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发(作者:)
民间传统游戏创新玩法《拉锯扯锯》
游戏目的
:
使幼儿在说歌谣,做动作中感到愉快,并练习幼儿口语
表达的能力。
游戏准备:幼儿两人一组,对面站或坐。
游戏玩法:两人面对面站着或坐着,两手相牵,一拉一送,配合着
口中的童谣,模仿着木匠拉锯的动作。
游戏规则
:
两人双手互握,身体有节奏地前倾后摇晃。
动作不要太大,以免摔倒。
附歌谣:拉锯,扯锯,姥姥门口唱大戏;小外孙,干着急,没有车
子怎么去?锯根木头做个车,坐着车子去看戏。
创新玩法
游戏目的:
1在游戏中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和胸部肌肉力量和动作的协调能
力。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节奏感。
3.激发幼儿音韵之美,还培养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及交往能力。
游戏准备:
幼儿两人一组,对面站或坐、地上画圆圈或放把小椅子作为姥姥家
游戏玩法:
1.
变化游戏场:可在室内玩,也可以在户外玩。
2.
变化游戏形式:幼儿可站着玩,可坐着玩,可边走边玩。
3.
增加游戏场景:幼儿可以边走边做拉锯状,在走的过程中
手不能松开,到姥姥家时,手互拉成
“井”字形。
4.
丰富游戏情节: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融入木匠和姥姥的角
色。让两个孩子对坐,两腿伸直、脚掌相抵、手指互勾,或者大
人与孩子对坐,将孩子两脚夹在大人的小腿间,手互拉,然后甲
俯乙仰。俯仰尽可能低,仰卧起来时,脚不能离地面。这样,一
俯一仰,犹如船工用力划船,一来一往即为两人对拉大锯。说到
最后一句,把两手松开,各自将自已左手平伸,手心向下,用右
手握住左手手腕,然后都用左手去握住对方的右手手腕,形成一
个
“井”字形的座位,两人一起向前走,手腕上下抖动作抬轿
子模样。
到“姥姥”家后,再抬轿返回原地,手松开,游戏继续。
游戏规则:
1.
做拉锯动作时,手不能松开,仰附动作不要过猛。
2双手拉成“井”字形,在走的过程中不能松开。
附新儿歌: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上去。
附:教案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和胸部肌肉力量和动作的协调
能力。
2.
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节奏感。
3.
激发幼儿音韵之美,还培养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及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活动前观看木匠拉锯的视频。
2.
场地布置: 平整的活动场地、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1.
儿歌律动,做准备运动,激发幼儿兴趣。(播放健康音乐)
师示范动作: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动动手
呀,动动脚呀,我们一起做运动。幼儿一起做动作。
2.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手臂肌肉,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
灵活性。
师:边说儿歌,边示范动作,创设拉大锯锯木头的游戏情景,
鼓励幼儿两人一组拉大锯。
3.
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动作。
4.
待幼儿学会唱儿歌,动作熟练了,可以让幼儿创新不同姿势、
不同人数拉锯子,继续游戏。师:小朋友在拉锯时,手要拉住不可
以松手,拉锯的动作不要过猛,以免把小朋友拉倒
5.
游戏《拉大锯》请幼儿两两结伴,互握双手,两人对做,双
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的前俯后仰的动作。
【活动延伸】
1.
当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双手拉成
“井”字形,坐轿去姥姥家,
结束游戏;
2.
回家后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拉大锯的游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