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2电子支付的定义及分类
2.1.1电子支付的定义
由于电子支付开始成规模式发展不过两年左右,所以对于电子支付的定义并没有明确
固定的意见。‘综合各种文献资料之后,暂认为电子支付是指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
资金转移偿付的行为,是支付方式发展的高级阶段。另外一种广为认可的定义是根据目前
金融法学界和电子商务法学界的研究,认为电子支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支付包
括卡类支付、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等,狭义的电子支付仅指网上支付。到目前为止,以
银行卡为主的卡类支付是电子支付的绝对主力,其它二者(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远不能与
其相提并论。目前媒体报道的“电子支付”,多半是狭义上的,而本文所写电子支付之处均
指广义的电子支付,即包括线上和线下各种使用电子货币的方式。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电子支付具有以下特征。
(1)电子支付的载体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流,是一种“看不见”的支付活动,因此有
别于以现金流转、票据转让及银行汇兑等物理实体方式实现的支付。
(2)电子支付的运做环境一般的是一个开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如工nternet),而传统商
务一般都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进行。
(3)在线电子支付快捷、高效、低成本,只要有一台连于工nternet的计算机,人们就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而支付过程的费用可以比传统支付低一至二个数
里级。
(4)安全风险突出。工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子支
付系统的发展,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使得许多安全问题都找到了较为圆满的
解决方案。
最早使用的电子支付手段是信用卡,它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使用,通过银行
系统的专线实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电子商务进
入迅速发展阶段,银行开始在费用更低、应用更方便的公众互联网上搭建平台,将一些原
本只在银行专用网络上运行的支付系统移植到Internet上。
2.1.2电子支付的基本分类
由于电子支付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所以对于电子支付的分类各家有不同的论点,所
以我仅将现在被普遍认同的一些分类方式综合浅释于此。望能采各家之长,有一个完整立
体的概念。
1. 根据交易主体的不同组合可以将电子商务分成BZC、B邓、CZC等几种模式。
BZB型支付方式主要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采用。这种商务模式中及的金额一般较
大,对支付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很高。BZC型支付方式一般指企业与个人消费者之间的支付,
BZB型支付方式的界限也并不绝对。CZC即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支付行为,一般
数额较小,流量频繁。需要资金流转的灵活变通性高。
2. 根据支付信息形态分类,可以将电子支付分为电子代币支付和指令支付。电子代
币支付是指消费者使用电子代币支付时,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本身就是货币,和现实中的
人民币、美元的意义一样,只不过是将其用特殊的数据流表示。指令支付是指将包含币种、
支付金额等信息的数据指令通过网络传输给银行,银行根据此指令在支付双方的账户间进
行转账操作,完成支付。
3. 根据支付时间分类可将电子支付分为预支付、即时支付和后支付3种。预支付就
是先付款,然后才能购买到产品和服务。如中国移动公司的“神州行”。后支付是消费者购
买一件商品之后再进行支付。在现实生活的交易中,后支付比较普遍,和我们平时所说的
“赊账”类似。即时支付指交易发生的同时,资金也从银行转入卖方账户。随着电子商务
的发展,即时支付方式越来越多,它是“在线支付”的基本模式。
4. 根据对纸币的依附关系,我们可以将电子支付工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法定货币
(纸币)存在直接依附关系的电子化支付工具,包括银行卡(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电子支票
等;一类是对法定货币存在间接依附关系的电子货币。
5. 根据载体的不同,电子支付工具又可以分为“卡基”型电子支付工具和“数基”
型电子支付工具。所谓“卡基”电子支付工具,其载体是各种物理卡,包括银行卡、IC卡、
电话卡等,消费者在使用这种支付工具时,必须携带卡介质。“数基”型电子支付工具完全
基于数字的特殊编排,依赖软件的识别与传递,不需要特殊的物理介质。
发布评论