId=MTX_70

2f269455584b958b721c5109&swEnvOid=4184

ilo:

/hpsc/swd/public/detail?=1010093150&swItemId=MTX_96

7421dcfb7f4373adf00d9782&swEnvOid=4184

网卡的设置

Windows Server 2012 NIC Teaming 也称作 负载平衡/故障转移 (LBFO)。主要功能就是带

宽聚合,负载均衡以及故障转移。Windows Server 2012 首次内置了这个功能,所以配置NIC

Teaming不再需要网卡厂商的驱动程序上配置。使用Windows Server 2012 或Windows

Server 2012 R2 内置的NIC Teaming非常稳定比使用第三方软件和驱动稳定得多,所以建

议大家尽快将操作系统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12 R2。

NIC Teaming的要求及限制

1. 在Hyper-V 主机上支持最多32个网卡组成一个Team.

2. 在VM上支持最多2个网卡组成一个Team。

3. 在VM 上做NIC TEAMING 只支持“Switch Independent configuration / Address Hash

distribution”模式。

4. 在VM上做TEAMING 不会影响Live Migration.

5. 只能用以太网卡组成TEAM,不支持WWAN,WLAN,Bluetooth.

6. 不能对在hyper-V主机上的虚拟网卡做Team。

7. 对于两个速度不一样的网卡,不支持使用active/active 模式。可以用一个 活动(active),

一个备用(standby)模式。NIC TEAMING的分发模式不会基于网卡的速度来分发,一个包

含10Gbps 的网卡和一个100Mbps网卡的TEAM,可能会给两块网卡各发送一半的流量。

但是可以让10Gbps网卡作为活动,100Mbps网卡作为备用。

8. 不能在Team之上再建Team。并且不能将第三方的TEAM 方案和Windows Server 2012

的Teaming 混合使用。

2018/7/10 30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NIC Teaming的配置

1、进入Server Manager –> Local Server,在右侧找到NIC Teaming

2、点击NIC Teaming右边的“Disabled”后打开NIC Teaming的设置界面

3、点击TEAMS的TASKS旁的小箭头,选择New Team

2018/7/10 31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4、为要创建的网卡组命名,并勾选要组合的网卡端口

5、完成NIC Teaming的配置

6、进入网络设置界面中,可以看见配置好的NIC Teaming,接下来就按照平时的设置方法

进行网络的设置。

2018/7/10 32 / 33

Windows Server 2012R2安装过程图解

至此,Windows Server 2012R2的系统基本安装配置完成,接下来就是各位用户按照自己的

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的配置了。

 END

2018/7/10 33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