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

动物的皮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鱼及其他常见动物皮肤的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感官观察并描述鱼及其他动物的皮肤特征。

3.能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动物皮肤特征的探究兴趣;能分工

协作,进行模拟探究实验。

4.了解动物的皮肤保护色相关知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保护

动物。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的第2

课《动物的皮肤》。动物的皮肤对动物适应生存环境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来认识不同动物的皮肤特征,以及不同动物的皮肤是怎样

做到适应生存环境的

重点难点 能通过感官观察并描述鱼及其他动物的皮肤特征,了解动物的皮肤

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

水槽、鱼、气球、洗洁精等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动物的四肢》,不同动物的四肢各有特点(出示

动物四肢的图片),有助于它们适应生存的环境。

今天我们要从认识鱼的皮肤开始,了解动物的皮肤与适应生存环境的关系。

(出示鱼的图片)(板书课题:动物的皮肤)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观察鱼身体表面,说说有什么发现。

1.观察与发现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看、闻、摸的方法进行观察浴缸水槽中的草

鱼,并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观察、记录。

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生1:鱼身体的上半部分是深灰色,下半部分是接近于白色,中间交界处有

一条线。

生2:鱼身体的形状是流线型,扁扁的身体,中间宽,两边窄。

生3:鱼身体上有背鳍、胸鳍、腹鳍和尾鳍,帮助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生4:鱼身体表面有许多鱼鳞,排列的很整齐。

生5:鱼的身体很滑,而且黏黏的。

生6:……

师小结鱼身体表面的特征。

2.思维导航

师:鱼身体表面的颜色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

生: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白色,是鱼的保护色,在水中不容易被敌人

发现。

师:鱼身体表面的鳞片和黏液有什么作用

生1:鱼身体表面的鳞片有保护作用。

生2: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润滑(减少鱼儿游泳时的阻力)和保护(保护皮

肤,杀菌消毒等)的作用。

3.模拟实验1

师:小鱼涂哪种颜色更不容易被发现

学生涂完颜色后,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生:小鱼上半身涂深灰色,下半身涂白色时,在水中不易被发现。

师: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做模拟

实验。

4.模拟实验2

师: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你会发现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并进行记录。

生:我们小组发现“鱼”身体表面特别滑,而且黏黏的。

5.资料补充

请学生指读课本第6页“资料卡”中的内容。

活动二:其他动物的皮肤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观察与发现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不同动物的视频,思考他们的皮肤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播放视频)

生1:鸭子在水上游泳时,羽毛不会浸水。

生2:河马的皮肤很光滑,不能长时间离开水,是因为皮肤上水分蒸发量大,

所以在水中可以防止皮肤干裂。

生3:海豚的皮肤很特别,可以把水的阻力降到最小。

生4:变色龙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身体的颜色。

生5: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

色。

2.资料补充

请学生指读课本第7页“资料卡”中的内容。

3.小结

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出示相关图片)

三、拓展活动

观察周围动物皮肤有什么特点

四、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动物的皮肤

鱼:背部深灰色 腹部白色 保护色

鱼鳞 保护作用

黏液 润滑和保护作用

动物的皮肤帮助动物适应环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