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发(作者:)
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襟三江而带五湖
....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
湖之间。
2.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3.望长安于日下
..
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
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
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
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4.酌贪泉而觉爽
..
贪泉: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
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7.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投笔:指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作“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
武,有志报国。
8.朝菌不知晦朔
..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9.不过数仞而下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
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1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察举制:又称举荐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自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
开始的。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
命官职。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
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
含义不同。
1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郎中: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时为宫中的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时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唐
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后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13.当侍东宫
..
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
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1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
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1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该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大夫魏武子临终时,嘱咐其子魏颗将其爱妾杀死殉葬,
魏颗没有从命,而是把她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位老人结草把杜回绊
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里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那名爱妾的父亲,特来报恩。后世用“结
草”表示死后报恩。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6.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乃瞻衡宇
.
(2)曷不委心任去留
.
(3)所赖君子见机
.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