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发(作者:)

第15卷第4期

2020

4期

年8月

中国舰船研究

ChineseJournalofShipResearch

Vol.15No.4

Aug.2020

引用格式:刘培国,刘翰青,王轲.石墨烯材料在舰船强电磁防护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舰船研究,2020,15(4):1-8.

LIUPG,LIUHQ,ationofgrapheneinstrongelectromagneticprotectiontechnologyforships[J].

ChineseJournalofShipResearch,2020,15(4):1-8.

石墨烯材料在舰船强电磁防护

技术中的应用

2

刘培国

*1

,刘翰青

1

,王轲

1,

1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2中国人民解放军31437部队,辽宁沈阳110021

摘要:[目的]针对复杂海洋战场环境下舰船电子信息系统面临的强电磁武器攻击威胁,介绍基于石墨烯材

料的新型强电磁防护技术。[方法]首先分析石墨烯独特的光电特性以及可调谐性能;然后综述近年来石墨烯光

电器件的研究进展,并介绍本课题组在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和石墨烯光子晶体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综述石

墨烯及其复合物在吸波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将石墨烯材料及其光电器件用于强电磁武

器防护以及舰船雷达隐身技术具有一定可行性。[结论]该研究对于提高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生

存能力、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洋战争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石墨烯;强电磁防护;可调谐性;太赫兹超材料;光子晶体

中图分类号:U665.26

文献标志码:ADOI:10.19693/.1673-3185.01662

Applicationofgrapheneinstrongelectromagneticprotectiontechnologyforships

1CollegeofElectronicScienceandEngineering,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

2The31437UnitofPLA,Shenyang11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dealwiththeattackthreatofships'electronicinformationsystemsincomplex

marinebattlefieldenvironments,anewstrongelectromagneticprotectiontechnologybasedongrapheneis

,theresearchprogressofgrapheneoptoelectronicdevicesinrecentyearsis

materialsarealsointroduced.[Results]Itisfeasibletoapplygraphenematerialsandoptoelectronic

Changsha410073,China

2

LIUPeiguo

*1

,LIUHanqing

1

,WANGKe

1,

introduced.[Methods]First,theuniqueoptic-electricpropertiesandtunabilityofgrapheneare

reviewed,andwefurtherintroducerelevantresearchresultsongrapheneterahertzmodulatorsandoptical

y,theapplicationsofgrapheneanditscompositesinthefieldofabsorbing

devicestostrongelectromagneticweaponprotectionandships'radarstealthtechnology.[Conclusions]

Theseresearchresultsareofgreatsignificanceforimprovingthe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and

survivabilityofships'electronicinformationsystems,andensuringthattheseawarfareiswonunder

informationconditions.

crystals

Keywords:graphene;strongelectromagneticprotection;tunability;terahertzmetamaterials;photonic

收稿日期:2019

-

07

-

01修回日期:2019

-

12

-

18网络首发时间:2020-6-2810: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72029,61601491)

作者简介:刘培国,男,196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天线与电磁兼容。

刘翰青,男,1995年生,博士生。研究方向:石墨烯材料与光电防护。

王轲,男,1992年生,硕士生。研究方向:天线与电磁兼容。

*通信作者:刘培国

2

中国舰船研究第15卷

0引言

现代军事变革日新月异,各类战场通信设备

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

日趋严峻的电磁环境威胁。作为一类能够准确高

效打击电子通信设备的新型武器,强电磁武器主

要包括高功率微波、强电磁脉冲、高能激光等,目

前正朝着小型化、脉冲参数可调化、高辐射功率、

高机动性方向发展,已成为舰船平台敏感系统的

“头号杀手”

[1]

。强电磁武器瞬间释放的电磁波可

以通过敏感电子系统的传感器、电缆、孔缝等耦合

数千伏的峰值电压或数十千安的峰值电流进入敏

感电子设备和系统内部,直接导致内部射频微波

前端模块中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的电击穿、热熔断

或热应力破坏,严重影响舰船平台的作战效能,对

舰船平台敏感电子信息系统构成致命的威胁

[2]

因此,研究对强电磁武器具有有效防护效果的新

材料、新装置,提升舰船平台对强电磁脉冲武器攻

击的防护能力,对于保障舰船装备的战场生存能

力和作战效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自2004年由机械剥离而被发现后,石墨烯由

于其自身广泛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各个

领域的广泛关注:一是超强的导电能力,由于

Klein

移率可高达传统半导体电子迁移率的

隧穿效应的存在,室温条件下石墨烯电子迁

100多倍;

二是超高的硬度,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坚固的材

料之一,实验室中测得其杨氏模量约为1.0TPa、

断裂强度约为125GPa,经石墨烯掺杂后的高分子

材料强度可提高数十倍;三是稳定的韧性和延展

性,采用弯曲、折叠和卷曲等技术手段,可在不破

坏石墨烯结构的前提下有效操纵其表层电子、光

学和声子性能;四是超快的导热能力,其热导率为

5

增长

300

[3-5

W

·

。为此,

m

-1

·K

-1

,且随着几何尺寸增大呈指数级

基于石墨烯独特的物理性能,针

对强电磁武器以及高空核爆等可能产生的各种类

型攻击,本文拟综述石墨烯光电器件(包括石墨烯

光学开关器件、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等)在强电磁

武器防护领域的可行性,以及石墨烯复合物吸波

材料在舰船雷达隐身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进而总

结石墨烯材料在舰船强电磁防护技术中的研究

价值。

1石墨烯光电特性

将石墨烯材料用于舰船强电磁防护研究的出

发点,是基于石墨烯材料独特的光电特性。石墨

烯是一种二维平面材料,其电磁特性主要由表面

电导率来表征。根据Kubo公式,单层石墨烯的表

面电导率表达式

[6]

c

σ

(

é

ω

)

=

ie

2

μ

æ

-

μ

k

B

T

ö

ù

intra

πℏ

(

ℏω+iΓ

)

ê

ê

c

+2k

B

Tln

ç

ú

ë

ç

e

+1

÷

è

÷

ø

ú

û

σ

ω

)

=

ie

2

é

2

|

μ

c

|

-

(

ℏω+iΓ

)

ù

inter

(

4πℏ

ln

ê

ê

2

|

μ

ú

(1)

ë

c

|

+

(

ℏω+iΓ

)

ú

û

式中:

e

为单位电荷量;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

ω

为角频率;

Γ

为弛豫能量;

T

为温度;

k

B

为玻尔

兹曼常数;

μ

c

为石墨烯化学势;

σ

intra

σ

inter

分别

代表带内跃迁和带间跃迁对石墨烯表面电导率的

贡献。图1~图2为计算所得的石墨烯表面电导率

在不同波段下的响应情况,图中实线为实际值,虚

线为虚拟值。在光波段,带内贡献与带间贡献基

本处于相同数量级,均会对石墨烯表面电导率产

生影响;而在太赫兹波段,带内贡献比带间贡献高

出了3个数量级,因此带内跃迁起到决定性作用,

带间跃迁可忽略不计。

8

×10

-6

1

-

6

·

m

s

/

a

r

4

t

n

i

σ

2

0

0.20.3

频率

0.4

/PHz

0.50.6

(a)带内贡献

1

×10

-5

1

-

m

0

s

·

/

r

e

t

n

i

σ

-1

-2

0.20.3

频率

0.4

/PHz

0.50.6

(b)带间贡献

Fig.1

1光波段内带内和带间跃迁对石墨烯表面电导率的贡献

Contribution

conductivity

of

of

intraband

graphenein

and

optical

interband

band

tothesurface

4

×10

-4

1

-

m

3

s

·

/

a

r

2

t

n

i

σ

1

0

23

频率

4

/THz

56

(a)带内贡献

第4期

刘培国等:石墨烯材料在舰船强电磁防护技术中的应用

3

1

×10

-7

1

-

m

0

s

·

/

r

e

t

n

i

σ

-1

-2

23

频率

4

/THz

56

(b)带间贡献

图2太赫兹频段内带内和带间跃迁对石墨烯表面电导率的

Fig.2

贡献

Contribution

conductivity

of

of

intraband

graphenein

and

the

interband

terahertz

to

band

thesurface

除了电学特性外,石墨烯的光学特性同样引

人关注。由于能量与动量间的线性关系,当电子

在石墨烯中传输时表现出无质量费米子的行为,

这种能带关系使得石墨烯具有量子霍尔效应和室

温下的载流子近弹道传输特性

[7]

。在近红外波段

和可见光范围内,石墨烯带间电子跃迁效应占主

导地位,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响应类似,可以激发

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并增强其局域响应,因此具有

良好的吸波能力。通过计算可得单层石墨烯的光

透射率约为97.7%,因此在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

范围内,单层石墨烯的光吸收效率为与波长无关

的常量,约为2.3%。当入射光较弱时,石墨烯内

电子极化强度与外加电场呈线性关系;而当入射

光很强时,石墨烯则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性,电

子极化强度与外加场有非线性关系

[8]

。石墨烯的

光学非线性特性取决于其三阶非线性系数,该系

数依赖于单位体积内极化强度与外加电场三次方

的比值。基于石墨烯的非线性效应,观察到许多

有价值的现象,如:饱和吸收、四波混频、双光子吸

收、反饱和吸收、光限幅等

[9]

将石墨烯材料用于舰船强电磁防护研究的关

键点,是基于石墨烯光电特性的动态可调谐性。

在化学掺杂或外加偏置电压的条件下,石墨烯电

导率可实现一定范围的动态调节,进而改变其光

电特性。可调谐性为研究石墨烯光电调制器件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图3为得到的在近红外和

微波波段下石墨烯电学参数与化学势

μ

c

的关系图。

石墨烯的可调谐性在近红外波段主要表征为

表面电导率可调,而在微波波段主要表征为表面

阻抗可调:由图3(a)可见,近红外波段内,当

μ

c

0.2

体呈下降趋势,

eV增大至0.8

且在

eV时,

0.3~0.5

表面电导率实部

eV内下降速率较快,

(蓝线)整

而虚部(红线)则先减小后增大,在0.42eV达到极

-4

1

0.8

×10

-

s

·

m

/

0.6

0.4

0.2

0

0.20.30.4

μ

0.5

c

(a)近红外范围内石墨烯表面电导率与化学势的关系

/eV

0.60.70.8

×10

3

1

-

·

s

m

0.8

/

0.6

0.4

0.2

0

0.20.30.4

μ

0.5

c

/eV

0.60.70.8

(b)微波范围内石墨烯表面阻抗与化学势的关系

Fig.3Relationship

图3石墨烯电学参数与化学势的关系

impedanceand

between

chemical

graphene

potential

surfaceconductivity,

小值;由图3(b)可见,微波波段内,随着

μ

c

增大,

表面阻抗虚部(绿线)逐渐减小且趋于稳定值,而

实部(紫线)则几乎保持不变。通过外加偏置电

压,可以实现对石墨烯化学势

μ

c

的有效调节,偏

置电压

V

g

μ

10]

c

具有如下关系

æ

μ

c

=ℏv

π

ç

C

|

V

g

|

ö

F

ç

n

s

+

÷

(2)

è

e

÷

ø

式中:

v

F

为费米速度;

n

s

为载流子浓度;

C

为单

位面积有效电容。计算表明,将石墨烯化学势由

0.2

20.4

eV

V。为进一步增强石墨烯光电器件的调制灵

调节至0.8eV所需的外加偏置电压约为

敏度,可采用化学掺杂引入偏移电压的方式,有效

降低偏置电压

[11]

2石墨烯光电器件

高功率微波和强电磁脉冲等强电磁武器通过

辐射场强极高的电磁波,达到破坏目标电子信息

系统的目的。目前,舰载强电磁武器已经实战化

并不断小型化、多样化,对舰船信息化装备构成了

严重威胁,而屏蔽、滤波、接地等常规防护手段无

法应对从射频前端进入系统的同频段强电磁毁

[12]

。另一方面,高能激光武器通过加载先进激

光脉冲调制平台,定向发射高能激光束,可实现对

一定距离外作战目标的打击与防御,具有重要战

略意义

[13]

本文将首先综述石墨烯光电器件的研究进

展,并介绍目前开展的基于石墨烯光电器件的舰

船强电磁防护技术研究现状。针对天线和射频前

4

中国舰船研究第15卷

端的防护,研究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新型太赫兹

调制器,为解决舰船电子信息系统遭受多频段强

电磁毁伤问题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海洋战场环境

下高能激光武器攻击的防护技术,主要聚焦于高

能激光束产生的高密度能量和超高温度,将舰船

光敏设备(如光电探测器、红外仪、高速摄像机等)

与石墨烯相结合,开展具有超快响应、高承受阈

值、低传输损耗等优点的石墨烯光学开关器件及

其前端防护装置的研究。

2.1石墨烯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2.1.1石墨烯太赫兹器件研究进展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介于0.1~10THz的电磁

波,比微波的方向性更强又比红外光的损耗更低,

因此成为了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目前,

难以有效操纵太赫兹波的传输,仍然是太赫兹技

术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具有周期性金属谐振

结构的太赫兹超材料可与入射太赫兹波之间产生

强烈谐振,因此其成为了太赫兹技术应用的良好

载体。Zhang等

[14]

设计了一种具有太赫兹吸波性

能的石墨烯可调谐超材料吸波体。该吸波体周期

单元主要由交叉“十字形”金属、聚合物介质层、单

层石墨烯网格栅条和金属反射基底等组成,其中

石墨烯铺置于交叉“十字形”金属与介质层之间。

在上、下金属面接入栅极电压,可有效调节石墨烯

化学势。该超材料的峰值频率调谐范围为15%,

峰吸收性能近乎完美。因此,该吸波体可灵活控

制太赫兹波吸收谱和极化状态,非常适合用于太

赫兹射频互连器件的研发。

在中红外和太赫兹波段,石墨烯与入射电磁

波耦合时会表现出强半金属性并产生强烈的表面

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且比贵重金属具有更低的损

耗和更大的带宽。Xiao等

[15]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

的石墨烯太赫兹吸波体。该吸波体表面为刻蚀成

圆孔缺陷阵列的单层石墨烯,下层为介质层和金

属底板。改变圆孔半径、阵列周期、石墨烯化学势

等参数,均可有效调节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进而调节吸波体的吸收性能。该结构在下一代具

有可调谐光谱和极化选择性能的太赫兹探测器中

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波导在偏振器、开关转换器、光电调制器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He等

[16]

将双层石墨烯分别

放置于波导的上、下端面,设计了一种新型太赫兹

可调谐波导,并采用有限元法和传递矩阵法对该

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

石墨烯化学势增加,有效指数减小,损耗增大。通

过在波导上、下端面施加栅极电压,可以有效调节

波导的传播特性,传输损耗的调制深度可达90%

以上。因此这项研究可用于设计新型传感器、调

制器和极化器等离子体器件。

由于石墨烯本身具有优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特性,因此电磁波可以被束缚在石墨烯表面并进

行低损耗传输。Lu等

[17]

提出采用外加偏置的方

式来调控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输特性,

并设计了一种石墨烯平面波导开关结构。该开关

由1个“Y字型”双通道石墨烯平面波导和分别位

于2个输出端的石墨烯谐振圆环组成。实验结果

表明,改变石墨烯谐振圆环的化学势可以使电磁

波从不同端口输出,实现良好的开关转换特性。

2.1.2石墨烯光子晶体研究现状

单层石墨烯对入射光的吸收率约为2.3%,虽

然这个值与有耗吸波材料相比并不算高,但是考

虑到石墨烯仅有单层原子厚度,仍然可以认为石

墨烯具有良好的吸光特性。光子晶体是由介电常

数不同的介质在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空间内依次

交替排布形成的人工周期材料,具有光子带隙、负

折射率、表面等离子体、群速度异常、窄带传输、宽

带反射、慢光效应等优良的光学特性,在Fano滤

波器、薄膜反射器、激光器、非线性光学等领域都

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将石墨烯与光子晶体

结合,既可以发挥光子晶体的一般特性,又能兼顾

石墨烯材料良好的吸光特性和可调谐特性。石墨

烯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光子晶体器件设计。

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该结构利用石墨烯的吸光

Vincenti等

[18]

设计了一种包含石墨烯缺陷层

特性和光子晶体缺陷的几何不对称性,实现了窄

带、可调谐、接近于100%的吸收效果。通过调节

光子晶体的结构参数,有效抑制了石墨烯三阶非

线性效应,将单层石墨烯的非线性饱和阈值降低

了2个数量级,提高了三次谐波的转换率。Pan等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层石墨烯-硅波导的混合调制

器,该结构由一个紧凑的二维光子晶体纳米梁腔

耦合到一个总线波导上,并在上层铺设单层石墨

烯。通过电调制石墨烯的化学势,可以改变波导

的品质因子和共振波长,从而实现对入射光的有

效调节。该结构是一种高效的光电调制器,在基

于波分复用器的多路光纤通信系统研究中有重要

应用价值。

石墨烯热导率极高,是一种良导热体,最近陆

续发表了有关石墨烯温控光子晶体器件研究的文

献。Yan等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慢光

硅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单层石墨烯作为微加热器

第4期

刘培国等:石墨烯材料在舰船强电磁防护技术中的应用

5

覆盖于光子晶体波导上,通过加热石墨烯可以促

进其与波导内入射光相互作用,使波导的传输特

性发生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作为一种高

效加热器,其调谐效率高达1.07nm/mW,且实现

调制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仅为750和525ns,是目前

已知调制速度最快的光子微加热器。

2.2石墨烯光电器件设计

2.2.1石墨烯太赫兹器件设计

目前,强电磁武器技术越来越成熟,其辐射波

形正从单一强电磁脉冲向着多种脉冲组合的方向

发展,具有辐射波形可调制、场强分布密集、工作

频带覆盖范围广等特征,因此舰载卫星通信接收

机等射频前端装置所处的电磁环境日益严峻。超

材料是具有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电磁材料,将石

墨烯与太赫兹超材料相结合,利用石墨烯在外加

偏置电压下电导率的可调谐性,可开展具有频率

选择机制的新型空间防护技术研究。图4给出了

我们设计的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结构示意图,主

要包括表面金属开环、SiO

Si基底,其中,

2

介质层、单层石墨烯和

石墨烯和Si厚度;

h

3

,h

2

W

,h

g

和h

1

分别为金属、SiO

2

介质、

1

表面金属结构边长;W

为该调制器单元边长;W

2

3

长。图5为该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的传输系数和

为位于中央的金属开环边

反射系数的仿真结果。

在图5(a)所示的传输谱中,2.2和5.4THz处

分别出现了2个谐振峰,其中谐振峰2为该调制器

的主要谐振峰。在图5(b)所示的反射谱中,仅

3.0

增大至

THz处出现了单一谐振峰。当化学势由

0.5eV时,传输峰值频率由5.32THz

0.1

增加

eV

至5.49THz,而反射峰值频率由2.44THz增加至

3.39

而反射峰值由

THz;同时传输峰值由

-12.9dB增加至

-33.8

-7.6

dB增加至

dB。

-25.5dB,

由此可见,调节化学势可以显著改变石墨烯

W

W

1

2

W

3

W

3

Gap

(b)俯视图

单层石墨烯

h

3

SiO

Si基底

2

介质层

Cu开环结构

h

h

2

h

g

1

(a)总体图(c)侧截面图

Fig.4

图4

Structure

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结构示意图

ofgrapheneterahertzmodulator

0

谐振峰2

-10

B

d

/

谐振峰1

-20

-20

-30

-25

0.1

-30

0.2

eV

0.3

eV

-40

0.4

eV

1

5.3

2

5.4

3

5.55.6

0.5

eV

eV

频率

4

/THz

567

0

(a)传输谱

B

d

/

-5

0.1

-10

0.2

eV

0.3

eV

0.4

eV

0.5

eV

eV

123

频率

4

/THz

567

(b)反射谱

图5在不同化学势下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的传输谱与

Fig.5

反射谱

Transmission

graphene

spectrumandreflectionspectrumof

potential

terahertzmodulatorunderdifferentchemical

的电学特性,进而改变复合太赫兹超材料对入射

波的谐振特性。通过合理设计,将石墨烯太赫兹

调制器加载于舰船通信设备前端,在正常状态下

工作信号可通过调制器进入射频通道,而在攻击

状态下调制器对强电磁波具有屏蔽效果,有效保

护接收装置。目前,太赫兹波段的超材料主要调

节的是石墨烯电导率,而大部分舰载通信设备的

工作频段均为微波段,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石墨烯

阻抗,研发具有选择机制的超材料前端防护装置。

2.2.2石墨烯光子晶体设计

图6给出了我们设计的石墨烯光子晶体波导

开关结构示意图。该器件主要由光波导、光子晶

体波导(photonicscrystalwaveguide,PCW)、多层石

墨烯和SiO

2

个开关装置的承受阈值。其中,

基板构成,采用多层石墨烯可提高整

W

4

波导的宽度和厚度;W

和h

4

分别为光

5

W

为光子晶体波导的厚度;

6

的间距;

为光子晶体波导与光波导的间距;

r为空气腔的半径;r

d为空气腔

1

部分空气腔半径;d

,d

,r

2

,…,r

6

为波导缺陷

12

,…,d

5

的间距;r

为缺陷部分空气腔

g

为石墨烯堆栈位于缺陷部分中央的空

6

输入

y

z

x

d

y

z

x

rr

1

d

1

中国舰船研究

输出

2DPCNC

第15卷

(a)整体示意图

r

2

r

3

d

3

r

4

d

4

r

5

r

6

r

g

d

2

缺陷部分

d

5

(b)俯视图

h

5

金属电极

Si板

Vg

h

4

z

x

y

光波导

w

4

多层石墨烯

w

6

w

5

金属电极(接地)

h

2

SiO

2

基底

(c)侧截面图

图6

Fig.6

石墨烯波导开关结构示意图

Structureofgrapheneswitching

1.0

0.8

0.6

0.4

0.2

0

1645

0.8eV

0.7eV

0.6eV

0.5eV

0.4eV

1650

气腔的半径。多层石墨烯结构的表面覆盖了一层

n型掺杂硅片,厚度为h

5

。馈电回路一端接于此掺

杂硅片上,另一端接于SiO

2

基底上,因此外加偏置

电压可经过馈电回路有效调节石墨烯化学势。

图7(a)给出了在不同石墨烯化学势下,该波

导开关在1645~1665nm波段内的传输谱。当

在透射谱的通带内传输损耗相

μ

c

=0.8eV

时,

对较小,光波导的传输率可达80%以上;而在

1658.6nm处,光波导的传输率几乎下降至零。

随着化学势的减小,共振波长由1658.5nm逐渐

谱曲线图,当化学势由0.8eV减小至0.4eV时,吸

收峰峰值由24.81%增大逐渐至51.27%。与此同

时,吸收峰波长与波导共振波长基本保持一致,这

表明当光波导与PCW发生耦合共振时,大部分入

射光会耦合进入缺陷腔并被多层石墨烯吸收。由

此可见,石墨烯波导开关在外加偏置电压条件下

能够实现开关转换功能,当强激光入射时,可以通

过改变波导传输特性使大部分入射能量通过耦合

作用被石墨烯吸收,防止舰船前端光敏设备由于

吸收强激光而导致高温过热并损毁失效,能够起

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蓝移

1655

波长/nm

16601665

(a)传输谱

0.6

0.5

0.4

0.3

0.2

0.1

0

5

波长/nm

16601665

0.8eV

0.7eV

0.6eV

0.5eV

0.4eV

蓝移

减小至1654.1nm。图7(b)给出了该结构的吸收

(b)吸收谱

图7不同化学势下石墨烯波导开关的传输谱与吸收谱

Fig.7Transmissionspectrumandabsorptionspectrumof

grapheneswitchingunderdifferentchemicalpotential

了-6.9dB的吸波强度

[21]

。目前,石墨烯吸波材料

研究已有许多相关报道,其中大部分均采用化学

氧化还原法制备,其表面存在大量缺陷以及残留

氧化官能团,能够显著增强阻抗匹配,提高吸波

性能。

单层石墨烯对电磁波的总体衰减效果仍然相

对较弱,这与其吸波机制单一有关。因此将石墨

烯与不同吸波机制的基材复合,是当前研究石墨

烯吸波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根据基材组成的不

同,可将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分为石墨烯-金属纳

3石墨烯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石墨烯较高的介电常数以及外层电子易极化

弛豫的特性使其可作为潜在的介电损耗基材,应

用于舰船通信设备的吸波材料。2011年,英国巴

斯大学研究人员首次采用改性Hummers方法,通

过化学还原制得石墨烯,在7GHz频点处实现

第4期

刘培国等:石墨烯材料在舰船强电磁防护技术中的应用

7

米复合材料、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和石墨

烯-金属-聚合物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

含量、材料厚度和基材种类都会对吸波特性产生

显著影响

[22]

。林帅等

[23]

用热溶法制备了一种独特

的Fe

3

石墨烯氧化物和纯

O

4

空心球/石墨烯氧化物复合吸波材料,

Fe

3

复合物拥有更宽吸波波段和更强吸收效果。实验

O

4

纳米粒子相比,这种新型

结果表明,该复合物(浓度30%)的吸收强度在

12.9

-10

GHz时可达-24dB,并且在反射损耗大于

邱兰等

dB时拥有

[24]

合成了基于氧化石墨烯、

4.9GHz的吸收带宽(10.8~15.7

导电聚合物和

GHz)。

Co

3

极极化、

O

4

纳米颗粒的三元复合材料,

电子自旋和电介质极化,

由于

氧化石墨烯和

Co

3

O

4

的偶

Co

3

移络合物。实验结果表明,

O

4

之间会有互补作用并且会形成固态电荷转

该复合材料的最小反

射损耗为-46.5dB,在厚度为3.3,3.2和3.1mm

时,其反射损耗小于-10dB的吸收带宽分别为

4.3,6.4

除了良好的吸波特性以外,

和2.1GHz。

石墨烯在研制用

于舰船雷达隐身技术的防腐材料领域也有着巨大

潜力,这是由于石墨烯稳定的sp

2

杂化结构使其能

在金属与活性介质间形成物理阻隔层

[25]

。隐身材

料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涂层易破损刮划,从而使得

隐身材料会由其损伤处加速腐蚀,而石墨烯表面

有极高的强度和较低的摩擦性能,能够有效提高

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进而起到保护涂层、增强耐腐

蚀性的功效。

4结语

针对复杂海洋战场环境下舰船电子信息系统

面临的强电磁武器攻击的威胁,基于石墨烯材料

所具有的优良光电特性以及独特可调谐性能,本

文介绍了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新型强电磁防护技

术,综述了石墨烯光电器件、石墨烯隐身吸波材料

的研究进展,并展示了本课题组在石墨烯太赫兹

调制器和石墨烯光子晶体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石

墨烯材料在近红外、太赫兹和微波等多频段中,均

可结合具体器件,开展强电磁防护新型技术研究,

具有极高潜力和应用价值,对于提高舰船电子信

息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力、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

下的海洋战争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培国,刘晨曦,谭剑锋,等.强电磁防护技术研究

进展[J].中国舰船研究,2015,10(2):2-6.

LIUPG,LIUCX,TANJF,isofthere⁃

search

nese

Chinese

Journal

development

).

ofShip

on

Research

HPM/EMP

,2015

protection

,10(2)

J]

2-6

.Chi⁃

(in

[2]杨成.能量选择表面防护机理与分析[D].长沙:国

防科技大学,2011.

YANG

nism

ofDefense

and

C.

analysis

Energy

Technology

selective

D].

Changsha

surface

2011(inChinese

:National

protection

).

University

mecha⁃

[3]刘翰青.基于石墨烯堆栈的可调谐功能器件研究

[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18.

LIU

stacks

H

Technology

Q.

D]

Research

.

Changsha

on

2018(in

tunable

Chinese

National

devices

).

University

using

of

graphene

Defense

[4]SUZX,YINJB,rtzdual-band

metamaterial

layerstructures

absorber

[J].Optics

based

Express

ongraphene/MgF

,2015,23

2

multi⁃

1679-1690.

2):

[5]NOVOSELOVKS,FAL'KOVI,COLOMBOL,etal.

A

7419

roadmap

):192-200.

forgraphene[J].Nature,2012,490

[6]XUW,ZHUZH,LIUK,ementof

near-infrared

resonator[

light

IEEE

graphene

Photonics

interaction

Technology

bynanobeam

2015,27(19

J]

.

:2023-2026.

Letters,

[7]YANHG,XIAFN,ZHUWJ,edspec⁃

troscopy

2011,5(12

of

):

wafer-scale

9854-9860.

graphene[J].AcsNano,

[8]MAJUMDARA,KIMJ,VUCKOVICJ,i⁃

cal

phene

control

[J].Nano

ofsilicon

Letters

photonic

,2013,

crystal

13(2):

cavity

515-518.

bygra⁃

[9]EMANINK,CHUNGTF,KILDISHEVAV,etal.

Electrical

nanostructures

modulationoffanoresonanceinplasmonic

2014

LIU

H

14(

Q

1

LIU

:78-82.

usinggraphene[J].NanoLetters,

[10]PG,BIANLA,o-optic

modulator

beamloaded

side-coupled

graphene/Al

withaphotoniccrystalnano⁃

ticalMaterials

Q,TAN

Express

JF,

LIU

2018

2

O

3

multilayer

P

G

8(

4

et

):

al.

761-774.

stack[J].Op⁃

[11]LIUHTunablecou⁃

pled-resonator-induced

crystalsystembasedon

transparency

amultilayer-insulator

inaphotonic

phenestack[J].Materials,2018,11(10):2042.

gra⁃

[12]夏惠诚,张世燎,毛建舟.电磁脉冲武器对舰船电

子系统的毁伤机理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0

XIA

EMP

H

35

weapon

C

7)

ZHANG

:109-111

damage

S

to

L

115.

the

MAO

ship

eonthe

[J].FireControl&CommandControl

electronics

,2010

system

,35

(7):109-111,115(inChinese).

[13]黄勇,刘杰.高能激光武器在水面舰船上的潜在应

用[J].应用光学,2005,26(3):1-4.

8

中国舰船研究第15卷

HUANG

gylaserweapons

Y,LIUJ.

on

Potential

surfaceships

application

ofhigh-ener⁃

pliedOptics

Y,

,2005

FENG

,26

Y

(3

J

ZHU

1-4(

B

in

J]

Chinese

.Journal

ne

).

ofAp⁃

[14]ZHANG

based

modulation

tunablemetamaterialabsorberandpolarization

press,2014

BG

in

22(

terahertz

GU

19)

M

:22743-22752.

frequency[J].OpticsEx⁃

[15]XIAOY,and,

wide-angle

cross-shaped

andtunableterahertzabsorberbasedon

2017,56

Y

19

KIM

):

graphene

S.

5458-5462.

arrays[J].AppliedOptics,

[16]HEXGraphene-supportedtunablewave⁃

guide

Optical

structure

Society

inthe

of

terahertz

America

regime

B,

2013

J].

Journal

30(9):

of

[17]

2461-2468.

the

LUWB,ZHUW,XUHJ,letransfor⁃

mation

press,2013

plasmonics

,21(9)

using

:10475-10482.

graphene[J].OpticsEx⁃

[18]VINCENTIMA,DECEGLIAD,GRANDEM,et

al.

alphotonic

Nonlinearcontrolofabsorptioninone-dimension⁃

19]

Optics

PANT,

Letters

crystal

QIUC

,2013

Y,WU

with

38

J

graphene-based

Y

18

et

al.

3550-3553.

defect[J].

[Analysisofanelec⁃

tro-optic

brid1Dphotonic

modulator

crystal

based

nanobeam

onagraphene-silicon

cavity[J].Optics

hy⁃

[20]

Express

YANS

,2015

Q,ZHU

,23(18

X

L

23357-23364.

FRANDSENLH,etal.

Slow-light-enhanced

microheaters

energyefficiencyforgraphene

[J].NatureCommunications

onsiliconphotonic

,2017

crystal

,8:14411.

waveguides

[21]吕兴军,武应瑞,李航,等.基于石墨烯吸波材料

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2018,8(3):222-234.

LYU

microwave

XJ,WU

absorbing

YR,LI

materials

H,etal.

based

Research

ongraphene

progress

[J]

of

MaterialSciences,2018,8(3):222-234(inChinese).

.

[22]胡小赛,沈勇,王黎明,等.石墨烯基吸波材料研

究新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15,45(6):1-7.

HU

progress

XS,

composite

of

SHEN

materials

graphene-based

Y,WANGL

microwave

M,etal.

absorbing

Research

nology

林帅,

荀其宁,

2015,45

张雨,

(6

J

].

1-7

Aerospace

.Fe

(inChinese

Materials

).

&Tech⁃

[23]

3

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

O

4

.

空心球

化学分析计量,

/石墨烯复合吸

2014,

23

LIN

(5):83-87.

microwave

S,XUN

sphere/RGO

absorbing

QN,ZHANG

composite[

properties

Y,ationand

J].Chemical

ofFe

Analysis

3

O

4

hollow

Meterage,2014,23(5):83-87(inChinese).

and

[24]邱兰,吕洪岭,李念武,等.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

管/Co

3

学研究,

O

4

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2013,2:128-134.

[J].化

QIU

electrochemical

L,LYUH

narycomposite

properties

L,LINW

of

RGO/CNTS

ation

/Co

and

3

O

4

ter⁃

128-134(inChinese

[J].

赵丽娟,

Chemical

.

Research,2013,2:

[25]张欢,杨季雨,等.石墨烯在舰船材料防

腐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舰船研究,2018,13

(增刊1):82-91.

ZHANG

anditsapplications

H,YANGJ

in

Y

anticorrosion

,ZHAOLJ,

of

et

ship

ne

[J].ChineseJournalofShipResearch,2018

materials

,13

(Supp1):82-91(i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