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

微信是怎样炼成的—微信产品的发展历程

迄今为止,微信月活跃用户接近6亿,称得是每个智能手机用户最常用的应用。人人都说,微信是

个伟大的产品。现在微信作为一个平台型的产品,集成了众多丰富的,能给用户带来不同功能和体

验的模块和工具,已经成为了腾讯公司最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同时微信作为一款产品已经

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这样一款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背

后隐含着其产品人员怎样的产品理念呢?看了几篇网上介绍微信产品的发展历程的文章,在这我也

试着梳理一下。

一、1.0时代,以移动IM为起点

根据参与微信研发的产品和开发人员介绍,微信最初只不过是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主要负责腾讯

的QQ邮箱产品)大概不超过十个人的团队抱着“尝试”的态度试验出来的。那是2010年下半年,正处

于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当时ios和android平台作为新平台开发者也相当少。10月份,一款叫

做kik messenger的应用发布,直接导致2011年成千上万的类kik应用被研发出来,这其中就包括后

来大红大紫的whatapp、米聊、line、kacao等。

kik messenger的火爆源于它的极致简单跨平台,它是为移动而生的应用,几乎不花任何力气

就在很短的时间基于手机通讯录建立起自己的关系链,这对于很多web2.0时代的SNS应用

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很短时间内,它就以席卷一切的气势开始革命,首当其冲的是各国

的运营商们,这个跨平台跨国界的手机通讯工具,它可以在不同的手机终端实现文本图片的

消息沟通,秒杀短信和彩信体验,它的体验之极致,甚至让当时的手机巨头——黑莓——在

自己的手机平台封杀它。

在kik刚出来的时候,广州研发中心、QQ邮箱研发团队的老大张小龙就预见它的火爆之势。小龙当

时给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谈这个事情,并申请广研团队做一个类似的应用出来。而马化腾也已经意

识到有10年历史的QQ 并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手机IM,一款更适合手机使用场景的IM 是需要的

,不仅仅是用户需要,腾讯也需要。他对此表示赞许,并仿照“微博”为这个应用起了一个名字——

微信。

最初微信被定义为一款通知工具,主要有3个功能:

联系人给你发信息时,它通知你;

QQ邮箱、QQ离线消息有新条目时,它通知你;

你在腾讯微博上收到私信时,它通知你。

仅此而已。

广研的小团队只用了不到四个月,完成了完成了微信ios 1.0版本的开发,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

发布。1.0版界面非常简洁,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包括文字文字即时通讯、照片分享、更换用户头

像三个方面,但是,跨平台交流、极速轻快的楼层式对话和便捷的图片分享功能给用户带来了非常

良好的体验。马化腾第一次使用给出了“体验很赞”的评价,然而腾讯内部的其他众多同事却并不看

好这个体验简单甚至有些简陋的手机应用。

二、2.0和3.0开始,移动社交的发展

“微信的成功,除了团队的努力,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

在3月份,接连发了两个版本,但是用户数据依然不见起色。

很快,我们在4月初又发了第四个版本,这个版本微信的四个tab位置被确定下来,最初的四个tab分

别是:微信、通讯录、找朋友和设置。其中,找朋友这个tab可以看出当时微信的急迫,在这里,

系统通过通讯录联系人、qq好友、qq邮箱联系人甚至企业域名邮箱联系人等多种关系链给你推荐

好友,以期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积聚到用户。

但,用户数据依然不见起色。

这时候,另外一款应用的火爆引起了微信产品团队的注意:talkbox。这个发语音短消息的应用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