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

医院里常用

B

超检查身体情况,关于

B

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人耳听不见的次声波

B.

是一种人耳可以听见的超声波

C.

其频率应在

20000

赫兹以下

D.

医生利用它可以获取信息

【答案】

D

【解析】

AB

B

超是一种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不是次声波,故

AB

错误;

C.

B

超是超声波,频率大于

20000

赫兹,关于

C

错误;

D

、医生利用它可以获取信息,从而用来检查身体中的疾病,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

B

超是超声波,频率大于

20000

赫兹,是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2. “B

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 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

B. 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

C. 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发声的频率

D. 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发声的频率

【答案】

A

【解析】

“B

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们听不到它发出

的声音。选项

A

的说法是正确的。

思路分析:

“B

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频率高于人

的听觉频率。

试题点评:本试题考查的是超声波的应用。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

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

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20000Hz

,频率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A.

蝙蝠

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正确

B.

因为大象的

声音

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

20Hz

,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

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

声音

;正确;

C.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正确;

D.

人们利用超声波

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人能够区分声音频率范围进行解答.

4.

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就是速度超过

340m/s

的声音

B.

超声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传得远

C.

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见的声音

D.

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答案】

B

|

|

...

|

|

...

|

|

...

|

|

...

考点:超声和次声

5.

以下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

大象的

声音

交流

B.

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C.

监测地震

D.

外科医生利用仪器对结石病人进行碎石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

1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20000Hz

,频率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大

象发出的

声音

是一种次声波.

2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3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伴有次声波产生.

4

)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

A

、因为大象的

声音

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但是大象却能听见,从

而相互交流.此选项不合题意.

B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声音传播出去,遇到周围高大的建筑物又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

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此选项不合题意.

C

、火山喷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有次声波产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

超声

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此选项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6.

如图,关于声音的四幅图片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图片

a

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B.

图片

b

表明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交谈

C.

图片

c

所示的隔音墙表明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弱

D.

图片

d

表示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

D

【解析】

A.

蝙蝠在空中能利用超声波来“导航”。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B.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

传声,所以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C.

隔音墙表明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

图中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

1

)蝙蝠在飞行时,喉内产生并能从通过口腔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当遇到食物或障碍物时,

超声波会反射回来,蝙蝠用两耳接受物体的反射波,并据此确定该物体的位置。(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

)声

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7.

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人耳有故障

B. 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 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D. 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

20Hz

20000Hz

,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

20Hz

叫次声波。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翅膀振动的频率

比较小,故选

D

考点:声现象

8.

蝙蝠飞行时的定向是利用的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频率很低

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蝙蝠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信息

D.

超声波可以被人耳听见

【答案】

C

【解析】

A.

振动频率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超声波频率很高,故

A

错误;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

空不能传声,故

B

错误;

C.

蝙蝠飞行过程中能够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

递信息,故

C

正确;

D.

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

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

20000Hz

,低于

20Hz

的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4

)超声波和次

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9.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噪子

”(

又名

声波炮

”)

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

喇叭,能发出

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 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金噪子

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答案】

D

【解析】声波具有能量,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嗓子

”(

又名声波炮

)

震慑海盗,说明

金嗓子

具有很大能

量,故

A

正确。

声波定向发射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

B

正确。

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

C

正确。

金嗓子

发出的声音是

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所以不是次声波,故

D

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二、填空题

10.

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

________(选填

超声波

次声波

)测定新疆乌恰县发生

3.6

级地震,这种

声波人耳

________(选填

不能

)听到.

【答案】

(1).

次声波

(2).

不能

【解析】次声波一般是在地震、海啸、核爆炸等情况下产生,且人耳听不见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20Hz

20000Hz

,其中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点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次声波的产生,人们把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

11.

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

20Hz

,为________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

率高于

20000Hz

的声音,为________波。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________(填

都能

都不能

)听见。

【答案】

(1).

次声

(2).

超声

(3).

都不能

考点:声现象

12. 2016

2

6

日凌晨,台湾高雄发生里氏

6.7

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

________

声波,这种声波在常溫

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

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

大于

”“

等于

小于

”) 。

【答案】

(1).

(2).

等于

【解析】

(1)

地震、火山、海啸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会产生次声波;

(2)

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

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可听声的速度是相同的。

点睛:(

1

)地震、火山、海啸等大型自然灾害往往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

2

)无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在

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13.

频率高于

20000Hz

声音叫

________

,低于

20Hz

声音叫

________

.这两种声音人耳都

________

(填

不能

)听到.

【答案】

(1).

超声

(2).

次声

(3).

不能

【解析】高于

20000 Hz

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

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

超声和次声人耳都不能听到。

三、解答题

14.

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如

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

跳,猪不吮食狗乱叫,老鼠出洞到处跑

…”

而人本身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为什么?

【答案】地震伴有一些次声波,许多动物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

,

而人听不到的

【解析】试题分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

20000Hz

,低于

20Hz

的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但有些动物是能听到次声波的.

解: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

20

20000Hz

之间,这些是人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

【点评】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并熟悉哪些自然现象中存在着超声波,哪些现象中存在着次声波.

四、实验探究题

15.

阅读《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回答问题

.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自从iPhone5s带着指纹识别TouchID火了以后,这门技术已经成为iOS和Android旗舰手机上的标配

了.虽然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也偶尔向TouchID发起挑战,但仍无法撼动其地位.不过,这种情况可能

要改变了,因为手机芯片厂商高通来了一发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亦称超声波SenseID).

原有的指纹识别的原理是电容式信号感测,核心是电信号.手指(人体)的微电场与电容传感器之间形

成微电流,指纹嵴与峪(波峰与波谷)间会有高低电容差,这也是描绘指纹图像的基础.

超声波指纹识别如其名,是利用的是超声波去做检测.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

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

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所在的位置.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被控制

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

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指纹的3D纹路,采集更精细的指纹数据,而电容式的识别是2D

图像.另外一点优势是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之下,不对机身外观造成影响,不受汗水、油污的影

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

________

(填

不会

)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音

.

(2

)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________

A.

蝙蝠

B.

C.

D.

大象

(3

)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的作用

.________

(填

传递信息

具有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