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可下载〕
初中的学生学习生物首先要知道生物学科的性质,生物是理科当中的文科,因
此生物学习的方法就是勤看书,多记忆课本的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苏
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
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
状。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
毛。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5、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
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
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
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DNA的片段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
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
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
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
第 1 页 共 7 页
DNA。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
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
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课本P31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
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
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
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基因型比例: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3:1
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
染色体有2条。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女:44条+__)。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
XY,女性为__)。
3、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
+X)。
4、生男生女时机均等,比例为1∶1。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第 2 页 共 7 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