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屠礼彪,宋盈,马季春,李彤
联通创新
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架构探讨与实践
ChinaUnicomInnovation
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架构
DiscussionandPracticeofSmartMAN
探讨与实践
ArchitectureofChinaUnicom
屠礼彪
1
,宋盈
2
,马季春
2
,李彤
3
(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3;2.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
京100048;3.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北京100048)
122
TuLibiao
,SongYing,MaJichun,LiTong
3
(nitedNetworkCommunicationsGroupCo.,Ltd.,Beijing100033,China;⁃
naInformationTechnologyDesigning&ConsultingInstituteCo.,Ltd.,Beijing100048,China;nicomIntelligentNetworkInnovation
Center,Beijing100048,China)
摘要:关键词:
智能城域网;5G;分段路由;EVPN
doi:10.12045/.1007-3043.2021.02.003
文章编号:1007-3043(2021)02-0011-07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国联通根据5G的业务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城域网承载架构。对新型
智能城域网的架构及承载技术进行了探讨,相比传统城域网新型智能城域网具
有明显的优势。新型智能城域网架构对5G、家宽、政企等业务承载的可行性已
经在外场试点得到了验证。
Abstract:
Accordingtotheservicecharacteristicsof5G,hitec-
tureandbearingtechnologyofthenewsmartMANisdiscussed,whichhasobviousadvantages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
sibilityofthenewsmartMANarchitecturefor5G,homebroadband,governmentandenterpriseserviceshas
beenverifiedinthefieldpilot.
Keywords:
SmartMAN;5G;Segmentrouting;EVPN
引用格式:
屠礼彪,宋盈,马季春,等.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架构探讨与实践[J].邮电设计技术,2021(2):11-17.
1城域网业务的演进和对承载要求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城域网承载的业务
有了新的变化。
从市场层面来看,家庭宽带光纤到户的渗透率已
经趋近饱和,业务收入进入稳定期,同时提速降费和
4K高清视频的普及对于家宽业务的带宽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大量政企客户启动了上云和移动优先的战
SDWAN、云安全等),这些对运营商ICT业务开通的敏
略,企业ICT云化服务不断涌现(如混合云、云联网、
——————————
收稿日期:2020-12-30
捷性以及企业到云端的体验和业务服务质量都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4G移网业务也已经趋近饱和,ARPU
值已接近甚至低于家宽业务的收入。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5G是未来几年驱动经济发展
的新动力,运营商需要把5G承载作为新的战略研究方
向。但随着各运营商不限量流量套餐的普及,传统
3G/4G时代的流量经营模式已不再适用,因此全球运
化体验(如超低延时)和云化即需即供。
需求,具体如表1所示。
营商基本确立了5G新赢利模式即政企行业应用、差异
5G时代的新商业模式对承载网提出了更多新的
图1是5G承载网络架构示意图,和4G网络相比,
邮电设计技术/2021/02
11
屠礼彪,宋盈,马季春,李彤
ChinaUnicomInnovation
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架构探讨与实践
联通创新
表1
5G新特性
5G架构特性与需求表
承载网新需求
大带宽、云网融合、网络SDN能力是5G承载的关键。
2新型城域网架构的探讨
现有城域层面存在多张网,每张网承载的业务也
不同,其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IP城域网是互联网业
务的承载网络,主要承载业务包括家庭宽带、互联网
专线等;IPRAN是承载移动网基站回传流量的网络,
也用于承载大客户数据专线接入业务;CE网络主要用
于核心网等专业的业务网元间业务承载、流量疏通。
因此现有的城域网络架构在承载5G大带宽、云化、云
网融合、SDN业务时面临许多挑战,如成本高、业务编
排复杂、难以实现云网融合承载等。
为解决以上挑战,中国联通提出了面向5G时代的
固移融合、云网一体、物理+虚拟的新型城域网架构。
大带宽和低成本:
空口带宽提升
导入期:10倍4GRAN容量
导入期:3Gbit/s/扇区,
成熟期:40倍4GRAN容量
成熟期:12+Gbit/s/扇区
前传网络超大带宽承载(n×25G、
无线架构演进:CU、DU、AAU解耦
100G)
分布/集中式部署模型
新型前传接口eCPRI、ROE
核心网控制/用户平面分离
边缘计算MEC提升用户体验
无线云化(OpenvRAN)
RAN、移动核心网、承载网智能协同
编排
满足高效运维和业务快速发放需求
业务SLA差异性增大
网络能力开放(行业合作)
多站协同,毫米波
网络架构数据中心化
区域-本地-边缘多云融合
边缘DC与用户距离小于30km
云网融合
网元、网络能力开放SDN
跨域自动化业务编排
智能化运维
网络切片
更高时间同步要求
AAUAAU
前传
DU
DU
中传
UPF
CU
回传
CPF5G
云商
C-RAN
边缘DC
核心DC
区域DC
图1
IP城域网
本地CE
[每地(市)1张][每地(市)1张或多张]
IPRAN
[每地(市)1张]
ASmm
核心
汇聚
接入CE接入CE
接入
环
接入
环
核心
汇聚
5G承载网络架构
备技术要求。
a)简化的网络协议:采用SR/EVPN协议,简化设
b)简化的网络设备:引入通用芯片的SR转发设
c)简化的网络结构:采用类似Spine-Leaf的架
d)智能化的网络管控:构建智能化、自动化、开放
ASnn
CR
BRAS/SR
SW
ASXX
汇聚CE
ASYY
汇聚CE
备,大幅降低建设成本,提供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同时
减少对局房资源的需求。
构,降低网络复杂度。
化的网络管控系统,实现端到端的业务自动开通,支
撑智能化运维和互联网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新型城域网架构将打破独立烟囱式的网络架构,
每本地1个域每本地1个或
多个自治域
每本地汇聚核心
1个自治域
建设融合承载网络平台,图3为独立烟囱式网络架构
与融合承载网络平台对比图,融合承载具有综合成本
低、便于实现云网融合和云网协同、业务开通速度快
和业务维护复杂度低等优点。
新型智能城域网以运营商数据中心(DC)为核心
模块,通过引入城域Fabric将多个DC构建成一个三级
家宽和政企就近接入DC,从而实现家宽、政企、移动业
Spine-Leaf架构的综合业务承载超级数据中心,移动、
图2现有城域网络架构图
新架构的设计思路是在城域层面构建一张“网络结构
简化、网络协议简化、网络设备简化、网络控制和网络
管理智能化”的面向5G业务的融合承载的新型智能城
域网络。
12
2021/02/DTPT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