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
浅谈齐白石绘画的艺术特质与成就
摘 要:齐白石是现代的艺术大师,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他在绘画领域不断
探索创新,最终在老年获得变法的成功,为中国现代绘画开启了新风格。本文介
绍了齐白石先生的绘画艺术之路,对在绘画艺术上的特质与成就谈了一些自己的
看法。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风格;成就
引言:齐白石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这位大师继承了中国传统绘
画艺术的优秀品质,在绘画、书法以及雕刻印章等方面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
的作品简洁明了而富有内涵,清新自然而富有意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
有着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其作品不管是山水、花卉还是虫草,都给我们表现了
清新、简括与生气勃勃的艺术特色,他的创作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和形神兼备的
至高境界。他的扑朔迷离而又健康、诙谐生活经历,超凡脱俗的的艺术风格让我
为之倾倒。
1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之路
1.1少年自学苦读
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贫苦夫人农民家庭里,他自幼好学聪明,对于周
围的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的原因,齐白石仅仅读
了半年的私塾就辍学了,开始学习木工。在作为民间雕花艺匠这个阶段里。他多
以临摹古人的画作为主。一次他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做活时,在主人家的书
房里看到了一本精致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珍宝,经过半年的夜夜奋战,把
这部图谱临摹出来了,并装订成画集。这是他第一次的重大绘画实践,是他学习
山水画的开始,不自觉地使它逐渐正式走向文人画家的发端。在这个阶段里,齐
白石接受了民间艺术与民间审美观念的深刻熏陶。这些的艺术积累成为齐白石今
后形成自成一家的大师奠定重要的基础。
1.2拜师学艺
由于齐白石绘画名声在民间不断的传播,齐白石把自己的谋生手段逐渐转向
了绘画创作。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下,齐白石偶遇了雅士寿三爷,这位擅画花鸟草
虫的专家,寿三爷很欣赏齐白石的绘画才华,在他的引荐下,齐白石认识了对他
的艺术风格建立起重要作用的学识渊博的陈老先生。从此,齐白石在陈先生与寿
三爷这两位在绘画艺术领域里很有建树的专家的门下对中国的古典诗文以及传
统花鸟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后来齐白石又在寿三爷介绍的谭先生下学习画山水
画的技巧,从这以后,齐白石终于踏上正式学习绘画创作的道路。在他学画的过
程中因为他画的仕女像达到了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境界,而被很多人成为“齐
美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加入了“龙山诗社”,和当地的一些诗画爱好者
在闲暇之时切磋书画技艺,齐白石在龙山诗社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识,
增长了诗艺,丰富了自己的文人素养,为他以后能够达到将诗画完美融合的艺术
境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对齐白石艺术观念和绘画技巧的形成有着关键
的启示作用。在两位老师为齐白石起了“白石山人”这个名号后,标志着齐白石从
业余画家正式走上专业画家的道路。
1.3变法自成大家
齐白石在1919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由于受到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校长林风眠的欣赏,他去了学校任教。在后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换名北平国
立艺术学院之后偶,在院长徐悲鸿帮助下,齐白石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的第一本画
集。
虽然有林风眠、徐悲鸿等大师的推荐,但是他的那些作品却不被广泛接受,
这给了齐白石强烈的震撼,他开始反思自己这三十多年的绘画创作历程。在好友
陈师推心置腹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著名的“衰年变法”。他逐渐改变了以前采用
的的工笔与小写意的画法,借鉴了大家徐青藤的水墨大写绘画风格,对色与墨的
运用及处理的技术上大胆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淋淋尽致的红花墨叶大写意艺术风
格。
2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的特质
2.1情感之美
齐白石不断地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创作的灵感,他拥有农民的心
境,他的绘画作品里转达出一种淳朴的情感之美。他是通过生动、激烈、深刻和
个性化的艺术技巧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例如,他画一根钓丝、一只小虾,就
在画中题上,“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止以全白,记得富蒲
是此花。”齐白石常常把文人画家所遗弃的一些农具放入自己的画中,我们可以
看出,他对于农村风物的淳朴融入了多深的真挚感情。在齐白石的画里,大多是
那些我们日常可以看到的东西,很少有不常见的东西。因为他认为不常见的太过
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他秉着“为万虫写照,为百
鸟传神”的态度,赞美生活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
2.2意向之美
齐白石认为绘画应该相似和不相似之间,过于相似就太媚俗,不相似就有欺
骗的嫌疑。在他创作历程中始终围绕着这条美学的原则,创作了很多形形色色、
独具匠心的艺术形象。在他画里的虾、蟹、鸟、虫、牵牛花等等,都体现着质朴、
童稚、归真的特色。他绘画中的意向拥有新颖创新性。比如,他画的虾既有河虾
的活泼又有海虾的丰满,他画的虾有一种灵动感,轻捷有力。同时他绘画里的意
向在表现在丰富之上的单纯。他常常运用强烈而又概括性的外表,表达内在的朝
气蓬勃,通过对真实外表的净化来强化事物的意象美。
2.3笔墨之美
齐白石在学画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精力掌握精湛的笔墨技巧。他运用雕刻
中凝重的手法,所画的画线条在力度和情趣上有生动的变化性,表现是一种柔美、
坚韧、粗犷。再加上他用色精巧,造型简括,因此画面气质俱盛。在齐白石绘画
作品里的笔墨情趣,主要是表现出虫鱼花草的形神特征和自己主观情感。这样的
笔墨情趣,不是消极超脱而是热情奔放的,他是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反映和评价。
这叶是齐白石和先前众多的文人画家在笔墨用法上的主要不同之处,这种笔墨美
使得他的绘画作品可以与时俱进,并收获了辉煌的成就。
2.4构成之美
对于齐白石先生画的各种意向,他从来不把能表现出真实空间大小来作为准
则,他常常是从心灵的角度出发,注重意向的本质特征和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他画的“蜻蜒荷花”,蜻蜒翅膀的长度和盛开荷花半径相差无几,这样的比例
在现实的生活中几乎是没有,可是在绘画上构思却是合理的,这样可以让欣赏者
感到强烈的生活感受。
3齐白石绘画艺术的主要成就
3.1打造了画虾的新笔墨,使得水墨画独树一帜
说到齐白石先生,人们都会想到那些在他笔下显现的淋漓尽致的半透明的虾,
齐白石曾经在一幅图里题过这样充满诙谐的一句,即“予年七十八矣,人谓只能
画虾,冤哉!”,这表明他并不是只会画虾,可是他画的虾已经广为流传,是最负盛
名的特点。几十年齐白石一直在改进画虾的技巧,晚年齐白石在家中养活虾,亲
身实际观察虾的动态,研究虾的画法,经过几年的时间,他逐渐领悟了画虾结构
和动态要领。在这数十年改进画虾的过程中,表现齐白石在追求绘画作品完美上
的严格要求,这种孜孜不倦的诚挚艺术追求,促使他在画虾上终达到世界瞩目的成
就。使得中国水墨画继续发挥光彩。
3.2完美结合了工笔草虫与写意花卉,打造一代新风
齐白石先生不仅能画以草虫为主题工笔草虫,还擅长画笔墨洗练的写意花
卉。他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幅画上,把写意画和工笔画在写实的基础上统一
起来。他主张的是,那些粗大笔墨的画,很难得到神似的效果,而那些纤细笔墨的
画,要求很难得到形似的效果,把两者节后起来就弥补彼此的不足。在齐白石的
画里,运用写意画法中加入工笔的技巧,在画虾里有表现,有墨彩飞扬的水墨写
意,同时也不忽视能代表意义的细节上的处理,因此有耐看的效果。反过来工中加
写的画法,笔法气势夺人,意向的精神逼真。不但有近看细致的效果,同时远看也不
会模糊,因此工虫画中巧妙地运用几笔写意,可以使得所画的意向更具有活力。齐
白石的工笔草虫和写意花卉的有机结合,发展了传统的技法,打造新一代的绘画
风格。
结论:
齐白石从民间的一个画匠成为一代艺术界大师,他既继承了传统文人画里的
精髓同时又抛弃了文人画中存在的死板模式,他既继承了传统的民族美术同时又
抛弃了民间美术中低俗的成分。他把文人画的精华和民间艺术的活力凝聚成一种
新的艺形式,然后把它还归于群众,奉献给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一般的人民大众
去欣赏,而无愧与“人民艺术家”这一至高的荣誉。齐白石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
坛的一面独特旗帜,他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打造自己的独特的绘画风格,
对现当代中国的画坛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中国绘画艺术领域上一座新
的、叹为观止的高峰,他的作品将永远被保存在人类的艺术宝库里。
参考文献:
[1]吴廷玉、胡凌著,《绘画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1.
[2]王砚波著,《齐白石》,中国和平出版社,2002.
[3]邢书芳.谈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成就.作家杂志,2008.
[4]齐白石:《白石老人自述:插图珍藏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5]杨墨生《品鉴齐白石》《美术之友》2004:72.
[6]邹海燕.《齐白石:植根传统师法造化》《新闻出版交流》2003:49.
[7]史洋.《齐白石的形神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49.
[8]李绍平《铮铮傲骨齐白石》《学习导报》2003:4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