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发(作者:)

真实与人情:坪内逍遥

5小说神髓6理论评析

潘文东

内容提要 坪内逍遥的5小说神髓6是日本近代第一部小说理论著

作,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破晓的钟声0。本文考察了5小说神髓6创

作、出版以及相关评价随时代不断变化的过程,总结了5小说神髓6的

艺术观以及以/真实0与/人情0为中心的写实主义小说理论;通过

追溯和考证这些观点的思想源流,本文力图揭示坪内逍遥的主张与日本

文学传统的历史联系。

关键词 小说神髓写实主义真实人情

坪内逍遥(1859-1935)的5小说神髓6

¹

是日本近代第一部系统的小说理

论著作。在这部书中,作者指出小说是当时最高形式的艺术,批判了江户时代后

期和明治初年/劝善惩恶0的前近代文学观念。此书提出的以/人情0为中心

的写实主义小说观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起了巨大的催生作用,因此它被誉为日

º

本近代文学/破晓的钟声0。虽然5小说神髓6对近代文学的开创性意义得到

大多数学者的肯定,但是一百多年来,对这部文学理论作品的评价也经历了一些

反复。5小说神髓6和5当世书生气质6刚出版时,青年学生广为传阅。5浮云6

的作者二叶亭四迷就是接受坪内逍遥理论的启发和影响而走上创作道路的。与坪

内逍遥同时代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内田鲁庵在5昨日今日6一文中指出:

¹

本文依据的5小说神髓6为日本筑摩书房5明治文学全集16坪内逍遥集6(1969年)收录的日文原版5小说

神髓6,中译文为笔者自译,翻译时参考了此书的刘振瀛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º

三好行雄、竹盛天雄:9近代文学Ñ:,日本東京:有斐閣,1977年,第171页。

#29#

外国文学评论 No.1,2010

/天下的青年发现充满荣光的新世界,翕然觉醒一齐奔向文学。山田美妙、尾崎

红叶等立志投身文学,其动机皆由春廼舍(坪内逍遥笔名)的活动而萌发。0

¹

不过,由于该书为日本近代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书中仍带有浓重的江户文学色

彩,理论上难免有些粗糙,逻辑也不够明晰,因此问世后遭到一些批评。20世

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一些文学评论家开始把5浮云6作为日本近代文学开端,贬

低坪内逍遥的地位。这些观点写入了各种版本的日本文学史中,逐渐成为人们的

常识。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日本学术界开

始摆脱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重新发掘日本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5浮云6

和5小说神髓6的评价又发生逆转,学者们对5小说神髓6重新产生兴趣,从

这部理论著作中阐释出很多新的意义。本文试图立足于5小说神髓6的创作过

程、文本解读、思想源流考证来揭示5小说神髓6中所主张的写实主义与日本文

学传统的历史联系。

一、坪内逍遥与5小说神髓6的出版

坪内逍遥于1859年出生在日本歧阜县(当时是尾张藩的领地),父亲是尾张

藩士。他幼时喜读/读本0、/草双纸0等江户时代流行的大众文学,同时精于

俳谐与和歌,少年时进入西式学堂,后考入东京大学文学部学习,获得文学士学

位。坪内逍遥在大学期间就热心文学,1880年他翻译出版了英国著名作家司各

特的5拉默摩尔的新娘6的一部分,取名5春风情话6。虽然坪内对自己的文学

功底很自信,但据他的5回忆漫谈6,在他大学学习期间,英籍教师霍顿教授在

文学课程的考试中出了道分析5哈姆雷特6中王后性格的题目,坪内逍遥按照日

本传统的道德观进行了一番评论,结果出乎他的意料,老师给他很低的分,这促

使他钻研西方的文学理论,开始探索新的文学理念。

1885年9月坪内逍遥的文学理论著作5小说神髓6由松月堂出版,初版时

以小册子的形式分成9册,到1886年4月全部出齐,后来该书被编辑为上下两

卷,上卷分为/序言0、/小说总论0、/小说的变迁0、/小说的主眼0、/小说的

种类0、/小说的裨益0,下卷内容是/小说法则总论0、/文体论0、/小说情节

安排的法则0、/时代小说的情节安排0、/主人公的设置0、/叙事法0。按其结构

¹

页。

関良一:9近代作家N誕生:,参看:吉田精一編,現代日本文学N世界,日本東京:小峯書店,1968年,第6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